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反通胀战争》 (石油演义)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石油演义:油价的迷局

  石油是可耗竭性资源,其石油生产受到政府控制,对于主要石油输出国来说,石油是国民收入和政府收入的支柱。因此,由于短期石油需求缺乏弹性,国际石油市场可能存在稳定的高油价均衡和低油价均衡。

  ——保罗·克鲁格曼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

  “石油”一词,最早是公元977年由李昉﹑扈蒙﹑李穆等奉宋太宗之命编纂的《太平广记》提出的,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公元1031~1095年)在所著的《梦溪笔谈》中将其正式命名为“石油”。

  《梦溪笔谈》中有这么一段:

  鄜、延境内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挹之,乃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必大行于世,自予始为之。盖石油之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

  根据这种油“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词出现之前,国外称石油为“魔鬼的汗珠”、“发光的水”等,中国称“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

  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行业都与石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石油除了主要用来当作各种机器运行的燃料,在药品生产、化工、纺织等很多方面都有许多重要的用途。一旦石油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全球物价自然难逃大幅上涨的命运。

  石油之战

  在1000多年前就被沈括预言“必大用于世”的石油,直到1870年,唯一的用途仍只是照明。这一年,有铁无煤的法国输给了有煤无铁的德国,并失去了阿尔萨斯-洛林的铁矿。

  1913年,出现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石油找到了用武之地——交通。但除了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以外,没有人想到石油能在次年爆发的“一战”中有如此大的用武之地。

  先发制人的德国人坐着烧煤的火车,推进到了距巴黎仅四十英里的马恩河,措手不及的法国部队却由于铁路瘫痪,还呆在巴黎近郊。法军征用了3000多辆烧油的出租车,满载士兵冲向前线的关键点,结束了德国的攻势。马恩河之战使战争由德国战略进攻进入到相持阶段。

  两年后的凡尔登战役,法国又如法炮制,组织了战争史上首次大规模汽车运输。功亏一篑的德国人很长时间没弄明白,只有一条铁路的凡尔登怎么会突然增加了这么多援军?但他们当时就知道,战争已经由相持阶段进入到了德国的战略防御阶段了。紧接着的德黑兰海战中,在战前按照丘吉尔的建议转用石油做燃料的英国舰队,挫败了烧煤的德国舰队,也挫败了德国最后的希望。

  战胜的法国拿回了自己的铁矿,但他们割占德国鲁尔煤矿的企图,却被既有煤又有铁的英国人阻止了。保留了煤炭资源的德国很快就在“ 二战”初期打败了英法联军,这使得他们再次迎来老对手丘吉尔。丘吉尔最伟大的胜利是阿拉曼战役,阿拉曼背后就是苏伊士运河,是英国人通往中东油田的通道,占领了苏伊士运河,英国人肯定无法赢,如果德国跨过苏伊士运河占领了中东,德国肯定能赢。

  “二战”最伟大的胜利则发生在斯大林格勒,如果能够打下斯大林格勒,面对被切断外高加索石油供应的苏联,德国肯定不会输。但德国人输了,因为在此之前,德国的机械化部队就没有足够的油了。俄国的石油是它遭到德国入侵的重要原因,但美国不给日本石油则几乎是它遭到后者袭击的唯一原因。联合舰队往返珍珠港所耗费的汽油,相当于日本海军平时一年的用油量。因为受到美国石油禁运而只剩最后三个月石油储备的日本,把偷袭珍珠港作为了名符其实的孤注一掷。

  日本赢了这一注,却输掉了最后的赌局。他们在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同时,只需多耗费一枚炸弹,就能毁掉瓦胡岛上几乎是美国太平洋舰队全部燃料储备的450万桶石油。美国人认为,那样将使得战争晚两年结束。于是“大和舰”也就只能提前迎来了自己的末日。也可以说是日本人自己为“大和舰”选定了末日,因为当它出发前往冲绳岛战场时,日本海军竭尽全力,也只为这个巨无霸搜集到了单程航行的燃料。

  战后分别拥有全球最大石油产量和储量的美国和前苏联,成为了新的对手。分裂的德国和正在寻求统一的中国,分别成为“冷战”和“热战”的主战场。按照俄国人的回忆,1948年6月,斯大林突然动用了40个师的兵力,封锁了西柏林和东西德边境。当西方国家几乎动用所有的机动航空运输能力和燃油,用于向西柏林的250万居民空投补给时,面对着制空能力锐减的对手,毛泽东挥洒自如地先后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当百万大军胜利渡江后,斯大林也在西面默契地解除了柏林之围。

  用“血与油”凝结成的友谊并不牢固。1959年,随着大庆油田的发现,中国依赖进口石油的历史结束了,中苏论战却开始了。40年后,苏东阵营中唯一不依赖苏联石油的富油国,也是唯一与中苏两国同时保持良好关系的罗马尼亚,成为中苏破镜重圆的“青鸟”,并也成为唯一一个参加洛杉矶奥运会的东欧国家。

  更能大长产油国志气的,则是阿拉伯国家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联合提价,并对西方国家实施石油禁售和限售,结果西方列强大伤元气。直到七年后,军事实力最强的中东国家伊朗和伊拉克爆发战争,美国大收渔利后,才恢复元气,并再次掌握了对石油资源的战略攻势。萨达姆向美国大使请示:能不能打科威特?老布什说:我支持你,好好干。结果萨达姆确实干得不错,但美国干得更棒——出兵把伊拉克军队赶出了科威特,却在边境线上止步不前——留下了萨达姆,美军也就有了足够的理由继续呆在海湾地区。

  美元和美军将该地区渗透完毕后,小布什立刻就找了个理由直捣巴格达,美元跟着美军蜂拥而入,控制了美国媒体宣称的这个世界上“第二大储油国”。

  仍然“油”物可居,但仍名花无主的大国,只剩下了一个伊朗。而随着山姆大叔在伊朗的天上播撒战云,美国媒体也心领神会地把第二储油大国的帽子戴到了它头上。

  “二战”结束之后,石油之战的焦点,开始由赤裸裸的资源战争转为油价之争。

  历史上几次油价高增长,都和大国崛起有关系。比如1861~1879年是美国的崛起,引导了油价的高增长。1973~1985年,日本和德国战后经济崛起,石油需求上升。2003~2007年间,新兴市场国家崛起。

  德国经济学家威廉·恩道尔先生指出,“冷战”时期以来的几次战略性的油价上涨和下跌周期,与超级大国抑制其他大国和新兴力量崛起,同样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1973年10月,由于赎罪日战争、阿拉伯国家对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引起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石油危机。但根据从巴黎一个旧书商那里搞到的一份1973年5月举行的西方顶级政治家和石油、金融巨头的会议记录,恩道尔发现,阿拉伯国家的这些行为,完全是由美国预知、纵容甚至推动的。

  尽管从后果看,美国经济也受到不小的影响。但作为美国在西方世界中主要的经济乃至政治对手,欧洲和日本受到的打击更大。这次石油危机导致的社会和经济动荡,使得欧洲国家大多数领导人在此后的两年内纷纷下台,欧洲经济增长再次落后于美国。

  这次油价暴涨,使得石油出口国收入大增,但大部分流入了美英控制的金融机构,然后又被借给发展中国家。而后者正是这场石油危机最大的受害者,并因此被迫大量举债,许多国家再次陷入经济殖民化,一度让美英不快的不结盟运动也因此式微。

  刚刚斩杀了欧洲和发展中国家,油价立刻又表现出了政治双刃剑的另一面:1986年,与戈尔巴乔夫改革完全同步开始的历史上最严重的石油价格牛市,在后来一起导致了美国最大的外部地缘政治对手苏联的瓦解。

  而现在备受世界关注的,是伊朗核危机是否会引发新的石油战争。或许在未来较长的时间里,石油的价格和它的政治属性,都将继续保持在高位。

  石油危机引爆通胀

  石油危机是指经济危机在世界石油领域的一种表现。所谓经济危机是指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衡或产生剧烈震荡,为世界经济或各国经济受到石油价格的变化所产生的经济危机。1960年12月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立,主要成员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南美洲的委内瑞拉等国,而石油输出国组织也成为世界上控制石油价格的关键组织。迄今被公认的三次石油危机,分别发生在1973年、1979年和1990年。

  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时候,石油输出的主要力量为阿拉伯国家,他们因不满西方国家支持以色列而采取石油禁运。国际市场上的石油价格从每桶3美元涨到12美元,上涨了4倍。石油价格暴涨引起了西方国家的经济衰退,美国经济学家的估计,那次危机使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下降了4.7%,使欧洲的增长下降了2.5%,日本则下降了7%。

  经过这次石油危机,西方各国普遍强烈感到了石油对各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同时也普遍感受到了过去那种把一国的石油生产、供应、提炼和销售等活动主要听凭少数一体化的大跨国石油公司主宰的做法已经不能再适应新的形势了。这些公司,即使是在本国注册甚至本国政府在其中拥有大量股份的公司,但由于他们在世界各国有着错综复杂的多方面的利害关系,在关键时刻往往也并不是能为本国利益服务的。因此,西方各国普遍大幅度地修改了各自的石油政策,大大加强了对本国的石油资源、生产、供应、销售和市场的控制,加强对外国石油公司的管理和限制。这期间,日本、韩国、加拿大、英国、丹麦、挪威、马来西亚、苏联等国纷纷成立了国家石油公司。到二十世纪末先后诞生了100多个国家石油公司。

  1978年底,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的时候,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剧烈变化,伊朗亲美的温和派国王巴列维下台。此时又爆发了两伊战争,全球石油产量受到影响,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随着产量的剧减,油价在197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这种状态持续了半年多,此次危机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

  通过第一、第二次石油危机,资本主义不公正的石油体系逐渐打破,欧佩克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力达到巅峰。但过高的油价一方面引起了石油需求量的下降、价格的上涨,有助于促进能源节约和新能源的开发。人们普遍认识到发展新能源的作用,各个国家努力发展新技术、开发新能源和开展节能措施,并开始逐步建立了战略石油储备。另一方面促使非欧佩克产油国原油供应量的增加。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起,各西方发达国家和石油公司大力开展了在非欧佩克地区的勘探和开采石油的活动。

  1969年在北海发现了埃克菲斯克大油田,1970年发现了福帝斯特油田。到1980年1月,挪威和英国的北海油田储量已被分别确定为57.5亿桶和154亿桶,英国成为主要产油国之一。整个西欧的石油储量几乎与美国相等。北海的石油产量达到200万桶/天,英国和挪威成为重要的石油出口国。从1976年到1979年,墨西哥的探明石油储量增加了6倍,到1980年墨西哥的石油储量已达到300多亿桶,1979年墨西哥的平均日产水平已达150万桶。美国在阿拉斯加也发现了储量近100亿桶的大油田。从1979年到1985年间,非欧佩克产油国的产量逐渐超过了欧佩克。第三次石油危机,当时爆发了海湾战争。专家形容海湾战争更是一场石油战争。当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表示,如果世界上最大石油储备的控制权落入萨达姆手中,那么美国人的就业机会、生活方式都将蒙受灾难。对美国而言,海湾石油是其“国家利益”。当时油价一路飞涨,3个月的时间石油从每桶14美元,到突破40美元。不过,这次高油价持续时间并不长,与前两次危机相比,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要小得多。

  1990年爆发的海湾战争也被专家形容为一场石油战争。当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表示,如果世界上最大石油储备的控制权落入萨达姆手中,那么美国人的就业机会、生活方式都将遭受灾难。对美国而言,海湾石油是其“国家利益”。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之后,遭受国际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因而急升至42美元/桶的高点。

  美国经济在1990年第三季度加速陷入衰退,拖累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跌破2%。在这次石油危机中,仅三个月的时间,石油从每桶14美元上涨到40美元。不过,由于国际能源机构启动了应急计划,每天将250万桶的储备原油投放市场,使原油价格在一天之内就暴跌10多美元。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国家也迅速增加产量,很快稳定了世界石油价格。这次高油价持续时间不长,与前两次危机相比,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要小得多。

  暴涨暴跌的油价

  1983年~2003年,国际原油价格一直稳定在30美元/桶的水平,然而,2003年以来,国际油价不断创新高。

  2004年9月,受伊拉克战争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突破40美元/桶,之后继续上涨,并首次突破50美元。

  2005年6月,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60美元/桶,并加速前行。2005年8月,墨西哥遭遇“卡特里那”飓风,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70美元/桶。尤其是近两年来,国际油价更是有恃无恐地向上飞涨。

  2007年9月12日,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80美元/桶,随后,继续加速上涨。

  2007年10月18日,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90美元/桶,并在年底直逼100美元/桶。

  2008年,国际油价以更快的速度向上飙涨,并连续突破每桶100美元、110美元、120美元、130美元、140美元整数大关。

  2008年7月11日,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在早间电子盘交易中达到每桶145.85美元的历史新高,收盘创下每桶147.1美元的最高收盘纪录。

  而就在人们期望油价继续上冲150美元、200美元之际,油价再次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在世界经济预期不明朗和美国新一轮金融危机爆发的双重压力之下,曾经疯狂蹿升的国际原油价格终于失去了支撑理由,于2008年9月15日跌破每桶100美元的整数关口。2008年9月16日,国际油价再次大幅下挫,纽约市场油价盘中一度逼近每桶90美元,而伦敦市场原油期货交易价和收盘价则双双跌破90美元。2008年9月17日,国际油价强劲反弹。纽约商品交易所10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6.01美元,收于每桶97.16美元。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11月份交货的北海布伦特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5.62美元,收于每桶94.84美元。

  随着雷曼事件的发生,投资者对美国政府的天额金融救援计划将导致美元更加大幅度贬值,大量资金涌进商品期货市场,国际油价在2008年9月 22日出现了历史上的最大单日涨幅。当天上午纽约市场高开后,油价一直在每桶107美元到109美元之间运行。中午之后,油价开始疯涨,盘中最高曾经一度到每桶130美元。到收盘时,油价有所回落,收于每桶120.92美元,与前一交易日相比上涨16.37美元,创出自1984年原油期货市场建立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的确,国际油价从2008年的第二天突破每桶100美元,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又击穿了145美元大关,现如今还在不断地创造每一个新的纪录,不论是暴涨还是暴跌,都在考验着每个经济学家、石油分析师、交易员以及广大民众对油价的每一次自以为大胆和准确的极限猜想,而且都很快被证明是错误的,预测者们都在不断地自己打自己的耳光。石油巨头BP公司首席执行官布朗勋爵在2006年底曾经预言,油价长期来看甚至有可能下降到每桶25美元至30美元,这一预测被美国《商业周刊》评选为2007年最失败的预言。

  以“世界在变迁——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能源”为主题的第19届世界石油大会7月初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尽管会议组织者认为石油大会是石油专业人士的会议,研讨的重点是石油勘探开发、炼油和石油化工、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以及行业管理等专题。但就在此次大会召开期间的2008年7月 3日,纽约和伦敦两地原油收盘价双双突破145美元/桶的大关,创下历史收盘新高。当天,纽约商交所8月份交货轻质原油价格收于145.29美元/桶纪录高位,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8月份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146.08美元。

  而3年前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第18届世界石油大会时,国际油价仅为60多美元/桶,3年间上涨了近80美元/桶。因此,在当前油价持续高烧的背景下,油价问题自然而然地成为来自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的20多位能源部长,以及4000多名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整个世界石油大会都在争吵石油的高价到底是由产油国产能不够、中印劲爆的需求、期货投机势力,还是美元贬值所致。

  在第19届世界石油大会召开前的一个星期,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在2008年6月22日在其西部港口城市吉达主持召开了一次有石油生产国和石油消费国参加的峰会,来商议和讨论如何稳定油价的问题。短短一周内产油国和消费国两次聚首商讨高油价的对策,但却无法打破僵局,国际石油价格仍然一路高歌。由此可见,各国应对油价持续高烧之路是如何的任重而道远。

  当前,美元贬值、地缘政治、金融投机等因素成为高油价的主要助推因素。这些林林总总的政治、经济等原因,使得解读高油价时出现了 “你方歌罢我放歌”的局面。加上目前次贷危机进一步恶化,油价的走势更加的扑朔迷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油价将持续维持在80美元以上的高位,30美元的石油价格或许将一去不再复返。

  供求推高油价?

  石油是国民经济的“血液”,是现代经济最重要的原材料和燃料动力。2007年,全球石油每天产量为8153万桶,而全球石油每天消费量却为8522万桶,也就是说,全球每天石油缺口为370万桶。

  对于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油价的不断上涨,现在的分析铺天盖地、莫衷一是。油价因何虚高?现在看来,国际经济组织、欧佩克、政界人士、经济学家以及市场分析师似乎都在这个问题上陷入了求解盲区,作为一个日益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金融学概念,石油的涨价机理甚至连许多大牌经济学家也感到困惑,真实世界里的经济现象正在考验经典经济学家的智慧。

  从供求关系的角度来看,国际能源署(IEA)2008年7月1日在世界石油大会上发布的一年一度的中期石油市场报告称,尽管存在着高油价和经济减速正在拉低需求增长的因素,但是未来5年全球石油供求关系依然紧张。

  报告预计,从现在到2013年的5年间,全球石油需求平均每年将增长1.6%,原油日需求量将由目前的8690万桶上升至9410 万桶。报告同时预测,到2012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的原油供应量将由目前的每天3534万桶增加至3758万桶,较先前预测减少了125万桶;而非欧佩克产油国的供应量将由目前的每天5505万桶增加至5775万桶,比此前预测减少了142万桶。全世界2007年平均日产石油8000万桶,其中石油输出国组织为3500万桶,俄罗斯为1300万桶。在油价高企的今天,几乎所有产油国的油井都开足马力拼命生产。除沙特阿拉伯外,全世界都没有多余产能来应付需求增长,而沙特的备用产能相信也不超过总产能的3%。

  根据这些数据,目前国际原油存在着巨大的供求缺口,而这缺口必然导致油价的不断上涨。自从2000年到2008年这8年来,特别是从2004年以来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石油的需求增量非常高。而且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石油价格普遍比较低,导致石油生产国对开采、炼油等环节的投资力度和动力明显不足,所以现在出现这种生产的瓶颈问题,也在意料之中。

  石油“期祸”

  尽管经济学上的供求定律在分析油价上涨的时候,看起来很有道理,义正词严,但是石油生产国代表,比如欧佩克轮值主席、阿尔及利亚能源和矿业部长沙基卜·哈利勒却一直认为,国际油价飞涨与石油供求毫无关系,主要是美元贬值以及市场投机炒作行为所造成的;美元的持续贬值给了国际投机热钱纷纷进入原油期货市场进行炒作的机会,从而导致油价不断攀高。其实,自从美国议会2000年12月通过了《商品期货现代化法案》,法案居然将OTC电子交易市场排除在监管范围之外。

  这种看起来更像是有意为之的漏洞为华尔街投资银行家们的操纵行为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石油市场也就开始被粗暴地扭曲了。以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交易来说,尽管根据相关制度设计,其交易行为要受到美国商品交易委员会(CFTC)的严格监管,以防出现价格操纵或欺诈。但是,近年来,投机商很快找到了新的空档,美国联邦参议院的一个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大宗的“类似于期货”合约交易活动急剧增长,这些合约都是在不受监管的OTC电子市场上交易。这种电子盘交易在常规市场交易结束后仍然连续进行交易,与常规场内市场一起组成了一个24小时不间断交易的市场。

  德国经济学家威廉·恩道尔教授更是直言油价上涨70%的因素都是金融炒作,他说道:

  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期货市场无法控制的炒作,也就是纽约和伦敦的原油期货市场。几年前美国曾经通过一项规定,允许原油期货交易市场不受美国的监管,从那以后,油价就从60美元直线上涨到了135美元,将近140美元。

  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担心油价会进一步上涨,建议必须提高期货市场的保证金,以遏抑石油市场的投机活动。

  一直以来,高盛花旗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是石油期货交易的四大玩家,加上对冲基金、专门的石油基金以及养老基金等的加盟,在这轮行情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正是他们在原油期货市场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油价上涨,高盛早在几年前就看到百元油价。

  这些金融机构一方面通过发布投行报告,在基本不考虑传统意义上的定价机理的基础上,人为设定原油价格走势,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甚至“精准”地预测原油价格将在2008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时冲上150美元;另一方面大量买入原油期货合约,进而在一种陌生且全新的“原油纸货”世界中,创设一种与炼油厂或者石油用户买入原油期货合约所产生的真实需求契合的投机者购买期货合约产生的原油需求,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按照它们的意志为石油定价。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坦率地说,这一轮原油价格从2007年年初的1桶50美元上涨到145美元,很难完全套用美元贬值和高强度的投机等因素来解释。我们可以用黄金期货来做一个衡量轴,黄金一直被认为是货币崩溃时的最好替代品,可以作为资金“逃离”美元形态的风向标,但是很显然,黄金的涨幅远远低于原油,这使得“逃离美元”并非是原油上涨的最基本的动力。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也是个重要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石油期货的确成为了石油“期祸”。

  油价“魔宫”

  这半年来,我一直在强调以油价大幅度攀升而导致的全球通胀,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左右全球金融投资市场最为关键的因素。于是随着2008年7月15日到9月份的国际原油价格出现暴跌,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从147美元/桶的历史高位滑落至90美元/桶附近,跌幅达到近40%。

  那么,现在更值得我们关心的问题是,147美元/桶的国际原油价格是否将成为油价的历史性顶部。甚至有分析人士断言,随着中国奥运会的召开,中国最终将通过大幅提高成品油价格遏制需求,国际原油价格在2009年将跌破70美元/桶。如果此预言成为现实,油价出现中期顶部也就成为现实。

  其实,自从石油价格突破80美元/桶以后,预测油价走势注定就成为了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石油价格是由供应、需求、地缘政治和资金流动性等多重因素共同决定的。供应和需求的变化,可以通过经济学上的理论分析得出趋势性的预测结论。全球的流动性资金走向,尽管变化快、动荡大,不可控性甚高,但依然可以通过对各国央行货币政策把握来追踪国家资本的踪迹。但是地缘政治因素,不仅不确定性很大,经济分析、产业研究无用武之地,而且情报和数据的收集极为困难。

  在我看来,80美元/桶以后的石油市场走势,似乎受流动性过剩和地缘政治的影响远大过供求等基本因素的作用。因此,预测油价的走势难度可想而知。而且目前石油市场还有较多的不确定因素,特别是伊朗与以色列和美国之间的冲突,这一问题由来已久且非常复杂,不可能就一次性一劳永逸地解决,未来很可能出现反复,这是原油市场上最大的不确定性。此外还有美国的大选,届时是奥巴马还是麦凯恩当选,对于油价的影响也是截然不同的。

  石油盛宴何时结束?

  的确,鉴于发展中国家的结构性需求增长和持续的供应紧张,从中期来看,市场仍将吃紧。华尔街的一些分析师甚至认为,没必要对现在的油价“神经过敏”,因为与未来200美元、300美元的油价相比,现在油价仅仅是个地板价。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上述的国际能源机构的判断忽视了国际石油市场正在重新崛起的一支重要力量,即伊拉克石油生产的恢复。在他们看来,由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引发的这轮原油大牛市正在接近尾声,泡沫正在积聚,危机正在积累。

  公开资料显示,伊拉克目前已探明原油储量为1150亿桶,占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的8.89%,居世界第4位。但是,由于20世纪 90年代以来战争和国内政治原因,伊拉克目前的石油产量仅占世界总产量的第15位,且生产波动很大。不过,在第二次伊拉克战争结束之后,伊拉克的政治局势正在逐步趋于稳定,经济和石油生产也正在慢慢恢复。2007年3月,伊拉克通过《石油法草案》,鼓励国际石油公司在伊拉克开发油气资源。

  是的,在不断刷新高的油价面前,能作出类似看空油价的判断着实需要很大的勇气,毕竟“市场上涨时大家都习惯看多,而市场下跌时习惯看空”。20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施莱佛(Andrei Schleifer)和芝加哥大学教授维什尼(Robert Vishny)曾经进行过一次著名的研究,结论是:当市场出现定价不当的情况时,他们往往是将赌注押在这种不当还将继续持续甚至扩张上,而不是赌不当局面将会改变。

  看来,现在每一个赌油价继续上扬的“赌徒”们都成为了教授实验中人。凯恩斯曾经说过:

  市场保持非理性状态的时间往往可能会超过你的偿付能力能够坚持的时间。

  如果你甚至还想对凯恩斯的智慧发起挑战,不妨回忆一下长期资产管理公司(LTCM)的例子。这家公司在1998年破产了,但是假如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投资持有足够长的时间,他们其实完全可以获利。我也相信,尽管在泡沫破裂之前,不排除油价有继续疯狂的可能。但如果油价在未来达到200 美元甚至真的疯狂飙升到300美元,那这场石油盛宴就彻底结束了。

  油价高涨:中国如何应对?

  持续攀高的原油价格,使以中国为代表的诸多亚洲国家的燃油补贴政策越来越难以为继。中国、印尼、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国纷纷采取调高油价、限制油品销售、打击油品走私等手段来缓解日益吃紧的财政压力。屡创新高的国际油价,也将中国的石油价格改革推向了风口浪尖,但在内部通胀压力加大和外部贸易环境趋于恶化的情势下,尤其是在四川大地震和南方水灾之后,油价完全与国际接轨是否可行?

  目前,中国的现实情况是,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之间是“有限接轨”,即原油价格已与国际油价接轨,基本保持一致。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接轨,但变动又滞后一到两个月。这种价格形成机制始自1998年。1998年,中国价格改革由完全计划向市场经济转轨,当时选择新加坡的市场作为国内石油定价的基础。当年,国务院决定以月度为基础将国内原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挂钩。

  2000年,中国通过连续7次调整油价,彻底改变了石油价格长期低于国际市场的状况,开始与国际市场油价基本同步。按照国家的规定,国产原油基准价格由国家发改委根据上月国际市场相近品质原油的离岸价格加上关税确定,贴水升水由购销双方根据原油运杂费负担和国外油种的质量差价及市场供求等情况协商确定,这就是国内原油定价滞后于国际市场价格一个月的原因。2001年底,中国选择了纽约、鹿特丹和新加坡三大最主要的石油市场作为参照基础。

  但国内汽油、柴油零售价则由国家发改委调控,只有当新加坡、纽约和鹿特丹三地成品油加权平均价格变动幅度超过8%时,国家发改委才有可能重新考虑确定国内成品油的零售基准价。石油企业则根据发改委确定的基准价,以8%的上下波动幅度来决定最终零售价。

  在实际运行中,中国国内油价的调整不仅严重滞后于国际市场的变化,而且政府出于经济与社会等目标的考虑,往往将国内成品油价格确定在国际市场价格水平之下。

  因此,尽管现在国际石油价格持续飙升,但国内成品油基准价在2008年6月20日提高成品油价格之前,仍是发改委2007年11月确定的,并没有跟随国际市场的油价走势。所以,油价放开或接轨在相当意义上意味着油价的大幅度提高。

  中国并不是一个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而且已经成为原油高度依赖进口的国家,每年约3.5亿吨的石油需求中,有一半左右需要靠进口解决。这就意味着中国的石油价格要看国际油价的脸色。但是,中国现在还是世界上油价最低的国家之一。6月20日前,中国成品油价格只相当于美国的61%、日本的41%、英国的28%。

  用那么高的价格买来原油,却用那么低的价格卖出炼好的成品油,这就叫“油价倒挂”。之所以要这样,政府用心良苦,要保GDP,要保CPI,要保国内的和谐安定。

  从2007年11月到2008年7月,国际油价从93美元/桶飙升至150美元/桶左右。中国2008年前5个月的原油进口均价为 689.9美元/吨,同比上涨了64.1%。即使在这种压力下,中国政府在2008年6月份依然仅小幅度提高油价,仍然采取财政补贴的措施补贴炼油企业的亏损。于是,受补贴的中国油价就像是全然不受国际油价暴涨影响的一座“孤岛”。

  结果是,国内一方面高调节能减排,一方面能源消耗却继续居高不下。连美国人都舍不得开了的大排量车,在中国销路竟直线上升。这倒也罢了,反正也是“人民内部矛盾”。但有识之士终于发现,这种“油价倒挂”给了国际投机资本以机会,使得境外飞机、轮船和中国香港汽车到内地加油的比比皆是。

  更夸张的是,连中东产油大国的油轮在运送原油到中国后,也一定要加满燃油再往回开。中国抑制油价,投机资金就推高国际油价,客观上形成中国纳税人的钱,以政府补贴的形式通过进口油价“补贴”了全球的局面。而国际上一些人得了便宜还卖乖,说由于中国政府不肯取消油价补贴,人为地把油价压在低位,扭曲了能源的实际价格,实际上是在鼓励过度使用能源,这才造成了国际能源紧张和环保压力的增大。


上一节:《反通胀战争》 (货币之战)    返回:《反通胀战争》总书目     下一节:《反通胀战争》 (粮食政治)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反通胀战争》 (石油演义)”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反通胀战争》 (石油演义) BP公司 CPI GDP GDP增长率 LTCM NYMEX OPEC OTC 《反通胀战争》 《反通胀战争》 (粮食政治)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