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比较优势贸易模型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比较优势贸易模型的前提假设和生产贸易模式 编辑本段回目录

  除了强调两国之间生产技术存在相对差异而不是绝对差异之外,比较优势贸易模型的前提假设与绝对优势贸易模型基本一样。

棉布(万米)小麦(吨)
中国10050
美国150100

  如何判断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呢?

  一般有三种方式:通过计算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生产成本或机会成本来确定。

  1、用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来衡量。相对劳动生产率是不同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比率,或两种不同产品的人均产量之比, 用公式表示为:

  产品A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于产品B)= 产品A的劳动生产率/产品B的劳动生产率

  表1 中国和美国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棉布/小麦小麦/棉布
中国2=1/0.50.5=0.5/1
美国1.5=1.5/10.67

  2、用产品的相对成本来衡量。所谓“相对成本”,指的是一种产品的单位要素投入与另一种产品的单位要素投入的比率。即:产品A的相对成本(相对于产品B) = 单位产品A的要素投入量/单位产品B 的要素投入量

  表2 中国和美国的相对生产成本

棉布小麦
中国0.5=1/22=2/1
美国0.67=0.67/11.5=1/0.67

  3、用机会成本来衡量。所谓“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多生产某种产品(如小麦)而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如大米)的数量。

  表3 中国和美国的机会成本

棉布小麦
中国0.52
美国0.671.5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比较优势贸易模型”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比较优势贸易模型 劳动生产率 机会成本 绝对优势贸易模型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