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使用价值三要素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概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使用价值三要素使用价值三要素
长期以来,“只有生产领域创造使用价值,流通领域不创造任何使用价值”被确认为一条不变的真理,流通领域的生产劳动仅仅被看作是商品实现其价值的必要条件。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流通领域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其产值比例和从业人员比例也越来越高,流通领域所派生和分化出来的行业与岗位也越来越多,这一“真理”受到的置疑也越来越多。事实上,流通领域是人类创造使用价值的重要领域,而且这一领域的产值比例将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其结果将是:传统意义的生产领域将会全部消失,其社会产值和从业人员将会几乎全部转入(广义的)流通领域和和信息领域。

一、理论界三种典型的错误观点 编辑本段回目录


  关于价值的决定因素,理论界存在着三种典型的错误观点:一是认为价值只与主体因素有关,即主体价值论;二是认为价值只与客体因素有关,即客体价值论;三是认为价值只与主体和客体两个因素有关,即两因素价值论。
  1、主体价值论。认为价值是主体情感、意志的产物,是主观的东西。培里说:“抽掉意志与情感,就不会有
使用价值三要素使用价值三要素
价值这个东西”;“凡是兴趣所在的对象,事实上便是有价值”;价值是“欲望的函数”;“事物是由它们被意愿着而产生价值的,而且它们愈被意愿着就愈具有价值”。它只承认价值与主体因素有关,不承认价值与其他客观因素有关,把价值看作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现象,属于人的情感、意向、态度和观念方面的状态,认为价值只存在于人们对客体的评价之中,不属于世界的现实存在。
  2、客体价值论。认为价值是“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一种属性”,把价值看成客体单方面的一种属性,而没有认识到价值产生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看不到主体在形成价值中的主导作用。它只承认价值与客体因素有关,而不承认价值与主体因素有关,认为价值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
  3、两因素价值论。认为价值只与主体因素和客体因素两者有关,而忽略了介体因素的重要作用,认为价值中介只是价值产生的外部条件而不是内部根据。
  这三种观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把主体、客体与介体割裂开了,不知道价值存在于主体与客体在一定介体条件下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实际上,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程度不仅取决于主体状态和客体状态,而且还取决于位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介体状态,离开这三个要素的任何一方,价值就不可能存在。只有当主体、客体与介体的状态都已完全确定时,事物的价值量才能完全确定下来。总之,主体特性、客体特性和介体特性是价值缺一不可的三个基本要素,就象物理学中“力”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缺少其中任何一项,力就不能确定。

二、使用价值的决定要素 编辑本段回目录


  理论界之所以认定“只有生产领域创造使用价值,流通领域不创造任何使用价值”,主要是因为人们普遍认
使用价值三要素使用价值三要素
为:事物的价值量大小只取决于事物本身的品质特性,即只有改变事物的品质特性才能改变事物的价值量。这就是说,价值的决定因素是(客体)事物的品质特性,这就是谬误产生的主要认识根源。其次,在农业社会和初级工业社会,农业产品和工业产品的价值量主要取决于其品质特性,也就是,社会生产的主要内容和社会价值的主要来源在于改变产品的品质特性,流通领域对于产品价值的改变量很微弱,在社会生产中的产值比例、从业人员比例和重要性都相对轻微,这就是人们忽略和否定流通领域的价值创造作用的社会价值根源。
  事实上,事物的价值不仅取决于事物本身的品质特性,而且还与使用该事物的主体的品质特性有关,并且还与使用过程中的环境因素有关。也就是说,事物的价值大小取决于事物的品质特性(即客体特性)、环境的品质特性(即介体特性)和主体的品质特性(即主体特性)三方面因素,即使用价值三要素。
  由此可知,价值的变化可分为以下三种典型情况:
  (1)当事物与介体的品质特性不变,主体的品质特性发生变化时,价值将会发生变化。
  (2)当事物与主体的品质特性不变,介体的品质特性发生变化时,价值将会发生变化。
  (3)当使用主体与介体的品质特性不变,事物的品质特性发生变化时,价值将会发生变化。

三、使用价值的主体特性 编辑本段回目录


  主体特性包括主体的生理、心理和精神三个方面的特性,它分为状态因素和素质因素两大类。
  1、状态因素又可分为三种:①生物周期因素,它是指许多事物的使用价值会随着主体的生物周期性变化而变化;②边际效用因素,它是指许多事物的使用价值会随着主体对该事物的消费数量(或消费速度)的增加而减小;③附加因素,它是指事物的使用价值会随着相关事物的作用而变化。
  2、素质因素又可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三种,而其中每一种素质又可分为遗传素质和后天素质。一般来说,价值层次较高的事物只有对那些具有较高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的人具有较大使用价值。例如,高雅音乐对于音乐素质较高的人具有较高使用价值。
  由此可见,那些用于改善人类主体的品质特性的医疗卫生、文化教育、职业培训和道德修养等行业,也可以创造使用价值,也是生产劳动的重要行业。
  此外,使用价值的主体特性还有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那就是使用价值的归属特性,它是指同一事物归属于不同使用主体时将会表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通过交换、转让、赠送等方式改变事物的归属主体,使其所有权或使用权发生变化,也可改变该事物的使用价值。

四、使用价值的客体特性 编辑本段回目录

  客体特性可分为能量特性与非能量特性两大类。
  1、能量特性。主要是指物质内部所具有的各种自然能量,如机械能、物理能、化学能、核能等。对于一般动物来说,食物最重要的品质特性就是其能量特性,食物中所含的生物化学能越高,其使用价值就越大。对于人类来说,石油、煤炭、天然气等最重要的品质特性是它们所含的化学能量。
  2、非能量特性。主要包括:数学特性,是指物品的某些数学特征,如几何形状、尺寸、数量等;物理特性,是指物品的某些物理特征如味觉、色彩、重量、强度、硬度、刚度、绝热性、熔点、沸点等;化学特性,是指物品的化学成分与化学性质,如抗腐蚀性、化学稳定性、化学反应活性等;生理特性,是指物质对人的生理、心理与精神方面的素质和状态的影响作用,如物质所具有的美学特性、营养特性、药物特性、刺激特性等;社会特性,是指事物对人所能产生的社会作用,如象征作用、示范作用、激励作用、诱导作用、警戒作用等,如英雄雕像对社会成员的教育作用,国歌对社会成员的凝聚作用和激励作用等。
  这里需要注意,价值的客体可以是人类自身机体,即主体与客体可以合为一体,例如,人们的学习、培养、锻炼、反省、自娱等活动是一种针对自身机体的价值创造过程,由此所创造的价值要在今后的生产活动中逐渐体现出来。

五、使用价值的介体特性 编辑本段回目录


  前面已经阐明,事物的价值取决于主体特性、客体特性和介体特性三个基本要素,就像物理学的万有引力一样,其大小不仅取决于自身的质量,还取决于对方的质量以及双方之间的距离。介体的品质特性是指所有能够影响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相关事物所具有的品质特性,其中,主体与客体所处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条件是介体的主要形式,时间与空间是介体的特殊形式。使用价值的随机特性综合反映了主体、客体和介体的随机品质。
  介体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所有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事物均可称之为介体。对于使用价值来说,介体是指使用环境,包括时间、空间、风险、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于劳动价值来说,介体是指劳动手段、劳动工具、劳动制度、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发展介体可有效地促进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促进客体属性的充分利用,促进主体本质力的充分发挥。由于介体在价值增值过程中往往只起“配角”的作用,因而容易被人们所忽略。生态环境是一种最基本的介体,它往往通过影响其它事物的使用价值或劳动价值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当生态环境恶化时,许多事物也因此减少其使用价值;当生态环境改善时,许多事物也因此增加其使用价值。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使用价值三要素”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本词条由以下会员参与贡献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使用价值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