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地王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概念编辑本段回目录

地王地王

  “地王”是指在商品房用地拍卖中以极高价被拍得的建筑用地,由于中国房市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地价随房价一起只涨不降,地价记录经常被刷新,这些创纪录的高价地便被称为“地王”。

厉以宁:现行土地招标制度必然导致“地王”的出现编辑本段回目录

  2010年3月3日,在两会开幕后,接受采访时,经济学家厉以宁说,土地的招标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不合理的现象,目前土地招标制度下必然出现“地王”现象,土地价格越来越高,房价自然也上涨。

  厉以宁分析说,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土地招标过程中,应该由房子建成后每平方米售价最低的开发商中标,这样的地价才能保证合理,对抑制房价也大有好处。他表示,房地产市场不断趋热,价格不断上涨,将会有更多的企业不愿投资实体经济,而去炒房地产,房地产的泡沫会越吹越大。

各方政策编辑本段回目录

地王

  人民银行: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密切监测房地产价格波动,积极开展压力测试,动态评估房地产信贷风险。
  银监会:控制房地产贷款风险,严格执行“二套房”标准。
  财政部:由于信贷放松,资金很可能流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导致两市虚假繁荣,但楼市政策暂时难以稳定。
  国土资源部:当前房地产市场总体仍处于调整阶段。

地王排行榜编辑本段回目录

地王地王排行榜(单价)

2009年1-11月全国住宅用地成交楼面地价排行榜与总价排行榜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从拿地时间看,单价“地王”全部产生在09年下半年。从城市分布上看,单价“地王”主要分布在厦门、苏州、杭州等二线城市,一线城市仅有北京和上海,而总价“地王”主要以一线城市为主。从拿地企业上看,民营企业厦门恒兴置业以30904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成为09年单价“地王”,而总价“地王”则被国企拿下。

地王排行榜(成交总价)地王排行榜(成交总价)

2009年1-11月中国土地市场“地王”频现,成交总价屡次被刷新。从拿地时间上看,除了大连庙岭村红凌路地块外,其他“地王”都产生在下半年,特别是9、10月份。从城市分布上看,成交总价前五名分布在上海、广州、北京等一线城市,而07年则分布在长沙、佛山、重庆等二线城市。从成交价格上看,上海徐汇区斜土街道107街坊龙华路1960号地块成交总价72.45亿元,成为09年总价“地王”。




于凌罡:“地王”越多 政府财政收入越少编辑本段回目录


“地王”并不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地王时代谁与争“疯”地王时代谁与争“疯”

  中国经济时报:进入下半年许多城市土地供应量加大,招拍挂使天价“地王”频出,地方政府“偷着乐”,因为他们“以地生财”了,大发了一笔,您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于凌罡:我认为,凡是出现“地王”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必然锐减。

  中国经济时报:为什么?

  于凌罡:如果有一块地卖得很贵,必然导致其它地卖得很慢,土地成交的总量和价值会减少。一种商品价格有高有低,这是规律。即便开发商在天价地上把房子盖起来,最后有没有人买单还是两说,上海的“汤成一品”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么多年它都没卖出几套。这些空置着的房屋造成土地等资源的严重浪费,根本不可能增加财政收入。再加上一些开发商捂盘不卖,想方设法偷税漏税,政府的财政收入更不可能提高。

  中国经济时报:你这样说有什么依据?

  于凌罡:首先,从来没有人说房地产开发商是纳税巨人,尽管谁都知道他们暴利。虽然开发商的账本捂住不给老百姓看,但有一些账目他们捂不住,国土局和土地储备中心每年都会公布一些统计数据,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去判断。

  2006年北京市国土局公布开发商建成2287.8万平方米的房子,成交额高达2011.4亿元,这两个数据表明房地产开发商有很高的利润,而与之相对应的是2006年北京市的税收只有160.8亿元,这些还不全是房地产商交纳的税。

  北京市今年上半年土地出让的收益是27.7亿元,2006年对外公布的土地出让收益是80个亿,但这80亿并没有完全收上来,开发商欠缴的款很多。就以北京市土地出让收益最高的年份2006年的数据与北京市当年的GDP相比,你会发现极不相称。一些开发商销售房子价格达到21000万/平米,但税收才交了700元/平米。

“地王”导致囤地
地王地王

  中国经济时报:有人认为很多土地都被开发商囤积起来,特别是开发商天价拍得土地更愿意把它囤积起来,待价而沽或者拖很长时间“待价”开发。

  于凌罡:事实就是如此。我们在合作建房找地的过程中发现,好多开发商买了地不开发,就北京而言,开发商囤地的规模已经达到8000万平米,这是官方数据。据我所知,开发商在北京的囤地规模相比外地还要好一些。这些被开发商囤积的土地对房地产市场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不比烂尾地、烂尾楼小多少。

  中国经济时报:开发商为何如此热衷于囤地﹖

  于凌罡:现在房价上涨速度这么快,开发商把地囤积起来,等上半年、一年再卖,肯定升值。所以,开发商绝对不会一拿到地后就马上开发。囤地达到一定规模后结果必然是,受苦的是买房人,挨骂的是政府,吃亏的是财政,连累的是银行,惟一笑的是开发商。

  中国经济时报:政府也有一些政策规定禁止开发商囤地,但这种现象为什么会屡禁不止呢?

  于凌罡:这和现在实行的土地制度有关,除了政府划拨土地外,现在的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大部分采用招拍挂的方式。招拍挂无法解决土地的囤积和土地价值流失这两个根本问题。

  土地招牌挂制度有三个劣势:第一,土地一级开发资金投入很大,如果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很可能出现政府投入很大,产出却很小的情况。第二,实行招拍挂后,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开发商,政府再想收回被其囤积的地就变得很困难。第三,开发商投资建楼,先替老百姓支付地价款,开发商除了要获取高额利润,更是为了囤积和炒卖地皮,这不仅会增加烂尾和囤积风险,还将导致房价过快增长。我认为必须采取新的方式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房价地价分离
地王地王

  中国经济时报:是什么方式﹖

  于凌罡:房价地价分离。这就是政府依然做房地产的一级开发,但并不把地推向市场,卖给开发商。而是将土地供应和住宅建设情况公示给老百姓,老百姓可以排队购买,政府再向开发商招标建设,开发商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量的保证金以确保两年内能将房子盖完。政府只需在两年后验收即可,如果开发商不能准时交房就要支付罚金给政府,政府有权收回项目。等房子建好后,人们根据自己在银行交钱的次序排号,买房子。这对开发商而言也是好事,他们开发成本会相对降低。

  中国经济时报:具体怎么操作?

  于凌罡:简单地说,就是政府先让买房人到银行存钱解决土地一级开发的资金问题。比如,按北京平均楼面地价3000元/平米,政府可设定不同区域的楼面地价。想买房子的人,可以先去预存三成地价款,然后登记申请排队。

  银行替政府代收老百姓交来的三成地价款,并按月将这些资金直接划入政府财政收入。剩下的七成地价款以划拨款的形式提供给土地整理部门,用于土地的一级开发。随后,土地储备中心按照年度供地任务,通过招标,将土地交给开发商开发。开发商通过“售价上限、进度、设计方案”,竞标取得开发权。

  由于实行房价地价分离,土地招标只是让开发商从事土地的开发工作,土地的使用权不再通过出售形式转让给开发商,开发商只有开发权,因此开发商不需要向相关部门支付地价款。

  如此一来,作为买房人的老百姓可以直接将土地出让金交纳给国家,开发商很难再通过先行支付地价款来获取高额利润,同时也降低了开发商的成本。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地王”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本词条由以下会员参与贡献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