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战略质量成本审计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什么是战略质量成本审计[1] 编辑本段回目录

  战略质量成本审计是采用特定的审计等程序和方法,以企业战略质量成本管理活动为审计对象,以企业战略质量成本及其相关的管理信息为依据,主要对企业战略质量成本管理活动的效率性、效果性、经济性方面等进行面向未来的、独立的和系统的检查、分析、评价和建议的过程,进而谋求改进企业管理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加企业价值

战略质量成本审计的内容 [1]编辑本段回目录

  战略质量成本审计的对象是企业战略质量成本管理活动。战略质量成本审计的内容就是企业战略质量成本管理活动所表现的方方面面。企业战略质量成本管理活动包括三个层次:战略管理层、管理控制层和作业任务层。战略质量成本审计的也就包括战略管理层、管理控制层和作业任务层等三个层次的内容。

  (一)战略管理层

  在战略管理层,战略质量成本审计主要是分析企业战略质量成本的制定是否科学,是否符合总体战略的要求。

  战略质量成本审计注重对企业经营环境的评价和对企业竞争力的评价。通过分析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了解企业竞争地位和企业价值链上整体成本结构,通过调整企业价值链上成本结构,以达到获取持久成本优势的目的。战略质量成本审计的重点是对企业长期和整体性成本因素的评估。自企业管理进入战略管理以来,无论企业采取低成本战略还是差异化战略,企业质量及其成本都是获取巨大的竞争优势、持续的利润增长与长期的繁荣发展的战略因素。质量成本核算不再停留在财务层次,而是融入到整个企业战略规划。企业战略质量成本的制定不是以技术标准而是以顾客满意为导向的。传统质量成本仅仅考虑产品合格率等技术质量标准。随着以顾客为中心的观念的全面深入以及质量概念的逐步扩大,质量的判断标准由原来的技术标准转而成为满足顾客需求顾客满意度是指顾客对所购买商品的综合质量及购买期间所受到的服务最终所能够达到其期望和要求的程度。基于顾客满意的质量成本管理能更好地解释企业对待质量改进的态度,更适合于质量形成过程中的某项具体质量决策以及整个企业的质量决策。

  (二)管理控制层

  战略质量成本审计通过审计方法和手段,检查公司的战略质量成本实施情况和战略结构是否与它的战略计划相吻合。分析企业战略质量成本总体规划、目标、政策能否得到及时正确的传递和有效实施。

  战略质量成本管理控制审计重点是对企业战略质量成本计划与预算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着重对人力资源战略质量成本管理、财务战略质量成本管理和运做等管理方面进行评价。其主要内容为计划、组织机构、人力资源、生产、营销财务等方面,它注重对企业中期和局部性战略质量成本因素评估。战略质量成本管理控制审计分析战略质量成本总预算和业务计划制定的合理性,确认战略质量成本发布与执行的有效性。

  (三)作业业务层

  在作业业务层,战略质量成本侧重于企业战略质量成本管理作业单位及其战略质量成本业务过程效率与效益性进行评价,其目标是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作业审计注重对企业短期和具体性战略质量成本的业务因素进行评估。

  这个层次的战略质量成本审计核心主要有二点:

  一是对各个战略质量成本管理作业单位及其积极性的评价;

  二是对各个战略质量成本作业的核算及其效率与效益性的评价。

战略质量成本审计的特点[1] 编辑本段回目录

  1、战略质量成本审计不是以查错防弊为主的监督导向型财务审计而是以管理、经营、效益为主的服务导向型管理审计。

  传统内部审计的审计对象主要是会计凭证帐簿报表会计资料,主要工作集中在财务领域而未深入到管理和经营领域,传统内部审计主要职责是查错防弊而不是对企业经营管理作出分析、评价提出管理建议,这些都极大限制了内部审计企业管理的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内部审计已不能适应新时期企业管理的需要,内部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根本出路。战略质量成本审计是企业的内部管理审计。战略质量成本审计的目的已不仅仅是发现问题,更重要是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具体可行的改进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管理。因此,对企业管理过程的真实性、合规性、公充性等查错防弊为主的监督导向型财务审计向以管理、经营、效益为主的服务导向型管理审计转变。

  2、战略质量成本审计不仅是局部性的管理责任鉴证,而且是战略整体性管理责任。

  会计职能是对受托人的受托责任的履行及其结果的“认定、计量和报告”,审计是对对受托人的受托责任在其提供的各类受托责任报告的基础上的 “重认定、重计量和重报告”。由于经济受托责任主要有受托财务责任与受托管理责任。财务审计对受托人的受托财务责任的“重认定、重计量和重报告”;管理审计对对受托人的受托管理责任的“重认定、重计量和重报告”。

  战略质量成本审计是管理审计,它的实质仍然产生于审计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受托经济责任,仍然是对受托人的受托管理责任过程及其结果的“重认定、重计量和重报告”。由于企业战略质量成本是企业战略管理组成部份,又依存于企业战略管理。因此,战略质量成本审计不仅是局部性管理责任的鉴证,而且是战略整体性管理责任的鉴证。

  3、战略质量成本审计的数据不是来源于财务报表等财务数据而是来源于企业战略成本管理过程的战略质量成本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内务内部审计对企业内部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合规性、公充性发表意见,而战略质量成本审计是管理审计,是对企业战略质量成本管理活动的的效率性、效果性、经济性方面发表意见。因此,战略质量成本审计的数据不是来源于财务报表等财务数据而是来源于企业战略成本管理过程的战略质量成本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4、战略质量成本审计评价标准的灵活性。

  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因此,对企业战略质量成本管理活动的评价缺乏现成的公认的标准。经常是不同的管理目的、不同的管理环境、不同管理活动具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同时,战略质量成本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是以管理相关性原则而不是真实可靠性原则来组织。“不同目的,不同的成本。”数据来源复杂多样性必然带来评价标准及其结果的灵活多样性。因此,战略质量成本审计的评价标准不是简单、唯一的,而是复杂、灵活的。

  战略质量成本审计评价标准的灵活性直接影响到战略质量成本审计评价的客观性、公平性。这就增加了战略质量成本审计评价的难度。

战略质量成本审计的程序[1] 编辑本段回目录

  审计程序是审计主体为达到审计目的所采取所有的工作步骤的总和。好的管理审计程序能够使审计工作按照科学合理的轨迹有序运转,从而节省审计工作资源的浪费以达到审计目的。战略质量成本审计也和财务审计的程序一样,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初审阶段、详审阶段、审计的结论阶段、后续阶段。

  1、初审阶段,即准备阶段

  其主要工作是明确战略质量成本审计的目标、范围、深度、数据来源及所需时间,熟悉被审单位的情况,审查及测试战略质量成本决策及控制制度,掌握其主要问题,制订出详细的审计工作计划和方案;

  在这个程序中主要的工作有三点:

  第一,确立审计目标。确立审计目标首先应与企业内部管理者交流、研究,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依据管理者已经制定的内部控制程序、决策文件,初步确立审计重点,依据这些标准的相互关系和市场变化,更好地认识审计目标,提高管理审计质量

  第二,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要了解企业成立的时间、体制、经营品种、现有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等,对被审计单位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要与被审计单位的各级干部、技术人员、职工进行讨论,了解其业务流程和处理程序;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情况,通过调阅以往的审计报告、行业报告等了解企业目前的管理、财务及经营情况,为审计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第三,进行分析性复核,并对企业战略质量成本的内部控制进行初步评价。应用企业质量成本管理会计信息进行分析性复核,找出存在潜在审计风险的领域。同时,通过实地观察、询问相关质量成本管理人员、进行“穿行测试”等手段,详细了解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内部控制,判断企业质量成本管理控制的是否健全,是否有效。

  2、详审阶段,即计划实施阶段

  其主要工作是根据战略质量成本的计划内容进一步收集和核实数据,确定评价标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实地访问,掌握确切的资料;

  这个阶段的工作主要有三点:

  第一,审查被审计单位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有效性、适当性、协调性。企业的管理制度要相互协调,既要有制约作用,又要有协调机制,以利于整体功能的发挥。

  第二,比较实际控制系统和理想控制系统,找出遗漏的控制和管理缺陷。用公司政策、会计准则、政府法律法规、先进的企业管理准则来判断管理制度的恰当性。要针对审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在把握客观、独立、公正原则的基础上,找出被遗漏的控制点

  第三,评估控制系统。当审计过程中发现管理制度缺陷后,应判断这些缺陷带来的影响,应该把管理审计侧重点放在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跟踪上,以便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降低决策风险和经营失误,使审计工作更有成效。

  3、审计的结论阶段。

  就是审计人员对战略质量成本审计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的书面报告;审计报告是审计小组提供给管理者唯一可见的文件,审计部门的业绩在于审计报告的质量。审计人员要在全面整理分析审计工作底稿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审计工作,向被审单位介绍审计情况、听取被审单位意见后,确定审计意见的类型和措辞,撰写审计报告

  4、后续阶段,即追踪阶段,

  主要是审查对审计结论中所提出的建议和意见的贯彻情况,促使其贯彻实施,并在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时提出修正意见。

战略质量成本审计的方法 [1]编辑本段回目录

  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攀登高峰的阶梯,是指路的明灯,是开拓新领域的途径。科学的方法可以节约资源的耗费、提高办事的效率。战略质量成本审计是管理审计,因而,管理审计的方法也都是战略质量成本审计的方法。管理审计的审计技术方法包括:查阅法审阅法抽查法盘查法观察法分析性复核法调查表法管理系统法金额计算法参与式审计法、历史的和逻辑的方法、假说方法类比方法实验方法等,都是战略质量成本审计经常要使用的方法。

  方法由目的来决定。战略质量成本审计的方法由对不同的企业战略质量成本管理的评价来决定。一般来说,战略质量成本审计可以应用作业成本分析法帕累托法因果分析图散布图统计分析表分层法控制图直方图法作业成本分析法等战略质量成本的加工方法来评价不用企业战略质量成本管理。

  1、作业成本分析法

  战略质量成本审计要对企业战略质量成本决策、管理、执行等过程有个客观评价与建议必须对企业从事战略质量成本管理的第个作业的效率性、效果性、经济性方面有个正确的评价。因此,战略质量成本审计必须采用作业成本分析法而不是传统成本分析法。

  作业成本分析法主要是对各个质量管理作业成本进行分析,主要工作有:

  1、辩别不必要或不增值的作业;

  2、将作业与先进水平作业比较;

  3、对重点的增值作业进行分析;

  4、分析作业之间的联系。

  2、因果分析图

  因果分析图法是以结果为特征、以原因为因素,用于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的一种图表方法。它从操作者、操作方法、设备原材料、环境等方面入手,逐步搜寻,在调查问题原因时,应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能动性,广泛发动群众,集思广益,找出影响质量的因素,从粗到细、从大到小,形象地描述它们的因果关系,直到能具体采取解决措施为止。

  3、散布图

  散布图是用来分析某种质量因素质量特性之间相互关系及相关程度的方法。例如,假设一对变量x、y,x表示质量原因,y表示质量特征值,通过实验来收集x、y的数据,在相关图上描点,通过分析判断即可获得结果。

  4、统计分析表

  统计分析表就是对不良产品原因统计表、不良项目分类调查表、缺陷位置调查表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初步分析原因的一种方法。统计分析表的格式多样,可以根据产品和工序的具体要求灵活确定。

  5、分层法

  分层法质量管理中常用来分析影响因素的重要方法。实际生产中,影响质量的众多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不归类分组,难于找出其变化的内在规律。分层就是把性质相同的,在同一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纳在一起,便于分析比较。在应用分层法研究质量因素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按多样方式进行,例如原材料的进料时间、设备的种类、按不同的工艺流程、不同的使用环境等。

  6、控制图

  质量成本管理,要以预防为主,有效地进行现场质量控制,因此必须在了解过去、分析现在的基础上预测未来的质量状况,而控制图就是一种能在现场直接研究质量数据时间变化的动态规律的方法。它是一种有控制界限的数据图,通过分析和控制图中的点子分布来反映生产过程中有无异常,对工序质量进行监督、预测控制,它是工序质量控制系统法的中心内容。

  7、直方图法

  直方图法又称质量分布图法,它是通过整理抽查的质量数据,将产品质量频率分布状态用直方条表示的图表。通过直方图,可以直观地看出产品质量特性的分布状态,判断工序是否处于受控状态,也可以对产品总体进行判断,判断出其总体质量分布情况。

  8、帕累托法

  这是一种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简单而有效的图表方法,是根据“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原理而做成的。帕累托法将影响产品的质量的众多因素按其对质量影响程度的大小,用直方图形顺序排列,从而找出主要因素。通常按累计百分比将各种影响质量因素的程度分为三类:A类因素占0~80%,即主要因素,B类因素,次要因素占10%左右,一般因素C类,占10%以下。

参考文献 编辑本段回目录

  1. 1.0 1.1 1.2 1.3 1.4 许金叶、王 耕.战略质量成本审计有关问题的研究[M]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战略质量成本审计”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战略质量成本审计 产品 产品质量 人力资源 企业 企业价值 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规划 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竞争地位 企业管理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