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恐惧”论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浮动恐惧”论
一些国家公布自己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或者是有弹性的汇率制度,但是浮动的区间很小。这反映了这些国家对浮动汇率存在恐惧。
“浮动恐惧” (fear of floating)的表现有四点。首先,号称是浮动的国家实际上是货币根本没有浮动,其次,较低的汇率波动性是政府有意识行动的结果。因为从其国际储备的高度变动性可以看出,政府对汇率进行了较大程度的干预,在浮动汇率制下是不应当发生的。第三,这些国家的名义和实际汇率具有高变动的特征。第四,按照 IMF分类实行有管理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实际上实行的是类似缺乏公信力的钉住汇率制度。
莱因哈德(2000)对他们观察到的那些实行低频钉住美元制度,即逐月钉住或逐季钉住国家的宏观经济原理做了一个出色的总结: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不愿意让其汇率浮动的理由是多种多样的:当环境有利(即存在资本流入和有利的贸易条件等)时,很多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不愿意让名义(实际)汇率升值;而当环境变得不利时,到处弥漫的美元化情绪又会使这些国家对汇率制度的崩溃产生巨大的恐惧。与本币贬值相伴随往往是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而不是由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
另一种解释:
这些国家“浮动恐惧”的原因有二。一是,他们害怕升值,因为这样不利于资本流入和出口,即,担心荷兰病(指当条件发生有利的变化时,某一部门的繁荣会损害其他部门的发展。例如,当条件发生有利的变化时,某一部门突然变得繁荣,因此大量资源会流向该部门结果资源流出部门的发展则受到影响。);由于债务经济的特点,他们害怕贬值,因为这样会增加其债务,与贬值相伴的是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而不是出口增长。在这些国家贬值有紧缩效应,而这同这些国家的经济政策长期缺少公信力有关。
这些国家缺乏公信力的表现是:利率偏高,而且波动很大,所以要采取汇率稳定,利率低调;另外,害怕贬值后出现的突然死亡现象;这些国家的评级很低,如果有贬值的倾向,评级下降,获得国际贷款很难,国际投资会减少;资产平衡表效应,使债务经济国家害怕贬值;由于银行不能有效地实行最后贷款人功能,为防止银行的挤兑风潮,政府须把国内的银行存款保留在本国的金融体系内。为此实行一个办法就是在本币和外币之间实行指数化,即本币存款和外汇价格挂钩,贬值会对此造成冲击。由于以上原因,发展中国家是极力抵抗贬值的。
另外,新兴国家汇率大起大落的可能性很大。汇率贬值对贸易影响很大,传递效应也比发达国家大得多。所以,一些发展中国家倾向于选择固定的汇率制度(或类似的制度),这样做的成本较低。
看来,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结构性特点决定了固定汇率制的选择,这又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美元化。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浮动恐惧”论 IMF 利率 名义汇率 固定汇率制 国际储备 国际投资 外币 实际汇率 成本 指数化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