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帝国学院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学校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伦敦帝国学院成立于1907年,曾是联邦大学伦敦大学的一个加盟学院。学院于2007年7月正式脱离伦敦大学成为一独立大学。由于学院的正式全称为帝国科学,工程及医学学院,因此中文中,通常被称为帝国理工学院,或简称为帝国理工。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THES)的2007全球大学排名显示,伦敦帝国学院排名第五。
作为一个专精于科学技术和医学的大学,研究水平被公认为在英国大学三甲之列。拥有大约2800名研究人员,其中67名为皇家学会会员(Fellow of Royal Society),74名为皇家工程学院院士(Fellows of the 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同时,帝国理工过去的成员中,有14个诺贝尔奖和2个费尔兹奖得主。2004/5年度,学生总数11,152人,其中海外学生(非欧盟)约占26.5%。最近一项调查表明,帝国理工毕业生的起薪为英国之最。在英国大学排名中,帝国理工通常占据第三,除了理工与医学科系外,其商学院在英国排名前列,英国金融时报评出的世界商学院百强中处在中游位置。
尽管是伦敦大学的宪制成员,帝国理工却一直是一个独立实体。2005年12月9日,学院宣布2007年退出联邦制的伦敦大学,并正式开始与伦敦大学磋商相关事宜。[1]一般认为帝国理工的是为了追求更响亮的、自己的品牌。它的退出将有可能极大地影响到伦敦大学学院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继续留在伦敦大学的信心,甚至令联邦制伦敦大学崩溃。(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校长霍华德·戴维斯爵士发表声明,表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和伦敦国王学院决定不会退出伦敦大学,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伦敦国王学院将对2007年9月入学的新生开始颁发学院自己的学位。)一般来说,帝国理工的学生被授予的是以伦敦大学名义颁发的学位,但现在学生将可以自己选择获取帝国理工的学位或是伦敦大学的学位。帝国理工在2007年7月8日,正式脱离伦敦大学,并庆祝其一百周年校庆。
校园和校区 编辑本段回目录
帝国理工是一个开放式的大学,由众多分散的校区组成,但大部分院系还是在南肯星顿校区,位于英国伦敦久负盛名的海德公园南边和皇家阿尔伯特大堂旁,在伦敦的西敏寺市和皇家肯星顿和切尔西区交界处,一个学术机构密集的区域。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皇家艺术学院,皇家音乐学院以及皇家地理协会都在附近。 还有两个较大的校区并不在伦敦,贝克郡的Silwood Park校区在和在伦敦东部60英里的崴校区(Wye Campus)。
南肯星顿校区中央的女王塔,是校园里的标志性建筑。塔高287英尺(85米),是从前帝国研究院(Imperial Institute)唯一保留下来的建筑物。它原来是一座大楼的一部分,塔内还有以前设置水缸的大堂。在1960年代,帝国研究院拆卸,帝国学院在研究院的原址扩建。1966至1968年,塔进行改建,成为一座独立的建筑物。塔里面悬挂著10口大钟,是1982年来自澳大利亚的礼物,以王室成员的名字命名。每有重要的王室成员生日或其他王室纪念日,大钟都会在下午打响。
所有的院系都有自己的图书馆,学院在南肯星顿校区还有一个中心图书馆,其中包含了科学博物馆的图书馆,面向登记的公众开放。中心图书馆,平日每天开放到深夜11时,临近考试的几个月实行24小时开放。
2000年校友加里·田中捐赠两千七百万英镑帮助建立了一幢新的商学院大楼,被命名为田中商学院(Tanaka Business School)。此后于2008年田中商学院(Tanaka Business School)又更名为帝国理工商学院(Imperial College Business School).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于2004年命名商学院的正门为帝国学院的“正门”。
学院每年花费巨额资金在不断翻新学院的设施,最近的工程包括翻新南肯星顿区的大楼,重建学生宿舍和一个于2006年初建成的新体育中心。
历史沿革编辑本段回目录
帝国理工于1907年由城市和行会学校(City and Guilds of London Institute),皇家矿业学校和皇家科学学院合并组成,尽管这三所学院仍然在宪制上保留着自己的实体,帝国学院在1907年七月获得了皇家特许状,成为一个实际上统一的实体。1960年代,随着兼并前帝国学会(Imperial Institute),现在的南肯星顿校区基本成形。
随后,圣玛丽医院医学院(1988),国家心脏和肺学会(1995),查令十字和西敏寺学校(Charing Cross and Westminster schools,1997)先后并入帝国理工,组成医学院,作为帝国学院的第四个宪制学院。1997年,帝国理工医学院兼并了皇家研究生医学院,皇家妇产科学会,2000年又兼并了肯尼迪风湿病学学会。
同样是2000年,帝国理工又兼并了并不是十分知名崴学院(Wye College)作为它的一个分校区,主要研究环境科学。人们认为帝国学院的目的主要是获得崴学院所拥有的大量土地,帝国学院于2005年12月6日宣布崴校区吸引了10亿英镑的投资,将被建成一个世界级能容纳12500人的生物燃料研究中心。
2002年,维持了几十年的宪制学院系统被废除,而采用了新的院系制度。
2002年,帝国理工和伦敦大学学院商讨合并,但因伦敦大学学院员工及学生反对下,计划于一个月后中止了。
2005年底,学院宣布将合并物理科学院(Faculty of Physical Sciences)和生命科学院(Faculty of Life Sciences)组成新的自然科学院(Faculty of Natural Sciences)。
2005年12月9日,学院宣布计划退出联邦制的伦敦大学,并正式开始与伦敦大学磋商相关事宜。2007年,学院成立100周年之际,正式脱离伦敦大学,成为一所独立的大学。
教育和研究 编辑本段回目录
提供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共有四个学院,工程学院,医学院,自然科学院和生命科学院。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文系,提供选修的政治,经济,历史,艺术和语言课程。
通常被认为是英国最严格的大学,它授予一等学位的比例和每年的淘汰率都十分引人瞩目,尽管它是英国入学标准最高的大学之一。
教学和研究职员将近3000人,其中53名皇家协会会员,57名皇家工程研究院会员和一名费尔兹奖得主。过去的成员中还有15名诺贝尔奖得主,2名费尔兹奖得主。
帝国理工一贯在英国各种大学排名中名列三甲。综合近来各种大学排名数据,尽管帝国理工是专攻科学的大学,它仍然能够占据综合排名第三的位置,同时排在许多工程和医学院排名的榜首。
从世界上来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的2007全球大学排名表显示,帝国理工世界总体排名第五,在工程和信息技术世界排名第六位(欧洲第二),医学世界排名第七,科学世界排名第十三。
帝国理工是英国研究收入最高的一所大学之一,在2002-2003年度,研究收入达到一亿六千七百万英镑。这些收入包括政府,慈善机构和商业机构的资助。
2001年12月的研究评估中,75%的教员达到5*级,是英国最高的。学院评分为6.68(7分满分),排名第二。
学院在生命和自然科学方面的高级研究有着世界级的声誉,通常被认为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相当,甚至在这个特定的领域超过了它们。
院系设置编辑本段回目录
参照 院系设置(英文)
工程院
航空航天系
生物工程系
化学工程和技术系
土木与环境工程系
计算机系
地球科学和工程学系
电子工程系
材料科学和工程系
机械工程系
生命科学院
部门(每个部门下有详细的分类)
生物学
生物医学
细胞和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医学院
部门 (每个部门下有详细的分类)
临床医学
流行病学, 公共健康和初级保健
研究科学
肯尼迪风湿病学学会
药学
国家心脏和肺学会
神经系统和心理健康
外科,肿瘤学,生殖生物学和麻醉学
自然科学院
化学系
科学,技术和医学历史系
数学系
数学科学学会
物理系
校友 编辑本段回目录
帝国理工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
参照 伦敦帝国学院人物(英文维基)
翁文波:中国地球物理学主要奠基人。
高锟:光纤之父,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
沈元: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人之一。
王大珩:两弹一星元勋,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玉珊:中国航空教育家和结构分析专家。
涂长望: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温诗铸: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天从:著名冶金学家。
王文洋: 宏仁企业集团(Grace T.H.W Group)总裁和创建人。
雷颂德:香港著名流行曲创作人。
张介英 - 台湾年代新闻台与东风卫视主播,畅销作家,TOEIC满分与IELTS纪录保持人。
宣萱:香港著名电视女艺人。
郭炳湘,郭炳江兄弟:香港著名商人,财富仅次于李嘉诚。
吕谭平:中国联想Lenovo香港总经理,联想创建人之一。
HOPKINS, Sir Frederick Gowland: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拉吉夫·甘地:印度总理
T·H·赫胥黎:科学家和作家。
Branislav Ivkovic:政治家。
布赖恩·梅(Brian May):皇后乐团(Queen)成员。
W. H. Perkin:苯胺染料的发现者。
Trevor Phillips:记者和政治家。
西蒙·辛格(Simon Singh):大众科学作家。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 G. Wells):科幻作家。
教职员
Leonard Mandel (物理学家, 量子光学创始人)
Charles Kao 高锟(工程师, 纤维光学创始人)
诺贝尔奖得主
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7年 THOMSON, Sir George Paget
1948年 BLACKETT, Lord Patrick Maynard Stuart
1971年 GABOR, Dennis
1979年 SALAM, Abdus
2009年 Charles Kao 高锟
诺贝尔化学奖
1937年 HAWORTH, Sir Walter Norman
1956年 HINSHELWOOD, Sir Cyril Norman
1967年 PORTER, Sir George
1969年 BARTON, Sir Derek
1973年 WILKINSON, Sir Geoffrey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9年 HOPKINS, Sir Frederick Gowland
1945年 FLEMING, Sir Alexander (青霉素的发现者之一)
1945年 CHAIN, Sir Ernst Boris
1963年 HUXLEY, Sir Andrew Fielding
1972年 PORTER, Rodney Robert
费尔兹奖得主
1958年 ROTH, Klaus
1986年 西蒙·唐纳森 (现任教员)
感受伦敦帝国学院编辑本段回目录
张世昌
有幸受英国皇家学会和中国留学基金委资助,笔者两度访问伦敦帝国学院,进行了一年半合作科研,颇有感受。该校在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风格,对我国高等教育创办世界一流名校,或许值得参考借鉴。
庙小神灵大,有仙山自高
组建于1907年的伦敦帝国学院,无论从校龄还是从办学规模来看,都算不上是起眼的高等学府,与我国好多高等院校相当。然而,庙小神灵大,有仙山自高,伦敦帝国学院以其强大的综合实力,跻身于世界名校之林。该校科研成果累累,出了14名诺贝尔奖得主,对人类作出了杰出贡献,其中一些成果,如盘尼西林和维他命,直接惠泽人们的日常生活。学校师资队伍强大,领军人物济济,现有英国皇家学会成员52人,皇家工程院院士56人(分别相当于我国的科学院士和工程院院士)。近年来,伦敦帝国学院一直在英国高校中排名第三,仅次于牛津、剑桥两校。
管治机构与执行机构分离的管理模式
伦敦帝国学院实行管治机构(Governance)与执行机构(Executive Committee)相分离的管理模式。
学校管治机构分成“校廷”(Court)和“校府”(Council)两部份。校廷负责批准修订学校典章,任命由校府推荐的学校财政总管和校府成员,审议批准每年度的校府工作报告、校长工作报告、校财政报告,以及讨论与学校有关的任何问题,将校廷意见转告校府。校廷成员由校长及校、院行政官员29人,校内民选代表28人,从校外聘请知名机构、各类皇家学术机构、地方政府和议会的代表61人,从校府推荐的校外人士中聘请30人,以及主席及副主席各1名(并非校长、副校长),共计150人组成。校府负责向校廷推荐校廷的主席、副主席和学校财政总管人选,任命校长,管理校廷不直接涉及的事项(包括学校金融、资产),制定校规,界定校内办事机构、教学机构、科研机构并任命相关官员。校府成员包括主席1人、校长副校长各1人、校院行政官员代表6人、民选教职工代表6人、校廷从校外聘请的代表4人、校府从校外聘请的代表12人、校同学会主席1人,共计32人组成。
学校的执行机构,是校长主持下的执行委员会(Executive Committee),其成员由校长、副校长、财务处长、人事处长、公共事务处长、开发联络处长、校内四大“学部”的首长,共计10人组成,负责学校的日常工作、新计划的操办,和关键性决定的沟通。伦敦帝国学院按学科群,把科研、教学机构划分为六大模块:工程、医学、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四大“学部”(英文原文是Faculty,它与我国大学中下设的学院有很大差别,相当于若干个学科相近的学院的集成,姑且翻译成“学部”)和商务(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学部、学院下设系和中心,学校的教学科研运作实体是系和中心。学部、学院首长的主要责任,是该学科群的战略管理,和在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任命下属系和中心的主任。
伦敦帝国学院的上述管理模式,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决策权力机构与执行机构分离,避免了本来属于职能部门或办事部门的处、室,变相成为学校的决策机构和权力机构而左右学校大局。第二、决策权力机构组成人员具有权威性、广泛性、客观性,有利于避免重大决策失误和杜绝独断专行及腐败。第三、执行机构的成员来自校、院两级,有利于把校级宏观调控与处于科教一线的院系级微观运作有机地联系起来,使整个学校高效运作。
激励机制与保障机制相结合
没有激励机制的单纯保障机制,只会诱发惰性;没有保障机制支撑的单一激励机制,缺乏可操作性。伦敦帝国学院实行激励机制与保障机制相结合。
该校有一支强大的支撑队伍,在全校近5300人中,有51.5%的人为科教一线提供优质管理和辅助服务。系下面不是按课程性质设置教研室,而是按学科建设需要设置相关研究室,由教授牵头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系里为教授和各研究室分配专职秘书,处理事务性工作。这种有力的保障机制,使处在一线的科教人员能够把时间和精力集聚到科教工作中。举一个笔者曾亲身体验的事为例:笔者科研急需的一本参考书在该校图书馆没有,于是笔者将该书的书名、作者名和出版社名告知所在系的图书资料员,不几天,他便从校外借回该书,送到笔者手中。
另一方面,每位科教人员都被一种无形的驱动力激励着。为追思前贤、勉励来者,学校以赫胥黎、布莱克等该校名流学者的名字命名学校的主要建筑物,校内过厅安放着他们的胸像雕塑,有的诺贝尔奖证书还悬挂在墙上让人瞻仰,营造出一种氛围,激励人们成才、成名、成家。同时,学校把职称与经济利益和个人声誉紧密挂钩,而职称晋升对教学、科研、奉献三个方面都有具体而严格的要求。一个不搞科研的教师,其教学工作无论多好,只能算一名出色的讲员(Lecturer)或者被评为优秀讲员,但不能当教授,不存在所谓的“教学型教授”。每位教师都被一种无形的力量鞭策着,既要搞好教学保住基本职位,还要鼓足干劲搞科研,多出成果,热心校、系的公益活动,多做贡献,才能晋级,得到丰厚回报。这样一来,科教人员在提高自身水平和获取利益的同时,学校的整体实力也得到不断增强,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中国教育报》2003年7月5日第4版
本词条由以下会员参与贡献
- li>
- dongjinpeng li>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