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加勒比共同体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一、加共体简况编辑本段回目录

 

加勒比共同体加勒比共同体

  (Caribbean Community) 是加勒比地区的经济组织,是根据巴巴多斯、圭亚那、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及牙买加总理1973年7月签署的《查瓜拉马斯条约》于1973年8月1日正式建立的。加勒比共同体取代了1968年成立的加勒比自由贸易协会。秘书处设在圭亚那首都乔治敦。
  加勒比共同体(CARICON)简称"加共体",是由15个加勒比国家和地区(其中多米尼加为观察员)组成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1973年由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理埃立克·威廉姆斯、巴巴多斯总理埃洛尔·巴柔、牙买加总理米切尔·曼雷和圭亚那总理福布斯·伯翰发起创建,并于1973年8月1日正式成立,总部设在圭亚那首都乔治敦。
  加共体的最高权力机构为成员国政府首脑会议,负责共同体的决策,代表共同体对外缔约。加共体理事会由成员国各派1名部长组成,负责制定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共同的贸易政策,协调成员国的经济政策和发展计划。共同体秘书处为常设工作机构。
  加共体基本宗旨是发展本地区工农业生产,协调成员国的外交政策,加强在经济、贸易、卫生、文化、教育、通讯等各个领域的合作,实现地区经济的一体化。作为当前的主要目标,共同体致力于在社会经济形势各异的成员国之间建立共同的市场和经济,努力推动经济起飞和地区一体化进程

二、加共体的主要活动编辑本段回目录

   共同体自成立以来,成员国之间相互开放市场,取消区内贸易壁垒,从1979年起,实行地区进口数量限制;同时,各成员国加强经济政策和财政计划的相互协调,在农业方面先后成立了加勒比食品公司、共同体玉米和大豆公司,在金融领域建立了加勒比投资公司,向相对不发达国家提供建设资金。80年代,由于受拉美经济危机的影响,内部贸易发展缓慢,一体化进程受到阻碍。90年代以来,加共体重新恢复活力。1990年8月加共体成员国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第11次首脑会议,会议一致同意加快建立共同市场的步伐,决定从1991年中期开始,取消共同体内部所有的贸易限制,分批实施对外共同关税,降低本地区不能生产的商品的进口关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牙买加和巴巴多斯3国筹建资本市场,以吸收更多的外部资金,遏制资本外流。1991年7月召开的第12次加共体首脑会议就实行共同对外关税问题达成协议,决定由巴巴多斯、圭亚那、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首先实行对外统一关税:对成员国生产的商品的进口实行5%的低关税率,对可能损害民族工业的进口商品征收45%的高关税,而对从非成员国进口的大多数商品征收20%~25%的关税。1992年10月,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首都西班牙港举行的成员国首脑特别会议,一致同意从1993年1月起,在5年内分阶段将对外关税的上限降到20%(即从1998年起,共同对外关税率为5%~20%),但对农产品进口可征收40%的特别关税。1993年6月,在巴哈马举行的加共体第14届首脑会议,一致决定以加勒比共同体为核心,建立加勒比国家联盟,以促进整个加勒比地区的政治、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进程。1995年7月,第16次加共体首脑会议在圭亚那首都乔治敦举行。会议决定允许人才自由流动,自1996年1月起,本地区各大学的毕业生可以在加共体任何一个成员国居住和工作;各国首脑进一步讨论了建立单一市场和经济一体化问题,审议了在取消区内进口许可证和实行共同对外关税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决定尽早执行多边航空服务协定;同意首先由牙买加、巴巴多斯和圭亚那参加,建立西印度最高法院,以取代英国枢密院的司法委员会。本届会议还专门讨论了与中国的关系问题,同意进一步密切与中国的关系。1996年7月,加共体14国政府首脑在巴巴多斯首都布里奇敦举行第17届年会,决定成立上诉法庭,作为对共同体已有机构的补充。1997年5月,美国总统克林顿与加共体各国领导人举行历史性会晤,双方签署了共同行动计划,强调将加强双方在经贸、反毒、移民等问题上的合作。1997年6月底7月初第18次加共体首脑会议在牙买加的蒙特哥贝举行,会议签署了一项允许人员和资本在各成员国自由流动的协议书(巴哈马、圣卢西亚和蒙特塞拉特没有签字);还签署了其他一系列协议,决定对1973年签署的《查瓜拉马斯条约》进行修改,以便为加共体同世界其他地区经济组织进行竞争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加共体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编辑本段回目录

 
  加共体在推动地区一体化和促进各成员国经济发展道路已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促进本地区内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1988年,加勒比共同体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仅为3.53亿美元,到1996年已经超过了8亿美元,区内贸易占全区贸易总额的比重从10%上升到了18%。另一项突出的成绩就是近年来加共体致力于与其它国家建立和加强经贸合作关系,其中包括与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墨西哥、多米尼加共和国、委内瑞拉、西班牙、日本和中国等国。
  与此同时,由于客观条件和历史等方面原因,加共体的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如加勒比多数国家经济单一,缺乏多样性,外贸出口主要集中在原糖、香蕉,咖啡、铝钒土以及石油等少数几种商品;国内市场相对狭小,经济高度对外依附,加共体绝大多数成员国是在1962年至1983年之间取得独立的,其经济都曾明显地依附于原来的宗主国(英国)和西半球的超级大国(美国),英、美两国不仅是加勒比诸国出口产品的主要市场,同时也是其进口商品的主要来源地;共同体区内贸易发展不平衡,90%左右的外贸出口集中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约占一半以上)、巴巴多斯、牙买加、苏里南和圭亚那五个国家;高失业率、劳动力素质不高、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项下连年赤字以及国民储蓄率较低等问题长期困扰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许多政府计划和目标未能如期完成等。
  针对以上情况,加共体对最初制定的战略进行了深入反思,并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国际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发展的进程,避免加勒比地区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日益边缘化。

四、加共体国家简要数据 编辑本段回目录


成员国名称;     独立时间(年);    人口;     GDP(百万美元)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1962;      1,262,366;     12,544
牙买加;        1962;      2,735,520;     8,030
巴哈马;        1973;       301,790;      5,260
海地;         1804;      6,965,549;     3,535
巴巴多斯;       1966;       276,607;      2,627
苏里南;        1975;       438,144;      1,109
伯里兹;        1981;       256,062;      1,094
安提瓜和巴布达;    1981;        67,448;       803
圭亚那;        1966;        765,28;       786
圣卢西亚;       1979; 160,145;    729
格林纳达;       1974;        89,357;      436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1979;        117,534;      403
圣克里斯托福和尼维斯; 1983;        38,819;       397
多米尼加联邦;     1978;        69,728;       269
蒙特塞拉特岛;     ――;        9,245;       ――

五、古巴与加共体关系编辑本段回目录

 
  1972年,古巴与加勒比四国(牙买加、圭亚那、巴巴多斯及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1993年,古巴-加勒比共同体联合委员会成立;2002年起,双方政府首脑每3年会晤一次。
  截止目前,共有1142名古巴工作者在加勒比共同体国家提供服务,已有约2000名加勒比青年从古巴教育机构中毕业,并仍有3318人在古巴大学及技术学校的33个专业中学习。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加勒比共同体”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本词条由以下会员参与贡献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加勒比共同体 地区经济一体化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