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商品战略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什么是出口商品战略编辑本段回目录
出口商品战略是指一国根据其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国际市场的需要,对出口商品构成做出战略性的规划。一国要想使出口贸易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不能忽视出口商品结构的先进性和合理性。制定出口商品战略的意义在于合理安排出口商品结构,增强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创汇能力,提高出口经济效益。
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出口商品战略编辑本段回目录
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出口商品战略。
- (一)、“六五”计划时期的出口商品战略(1981-1985年)
背景:我国刚刚改革开放,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落后;
内容:发挥我国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加矿产品和农副土特产品出口;发挥我国传统技艺精湛的优势,发展工艺品和传统的轻纺产品出口;发挥我国劳动力众多的优势,发展进料加工;发挥我国现有工业基础的作用,发展各种机电产品和多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加工品的出口。
- (二)、“七五”计划时期的出口商品战略(1986~1990年)
背景: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幅下跌,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下降,制成品贸易增长加速,市场份额提高;
内容:我国出口商品构成要逐步实现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由主要出口粗加工制成品向主要出口精加工制成品的转变。
- (三)、“八五”计划时期的出口商品战略(1991~1995年)
背景:从国际市场变化看,在各类商品中机电产品贸易增长最快,并成为贸易额最的一类商品。国内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项目建成投产并开始创造效益;
内容:逐步实现由粗加工制成品出口为主向精加工制成品出口为主的转变,努力增加附加价值高的机电产品、轻纺产品和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鼓励那些在国际市场上有发展前景,竞争力强的拳头产品出口。
- (四)、“九五”计划时期的出口商品战略(1996~2000年)
背景:国际贸易中机电产品仍在迅速增长,尤其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增长更快,而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虽然不断优化,但仍以粗加工、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出口商品的总体竞争力较弱;
内容:以质取胜为核心,努力实现外贸出口增长由主要依靠数量和速度转向依靠质量和效益.
- (五)、“十五”计划时期的出口商品战略(2001~2005年)
背景:从国际环境看,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和产品进一步快速发展。与此相适应,在国际贸易中,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高科技产品的增长会更加强劲,所占比重会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我国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都有较的提升,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产品出口快速增长,但是出口商品结构尚未实现从粗加工制成品出口为主转向精加工制成品出口为主的转变,出口产品中低技术、低附加值产品仍占主导地位。
内容:我国 “十五”计划提出要继续贯彻以质取胜战略,重视科技兴贸,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快推进外经贸领域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基本实现我国外经贸发展从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和数量增长向主要依靠质量和效益提高的根本性转变,增强我国外经贸的国际竞争力,努力保持对外经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和科技兴贸战略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必要的保证措施。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出口商品战略 世界贸易 产业结构 信息技术 出口贸易 初级产品 利用外资 制成品 可持续发展 国际市场 市场份额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