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郭伯伟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香港经济繁荣的奠基人 – 郭伯伟

郭伯伟,与其他殖民地官员一样,于一九四五年由英国的殖民地部委派,到香港工作。作为一名委任官员,他无需面对选民,更不必要为了取悦于选民,他只管做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一九六一年,他接任财政司,开始了他长达十年的财经官员生涯。

六十年代的香港,人民生活及其困苦,加之国内三年自然灾害,涌进大量难民,使贫困人口骤然增加。最有名的是一九六二年,每天由深圳偷渡往香港的广东居民,最高可达八千人。偷渡大军,以百万计,拖家带口,滞留深圳。在深圳大戏院门口,就有人说,回去是死,不回去也是死,那就死在这里好了。要知道,那可是三年自然灾害闹饥荒的年代。这可以说是当时偷渡的真实写照了。

为了改善普罗大众的生活,在资源严重匮乏的香港,别说食物、日常用品,就是连水都要进口的香港,郭伯伟率先推动的是低关税政策,继而减低个人薪俸税,然后,坚决反对英国防务大臣提出的香港防务军费以税收的形式转嫁给港人的做法。香港的低税制度以及简单税制一直维持到今天。

文革期间,香港的地下党纷纷冒头,走到地上。六六年天星小轮加价五分钱引发的九龙暴动和六七年的反英抗暴,对当时香港的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九龙暴动的直接经济损失达两千万。六七暴动时期,香港街头的八千多枚真假“菠萝弹”,害死多少人,咱不得而知。但是经济受到严重打击,那是显而易见的。若不是周总理下令,估计六七风暴还停不下来。

由上述两次事件,撇开政治因素,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香港的劳工阶层的生活苦况,劳资矛盾,日益尖锐,如何促进香港经济发展,是头等大事摆在郭伯伟面前。

郭伯伟长袖善舞,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发挥至极,他反对政府对市场进行任何方式的补贴,反对政府对当地工业的资助。他有一句名言,说是要想脱贫,就“应废除国家统计部门”。因为他认为,统计经济数据是学者的课题,不是政府的。即使是在一九六五年的股灾,郭伯伟执掌的财经部门,也没有对市场进行任何干预,足以显示其在反对干预上所做的坚持。

一九六五年股灾,是香港历史上第一次股灾。香港恒生指数以一九六四年七月三十一日为100基数点起,到六五年初,半年仅上升三点多。原因在于大量的难民涌入,导致对住房的需求增加,供求失衡,促使房屋价格猛涨,楼市上升,给银行业带来潜在的危机,终于,明德银号宣布破产,引发了一系列的银行系统的挤兑与倒闭潮,当年的十一月底,恒生指数下跌至77点多,跌幅达24%。

一九六七年十一月,英国首相突然宣布英镑贬值14%,港币应声下跌,但是郭伯伟在九十天内,力挽狂澜于既倒,使港币回升十个百分点,当然,这也使得香港当年的库房收入锐减三千万英镑。

郭伯伟接任财政司期间,政府储备从七千多万,到他离开时的六亿四千万,十年间,为香港增加五倍以上的财富,贫困人口减少三分之二,成功使香港从转口贸易为主的经济体系,转变为由制造业促进出口为主经济体系,提高了就业,改善了民生。

他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为其继任人实行积极地不干预政策,起到了典范的作用。二次大战以后,英国在向社会主义进发的同时,香港,却在他的带领下,极尽自由市场运作,其结果是,英国被社会主义勒死;香港,却享受着自由的天空。

其后英国的撒切尔夫人、美国的里根总统、甚至中国的改革开放,都从中学习到了不少有价值的东西。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13049&page=1&fromuid=1309806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郭伯伟”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自由放任 经济政策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