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层结构理论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圈层结构理论--主张以城市为中心,逐步向外发展,适合于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
圈层结构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内涵 编辑本段回目录
圈层结构理论最早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提出。其主要观点是,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城市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与空间距离成反比,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层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
圈层结构理论的内涵:城市是一个不断变动着的区域实体,从外表形态来说,它是指有相当非农业人口规模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实际范围。城市和周围地区有密切的联系,城市对区域的作用受空间相互作用的“距离衰减律”法则的制约,这样必然导致区域形成以建成区为核心的集聚和扩散的圈层状的空间分布结构。由建成区至外围,由城市核心至郊外,各种生活方式、经济活动、用地方式都是从中心向外围呈现圈层状的有规律变化的。
圈层结构理论的基本特征 编辑本段回目录
圈层结构理论的基本特征:圈实际上意味着向心性,层体现了层次分异的客观特征。圈层结构反映着城市的社会经济景观由核心向外围呈规则性的向心空间层次分化。世界城市和周围地区,由内到外可以分为内圈层、中圈层和外圈层。(1)内圈层:即中心城区或城市中心区,该层是完全城市化了地区,基本没有大田式的种植业和其他农业活动,以第三产业为主,人口和建筑密度都较高,地价较贵,商业、金融、服务业高度密集;(2)中圈层:即城市边缘区,既有城市的某些特征,又还保留着乡村的某些景观,呈半城市、半农村状态,居民点密度较低,建筑密度较小,以二产为主,并积权发展城效农业;(3)外圈层:即城市影响区,土地利用以农业为主,农业活动在经济中占绝对优势,与城市景观有明显差别,居民点密度低,建筑密度小,是城市的水资源保护区、动力供应基地、假日休闲旅游之地。外圈层中也许会产生城市工业区、新居住区的“飞地”,并且一般在远郊区都有城市卫星镇或农村集镇或中小城市。
理论评价及实践意义 编辑本段回目录
理论评价及实践意义:圈层理论总结了城市扩张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对发展城市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尤其是我国及我省正在大力发展小城镇,提高城市化水平,这对我们合理规划和发展城市经济、合理规划小城镇的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圈层结构理论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空间规划实践。圈层结构理论在日本已成为国土综合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并且发展成为大城市经济圈构造理论。我国的大城市比较重视该理论的应用,注重研究城市发展和边缘区的关系,提出了城市经济圈的许多构想。南京、上海、石家庄、武汉、广州、北京等地对城市经济圈的模式都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以该理论为指导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进行了规划。卫星城镇的规划、建设也是该理论的应用之一。卫星城镇依托大城市进行圈层布局,既强化了大城市的经济中心地位,又充分利用大城市的辐射促进了卫星城镇的发展,进而在较大的范围内促进了经济增长。
城市圈层扩展的周期波动性和方向性 编辑本段回目录
城市圈层向外扩展往往表现出周期波动性的特征,这与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现象密切相关。
- 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城市工业投资增加,居民住宅、工业小区和道路建设大规模展开,边缘区土地被征用,改变为工业、商业、文化、娱乐、城市住宅和基础设施等建设用地,城市建成区规模迅速扩大。
- 在经济萎缩时期,基本建设项目少,大建设项目停建或缓建,投资减少,就业率下降,失业人员增多、厂商、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出现悲观情绪,城市人口规模停止增长甚至减少,城市圈层扩展基本上就停止下来,处在稳定状态。
- 当经济走上复苏阶段,是城市社会经济从萎缩向增长的转折点,城市建设主要在原有圈层内进行结构调整,边缘区向外圈层扩展的能力极为有限,只有当经济再次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城市圈层结构才会产生变动,产生扩大、向外延伸等新的阶段。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圈层结构理论 农业经济学 城市经济 城市经济圈 工业化 经济圈 金融 冯·杜能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