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零售银行市场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个人零售银行市场 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化,随着消费信贷深入人心,零售银行这个概念也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国内对于商业银行产业的理论基础探讨却较少。有关零售业务的理论可以追溯到18世纪英国商业银行所遵循的确定银行资金分配方向的理论,即商业性贷款理论。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银行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真实票据
论”、“转换能力理论”、“预期收入理论”、“超额货币供应理论”到“资产结构理论”,零售银行的理论基础也逐渐确立起来。
从真实票据论到转换能力理论,零售银行的业务不断扩展
真实票据论(Real-Bill Theory)又称为商业贷款理论(Commercial Loan Theory),它源于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在17世纪英国银行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贷款主要是存货贷款或流动资本贷款。根据这一理论,商业银行不宜发放证券贷款、不动产贷款、消费者与个人贷款和长期农业贷款。即使发放这些贷款,也应将其限定在银行自有资本和现有储蓄存款水平范围内。该理论认为:在银行发展初期,商业银行在分配资金时应着重考虑保持高度的流动性。因为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流动性很高的活期存款。由于存款决定是外在的,因此,业务主要集中于短期自偿性贷款,不发放长期贷款和消费者贷款。该理论又被称为自偿性贷款理论(Self-Liquidation Theory)。这一理论主要关注的是商行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强调商行经营的稳健,盈利性则相应受到一定损失。商业贷款理论虽然存在诸多弊端,但它对货币当局的管制行为和商业银行管理至今仍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转换能力理论(Shiftability Theory)由美国人莫尔顿于1918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商业银行及资本形成》一文中提出。当时银行业的危机表明,流动性并不取决于发放贷款的种类,而取决于银行持有资产的可转换性(Shiftability)或出售性(Salability)。这一理论建立在人们对保持商业银行流动性有了新认识的基础上,认为商业银行资产不一定局限于短期自偿性贷款,可将其相当一部分分布在需要款项时可立即出售的证券资产上,从而扩大了商业银行资产范围,使商业银行在保证了一定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增加了盈利。这一理论并不是完全取代商业贷款理论,而是对商业贷款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这一理论成立的前提是二级市场上的证券价格是相对稳定的。转换能力理论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扩张和发展,在资产可转换理论的鼓励以及当时社会条件的配合下,商业银行资产组合中的票据贴现和短期国债比重迅速增加。
预期收入理论的出现促进了零售资产业务的产生
在传统的银行贷款政策中,消费领域一直是禁区。美国金融学家于1949年在《定期放款与银行流动性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预期收入理论(The Anticipated Income Theory)。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态归根到底是以未来收入为基础的,并与其收入的大小成正相关。贷款期限并非是一个绝对的控制因素,只要预期的未来收入有保障,通过分期偿还的形式,长期项目贷款和消费信贷同样可保障银行的流动性;反之,如果未来收入没有保障,即使短期贷款也有偿还不了的风险。该理论主张商业银行应把借款人的预期收入作为衡量其贷款偿还能力的标志,并以此来重新协调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关系。这一理论还认为,借款人的预期收入受贷款到期日分布的影响。因此,银行可以发放长期商业贷款、不动产贷款和消费者贷款,因为这些贷款采取了摊销(amortization)或分期偿还的偿付形式,具有潜在的流动性。
预期收入理论从借款人一般都有定期的固定收入这样的事实出发,得出结论:第一,借款人收入的多少和时间是可以预期的;第二,如果用每期收入的一部分归还贷款,不仅贷款的归还有了保证,而且贷款归还的数量和时间也同样是可以预期的;第三,如果分期归还贷款,那么实际是长期贷款,在期限内也能够经常带来流动性。这一理论仍没有放弃商业贷款理论和转换理论,只是包括了更为广泛的资产组合,如长期摊销贷款、消费贷款等。根据这一理论,商业银行在保持一定流动性和安全性前提下,追求最大限度的盈利日益成为其经营管理的主要目标。这一理论的出现大大地促进了零售资产业务特别是消费信贷业务的产生。
负债理论的发展促进了零售负债业务的变革
实际上负债管理早已存在,负债管理理论最古老是“银行券理论”,紧随其后的是“存款理论”,传统的存款理论主要是从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出发,按客户意愿组织存款,并根据所吸收的存款状况来安排商业银行的贷款等资产业务,保持资产较高的流动性,防止出现挤兑现象,传统的存款理论是在牺牲商业银行资产盈利性的前提下保持了资产的流动性。
进入20世纪60年代,由于利率管制使商业银行深感其吸收资金的能力削弱,同时融资方式的多样使商业银行一方面感到资金紧缺,另一方面又受到流动性的巨大压力,因而在商行经营管理中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理论———负债管理理论。其中真正对零售负债管理影响较大的是购买理论和销售理论。这些理论变过去单纯依靠吸收存款的被动型负债方式为向外借款的主动型负债方式,从而找到一种保持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新方法,提高了商业银行竞争力。
购买理论认为,银行对负债并不是消极被动和无能为力的,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获得,而且银行完全可以采取主动地负债、主动地购买外界资金等手段实现。因此,银行没有必要在保持大量高流动性资产,而应将它们投入高盈利的贷款或投资之中;一旦出现流动性需要,随时可通过负债管理来提供。购买理论主要包括:银行购买资金的基本目的是增强流动性;购买对象及资金供给者是十分广泛的;直接间接地抬高资金价格是实现购买行为的主要手段;银行通过主动购买行为,摆脱了存款数额的限制(如图所示)。
销售理论不再仅仅着眼于资金,它的立足点是服务,提倡创造金融产品,为更多的客户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其含义包括:客户至上;金融产品必须根据客户的多样化需要供给;任何金融产品的实质是帮助资金的运筹,其外壳或包装可能是其他形式的商品或服务;金融产品的推销主要依靠信息的沟通、加工和传播;销售观念不限于银行负债,也涉及银行资产,主张将两个方面联系起来进行系统的管理。
购买理论和销售理论都是从盈利性出发,为了满足商业银行追求最大限度盈利的要求,主动地通过从同业金融机构、央行、国际货币市场以及财政机构借入(即购入)资金,或者为了迎合客户的需要,通过努力推销可转让存款单、回购协议、金融债券等金融产品,扩大零售银行资金来源,保证流动性,以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如图中所示,如果银行遇到突然提取存款或贷款对流动性提出更好的要求,采取资产管理方法一般依赖变现二级准备金来满足。然而如果采取负债管理的办法,流动性则依靠在货币市场购买资金来补充,而且商业银行还可以利用主动负债来不断适应盈利性资产的战略性扩张。购买理论和销售理论的出现促进了零售银行负债业务的创新,一些新的零售负债业务品种(如大额可转让存单等)应运而生。
超货币供给理论为零售中间业务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超货币供给理论认为,银行提供货币只是达到经营目标的手段之一,除此之外,它不仅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手段,而且有广泛的同时兼得的目标。因此,银行资产管理应跨过货币的狭隘眼界,提供更多的服务。根据这一理论,银行在购买证券和发展贷款以提供货币的同时,积极开展投资咨询、项目评估、市场调查、信息分析、管理顾问、电脑服务、委托代理等多方面配套业务,使银行业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这一理论的出现为零售中间业务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论”、“转换能力理论”、“预期收入理论”、“超额货币供应理论”到“资产结构理论”,零售银行的理论基础也逐渐确立起来。
从真实票据论到转换能力理论,零售银行的业务不断扩展
真实票据论(Real-Bill Theory)又称为商业贷款理论(Commercial Loan Theory),它源于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在17世纪英国银行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贷款主要是存货贷款或流动资本贷款。根据这一理论,商业银行不宜发放证券贷款、不动产贷款、消费者与个人贷款和长期农业贷款。即使发放这些贷款,也应将其限定在银行自有资本和现有储蓄存款水平范围内。该理论认为:在银行发展初期,商业银行在分配资金时应着重考虑保持高度的流动性。因为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流动性很高的活期存款。由于存款决定是外在的,因此,业务主要集中于短期自偿性贷款,不发放长期贷款和消费者贷款。该理论又被称为自偿性贷款理论(Self-Liquidation Theory)。这一理论主要关注的是商行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强调商行经营的稳健,盈利性则相应受到一定损失。商业贷款理论虽然存在诸多弊端,但它对货币当局的管制行为和商业银行管理至今仍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转换能力理论(Shiftability Theory)由美国人莫尔顿于1918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商业银行及资本形成》一文中提出。当时银行业的危机表明,流动性并不取决于发放贷款的种类,而取决于银行持有资产的可转换性(Shiftability)或出售性(Salability)。这一理论建立在人们对保持商业银行流动性有了新认识的基础上,认为商业银行资产不一定局限于短期自偿性贷款,可将其相当一部分分布在需要款项时可立即出售的证券资产上,从而扩大了商业银行资产范围,使商业银行在保证了一定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增加了盈利。这一理论并不是完全取代商业贷款理论,而是对商业贷款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这一理论成立的前提是二级市场上的证券价格是相对稳定的。转换能力理论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扩张和发展,在资产可转换理论的鼓励以及当时社会条件的配合下,商业银行资产组合中的票据贴现和短期国债比重迅速增加。
预期收入理论的出现促进了零售资产业务的产生
在传统的银行贷款政策中,消费领域一直是禁区。美国金融学家于1949年在《定期放款与银行流动性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预期收入理论(The Anticipated Income Theory)。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态归根到底是以未来收入为基础的,并与其收入的大小成正相关。贷款期限并非是一个绝对的控制因素,只要预期的未来收入有保障,通过分期偿还的形式,长期项目贷款和消费信贷同样可保障银行的流动性;反之,如果未来收入没有保障,即使短期贷款也有偿还不了的风险。该理论主张商业银行应把借款人的预期收入作为衡量其贷款偿还能力的标志,并以此来重新协调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关系。这一理论还认为,借款人的预期收入受贷款到期日分布的影响。因此,银行可以发放长期商业贷款、不动产贷款和消费者贷款,因为这些贷款采取了摊销(amortization)或分期偿还的偿付形式,具有潜在的流动性。
预期收入理论从借款人一般都有定期的固定收入这样的事实出发,得出结论:第一,借款人收入的多少和时间是可以预期的;第二,如果用每期收入的一部分归还贷款,不仅贷款的归还有了保证,而且贷款归还的数量和时间也同样是可以预期的;第三,如果分期归还贷款,那么实际是长期贷款,在期限内也能够经常带来流动性。这一理论仍没有放弃商业贷款理论和转换理论,只是包括了更为广泛的资产组合,如长期摊销贷款、消费贷款等。根据这一理论,商业银行在保持一定流动性和安全性前提下,追求最大限度的盈利日益成为其经营管理的主要目标。这一理论的出现大大地促进了零售资产业务特别是消费信贷业务的产生。
负债理论的发展促进了零售负债业务的变革
实际上负债管理早已存在,负债管理理论最古老是“银行券理论”,紧随其后的是“存款理论”,传统的存款理论主要是从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出发,按客户意愿组织存款,并根据所吸收的存款状况来安排商业银行的贷款等资产业务,保持资产较高的流动性,防止出现挤兑现象,传统的存款理论是在牺牲商业银行资产盈利性的前提下保持了资产的流动性。
进入20世纪60年代,由于利率管制使商业银行深感其吸收资金的能力削弱,同时融资方式的多样使商业银行一方面感到资金紧缺,另一方面又受到流动性的巨大压力,因而在商行经营管理中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理论———负债管理理论。其中真正对零售负债管理影响较大的是购买理论和销售理论。这些理论变过去单纯依靠吸收存款的被动型负债方式为向外借款的主动型负债方式,从而找到一种保持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新方法,提高了商业银行竞争力。
购买理论认为,银行对负债并不是消极被动和无能为力的,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获得,而且银行完全可以采取主动地负债、主动地购买外界资金等手段实现。因此,银行没有必要在保持大量高流动性资产,而应将它们投入高盈利的贷款或投资之中;一旦出现流动性需要,随时可通过负债管理来提供。购买理论主要包括:银行购买资金的基本目的是增强流动性;购买对象及资金供给者是十分广泛的;直接间接地抬高资金价格是实现购买行为的主要手段;银行通过主动购买行为,摆脱了存款数额的限制(如图所示)。
销售理论不再仅仅着眼于资金,它的立足点是服务,提倡创造金融产品,为更多的客户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其含义包括:客户至上;金融产品必须根据客户的多样化需要供给;任何金融产品的实质是帮助资金的运筹,其外壳或包装可能是其他形式的商品或服务;金融产品的推销主要依靠信息的沟通、加工和传播;销售观念不限于银行负债,也涉及银行资产,主张将两个方面联系起来进行系统的管理。
购买理论和销售理论都是从盈利性出发,为了满足商业银行追求最大限度盈利的要求,主动地通过从同业金融机构、央行、国际货币市场以及财政机构借入(即购入)资金,或者为了迎合客户的需要,通过努力推销可转让存款单、回购协议、金融债券等金融产品,扩大零售银行资金来源,保证流动性,以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如图中所示,如果银行遇到突然提取存款或贷款对流动性提出更好的要求,采取资产管理方法一般依赖变现二级准备金来满足。然而如果采取负债管理的办法,流动性则依靠在货币市场购买资金来补充,而且商业银行还可以利用主动负债来不断适应盈利性资产的战略性扩张。购买理论和销售理论的出现促进了零售银行负债业务的创新,一些新的零售负债业务品种(如大额可转让存单等)应运而生。
超货币供给理论为零售中间业务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超货币供给理论认为,银行提供货币只是达到经营目标的手段之一,除此之外,它不仅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手段,而且有广泛的同时兼得的目标。因此,银行资产管理应跨过货币的狭隘眼界,提供更多的服务。根据这一理论,银行在购买证券和发展贷款以提供货币的同时,积极开展投资咨询、项目评估、市场调查、信息分析、管理顾问、电脑服务、委托代理等多方面配套业务,使银行业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这一理论的出现为零售中间业务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词条由以下会员参与贡献
- 诸葛止于 li>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