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统销统购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统购统销编辑本段回目录

统销统购统销统购

国家对某些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实行有计划的统一收购和销售。

粮食统购统销编辑本段回目录

  粮食统购统销(state monopoly for purchase and marketing of grain) 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简称。中国粮食商品计划分配和计划流通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中国政府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处理国家同农民关系,解决粮食供应问题的一种特殊政策。大多时候更被简称为“统购统销”。
[编辑本段]缘由和基本内容
  中国1953年开始第一个五年经济建设计划时,面临着粮食产量增长落后于需求量增长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了把粮食供应放在长期稳定的基础上,除努力促进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外,对商品粮食进行统一调拨、分配和管理,以保证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的需要。1953年10 月16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同年11月19日中华人 民共和国政务院194次政务会议通过《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并于11月23日发布施行。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条政策措施:①在农村向 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政策,生产粮食的农民应按国家规定的粮种、价格和数量将余粮售给国家;②对城市人口和农村缺粮户,实行粮食计划供应;③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对私营粮食工商业进行严格管理,并严禁私商自由经营粮食;④实行在中央统一管理之下,由中央与地方分工负责的粮食管理政策。

重大演变 编辑本段回目录


  粮食统购统销制度从1953一1984年有过多次重大变化。
  

粮食的定产、定购、定销和定量供应


  1955年8月 25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第17次全体会议8月5日通过的《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暂行办法》和《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的命令,对农村实行粮食定产、定购、定销的办法。定产、定购是三年不变,定销是一年一定。国家对余粮户按粮食定产数量,一般统购余粮80一 90%;超过定产的增产部分,增购不超过40%。对农村缺粮户分别核定粮食供应量,并根据何时缺粮何时供应的原则进行统销;在丰收时,适当核减其原定的粮食供应量。国家对市镇的非农业人口实施居民口粮分等定量、工商行业用粮按户定量、牲畜饲料用粮分类定量的供应制度,并均按核定的粮食供应数量发给供应凭证,如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证、全国通用粮票、地方粮票等。
  

关闭粮食市场



  1957年10月国务院《关于粮食统 购统销的补充规定》决定关闭国家粮食市场(后来改称“粮食集市贸易”),改由国家粮食机构在可能的范围内,帮助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民进行粮食品种的调剂。在这之前,允许农民把向国家缴纳公粮和统购粮以外的余粮,拿到国家粮食市场进行交易,并可在农村间进行少量的互通有无和交换;也允许城市居民到国家粮食市场进行互相间的余缺调剂和品种调剂。1962年重新开放粮食集市贸易,1966--1976年中绝大部分地方又关闭了粮食集市贸易。
  

粮食征购一定三年、一定五年



  1965年10月实行粮食征购(公粮和统购粮)一定三年的政策,即征购任务一定三年,作为征购基数不再变动。灾年调减当年任务,丰数不改变;丰年实行超产超购、加价奖励的办法,加价幅度为统购牌价的30一50%。1971年8月改一定三年为一定五年,继续实行超购加价奖励的办法,但加价幅度不得高于统购牌价的30%。1979年以后大部分省、自治区先后把超购任务从一年一定改为一定三年或五年,即对有余粮的农业生产单位的粮食征超购(公粮、统购粮、超购粮)任务实行包干,一定几年不变。
  

粮食征购、销售、调拨包干



  1982年1月国务院下达了《关于实行粮食征购、销售、调拨包干一定三年的通知》,决定1982一1984年对除西藏、新疆以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粮食征购、销售、调拨包干。在包干期内,多购少销的粮食,归地方掌握,如遇自然 灾害或其他原因而发生的新的粮食亏损,由地方自行解决。调拨包干数,可以在丰歉年度之间有所调剂,但三年统算,调出总数要如数完成,调入总数不能突破。这是粮食管理体制从中央统一管理、统一调度,转变为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管理。
  

多渠道运销粮食



  1983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的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规定:“对农民完成统 购派购任务后的产品(包括粮食犷不包括棉花)和非统 购派购产品,应当允许多渠道经营。”既允许供销合作社、农工商联合企业以及其他集体商业组织经营粮食,也允许个体商贩和农户经营粮食,改变了国家粮食部门独家经营粮食的局面。这是继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重申“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开放粮食集市贸易之后,又一次对粮食流通体制进行改革。
  

根食统购统销价格的演变



  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时,统购统销价格就是市场收购牌价和零售牌价。 1957年同1952年比较,粮食统购价格上升16.5%,而农村市场的工业品零售牌价只上升2.2%。在调整粮食统购价格的同时,也相应调整了统销价格,保持了一定幅度的购销差价。但实行统购统销后取消了季节差价、批零差价、地区差价。1958一1965年,粮食统购价格有两次较大提高。1965年同1957年比较,统购价格上升38 .7%,但生产成本提高更快。1966一1978年,粮食统购价格基本未动,而生产成本持续大幅度上涨。 稻谷、小麦、谷子、玉米、高粱、大豆等六种粮食的统购价格都比成本价格低,种粮食的农业生产单位处于亏赔状态。1979一1983年,粮食统购价格和超购加价都较大幅度提高。1983年同1978年比较,粮食的实际计划收购价格提高49.1%,种粮食又都有了一定的利润。在1961年大幅度提高粮食统购价格时,没有相应提高统销价格,第一次出现了粮食购销价格倒挂现象。1965年调整为购销价格持平,国家财政补贴商品流通费用。1979年粮食统购价格和超购加价大幅度提高后,统销价格没有动,购销价格再次出现倒挂现象。1981年六种粮食统销价格低于统购价格26%多,加上超购加价和商品流通费用,倒挂80%。中国的粮食统购统销延续了32年(1953--1984) 之久,其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水平低,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商品粮食的产量增长落后于需要量增长的矛盾,一直到1982年都没有解决。1953一1982年国家收购的粮食比销售的粮食少4 .5%,收购粮食的增长,落后于销售粮食的增长。1984年,中国的粮食生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1985年1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 从1985年起取消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由国家商业部门在播种季节前同农民协商,签订定购合同。
[编辑本段]评价
  中共中央、国务院1985年1月1日在《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中对粮食统购制度的评价是:“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过去曾起了保证供给、支持建设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生产的发展,它的弊端就日益表现出来,目前已经影响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在打破集体经济中的‘大锅饭’之后,还必须进一步改革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扩大市场调节,使农业生产适应市场的需求,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进一步把农村经济搞活。”这就是说,取消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是农村经济改革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统销统购”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本词条由以下会员参与贡献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统销统购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