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信用危机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信用危机(credit crisis)

信用危机概述 编辑本段回目录

  信用危机是指信用过度扩张,引发通货膨胀和经济动荡,进而影响信用体系的信誉,导致其各环节发生崩溃的现象。它既有因银行自身过度增加信用和信用管理不善,个别银行发生支付困难而导致整个金融体系发生危机的情况,也有因经济危机而导致信用危机的情况。当经济危机发生时,大量商品积压,大批企业因资金周转不灵难以偿还债务,导致信用崩溃。

信用危机的表现形式 编辑本段回目录

  西方国家发生信用危机时,信用体系的各方面有不同表现。

  (1)在银行信用方面:

  ①存款人从银行大量提取存款。这是因为存款人担心银行倒闭使自己的存款遭到损失,同时也是信用动摇,人们普遍追逐现款的结果。

  ②银行资金呆滞。这一方面是因为正常的资金周转被破坏,企业不能按期偿还银行贷款;另一方面则因为证券市场疲软,而银行资金又占压在证券投资上。

  ③大批借款人破产导致强制性清理一部分银行信用。

  ④借贷资金极其缺乏和利率急剧提高。在危机时期,人们都追逐作为支付手段货币,用以偿还债务,避免破产,因而借贷资金的需求大大增加,而借贷资金的供应却由于存款的大量提取而锐减。借贷资金市场的供求不平衡,求大于供促使利率急剧提高。

  ⑤大批银行相继倒闭。由于存款人大量取款,银行贷款到期不能收回,使银行现款准备不足以偿还债务,一些银行不得不宣告破产。

  (2)在证券市场方面:

  ①有价证券行市急剧跌落。原因是企业股息降低、利率提高和有价证券供过于求。

  ②有价证券发行量锐减。危机时期,生产急剧缩小,对资本追加的需求减少,同时证券行市跌落,使有价证券推销困难。

  (3)在货币流通方面:

  ①出现货币饥荒。银行为了保持一定的清偿力采取收缩信用措施,而银行的大批倒闭也使大量存款变现困难。

  ②对黄金的需求激增。

  信用危机的各方面表现,并非在每次危机中都是相同的,有时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些,而在另一些方面则不很明显。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信用危机”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信用危机 破产 货币 有价证券 黄金 货币流通 利率 金融体系 信用管理 经济危机 存款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