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大齐通宝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1925年4月2日戴葆庭与朱克壮在江西鄱阳得四眼大齐,风格与第一枚缺角大齐同范,风格一致,为开门见山大珍品,足可撼动泉坛。“戴君得此摩挲未久即归藏钱名家张叔驯氏”,张氏得此四眼大齐自号“齐斋”。
据钱币大师马定祥介绍,张氏视此钱犹拱璧,秘不示人。为防翻铸,甚至暗中戏做,以代真品,真品只偶尔给要好的朋友观看。能见此钱实物者甚少,能见此钱拓本都是幸事,此钱直至发现的10年后才得以公开披露。
关于大齐通宝的得来,许多人认为是足斋戴葆庭偶然得于一个踢毽的孩童,其实不然。戴葆庭在得大齐10年后的一篇文章中回忆:“大齐通宝则系于四月二日下午得于某杂货摊商人之手。”关于钱上的“四孔”,他告诉我们:“闻某商之子于不久前曾以此泉钻以小眼四个,贯以鸡毛做毽子踢玩后去毛后仍将是泉归诸原串中,得不散失,是泉之得以大显于世。”此泉得来不久便以500大样归于张叔驯,500块大样大约可以折合成当时的4万斤大米,是一个一般家庭两三年的开销,当可谓“泉界第一大漏”。
关于四眼大齐去向有几种说法:
一般认为张叔驯于20世纪40年代,因抗战爆发,旅居美国,四眼大齐也作为他最喜欢的珍泉之一带到美国。张叔驯后来因病早逝,此钱去向也就没了音讯,泉界大多数人认为此泉已同缺角大齐一样丢失了,成了永远的遗憾。
新加坡著名古泉收藏家陈光扬,也就是第三枚大齐的主人,曾在2007年披露:“只可惜此泉已经下落不明,也许被外国兵给拿走了,因为张老1939年离开上海去美国治疗病,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使他不能回中国,就在这个时候他最好的收藏品都在上海老家被外国兵抢走了,包括大齐通宝。”
也有人认为此泉仍然存于张氏后人手中,仍在美国的张家。笔者曾在2008年4月向马定祥之子马传德先生请教四眼大齐去向,他说:“此泉已不在张家。”
在张叔驯之子张南琛与著名作家宋路霞合著的《张静江张石铭家族》一书中,首次披露此钱的真正去向,证实了四眼大齐未丢失,存于美国戴吉涛(Tai.J.T)基金会。该书首次刊登了四眼大齐的照片,弥补了史缺。他还告诉人们,1938年张叔驯全家去美国时未能带走藏品,让亲属代管。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回上海取走2000枚钱币,其中就有四眼大齐。
张叔驯1948年去世后的多年,他的夫人徐氏将这批古钱卖给了美国大藏家戴吉涛。戴先生去世后,他的巨额遗产和藏品组成了“戴吉涛基金会”,四眼大齐便存于这个基金会。

 

大齐通宝  中国古代钱币之一。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国主徐知诰(李昪)所铸造,李昪曾为徐温养子,故名徐知诰,曾被徐温封作齐王,杨吴天祚3年(公元937年)徐废吴睿帝自立,国号大齐,铸大齐通宝,现存世仅两枚。一枚的右上方缺一角,钱币界称之为“缺角大齐”,另一枚的钱上钻有4个小孔,被称为“四眼大齐”。“缺角大齐”由清朝的江南名士戴熙所藏,当时就有人愿用高价收买,戴不忍割爱,太平军攻进杭州,戴出于偏见投水自尽,死前将大齐通宝等物深埋地下。后人为了得到这杖稀世真品,争相购买戴宅,掘地数次,终无所获。“四眼大齐”是上世纪20年代泉学家戴保庭和朱克壮在江西鄱阳农村孩童踢的毽子上发现的,此枚大齐通宝虽然不缺角,但因为做毽子,被钻出四个小孔。后被著名收藏张叔驯重金购得,藏之密室,从不示人,且因而自号“齐斋”,其对“大齐通宝”的珍爱可见一斑。大齐通宝唯其罕见,弥足珍贵。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大齐通宝”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本词条由以下会员参与贡献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