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贫民窟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什么是贫民窟?它的定义十分模糊。联合国的贫民窟定义是最恶劣的住房条件、最不卫生的环境、犯罪率和吸毒盛行的穷人避难所。本·迪克斯说:“他们所处的情形各不相同。”在加拉加斯贫民窟中,这里的住房非常牢固,但犯罪率却比其他地方高,简直可以称得上无法无天。
  从19世纪20年代首次出现开始,贫民窟(slumdog)一词一直用来指最恶劣的住房条件、最不卫生的环境。贫民窟是包括犯罪、卖淫和吸毒在内的边际活动的避难所,是有可能造成多种传染病肆虐城市地区的传染源,是一个和正直、健康毫不相干的地方。今天,"贫民窟"这个统称词所指不明确,带有贬义。这个词有多层意思。在指更敏感的、政治上正确、学术上严格的意义时,很少用这个词。但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个词不再像最初时那样具有贬义,而仅仅是指状况比较差的或是非正式的住房。
  在报告中,"贫民窟"一词指各种低收入住区和糟糕的人类居住条件。贫民窟的定义简单讲就是"以低于标准的住房和贫穷为特征的人口稠密的城市区域。"这样直截了当地描述反映了贫民窟的主要的实体和社会特征,但在这个骨架之上还需要添些内容。
  传统意义上讲,贫民窟曾经是高尚的住宅区,甚至是人们向往的地方。但是,在原来的住户搬到城市里的新区和条件更好的地区后,贫民窟就江河日下了。渐渐地,房子在细分后租给了低收入的人,原来的房子的状况也越来越差了。
  现在,贫民窟里的非正式建筑非常多。贫民窟也迅速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贫困的最显著表现。贫民窟有许多不同的称谓,住房所有权的安排也各有不同。在所有的贫民窟,建筑从最简易的窝棚到永久性的建筑一应俱全,有的房子的状况甚至好到让人惊奇。但是,大多数贫民窟都是缺少净水、缺电、卫生设施和其他基本服务。
  目前,贫民窟可以分为两大类--"希望的贫民窟"和"绝望的贫民窟"。第一类指有上升势头的居住区,大体上房子都较新,通常还是自建的。这类贫民窟近来或目前在开发中,进行了改造和修护。第二类指"走下坡路"的社区,环境状况和服务水平都似乎不可避免地恶化。糟糕的是,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的贫民窟的历史证明,缺少了适当的政府干预,希望的贫民窟会轻易地堕落成绝望的贫民窟。这种不断自我强化的堕落过程可以持续很长时间。
  近来,一个联合国专家组向决策者和各国际机构推荐了专家们认为对贫民窟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定义"。这个定义旨在使主要针对贫民窟居民面对的物质和法律问题的改善计划定位更加准确。这些专家认为,贫民窟是一个在不同程度上显现以下特征的地区:
  ·安全用水不足
  ·卫生设施和其它基础设施不足
  ·住房建筑结构差
  ·人口过密
  ·居住权没有保障 提出以上特征,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这些特征是可以计量的,可以用来评测到2020年显著改善至少一亿贫民窟居民的生活这一千年发展目标的发展进度。 贫民窟为什么存在?
  虽然给贫民窟下了定义,"贫民窟为什么存在?"的问题依然存在。贫民窟产生是因为许多因素的作用。贫民窟永久存在也是因为大量因素的作用。在这些因素中,农村人口迅速向城市迁移、城市贫困和不平等加剧、居住权没有保障、全球化都导致贫民窟产生并继续存在。
  农村人口迅速向城市迁移--从20世纪50年代起,发展中国家农业人口的比例已下降了20%到30%。贫困的城市外来人口大都是从农村自愿来到城市的,目的是为了发掘真实存在的或是设想存在的经济机会。一部分经济机会是城市非正规部门的发展带来的。市中心许多大型非正规和非法居住区的增长就显著地体现了非正规部门的发展。在许多城市中,非正规部门就业人口占到全市就业人口的60%之多,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非正规部门会很好地满足同样多的公民的需求。
  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非农业就业人口的78%从业于非正规部门,创造占42%的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地区90%以上的额外就业机会在今后10年将产生于非正规部门的小型企业中。同时期,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城市正规部门的就业市场鲜有增长,甚至是在萎缩。结果,非正规部门呈爆炸性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贫困和贫民窟的迅速发展。
  政治冲突也会推动城市移民,不仅是在国内,还会跨越国界。在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内战迫使许多农村居民逃向相对安全的地方,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城市化。在20世纪80年代,约450万莫桑比克人迁到城市地区。
  联合国人居署预计,到2030年,非洲将不再是一个遍布农村的大洲,因为半数以上的人口将是在城镇中--这一切转变不过是用了一代人的时间。
  但是,农村人口迅速向城市迁移,不仅限于非洲。在过去40年,拉美经历了迅速城市化的进程,目前,75%的人口住在城市地区。亚洲人口占全球人口的80%,也在经历城市化。目前36%的亚洲人住在城市。世界上某些最大的城市,例如孟买、加尔各答、曼谷,人口超过1000万,其中1/3到1/2人口住在贫民窟。
  大量农村人口迅速向城市迁移加速了贫民窟的形成。城市规划和管理体系难以应付大量人口涌入。
  贫困和不平等--目前,全球约50%人口住在城市地区,32%住在贫民窟,43%住在发展中国家的贫民窟。重要的是要记住,虽然这些人不是都住在城市贫民窟里,但是,目前全球50%的人,每天生活费不足两美元。联合国人居署报告发现,"扶贫的效率让人失望,有两大原因。许多最贫穷的国家经济增长极小;不平等状况持续不断,阻碍穷人参与促进经济增长。
  虽然对全球城市贫困问题没有可靠的评测,普遍认为目前城市地区的贫困状况少于农村地区。但是,现在全球城市贫困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农村。在实施结构性调整计划的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国家的城市贫困一直在加剧,结构性调整计划经常对城市经济增长、正式就业机会造成不利影响。城市地区贫困和营养不足的绝对人口正在增长。同样,城市地区贫困和营养不良的人口在全局中所占比例也在增长。总之,贫困正在向城市发展,这一过程现在称之为"贫困城市化"。
  居住权没有保障--居住权缺乏保障是贫民窟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居住权没有保障,贫民窟居民没有办法,也没有动力去改善居住环境。居住权有保障经常是获得包括信托、公共服务和就业机会在内的其他经济和社会机会的前提条件。研究反复证明,在居民土地权、居住权有保障的贫民窟,不管是正式还是非正式的保障,社区发起的贫民窟改善项目有更大的可能得以实施,并且在实际上取得成功。
  全球化--贫民窟的产生与经济周期、国民收入分配发展趋势密切相关。近年来,贫民窟产生也与国家经济发展政策密切相关。报告发现,资本主义的周期性,相对低技术劳动力而言对高技术劳动力需求增长,全球化的负面影响--特别是经济繁荣与萧条的交替使不平等加剧,新增财富的分配也越来越不均--都造成贫民窟的显著增长。
  报告指出,过去,全球经济体系在今日发达世界中的大城市制造了著名的贫民窟。现在,这一体系很有可能在发展中国家故伎重演。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贫民窟”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