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荀子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概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荀子像荀子像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汉族,周朝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人物生平编辑本段回目录


  《史记•荀卿列传》记录了他的生平。荀子于五十年始来游学于齐,至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后来被逸而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家居兰陵,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因为他的两名弟子为法家代表人物,使历代有部分学者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学者,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国历史上受到许多学者猛烈抨击。
  在此期间,他曾入秦,称秦国“治之至也”。又到过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面前。最后老死于楚国。他曾经传道授业,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李斯
、汉初政治家科学家张苍均为其门下高足。著作集为《荀子》(唐代杨倞为其作注,因为荀子受历代学者的抨击,其注者不多。直至清代考据学兴盛,注释校订者才增加。现代研究荀子的学者也较古代为多。)
  包括清代王先谦,民国时代的梁启雄。 清末学者谭嗣同,在他的《仁学》中这样评价“(中国)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晚年的代表作有《劝学》。
  《史记》记载李斯“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荀子的“帝王之术”,通过李斯后来的实践,体现出来。北宋苏轼在《荀卿论》中说:“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

哲学思想编辑本段回目录


  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贡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
  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在有名的《劝学篇》中,他集中论述了他关于学习的见解。文中强调“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博学才能“知行而无过”,同时指出学习必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态度应当精诚专一,坚持不懈。他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国家要兴旺,就必须看重教师,同时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认为教师如果不给学生做出榜样,学生是不能躬行实践的。
  《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荀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此外,荀子还是阴阳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史籍记载编辑本段回目录


  荀子的生平活动,《风俗通义•穷通》记载:“齐威王之时,聚天下贤士于稷下……孙卿有秀才,年十五始来游学。”在公元前286年,齐灭宋,《盐铁论•论儒》谈到齐闵王骄傲自大,“诸儒谏不从,各分散。”这时,荀卿向齐相进说:“处胜人之势,会胜人之道”,指出:当今巨楚在我前面牵系着,大燕在我后边威逼着,劲魏在我右边钩取着,……一国策谋,三国必然乘机进犯,这样,齐国必然导致四分五裂,国家将有灭亡的危险。(《荀子。强国》,下引本书,只注篇名)意见未被采纳,孙卿去楚国。在齐襄王在位时(公元前283年—前265年),荀子第二次回到齐国,“荀卿最为老师。”他三次被推为祭酒(年高望重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在范雎相秦期间(公元前266年—前255年),荀子到秦国见过秦昭王。昭王问:“儒无益于人之国?”荀子回答说:“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儒之为人下如是矣。”(《儒效》)“应侯(范雎)问孙卿子曰:入秦何见?” 荀子回答说:“形胜”“百姓朴”、“百吏肃然”、士大夫“明通而公”,朝廷“听决百事不留”,“治之至”;然而“殆无儒”,是“秦之所短”。由于秦国实行法治,荀子以儒治国的思想就行不通了。
  齐人有人谗言荀子,于是荀子离开了齐,来到楚国。公元前255年被任为兰陵县令。但有人认为荀子对楚国来讲是个危险。所以荀子又辞楚来到赵国,赵国拜其为上卿。后来楚国有人向楚相春申君进言请荀子回楚。于是春申君派人请回荀子,复任兰陵县令。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李园杀害,荀子罢了官。不几年就去世了。
  荀子的著作,在汉代流传的有三百多篇,经过刘向的编订,删去重复的,定著三十二篇。
  荀子早年游学于齐,因学问博大,“最为老师”,曾三次担任当时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约公元前264年,应秦昭王聘,西游入秦,称秦国“百姓朴”、“百吏肃然”而近“治之至也”。后曾返回赵国,与临武君义兵于赵孝成王前,以为 “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 (《荀子•议兵》)。后来荀子受楚春申君之用,为兰陵县(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晚年从事教学和著述。

传世名言编辑本段回目录


  (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4)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8)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0)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1)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

作品一览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他一生“序列著数万言”,后人编为《荀子》,其中除绝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外,小部分是他门人的著作,共二十卷,收文章三十二篇,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方面,《劝学》是其中的第一篇。
  二、关于“(蟹)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周锦华)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荀况认为蟹性浮躁,心不专,自己不能挖洞,没有蛇鳝的洞穴就不能安身,这是不符合蟹的生活规律的。据老农说,蟹是会挖洞的。生物研究者说,蟹会挖洞,蛇鳝也会挖洞。但蛇鳝是利用天然的缝隙,用头钻进去,转动身子,产生动力,从而挖成洞穴的。蟹偶尔存身于蛇鳝之洞穴,并非自己不会挖洞,认为蟹不会挖洞,是观察不全面造成的错误认识。
  (摘自《〈劝学篇〉正误》,1963年12月7日《文汇报》)
  三、课文删节部分(省略处是课文选用部分)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这里指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泛指南方和东北方边地部落的人),生(刚诞生)而同声(哭声),长而异俗(风俗习惯),教(后天教化)使之然(这样)也。《诗》(《诗经》)曰:“嗟(jiē,叹词)尔(你)君子,无恒(常)安息(安乐歇息)。靖(恭谨)共(同“供”,供职)尔位(职位),好(hào向慕、追求)是(此)正直。神之听(察知)之(这,指代上述的美德),介(佑助,赐予)尔景(大、高)福。”
  神(最高智慧)莫大于化道(与自然规律化为一体,而能理解和运用它。“道”,自然规律),福莫长(超越)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一名鹪jiāoliáo,是一种善筑巢的小鸟)。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泛指鸟兽毛羽及草木细纤维),系(悬挂)之(“之”后省略介词“于”)苇苕(tiáo,芦苇的穗),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坚固)也,所系者然(使它这样)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yè)干(一名乌扇,一种生于高地的白花长茎的草),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rèn,古代以八尺,一说七尺为一仞)之渊(深谷)。木(指射干)茎非能长也(不是能长得很高),所立者然也(是所生长的地方使它这样高)。蓬(茎长一尺左右的草,一般枝杈横生,并不挺直)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niè,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的矿粉),与之俱黑(变黑)。兰槐(香草名,茎叶叫兰槐,它的块根叫芷。芷是一种可作香料的植物)之根是为芷,其渐(浸泡)之(xiǔ,臭水、尿),君子不近,庶人(平民)不服(佩带。古人常佩带香草)。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居处,家居)必择乡,游(出外,交游)必就(接近)士(指品德兼优的人),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正直的人)也。
  物类之起(事物聚集成类),必有所始(开始的原因)。荣辱之来,必象(符合,依据)其德(品德行为)。肉腐出虫,鱼枯生蠹(dù,蛀虫)。怠慢(松懈,不谨慎)忘身(自己应守的规范),祸灾乃作(起,发生)。强(太刚强)自取(自己招来)柱(通 “祝”,折断的意思),柔自取束(约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集结,聚集)。施(放置)薪(木柴)若一(如一,同样的),火就(接近,向)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同类)生,禽兽群(同类为群)焉,物各从其类(同类)也。是故质(箭靶)的(靶心)张(张开)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伐木斧)至焉,树成阴而众鸟息焉,醯(xī,醋)酸而蚋(ruì,蚊类小虫)聚焉。故言(不慎的语言)有召(招致)祸也,行(不慎的行为)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指立身行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这里有精诚专一,埋头苦干的意思)之志者,无昭昭(明显的样子)之明;无昏昏(略同于“冥冥”)之事者,无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之功(功绩)。行衢(qú)道(交叉错杂的路,歧路)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不被双方所宽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听得清楚)。(téng)蛇(传说中一种能飞的蛇)无足而飞,梧鼠(即shí鼠)五技(技能。《说文》说“能飞不能过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游不能渡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此之谓五技”)而穷(没有办法)。诗曰:“尸鸠(布谷鸟)在桑,其子七兮(《毛传》说,布谷鸟养育七只小鸟,喂小鸟时,早晨从上开始,依次往下喂,晚上从下开始,依次往上喂,平均如一,天天如此。这里取其心专一的意思)。淑(善)人君子,其仪一(行为、举止、仪态始终如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像打结一样,不会散开,比喻专心致志)兮。”故君子结于一(学习时精神专注)也。
  四、《劝学》赏析(李建强)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驾驭不好,是很容易正襟危坐,流于枯燥和单调的。但这篇文章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如文章开首,连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四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收到了先声夺人的强烈效果。值得指出的是,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1]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
  从形式上看,《劝学》中的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阐述观点,论证道理,有的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的从反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同类并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总之,铺锦列绣,无所不用。所以文中用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的感觉,相反,随着用比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生气勃勃。
  《劝学》在写作上的再一个特点是大量运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对比。文章一开始就是一组排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样的排比句式在文中举不胜举,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甚或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在其中。同样,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劝学》也很有特色。如在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后以“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说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 “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八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 “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的分量。
  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铺陈扬厉,说理透辟;行文简洁,精练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
  (选自《中外散文名篇鉴赏辞典》,安徽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有删节)
  五、从《劝学》看《荀子》的写作特色(胡格非)
  荀子的文章,和其他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样,也是独具风格的。它既不像《老子》那样,用正反相成、矛盾统一的辩证法思想贯穿始终;也不像《墨子》那样,用严密、周详的形式逻辑进行推理;既不像《庄子》那样,海阔天空、神思飞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也不像《孟子》那样,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具有雄辩家的特点。他是在老老实实地讲述道理。他的文章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比较整齐,而且擅长用多样化的比喻阐明深刻道理。这一切构成了荀子文章的特色。有人曾将《荀子》一书概括为“学者之文”,这是十分恰当的评论。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全文共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而以“学不可以已”作为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从《劝学》前面部分节选的几个片段,解放后一直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统名篇之一。
  《劝学》各段的条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阐述一个具体问题。而且总在文字的开头、结尾部分作出明确的交代。例如,文章的第一句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既是全文的一个中心论题,也是第一段所要开始阐述的内容。而在段的结尾部分则归结道: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就明确而有力地照应首句,收束了上文,并且清楚地点明了该段的中心思想。又如第二小段,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说明个人独自冥思苦想远不如学习有益。而在列举了“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几个生活中十分常见而又极有说服力的比喻后,有力地小结道:“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这里,荀子从他的“性恶论”观点出发,指出君子的天性也是恶的,其所以不同于众人,就在于他善于向良师益友学习嘉言懿行,以改变自己的不良天性。这个“物”字就从“舟楫”“舆马”之类,变成了学习的内容,文字也就逐渐深化了。这里举的两个例子,都是首尾相互照应的,也有一些段落,只在段首揭示该段中心,或者只在段末予以适当概括。总之,目的相同而方式则并不死板。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般都比较难读,荀子这种谨严、朴实的写作方法,对帮助读者掌握各段文章的基本内容,是十分有效的。
  在说理文中,巧妙地运用大量比喻进行论述,这是《劝学》另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有时作品集中了好些并列的比喻,从同一角度反复地说明问题。这种手法,在修辞上叫做“博喻”,不过一般大都是用来辅助景物描写。而荀子作品中的博喻都是用来说明事理。
  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心专一时,他不但用了一些并列的比喻,也用了好些相反相成的比喻,他列举了“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以及“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蚯蚓,竟能在地下来去自如,而 “六跪而二螯”的螃蟹,却连一个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这就表明,“积”与“不积”所产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在荀子哲学思想中,“积”字是一个重要观点。荀子认为,要学有所成,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积累。一个人长期耕田(“积耨耕”),就会成为农夫,长期砍砍削削(“积斲削”),就会成为工匠;长期贩卖货物(“积反货”),就会成为商贾;长期学习礼义(“积礼义”),就会成为君子;圣人也只不过是“人之所积”。这就好像越人安越,夏(中原)人安夏那样,习惯成自然而已。了解了荀子这一思想观点的重要意义,我们就不难懂得,他为什么要费那么大的力气,选择那么多比喻,不惮烦地对读者进行谆谆教导。
  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还善于通过比喻,将议论逐步引向深入。忽视了这一特点,我们就会被众多的比喻弄得眼花缭乱,而理不清文字的脉络。
  试以第一段为例。全段除首尾各有一句论断性的话外,其余全部由比喻组成。作者先用“青出于蓝” 和“冰寒于水”这两个比喻,说明后天的影响可改变事物本性,并能使之有所发展。接下来又提出另一个比喻:中绳的直木,经改造后,变成了“其曲中规”的车轮;以后即使晒干枯槁,也不可能再回复到“直”的状态。这就说明,后天的影响,对改变事物本性来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这样就把道理的阐述向前推进了一步。然后再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引出结论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重要性。这一段以比喻为主的文字,从提出问题到进行小结,逻辑性是很强的。
  再以前面提到过的“积”字一段为例。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是比喻,“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才是正意。对一个人来说,“积善”要达到了“成德”的境界,才能改变气质,具备圣人的思想感情。紧承这一论断,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四组比喻,它们阐述了前后相承的两层意思。前面三组论述了“积”字的重要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正面说明,不“积”就将一事无成;“骐骥”与 “驽马”、“朽木”与“金石”这两组对比的比喻,则着重表明, “积”与“不积”必将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前一组对比,偏重主观条件的分析,后一组对比,偏重客观情况的分析。三组比喻的结合使用,把道理讲得十分清楚。后面部分的另一组,以“蚯蚓”和“螃蟹”的对比为喻,指出“用心专一”是“积”的关键,将论述进一步引向深入。至此,有关“积”字的基本内容已经谈清,于是作者紧扣“用心专一”进行小结。
  荀子这种用比喻说理的写法,在其他先秦诸子散文中也是罕见的,应当说这是他的一种独创。
  《劝学》的第三个重要特点,是句式整齐,读时琅琅上口。但作者又注意在排偶中适当夹进散句,使文气流畅而不呆滞。
  由于具备以上一些风格特点,荀子的哲理散文,有它好读的一面;但是,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情况。就以这篇《劝学》为例,通假字就用了十几个之多,而且其中有些是不很常见的。
  有了这么一大批拦路虎,《荀子》当然又有它并不易读的另一面了。
  荀子的作品: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
  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
  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
  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
  出自:《荀子·大略》
  

研究考证编辑本段回目录



  此书自来无解诂善本,唐大理评事杨倞所注已为最古,而亦颇有舛误,至晚清之时一代学术大家王先谦先生采集各家之说,发挥己见,编成《荀子集解》。此书为当今注解《荀子》的最好版本。但近代以来的《荀子》注本,基本上袭自王先谦先生的《荀子集解》(思贤讲舍光绪十七年[1891]初刊)。百十余年来,全面超越其校释成果的荀学著作尚未出现。
  其中较有影响的是梁启雄的《荀子简释》(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章诗同的《荀子简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的《荀子新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杨柳桥的《荀子诂译》(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张觉的《荀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董治安和郑杰文的《荀子汇校汇注》(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其中以学术价值著名的当数梁启雄的《荀子简释》、张觉的《荀子译注》、董治安和郑杰文的《荀子汇校汇注》。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荀子”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本词条由以下会员参与贡献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