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商主义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
重商主义概述 编辑本段回目录
重商主义是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出现在西欧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反映这个时期商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它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最初的理论考察,是15—18世纪初受到普遍推崇的一种经济哲学。重商主义又分为早期的重商主义和晚期的重商主义两种。历史上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和理论在最早的时候几乎都是出自重商学派的著作。
早期重商主义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代表人物英国的威廉·斯塔福。
晚期重商主义以“贸易差额论”为中心,代表人物英国的托马斯·孟(Thomas Mun)。
重商主义产生的时期及背景 编辑本段回目录
15世纪初,正当文艺复兴运动进入初期发展阶段之时,重商主义兴起。15 世纪末,西欧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瓦解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和成长;地理大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给商业、航海业、工业以极大刺激;商业资本发挥着突出的作用,促进各国国内市场的统一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商业资本加强的同时,西欧一些国家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支持商业资本的发展。随着商业资本的发展和国家支持商业资本的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从理论上阐述这些经济政策的要求,逐渐形成了重商主义的理论。到了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衰落,重商主义也逐渐开始崩溃。
从时间上看,重商主义可以说与文艺复兴运动同步。同一时期产生两种社会思想──人文主义和重商主义,其中有其深刻的根源,即当时社会上追求商品生产更快发展,追求商业资本的迅速增加和货币资本的不断积累,已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这是重商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重商主义的产生和更深层次的背景,则是在追求商业资本增加、追求货币积累这股强大潮流冲击下,所引起的西欧经济形式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经济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变化,旧式贵族变成了真正的商人,它正反映了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变化。重商主义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产生的。
重商主义抛弃了西欧封建社会经院哲学的教义和伦理规范,开始用世俗的眼光,依据商业资本家的经验去观察和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它以商业资本的运动作为考察对象,从流通领域研究了货币 —— 商品 —— 货币的运动。
重商主义的发展阶段 编辑本段回目录
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两个阶段。
1、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 15 ~ 16 世纪,在对外贸易上强调少买,严禁货币输出国外,力求用行政手段控制货币运动,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因而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重金主义)。
2、晚期重商主义盛行 17 世纪上半期,强调多卖,主张允许货币输出国外,认为只要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得的货币总额,就可以获更多的货币。晚期重商主义为保证对外贸易中的出超,采取保护关税的政策。由于晚期重商主义力图控制或调节商品的运动并发展工场手工业,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早晚期重商主义的差别反映了商业资本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要求。重商主义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与确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重商主义的观点和思想 编辑本段回目录
1、认为贵金属(货币)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一个国家的财富必不可少的是贵金属,如金银等。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除了开采金银矿以外,对外贸易是货币财富的真正的来源。因此,要使国家变得富强,就应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因为贸易出超才会导致贵金属的净流入。一国拥有的贵金属越多,就会越富有、越强大。因此,政府应该竭力鼓励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品)进口。
2、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即出口必须超过进口。由于不可能所有贸易参加国同时出超,而且任一时点上的金银总量是固定的,所以一国的获利总是基于其他国家的损失,即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因此,伊丽莎白一世不仅采取许多有利于贸易发展的措施,同时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早期重商主义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和积累货币财富。晚期重商主义与早期不同的是,认为国家应该将货币输出国外,以便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购买。不过他们要求,在对外贸易中谨守的原则是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必须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获得的总额,其目的仍是要保持有更多的货币流回本国。因此,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对外贸易必须做到输出大于输入,以保持出超。
重商主义的局限性 编辑本段回目录
1、重商主义的政策结论仅在某些情况下站得住脚,并非在一般意义上能站得住脚;
3、重商主义把货币与资本等同起来,贸易顺差也被错误地等同于收入超过消费的年差额(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批判的要点)。正是基于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重商主义才轻率地把高水平的货币积累与供给等同于经济繁荣,并把贸易顺差与金银等贵金属的流入作为其唯一的政策目标。
凯恩斯的评价编辑本段回目录
凯恩斯认为重商主义对金银输入的关注不是“幼稚的执迷”,而是对大量货币和较低利息率之间联系的一种直觉认识。而且“在整个人类历史中,储蓄倾向大于投资诱导是一个长期趋势”。
经济学大百科全书中的解释:编辑本段回目录
MERCANTILISM
重商主义
经济学类别:一般经济学
研究领域: 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
重商主义指商人和政治家为使国家变得更强大而提出的经济政策和政治政策。历史上曾认为,一国的强大由其财富衡量,而财富的最终表现形式则是黄金和白银(贵金属)。因此,为了保证在国际贸易中获得金银,必须要使得出口大于进口。
主要术语:
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S):特定时间里———一般指一年———两国居民间国际收支的汇总记录。
重金主义(BULLIONISM): 一种哲学思想,认为黄金和白银是通过贸易或其他手段所能够获得的财富的最终形式。
可兑换货币(CONVERTIBLE CURRENCIES): 如果一国的货币被其他国家接受以结清两国间的贸易,则称这种货币是可兑换货币。
无形收支项目(INVISIBLE ITEMS): 列于国际收支账户的交易,它表示运输、保险等服务的报酬。
关税(TARIFF): 一国向进口货物征收的税。
贸易余额(TRADE BALANCE): 一国出口商品价值与进口商品价值的差额。
综 述:
尽管重商主义出现的准确时间很难确定,但大部分历史学家都会同意,它出现于16世纪 与18世纪之间的某个时候。为了寻求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强大的实力,许多国家不再满足于自给自足的状态,开始涉足国际贸易。随着欧洲的政治环境越来越稳定,陆上贸易和海上贸易也更易于组织、更安全。
文艺复兴时期,诸如印刷等重要的发明相继出现。另外,新大陆的发现也为贸易创造了新的商机。在英格兰、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等国家,君主制的出现使国家变得更为团结。每个国家都发现,它的实力依赖于它的财富多少,而财富又是以贵金属———它拥有的黄金和白银———量的大小来衡量的。
尽管现在还没有人对重农主义思想有全面的理解,并且在不同的国家中代表这一思想的政策有所不同,但相对来说有几个概念比较重要。首先,随着商业的发展,国内和国际上货币使用量大大增加,权力集中于君主的强势中央政府开始出现。其次,作为原料来源地、产品出口市场和金银的来源地,殖民地也发展起来。为适应扩展的贸易需求,这些国家也建立了自己的海上商船队,同时还组建了现代化的军队来保护自己的贸易。最后,在获得大量的黄金和白银之后,这些国家就可以修建公路、通讯和足够的运输设施。
按照当时的观点,在任何竞争性的商业交易中,一国的获益必然是以另一国的受损为代价的,对一个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的国家来说,它的政策必然是以贸易中获益为目标的。所以,诸如关税等贸易保护措施的发展和推行,既保证了贸易余额为正,也鼓励了国内工业的发展。随后,为了保证制造业成本处于较低水平,需要有大量的劳动力供给。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贸易迅速由欧洲扩张到印度、中国、非洲,在达?伽马(Vasco da Gama)、克里斯托夫?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和斐迪南?麦哲伦(Ferdinand Magellan)发现新大陆之后,贸易也迅速扩张到这里。欧洲国家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新大陆的领导者西班牙,因为从墨西哥和秘鲁获得大量贵金属而变得特别富有。
其他像意大利、英格兰和葡萄牙等国,它们虽然没有金矿,但也通过其他途径获得了贵金属。一些历史学家强调,一国的财富(黄金和白银)由它的地理位置、产业大小、劳动力质量和政府的控制力决定。另外,和农产品相比,工业品在贸易中能获得更多的利润。这就让人觉得,在国际贸易中,商人的行为对一国的财富非常关键,获得大量金银的手段,便是国际贸易:向外国人卖更多的产品,作为交换的进口产品则要相对少一些。要了解一国在贸易中是获益还是受损,当时必须考察贸易的各项内容,并分别建立销售(出口)的账户记录和购买(进口)的账户记录。现在则可以简单地从国际收支表中查到。过去分开记录的项目,如海运、保险、运费等,现在则被称为无形项目,并同时出现在进口和出口账户两边。另外,其他像旅费、馈赠和利息收付等,也被视为重要的项目,在交易过程中予以考虑。
重商主义者都希望他们国家的贸易余额为正,关于怎样扩大出口、缩减进口,他们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在某些进口品可以自己生产的情况下,可以用闲置(或荒废)的土地生产这类进口品。其次,尽量生产只此一家的产品,这样可以卖高价。再次,如果某种消费品既有国内需求,也有国外需求,则在国内征收消费税(或许可证税)以鼓励出口。同时也应该强调对国内生产的消费品的购买,因为这将减少同类产品的进口需求。当需要进口某种原材料时,则应该免征进口税。最后,应该大力发展航运业,以减少对国外运输商的依赖,这也可以减少大量的金银。
如果推行这类政策,就可以确保贵金属的流入,以增加一国的财富,提高其实力。另外,殖民地的建立也提供了原材料的来源以及产品的销售市场。
应 用:
重商主义是关于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的最早理论,它实际上涉及一国经济的更广的一面———增长。早期的重商主义主要关注货币形式的财富(重金主义),并认为它是财富、实力、经济增长和领导力的保证。设计的相关方法和政策正是为了创造这样的条件,同时也使一国的经济指标处于较高的水平。对国际贸易和商业的这一关注,也形成一种观点,即一国无法自给自足,无法靠自己满足所有需求,这就迫使它们建立贸易关系。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金矿,为了得到金银,它必须努力使自己的贸易余额为正,因为金银可用于国际货币结算。正的贸易余额所主要关注的就是出口要永远大于进口。在现代经济中,这一点仍相当重要,因为贸易国之间对它们的贸易余额都非常关注。
在国际性购买、销售中,被广泛接受货币(最开始是黄金,后来其他如美国美元、德国马克和日本日元等强势可转换货币)的有效性原则非常重要。另外,国际收支中的无形项目,如保险、运费、旅费支出、运输或馈赠等也非常重要,它们也影响平衡过程中的国际性货币的来源和使用。作为购买资本品的基金来源,如果这类基金用于国内投资,那它对这个国家的财富和经济增长也大有帮助,这一观点现在也仍然正确。和其他国家相比,任何一个国家只要在其总的生产性经济活动中商品和服务的国际贸易占了较大的部分,它必定更富有,也更强大。所以,对贸易国来说,管理并控制贸易走向的政策依然重要。
重商主义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贸易和货币流动的大量、快速增长会导致通胀,这意味着成本和价格的上升。因此,国家必须谨慎地控制其成本,以保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性地位。
早期重商主义者认为,在贸易中,一国获益必然意味着一国受损,但这并不完全正确。如果一个国家进口了一种它没有但对它来说价值非常高的商品,同时交换的商品是它拥有较多的、对它来说价值较低的,那它的福利就会提高。从相反的角度看,它的贸易伙伴也是如此,即使两国都存在货币流出。
国家的主要目标是维持贸易的出口盈余,这就需要控制贸易活动。相关的策略包括进出口税,但当对贸易征税的时候,国家间的贸易就不再是自由贸易了。但重商主义者一点都不赞成自有贸易,他们主要关注的是采用任何手段以保证黄金和白银的流入。推行降低成本的政策是政府的责任,以保证出口价格总低于竞争对手,从而使得金银流入自己的国家。
保持竞争性贸易优势的目标不仅仅是一国经济政策的选择,也包括维持有效成本的方法。市场调查可以告诉我们应该生产什么,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工业产品而非农业产品能带来更大的利润。对拥有高新技术的国家来说,只要对它们产品的需求能够维持,并且其产品的价格不高,它们在市场上就具有优势。如果产品的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目标就变成保持低工资率。大量增长的劳动力人口会降低工资成本,因为劳动力的供给可能会超过劳动力的需求。
对商业活动来说,即使它未参加国内或国际贸易,导致竞争性定价的政策都是有效的。在股份公司———跨国公司的早期形式———中,利润(或剩余)提供了投资的资本来源。这类企业的经济活动有助于促进一国经济的增长,这也是重商主义政策的核心目标。
尽管重商主义的优点非常明显,这一体系也产生了某些负面作用。比如,劳动力的工作条件往往很差,因为工资总被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因此,劳动者的购买力就相当有限,无法获得合理的生活水平。因为重视制造业,劳动力会从农业转移到工业当中,使得农产品成本上升。随着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许多人被迫流浪、乞讨,又增加了社会成本。
但是,因为国家经历了快速的增长,重商主义的正面作用看起来似乎大于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一些重商主义政策现在依然存在,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一样,都会控制自己的国际收支,也会使用贸易保护政策。
相关内容:
在人类早期,经济增长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和消费受到了很大的关注,随着人口的增长,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也相应增长。长期以来,国家的实力、财富和威望就一直是它们的目标,所以,各国纷纷加入到商业和贸易活动中来,在几个世纪中,这一趋势有增无减。早期的经济战略家和重商主义者就认识到了国际贸易的好处———财富,权力,以及原材料和成品市场的拓展。因为一国范围内的经济增长存在限制,国际贸易就提供了超出一国资源和能力的增长机会。截至17世纪,国家之间就已经确定了这种经济增长的方法。随着需要推动了行为,这些行为又创造了新的需要,对国家来说,技术进步和市场拓展又成了重要的目标。
尽管存在周期性的全球冲突,并因此带来一定的阻力,国际贸易一直在增长。产品日益复杂精细,但一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则是它所实现的利润。虽然各国在自利的前提下走过了几个发展阶段,但整个世界确实从国际经济活动中获益。在增长的早期,国家政策强调控制和保护,但随着国家的成熟和强大,它们狭隘的观点也在向全球范围延伸。即使是发达国家也害怕贸易和实力下降的风险,它们用重商主义政策来维持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当世界经济出现衰退的时候,这一点尤其明显。
国际贸易的概念还使得国家可以用它们的财富———被广泛接受的货币———来援助其他经济体的增长,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从这里又衍生出了国家间的贸易协定,虽然每个国家都非常在意它们的净出口。很早的时候国家就已经注意到,出口会增加它的货币,进口则消耗它。因此,国家总是关心它们的收入超出支出的部分———这是重商主义者的策略。
一个国家的大小和其发展阶段也是决定它选择采用重商主义战略或在贸易中更开放一些的一个因素。在国家间的谈判条约中可以见到开放度(的规定),它和简单的出口—进口行为一起,使得发达国家能够在其国内成立一个贸易中心,或者和发展中国家一道为贸易和经济增长成立合资公司。小国会发现这样的安排很有吸引力,因为它们可以在一个变化的世界中获得快速的增长和自足。并不是所有的国家在战略资源上是短缺的,但每个国家都会努力开发它最多的资源,并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上交易它的产品。经济增长速度高于人口增长速度的国家越多,人均资本可能就越高,生活水平也可能就越高。
参考文献:
Ellsworth,Paul Theodore,and J.Clark Leith.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New York:Macmillan,1987.介绍了重商主义的理论及它们在经济政策和实践中的运用,叙述得非常好。和其余版本相比,第一版的历史数据更多。信息处理很得当,组织的形式也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对重商主义体系的不足也有涉及。
Lekachman,Robert. A History of Economic Ideas .New York:Harper & Row,1959.在发展经济学的框架下介绍了重商主义观点的经济原因。但本书并不涉及应用方面,而是分析了经济学家的贡献,并着重分析了管制对经济生活和时期分类的影响。
Roll,Eric. A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54.介绍了重商主义之前的经济思想及相应时期的主要政策。分析了重商主义的性质,还有一节专门介绍重金主义和重商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对这个时期的重要著作有深入分析,特别提到了重要的立法性政策。
Soule,George. Ideas of the Great Economists. New York:Viking Press,1952.非常有趣,并且好懂。从早期开始,提到了经济学中的重要分支。非技术性,但信息量很大,在第二章介绍了重商主义时期,处理的方法是将国家看成一个商人,提到了它的策略选择。
Viner,Jacob.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London:Allen & Unwin,1960.对重商主义时期的理论和实践有详细的分析,对希望多了解一些相关内容的读者很有帮助。涉及东印度贸易和重金主义辩论。同时也讨论了重商主义政策和规制的变化。
互参条目:
Exports and Imports,出口和进口;Growth:Export Promotion and Import Substitution,出口推动型增长和进口替代型增长;Import Restrictions,进口限制;International Trade:A Theoretical Overview,国际贸易:理论综述;Politics and Economics,政治学和经济学。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