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竞争力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质量竞争力的提出 编辑本段回目录
1.质量竞争力提出是理论发展的需要
因为质量与竞争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质量成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且质量管理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都需要充分研究质量和竞争力的关系,以及质量在竞争力中的地位等问题。同时,质量管理理论研究的对象,从企业的内部扩展到外部,竞争力理论研究的对象则从企业的外部深入到内部,两种理论研究的对象和内容越来越交汇在一起,交集的部分以及相互的关系和作用,需要新的概念和理论来进行阐述和系统研究,因此质量竞争力的研究也就应运而生。
质量竞争力的研究是对质量管理理论和竞争力理论两个学科进行比较研究,探索其共同的一般规律,并对它们相互交叉、渗透的边缘地带,如顾客、过程、绩效等进行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总结,必将成为一门新型学科和管理理论。
2.质量竞争力提出是时代的要求
质量竞争力在21世纪初在中国的提出绝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质量竞争力的提出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是我国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客观产物。
1)质量竞争力理论的提出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面对的竞争环境和挑战较以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质量竞争力理论的提出适应了全球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趋势。在21世纪的竞争格局下,只有那些达到或超过全球标准的企业才会获得战略竞争力。
世界经济论坛于2005年9月28日发布了《2005至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第49,较2004年下降3个位次。我国的数据特点是:总量排名比较靠前,平均指标比较落后,综合评价整体排名靠后 。综观我国与贸易强国相比存在的贸易增长方式相对粗放、核心竞争力不强、出口产品层次偏低、尚未形成一大批能够深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企业等四大差距,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我们要有新的竞争战略,这就是”以质取胜 的和谐之道,转变出口增长方式,走质量效益型道路,自主创新,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创造自主品牌,以质取胜,打造中国企业新的竞争力——质量竞争力。
2)质量竞争力的提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数量与发展质量的统一。没有质量的发展不是真正的发展,更不可能做到科学发展,甚至有可能导致没有发展的增长。因此,科学发展关注质量与数量的统一,强调数量来自于质量,质量对数量具有规定和制约的作用。”发展质量 不仅涉及具体主体所拥有的质量特性,更注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切可能影响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影响到国家竞争力的质量。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从质量的角度来思考这些问题,思考如何从发展质量、经营质量、管理质量的提高,以获得持续进步的高质量的竞争力:需要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带来的新问题。质量竞争力的提出正好适应了这个时代要求。
质量竞争力的定义 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对企业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定义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各种竞争力定义普遍关注四个要素:竞争主体、竞争优势、竞争能力、竞争要素。结合质量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关注的重点,质量竞争力的定义为:质量竞争力是竞争主体以卓越质量赢得优势的能力。该定义既体现了竞争力概念的特征,又强调以质量为核心要素赢得竞争优势,体现了质量竞争力的内涵。
1.竞争主体
是参与竞争、追求卓越质量、谋求竞争优势的具体组织。按竞争的不同层次,竞争主体可能是企业、行业或产业,也可能是区域或国家。本项目重点研究以企业为主体的质量竞争,即以企业质量竞争力为主要研究对象。
2.卓越质量
是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实现让客价值最大化,取得最佳经营绩效的质量:是在满足符合性、适用性、满意性质量要求的基础上,能使顾客惊喜的个性化质量。卓越质量不仅关注组织对顾客需求的识别与满足程度,而且关注组织在实现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过程中的成本、效率与经营绩效。
3.能力
是一系列相互补充、能使一项或多项业务取得竞争优势的技能与知识。质量竞争力不仅强调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优势,更强调其对于资源的配置、开发、使用和保护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
4.优势
是相对于竞争对手处于优胜地位。质量竞争力所追求的不是暂时的优势,而是持久的优势;以质量而取得的竞争优势可能不是全面的,但至少应体现在经营绩效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
上述四个关键词的内在联系,可概述为:对于竞争主体而言,赢得竞争优势是追求质量竞争力的目的。创造卓越质量是实现质量竞争力的途径,创造卓越质量的能力则是表达或评价质量竞争力的基本标志。
质量竞争力的特性 编辑本段回目录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普遍具有价值性、独特性、延展性、动态性等特性。质量竞争力作为竞争力中的一种,核心竞争力中的一部分,除上述共有特性之外,还具有下列特有属性。
(1)魅力性。质量竞争力是以具有魅力的质量特性领先干竞争对手的竞争力。准确识别明示及潜在的、当前及未来的顾客需求,以令人惊喜的魅力质量赢得顾客与市场,分别是质量竞争力不同于其它竞争力的出发点与归宿。
(2)稳健性。质量竞争力是以稳健的过程为保障的竞争力。创造卓越质量的基本条件是以稳健的过程将顾客需求转化为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过程的识别、设计、控制及改进,既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各类竞争主体追求卓越质量的基本能力。过程的稳健性直接影响质量竞争力的形成、实现与发挥程度。
(3)敏捷性。敏捷是卓越质量在成本与效益之外的另一项重要特征。在第一时间识别顾客与市场需求的变化,以最快的速度将顾客需求转化为产品质量特性,是在技术传播、技术更新日益加速的知识经济时代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前提。
(4)成长性。质量竞争力是以持续改进保持竞争优势的竞争力。顾客需求的动态变化与竞争对手的动态成长,共同决定了追求卓越质量的过程必须是一个持续改进的成长过程。竞争主体应时刻关注顾客与竞争对手的动态变化,持续培育并提升质量竞争力,保持质量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成长。
质量竞争力的层次 编辑本段回目录
企业质量竞争力贯穿于质量形成与实现的全过程,覆盖竞争力培育、提升和发挥的各个方面,主要由结果、过程、基础三个层次构成(如下图所示)。
基础层位于层次模型的底部,由领导、战略、资源、文化等要素构成,是培育质量竞争力的重点内容。其中,领导是关键人群,在追求卓越质量,培育提升并充分发挥质量竞争力的过程中具有强大的示范与推动作用。包括价值观、意识与行为方式等在内的文化要素,则是统一认识与行动、持之以恒地以卓越质量追求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是使质量竞争力难以移植、模仿或超越的关键因素。
过程层位于层次模型的中部,包括价值创造过程、支持过程、知识管理过程,是将基础转化为结果的渠道、提升质量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其中,价值创造过程是比竞争对手创造更多的让客价值、赢得更多利润的主体实现过程,其稳定性、适应性与创新能力直接影响质量竞争战略实施的有效性与效率。知识管理过程则是竞争主体在以卓越质量追求差异化竞争优势的过程中,不断收集整理各种经验与技术,形成独特能力的过程,是知识经济环境下能力竞争的集中体现。
结果层位于层次模型的顶端,包括竞争主体在产品质量,顾客满意、市场绩效、财务绩效等方面的经营结果,既是质量竞争力的现实表现,也是判断质量竞争力发挥程度的重要依据。其中,产品质量是符合性与适用性质量的体现,顾客满意是让客价值与满意性质量的体现。二者与包括市场份额、市场地以及业务增长情况在内的市场绩 效以及企业在成本、利润 资金运作等方面的财务绩效一起.共同构成卓越质量的外在表现,直接反映竞争主体以质量赢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水平。
上述三个层次的功能,可概括为:基础层是质量竞争力的土壤和源泉,属隐性竞争力;结果层是质量竞争力的现实表现和集中体现,属显性竞争力:过程层则将隐性竞争力、潜在竞争力转化为显性竞争力现实竞争力,属柔性竞争力。
质量竞争力形成的机理 编辑本段回目录
1.质量经济性原理
从2O世纪9O年代起,人们开始反思质量投资的效果,经济理论研究质量的重心开始转向对质量投入和产出关系的研究。众多质量管理专家对质量经济性进行了论述,并认为企业通过质量改善可以获取比竞争对手更加卓越的绩效。因此,可从质量经济性的角度来探讨质量产生竞争力的原理。正如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98年颁布 《IOSOl0014:质量经济性指南》所指出的质量经济性是”组织内部的所有管理活动,致力于平衡质量成本和价值的关系,确保组织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
2.质量涌现性机理
美国学者霍兰(J.Holland)、卡斯蒂(J.Casti)等人通过对大量复杂适应系统的研究,探索了涌现的概念框架。对涌现性可以归纳出以下三个特征:
(1)一个整体的涌现性不是其部分的特征之和:
(2)涌现性的种类与组分特征的种类完全不同;
(3)涌现性不能由独立考察组分的行为中推导或预测出来。
涌现性理论目前已经在企业管理、产业组织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已成为一个比较综合性的、融合各种学科思想的理论体系。
3.科学发展观理论
发展观是人们对事物发展的总的看法 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观点、体系。科学发展观是依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提出的、指导发展的科学理论。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质量竞争力 世界经济论坛 产品质量 价值 企业竞争力 企业管理 利润 可持续成长 品牌 国际标准化组织 层次模型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