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成本比例法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成本比例法(cost to cost)

什么是成本比例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所谓成本比例法是指根据需要依法进行进项税额转出的货物成本占某批货物总成本产成品半成品、某项目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实际应转出的进项税额。该方法主要适用于货物改变用途,产成品、半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等的进项税转出。由此成本比例法又可分为移用成本比例法与当量成本比例法。

成本比例法的种类编辑本段回目录

  1.移用成本比例法

  应转出的进项税额=某批外购货物总的进项税额×货物改变用途的移用成本÷该批货物的总成本

  例:某一般纳税人3月份将一批从小规模纳税人购入的免税农产品(收购价30万元,运输费1万元)委托A厂(一般纳税人)加工半成品,支付加工费5万元,增值税0.85万元,当月加工完毕收回。4月份该纳税人将其中的一部分用于非应税项目,移用成本为20万元。

  此批产品的总成本为:(30-3.9)+(1-7%)+5=32.03(万元)

  此批产品的进项税额为:30×13%+1×7%+0.85=4.82(万元)

  应转出的进项税额为:20÷32.03×4.82=3.01万元

  2.当量成本比例法

  应转出的进项税额=非正常损失中损毁在产品、产成品或货物数量×单位成本×进项税额扣除率×外购扣除项目金额占产成品、半成品或项目成本的比例

  例:2002年3月,某纺织厂因工人违章作业发生一起火灾,烧毁库存外购原材料腈纶20吨、库存产成品针织布6万米;已知原材料晴纶每吨成本8万元(不含税),针织布单位成本每万米20万元。原材料占产成品成本的比例为75%.

  应转出的进项税额:20×8×17%+6×20×75%×17%=42.5(万元)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成本比例法”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成本比例法 一般纳税人 产成品 产成品成本 半成品 单位成本 在产品 增值税 小规模纳税人 总成本 纳税人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