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存贷款期限错配问题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存贷款期限错配问题编辑本段回目录

  简单说,就是指“银行资金来源短期化、资金运用长期化”问题。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特别是资本市场的活跃,我国居民和企业部门的资产选择行为和投资偏好发生了较为显著的改变,并进一步引起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期限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短期化、资金运用长期化趋势明显,存贷款期限错配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度的逐步提高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推进,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存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币种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货币错配的现象逐渐显现。
  商业银行这种“短存长贷”现象,即资产负债期限的错配容易引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双错配的金融体系难以应对内外部冲击
  无论是货币错配还是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金融体系,在汇率和利率出现大幅度变化的情况下,从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看,很容易得出金融机构会出现大量亏损的结论。
  在宏观层面上,大规模的货币错配对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汇率政策的灵活性和产出等方面会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引发货币乃至金融危机。
  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给许多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很多学者通过分析这些发生新型危机国家的资产和负债情况,发现在危机爆发前夕和爆发时,这些国家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货币错配现象,认为货币错配可能是引发危机的最直接原因之一。同时认为,货币错配的存在还使新兴经济体在货币政策和汇率制度的选择上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央行指出,商业银行基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卖出外汇,从当期来看是理性的选择,规避了资产负债表中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之间币种的不匹配。但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与外汇负债相对应的外汇风险资产却无相应的外汇资本金覆盖,如果未来发生损失,就需要以人民币购汇补偿,对境外股东的分红仍需用外汇支付,从而面临一定的汇率风险。
  与此同时,短存长贷现象主要是与大量的定期存款转活期、流向股市有关。从我国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的方向来看,当前银行存款分流是金融结构性变化的大趋势,是我们期待的结果。但在我国金融机构资产证券化才刚刚起步,金融机构无法管理利率风险。在全球通胀压力上升的情况下,如果市场利率水平发生变化或出现逆转,金融机构可能会面临一定的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
  综上所述,我们应高度警惕我国的存贷款期限错配和货币错配问题,注重汇率安排与资本项目改革的协调性以及利率调整的协调性,不断完善金融体系。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存贷款期限错配问题”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存贷款期限错配问题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