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格罗森迪克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格罗森迪克(Grothendieck)是代数几何 (algebraic geometry) 大师,曾在一九六六年获得数学界至高荣耀的菲尔兹奖 (FieldsMedal)。依据很多人的看法,格罗森迪克改变了数学的风貌,尤其是他把代数几何带上更为一般性,更抽象,也更壮观的境地,他所引进的很多概念、语言、工具已经深深的嵌入在数学里。他曾雄据数学中最艰深的代数几何领域长达十余年,影响了好几代的数学家,这样的人物一世纪不超过十个。
  格罗森迪克的父亲出身乌克兰犹太家庭,是无政府主义者,二十世纪初曾参与推翻沙皇的革命;他的母亲出身德国汉堡中产家庭,父母二人相遇于柏林─这也是格罗森迪克诞生之地。纳粹崛起之后,他的父母从柏林逃到巴黎,将五岁的他托付给别人扶养。他后来回忆,那段突然与父母分离的时间很不好捱。后来反犹太人的浪潮越来越大,格罗森迪克营的日子直到二次大战结束。 
  战争结束后,格罗森迪克从学于名师嘉当 (H.Cartan)。他在嘉当著名的讨论会中结识了当时顶尖的数学家,如雪伐雷 (C. Chevalley)、魏尔 (A. Weil)、许瓦兹 (L Schwartz) 等人。他从此如鱼得水,尽情地发挥他的数学天份。不过他以一个外国人(事实上是无国籍)的身分,很难在法国找到永久教职,但如果入了法国籍,却得去服兵役,这是他万万不愿意的,所以只好到巴西与美国从事研究,担任访问教授。最后,格罗森迪克到了一九五九年才刚设立的「高等科学研究院 (IHES)」担任教授。这是私人创建的单位,所以容的下格罗森迪克。
  从那时到一九七零年的十二年间 润饰完成)。这本(套)书长达一千八百余页,非常难读,但是内行人都知道真正的宝贝在这里。 可是格罗森迪克在那意气风发的十二年过后,忽然辞职退出数学圈,原因据说是他发现了IHES也受到军方的支助。对于一位正值盛年的顶尖数学家来说,他这样的作为可说是前所未见,也必然引发人们的好奇。格罗森迪克后来到较不知名的大学任教,一九九一年后就隐居到不知名的地方去了。
  他在一九八六式英文翻译(见扩展阅读注释),一些根据回忆录所撰写的文章也发表了(见扩展阅读注释)。一般读者可以看到格罗森迪克除了数学之外,对于写作也相当用心,是位有独特风格的写手。
  《收获与播种》里头多处谈到数学的内涵,很值得年轻学子参考。例如格罗森迪克谈到两种数学风格∶如果把证明数学定理比喻成敲开坚果,一种方法用是榔头与凿子直接攻坚;另一种方式是「把坚果浸在让其软化的液体中,何不就用水?然后不时地去搓它,或是将让它浸在那里。几个月下来,壳就会变软,当时间到了,稍微用手一压就ligne) 说格罗森迪克的证明常是一大串微不足道的小步所组成的,「看起来什么事也没做出来,但是最后却出现了一个非常不简单的定理。」
  一九八八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把克拉弗奖 (Crafoord Prize) 颁给格罗森迪克与德林。没想到格罗森迪克拒绝接受这个奖,他写信感谢皇家科学院同时说明拒绝的理由∶第一,他的教授薪水(甚至是即将开始的退休金)已经超过自己与家人物质生活所需。至于他工
  作的成就,时间才是最好的裁判,眼前的荣誉不是。第二,「克拉弗奖的所有对象已经有了足够的物质报酬与科学声望,以及随附而来的权力与优惠,而这些过额的奖励不也是对于其他人的剥夺吗?」第三,虽然他「对于科学的热情没有改变,但越来越远离学术子,而学术圈的伦理日益走下坡,以至学术剽窃越来越平常」。如果他「参与了给奖的游戏」,就代表他认可了科学世界这种不健康的走向。格罗森迪克强调第三点理由是最重的理由。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格罗森迪克”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