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效益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企业信息化效益概述 编辑本段回目录
越来越多的理性用户希望在一个信息化工程开始以前,就有一个理性的企业信息化效益评估,作为项目决策的依据。影响企业效益增长的因素多种多样,准确评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赛迪顾问根据实践经验,探索性地讨论企业信息化效益产生的根源与评估方法,为企业决策信息化项目提供依据。
企业信息化效益根源与表现 编辑本段回目录
反思IT应用于企业的过程,最初几年,企业几乎不关心IT究竟能带来什么,只要是IT新技术,就乐意尝试。那么,究竟什么原因使用户产生这么大的兴趣,使企业愿意在IT方面投资?
这与IT技术天生的优良特性有很大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简单易用的大容量存储保持了信息可持久的重复使用性,高效快捷的网络改变了空间与时间的传统属性,变复杂运算为简单运算突破了人工计算的极限;IT技术对人的观念改变加速了效益产生。
当然,IT技术的优良特性不止是这些。这些特性是在IT技术应用到企业后带来效益的根源。
企业信息化对企业效益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影响企业效益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我们列举根据企业信息化带来价值的表现氛围可以直接评估的与不可直接评估的效益。
直接效益
企业信息化的效益可以直观看到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
企业运作过程会产生许多成本,包括制造成本、销售成本、库存成本、管理成本、研发成本等。譬如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无纸化,降低办公成本、人力成本;通过虚拟制造、虚拟设计降低产品研发成本。
IT技术使企业效率提高。效率提高直接体现就是完成同一工作的单位时间缩短。如果一个企业从供应链开始到产品销售给客户,通过信息化使整个周期缩短,相关资金周转加快,资金时间价值就会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单位时间内产量提升,也将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入与竞争优势,对企业社会形象也会产生较好的影响。
潜在价值
伴随效益产生,资金时间价值是企业信息化带来的潜在价值。成本减少,使可用现金流增加,占用资金减少;效率提高使占用资金周转周期缩短,资金可重复应用频率就增加,资金占用的提前期也将产生新的时间价值。
企业信息化推动企业市场扩大,市场响应速度加快,市场效益增加;而另一个无形效益就是企业的社会效应,其中包括对企业形象的提升和对社会的价值增加,从长远上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价值。
企业信息化效益产生过程 编辑本段回目录
目前,企业信息化主要围绕“三流两周期”进行。所谓“三流两周期”是指物流信息化、资金流信息化、信息流信息化和产品生命周期(PLM)、资产生命周期。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信息化,主要应用ERP、SCM等系统实现。根据前面对企业信息化价值内容的分析,实际上,这些价值就是围绕这些IT系统的应用产生的。因此,围绕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产品生命周期、资产生命周期,可以分别核算出由企业信息化前后产生的基本效益——成本减少与时间的缩短,从而可以评估出企业信息化的直接效益与资金时间价值,然后就可以综合评估市场效益与社会效益。
首先,分别沿上述“三流两周期”分析有哪些主要成本组成,就可以估算企业信息化对成本的影响。
- 沿物流:采购成本-库存成本-运输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服务成本
- 沿资金流:财务成本-资金占用成本-资金时间价值
- 沿信息流:信息交互成本-人力成本-管理成本
- 沿产品生命周期:调研成本-设计成本-试制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服务成本
- 沿资产生命周期:资产采购成本-调试成本-维护成本-维修成本-技改成本-报废成本
同样,可以评估企业运做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时间段,评估企业信息化对单位时间效率的提高。
企业信息化效益的评估 编辑本段回目录
现在,许多企业在选择信息系统供货商时,往往要求IT产品与服务供应商提供一份效益评估清单。在系统真正上线运行,很难看到项目建议书中描述的效益评估数字。赛迪顾问根据经验以及业界常用的一些方法,总结出企业信息化效益简单估算方法,为企业科学核算企业信息化效益提供参考。在此,主要列举两种方法。
经验评估方法 这一种方法最简单,也是软硬件厂商常用的效益评估方法。所谓经验评估,一般根据大量调研统计算出,企业在系统实施后,企业信息化对企业关键效益指标的提升比例,作为同类企业核算信息系统效益依据的一种方法。下面一组数字就是典型ERP系统效益评估的例子:库存资金降低15%-40%;资金周转次数提高50%-200%;短缺件减少60%-80%,劳动生产率提高5%-15%。
量化评估方法 一般而言,经验的数字与方法可信度比较差。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特点与运作模式,根据对企业信息化产生效益的根源以及过程的分析,赛迪顾问提出以下的计算方法:
企业信息化总效益=直接效益+市场效益+社会效益
企业信息化直接效益=成本的降低+各种资金时间价值
市场效益=企业利润增长×A%(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进行评估)
社会效益=市场效益×B%(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进行评估)
相对贡献评估方法 根据信息产业部电子六所龚炳铮先生《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与分类》的统计分析,可以把企业信息化水平分为初级信息化、中级信息化、高级信息化三类,同时提出了三类水平的信息化对企业效益的贡献率如下:
初级信息化:贡献率为5-10%;
中级信息化:贡献率为15-20%;
高级信息化:贡献率为25-30%。
因此,企业可以依据相应的分类方法,评估出企业信息化水平后,简单评估出企业信息化效益。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企业信息化效益 ERP SCM 产品生命周期 企业信息化 企业利润 企业形象 供应链 信息化 信息流 制造成本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