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求均衡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货币供求均衡(currency supply and demand balanced)
货币供求均衡概述 编辑本段回目录
货币均衡,是指社会的货币供应量与客观经济对货币的需求量的基本相适应,即货币需求=货币供应。
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借助于货币的运动,社会需求都表现为拥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即需求都必须通过货币来实现。货币把整个商品世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对应。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就其表象而言,就是由各种性质不同的货币收支运动构成的不断流动的长河,货币的运动反映了整个商品世界的运动。因此货币供求的均衡,也可以说是由这些货币收支运动与它们所反映的国民收入及社会产品运动之间的相互协调一致。
货币供求均衡的特征 编辑本段回目录
货币均衡有如下特征:
一是货币均衡是一种状态,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基本适应,而不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数量上的相等;
二是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过程。它并不要求在某一个时点上货币的供给与货币的需求完全相适应,它承认短期内货币供求不一致状态,但长期内货币供求之间应大体上是相互适应的。
三是货币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民经济的平衡状况。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而且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货币收入的运动制约或反映着社会生产的全过程,货币收支把整个经济过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一定时期内的国民经济状况必然要通过货币的均衡状况反映出来。 二、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
货币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编辑本段回目录
货币供应量与社会总需求量的联系
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任何需求,都表现为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任何需求的实现,都必须支付货币,如果没有货币的支付,没有实际的购买,社会基本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就不能实现。因此,一定时期内,社会的货币收支流量就构成了当期的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需求的变动,一般说,首先是来源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但是,货币供应量变动以后,能在多大的程度上引起社会总需求的相应变动,则取决于货币持有者的资产偏好和行为,即货币持有者的资产选择行为。当货币供应量增加以后,人们所持有的货币量增加。如果由于种种原因,人们不是把这些增加的货币用于消费或投资,而是全部用于窖藏,则对社会总需求不会产生影响,因为,这些增加的货币量井没有形成现实的追加购买支出,所以对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都没有直接的影响。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以后,人们不是将这些增加的货币用于窖藏,而是用于增加对投资品的购买,从而增加了社会总需求中的投资支出,会直接影响到投资品市场的供求状况。
货币供给量与社会总需求量的区别
货币供给量与社会总需求是紧密相联,但又有严格区别的两个概念,其区别是:
(1)货币供给量与社会总需求量二者在质上是不同的。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存量的概念,是一个时点的货币量;而社会总需求量是一个流量的概念,是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流通量。此外,在货币供给量中,既含有潜在货币,也含有流动性货币,而真正构成社会总需求的只能是流通性的货币。
(2)货币供给量变动与社会总需求量的变动,在量上也是不一致的。货币供给量变动以后,既会引起流通中的货币量变动,也会引起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社会总需求量是由流通性货币及其流通速度两部分决定的,而货币供给量则是由流通性货币与潜在性货币两部分构成的。因此,一定量的货币供给增加以后是否会引起社会总需求量增加以及增加的幅度为多大,则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其一是货币供给量中潜在性货币与流通性货币的比例;其二是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情况。一般说来,流通性货币所占的比重大,流通速度加快,社会总需求量增加。所以,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与社会总需求量的变动,在量上往往是不相同的。
(3)货币供给量变动与社会总需求量的变动在时间上也是不一致的。米尔顿.弗里德曼根据美国的实际情况研究表明,货币供给量变动以后,一般要经过6—9 个月左右的时间,才会引起社会总需求的变动,而引起实际经济的变动,则需18 个月左右的时间。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近几年的实际也表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与社会总需求的变动,在时间上也是有差别的。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研究货币供求关系问题上,货币需求的数量在现实中并不能直接地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客观上需要多少货币,这是很难界定的。这是因为,其一,社会经济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客观经济过程对货币的需求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且这种需求也是随客观经济形势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其二,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再多的货币都会被流通所吸收,因此,不管社会的货币需求状况如何,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始终都是相等的。也就是说,在货币供给量一定的条件下,不管社会的货币需求状况如何,全社会所持有的货币的名义数量既不可能超过现在的货币供应量,也不可能少于这个量,二者名义上始终是相等的。但是,这种名义上的货币供求均衡关系,并不一定就是实际的货币供求均衡的实现。因为,从社会的角度看,名义货币总量并不一定就代表了社会经济过程所要求的货币需要量。名义货币量可以反映出三种动态趋势,即:
(1)Ms=Md,即价格稳定,预期的短缺趋于稳定,国民收入增加。
(2)Ms<Md,即物价上涨,预期的短缺增加,名义国民收入增加,而实际国民收入增加受阻,或增幅下降。
(3)Ms>Md,即物价下跌或趋于稳定,预期的短缺消失,企业库存增加,商品销售不畅。国民收入下降,经济处于停滞状态。
因此,分析货币供求均衡与否,仅从名义的货币供求状况是难作出判断的,必须深入分析实际的经济过程,才能弄清问题的实质。
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之间,是一种互相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的变动会引起另一方面的相应变动。当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时,如果不增加货币供应,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需求得不到满足,致使社会的总需求减少,生产下滑,总供给减少。由于商品供给的减少,致使货币需求量减少,最终使货币供求在一个较低的国民收入水平上得以均衡。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放松即增加货币供应的方针,以满足经济运行对货币的需求,从而导致社会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增加,促使生产持续发展,货币供求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会得以均衡。当货币的供给大于货币需求时,典型的情况是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着两种可能:一是有生产潜力可挖,需求增加和物价上涨,可以刺激生产的发展,即在物价上涨的同时,产出增加,从而导致实际的货币需求增加,使货币供求恢复均衡。二是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潜力在现有条件下已挖尽,这时,中央银行应采取收缩银根的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从而致使货币供求趋于均衡。
总之,货币供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货币供给的变动可在一定条件下改变货币需求;而货币需求的变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货币的供给。联系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桥梁和纽带就是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
货币供给量、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 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前所述,在现代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需求表现为有现实的货币支付能力的购买需求,总供给是市场上以货币表示价格的一切商品的供给。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要协调平衡,这是现代经济学的一般常识。通常,现实的总需求与现实的总供给之间的平衡,只反映了简单再生产的客观要求。而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内在的动因是现实的总需求略大于现实的总供应。问题是在社会总供求关系中,货币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怎样通过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从而改变社会总供给。
1.货币供应量变动通过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由两个途径传导到社会的总供给:一是货币供应量增加,社会总需求相应增加。这时,如果社会有闲置的生产要素,货币量的增加将促使生产要素结合,社会总供给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也相应增加,从而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恢复均衡。二是货币供应增加,社会总需求增加,但由于种种原因的存在,没有引起生产的发展,而是引起物价的上涨,从而引起总供给价格总额增加,而对货币的实际需求并没有增加,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只是由于物价的上涨处于一种强制的均衡状态。这两条途径中,显然前者是最佳的,是社会最愿意接受的,而后者则是不可取的,社会只能被迫接受。
2.既然前一条途径是最佳的,社会最愿意接受的,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呢?其基本的前提条件就是社会潜在生产要素的开发和利用,这也是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重要条件。我们认为,现实的总需大于现实的总供给,必须与一定时期内现实的潜在生产要素相适应。现潜在生产要素、指的是与现有生产力水平、生产结构和社会经济制度等因素相适应的,短期内可利用的能源、矿藏以及劳动力资源等。这些潜在的生产要素通过货币的作用,就能很快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要素,形成生产能力,生产出产品,即商品的短期供应弹性很大。但是,那些由于与现有生产力水平、产业及技术结构以及社会经济制度等不相适应而闲置的生产要素,应排除在潜在的生产要素之外。
3.货币供应量变动以后,通过对社会总需求的作用,怎样影响到总供给呢?如果更接近现实地分析,货币供应量增加引起社会总需求增加,通过两条途径对总供给产生影响,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直接引起商品供给增加。在货币量适度增加所引起的社会总需求增加与潜在生产要素完全相适应的情况下,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就会导致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市场商品供给量的增加,因而不会对物价水平产生大的影响。在生产力水平没有较大提高的条件下,生产的发展和实际产出的增加,会导致产品的边际成本上升,从而引起物价的上涨。但是,其上涨的幅度一般很小,属于正常的物价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产出对货币的弹性很大,而价格对货币的弹性很小,这说明,货币量的增加所引起商品供给增加,这样标志着市场货币量适度增加和社会经济效益趋好。
(2)过度需求会导致物价上升。在货币量增加引起社会总需求增加,从而超过了潜在生产要素量的情况下,一方面会促使生产的发展,实际产出增加;另一方面则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因为,那些适量的货币已经将那些潜在生产要素动员了起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了现实的生产过程之中,促使生产规模扩大和实际产出增加,而多余的那一部分货币形成了过度需求。这部分过多的需求必然会冲击社会再生产过程,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之下,实际产出和价格对货币的弹性都比较大。货币量的增加所引起的总有效需求量的增加,一方面在短期内能引起市场商品供给的增加,一方面也会导致物价水平的迅速上涨。
(3)潜在生产要素利用不平衡,物价会上涨。在货币量增加所引起的社会总需求增加,与潜在生产要素在量上是相适应的,而在比例和结构上不相适应的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以后,一方面只能部分地把潜在生产要素动员起来,投入到现实的生产过程中去。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实际产出;另一方面,有一部分潜在生产要素则不能被充分动员起来,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要素。这部分增加的总需求就会由于结构和比例的不合理,形成货币过多,从而引起物价的上涨。也就是说,由于货币量的增加所形成的社会总需求的比例与潜在生产要素的比例不相适应,潜在生产要素并没有得到很好利用,物价就开始上升,首先是紧缺商品或资源的价格上涨,然后,由于下述两个原因,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这两个原因是:
第一,部分商品价格上涨以后,改变了原来的物价结构,各商品生产者之间,由于相互看齐和彼此攀比的影响,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第二,部分商品和资源的价格上涨以后,如果这些价格上涨的商品或资源与生产资料有关,则势必会增加生产资料的产品成本,从而引起一系列商品价格上涨;如果与生活资料有关,那么,势必会增加使用这部分生活资料的劳动力的再生产成本,由此,劳动者必然会要求增加名义工资,而工资上升必然会引起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引起一系列商品价格上涨。实际上,这两种情况往往同时出现的。
在此情况下,产量对货币的弹性很小,而物价对货币的弹性很大,如果增加的总需求与潜在主产要素比例和结构上完全不相适应,那么在短期内,产量对货币的弹性会趋近于零,而物价对货币的弹性会接近于1。也就是说,由于比例结构的不合理,一方面,潜在生产要素井没有被动员利用起来;而另一方面,物价水平则随着总需求的增加而迅速上涨,这是货币失衡和经济效益差的突出表现。
(四)货币供应、货币需求、总需求和总供应如果把总供求平衡放在市场的角度研究,它包括了商品市场的平衡和货币市场的平衡,也就是说,社会总供求平衡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统一平衡。商品供求与货币供求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来简要描述。
图1
图中包括了几层含义:一是商品的供给决定了一定时期的货币需求。因为,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任何商品都需要货币来表现或衡量其价值量的大小,并通过与货币的交换实现其价值。因此,有多少商品供给,必然就需要相应货币量与之对应。二是货币的需求决定了货币的供给。就货币的供求关系而言,客观经济过程的货币需求是基本的前提条件,货币的供给必须以货币的需求为基础,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就是要使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相适应,以维持货币的均衡。三是货币的供给形成对商品的需求,因为任何需求都是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只有通过货币的支付,需求才得以实现,因此在货币周转速度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时期的货币供给水平,实际上就决定了当期的社会需求水平。四是商品的需求必须与商品的供应保持平衡,这是宏观经济平衡的出发点和复归点。
中央银行对货币供求的调节 编辑本段回目录
货币供求的几种状况
中央银行总是针对具体的货币供求状况来进行调节。一般而言,货币供求状况可能有几种情况:
一是货币供求均衡,社会总供求也处于均衡状态。此时,社会物价稳定,生产发展,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应采取一种中立的货币政策。供应多少货币,完全由经济过程中的各种力量决定,中央银行不必从外部施予调节。
二是货币供给不足,客观的货币需求得不到满足,整个经济必然会处于萎缩或萧条状态,资源大量闲置,企业开工不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因需求不足而受阻。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就应采取一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降低市场利率,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从而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促使货币的供求保持其均衡。
三是货币供给量过多,超过货币需求量,整个经济必然会处于过度膨胀的状态,生产发展很快,各种投资急剧增加,市场商品物资供应不足,大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物价上涨。这时中央银行就应采取一种紧缩的政策,缩减货币供应量,提高市场利率,抑制社会的总需求的增加,从而使物价趋于稳定,社会的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趋于均衡。
四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构成不相适应,一些经济部门由于需求不足,商品积压,一些商品不能顺利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生产停滞。而另一些经济部门则需求过度,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生产发展速度很慢。这表明整个经济结构失调,发展畸形。这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应有松有紧,松紧搭配,通过调整货币供给的构成和流向,改变这种供求结构不相适应的状况,促使供求结构趋于协调,以促进整个经济的协调发展。
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求的主要方式
一般说来,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求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供给型调节,即中央银行根据客观的货币需求状况,在货币供应量大于货币需求量,或小于货币需求量,或供求结构不相适应时,对货币供给总量和构成进行调节,使之符合于客观的货币需求量。二是需求型调节,即中央银行在既定的货币供应量下,针对货币供求总量和结构失衡的情况,运用利率、信贷等措施,调节社会的货币需求的总量和构成,使之与既定的货币供应量相适应,以保持货币供求的均衡。三是混合型调节,即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求总量和结构失衡的状况,不是单纯地调节货币的供应量,或单纯地调节货币需求量,而是双管齐下,既搞供应型调节,也搞需求型调节,以尽快收到货币供求均衡的效果,四是逆向型调节,即指中央银行面对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的失衡状况,不是采取收缩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而是用以毒攻毒的办法,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调整货币供给结构,以增加货币需求,从而促使货币供求恢复均衡。采取这种办法的关键,就是增加的货币要适度,投向要合理,能在短期内促进生产的发展,通过商品供应量的增加来消化多余的货币,从而使货币供求实现均衡。
中央银行增加货币量,进行扩张。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都采用联系潜在资源或可利用资源的状况进行分析的方法:
(1)只要经济体系中存在着现实可用作扩大再生产的资源,且其数量又比较充分,那么,在一定时期内增加货币供给就能够提高实际产出水平而不会推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2)待潜在资源的利用持续一段时期而巨货币供给仍在继续增加后,经济中可能出现实际产出水平同价格水平都在提高的现象。
(3)当潜在资源已被充分利用,但货币供给仍在继续扩张,经济体系中就会产生价格总水平上涨而实际产出水平不变的情况。这三个阶段可用图-2表示:
图-2 货币扩张对潜在资源利用的三阶段
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则一般通过压缩货币供给,从而减小总需求的规模来解决,但也不尽然。当需求扩张不是突发的并成为整个再生产过程的内在因素,即正常生产已经事实上是在需求扩张的支持下动作时,单纯的紧缩,即使是极其严峻的紧缩,也不会产生使供求均衡的效应。通常的机制是:总需求缩减,实际再生产缩减,从而总供给缩减,供需的差额仍然不能由于紧缩需求而取得均衡。
至于紧缩货币供应、紧缩总需求的物价效应,一般情况下是直接的。物价上涨无论其具体原因如何,即使不是由过多的货币供给引起的,却都是由货币供给的迅速增加支撑着。但从较长的时间考察,如果紧缩也抑制了实际的经济增长,那么,供求矛盾解决不了,价格水平上涨的压力依然难缓解。
货币供求均衡的判别 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传统计划体制下,社会产品的生产、流转和分配的大部分都是通过计划进行直接管理的,市场机制只是在很小的范围内并常常以扭曲的形式发挥作用。因此,货币供求是否均衡,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否均衡,很难从价格信号上得到反映,当然也不是毫无反映。在严格的计划价格管理条件下,价格作为社会总供求矛盾的反映信号只能在集市贸易价格、“黑市”价格以及它们与官定牌价之间的价差上得到表现:但当时集市贸易和黑市规模很小,不太能说明问题。另外,生产资料的变相涨价曾是突出的问题,但涨价幅度很难度量。
当时,主要用数量信号来判别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状况。人们重视的数量信号主要有以下几个:
(1)分析待销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价格总额与同期货币购买力之间差额的大小。经验表明,在社会总供求基本保持平衡的那些年份,以其最大的供求差距作为供求平衡与不平衡的临界差距是可取的。在这个差距内,有可能保持基本平衡;超过这个差距,则有不平衡的危险。
(2)分析物资库存的增减变动状况。对任何经济体系来说,物资库存都是一个供求矛盾的调节器和缓冲器。无论是生产资料库存还是消费性商品库存,其规模和增减变动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传统计划体制下,人们发现,当流通中现金存量与同期商业库存之比是1:5 左右时,市场商品供求关系正常;若出现大幅度偏离,往往意味着消费品供求关系的失衡。
(3)分析货币购买力有可能推迟或提前实现的数量有多大。把这一估量与对物资储备的分析结合在一起,即可得出调节商品供求矛盾的最大可能量。把可动用的物资储备数量与可推迟实现的货币购买力数量加在一起,可视为能够使供不应求矛盾缩小的幅度。
(4)根据某些重要比例关系的经验数据做事前判断。在这方面,最典型的和影响最大的说法是“二、三、四”理论,所谓,‘二、三、四”是指:积累占国民收入的20%左右,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30%左右,基建拨款占财政支出的40%左右,实际考察,中国实行传统体制的年份中,凡是严重偏离“二、三、四”的年份,国民经济发展就不正常;大体与“二、三、四”规律吻合的年份,社会总供求关系及经济建设速度则比较均衡和理想。
在市场经济中,可以考虑同时考察价格信号作为经济是否均衡和货币供求是否均衡的指标。作为反映信号,价格波动在短期内是供求关系变化的灵敏指示器。从长时期考察,物价变动趋势则反映了经济从失衡走向均衡的自发取向。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货币供求均衡 中央银行 使用价值 再生产成本 基建拨款 市场机制 市场经济 总供给 技术结构 投资需求 消费需求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