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公债规模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什么是公债规模 编辑本段回目录

  公债规模是指公债的发行数量。公债规模过小或过大,都会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

  公债规模是一个国家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举借债务的数额及其制约条件。公债规模是一个事关国家全局的宏观经济问题,必须把公债规模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去研究,把握好公债规模与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增长率和宏观发展水平、金融市场化程度、政府管理债务水平之间的关系。

公债规模的影响因素 编辑本段回目录

  1、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公债规模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政府债务规模大小的决定因素。

  2、生产关系类型

  不同生产关系,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其举借公债的规模有很大的不同,最明显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区别。由于资本主义公债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子,是将生产经营资本转用于非生产性方面,这样相对于其经济规模来说,资本主义赤字公债的举借就应小一些。社会主义公债则不同,它主要用于筹集建设资金,而且社会主义公债的发行对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的危害性可能相对小一些。这样,社会主义公债的发行规模可以相对大些。当然,社会主义公债的发行也有其客观限制,并不是因为公债收入被用于经济建设而例外。

  3、安定政治背景

  在不同样经济发展水平和同样生产关系情况下,不同的政治背景决定着不同的公债发行量限量。

  4、国家职能范围

  国家职能范围的大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国财政赤字的规模,而对财政赤字的存在则是公债产生的最初动因。

  5、财政政策选择

  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实行何种财政政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债的规模。财政政策通常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如果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财政赤字规模就小,公债规模也会相对减小;但若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拉动总需求必然以扩大公债发行为条件。我国近几年来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就是靠发行公债来支撑的。

  6、金融市场状况

  公债作为货币政策的一种重要工具,主要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操作的,而公开市场业务能否顺利进行要看金融市场的发育状况。

  7、公债管理水平

公债规模的衡量 编辑本段回目录

  通常来说,判断公债适度规模的标准有五个方面:

  1、从应债能力方面看,社会上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承受债务的规模。

  2、偿债能力方面看,政府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在今后偿还逐渐累积的债务。

  3、从政府债务对中央银行货币供应的影响来看,政府债务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价格总水平。

  4、从政府债务对私人部门投资的影响来看,政府债务有多大的所谓“挤出效应”。

  5、从政府债务工具是证券市场的基本金融商品的角度来看,证券市场需要和能够容纳多少政府债券

  在这五个标准中,最重要的是前两个,围绕这两个标准具体又分为四个衡量公债适度规模的指数。下面从两个方面分析公债适度规模的衡量:

  1、国民应债能力。国内公债的资金来源是储蓄,这里的储蓄包括国内储蓄和国外储蓄。银行存款股票和各种债券都是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形式。一个国家筹集资金的最大限度就是该国的储蓄水平。

  2、社会资金应债能力。社会资金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基金、企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以及证券投资基金等。

  从国民的应债能力和社会资金的应的应债能力看,我国公债规模还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公债规模”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公债规模 债券 债务 偿债能力 储蓄 公债 公开市场业务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 投资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