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里芬两难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概念编辑本段回目录
“特里芬两难”,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教授发现并提出来的“悖论”。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美元价值要稳定,它就不能作为国际货币;美元要作为国际货币,它的价值就难以稳定。也就是说,如果美国要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霸主,让美元成为世界货币,那么就必须保持经常项目下的贸易赤字,让美元流出美国,让其他国家获得足够的美元;另一方面,随着美元的流出,和持续增长的赤字,会影响美元持有国对于美元信心,一旦有任何波动,会出现恐慌性的抛售。该命题的结论是世界货币体系的稳定不能依赖任何单一国家来保障。
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资产都不会适应国际清偿能力的客观需要,最终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崩溃。1957年特里芬就对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的美元兑换黄金的前途表示怀疑,指出50年代下半期各国储备发生巨大变化导致美国的黄金储备流向其他国家,如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最终将削弱对美元的信心。在政府加强干预的情况下,各个独立主权国家的政策目标并不一致,各国货币政策也难以协调,不能保持美元的可兑换性。如美国矫正其国际收支逆差,黄金生产也不可能在黄金官价基础上充分满足世界储备增长的需要。如美国继续保持其国际收支逆差,它的对外债务将大增并远远超过美元兑换黄金的能力,产生黄金与美元危机。这便是著名的“特里芬两难”。它揭示了以“两个挂钩”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的、不可解决的矛盾。20世纪60—70年代初的10次美元危机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最终崩溃,证实了特里芬论断的正确性。
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资产都不会适应国际清偿能力的客观需要,最终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崩溃。1957年特里芬就对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的美元兑换黄金的前途表示怀疑,指出50年代下半期各国储备发生巨大变化导致美国的黄金储备流向其他国家,如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最终将削弱对美元的信心。在政府加强干预的情况下,各个独立主权国家的政策目标并不一致,各国货币政策也难以协调,不能保持美元的可兑换性。如美国矫正其国际收支逆差,黄金生产也不可能在黄金官价基础上充分满足世界储备增长的需要。如美国继续保持其国际收支逆差,它的对外债务将大增并远远超过美元兑换黄金的能力,产生黄金与美元危机。这便是著名的“特里芬两难”。它揭示了以“两个挂钩”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的、不可解决的矛盾。20世纪60—70年代初的10次美元危机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最终崩溃,证实了特里芬论断的正确性。
同义词条编辑本段回目录
本词条由以下会员参与贡献
- xiaoxiaokame li>
- 宋凌峰 li>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