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本哲学原理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第一次试图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察,并初步阐述自己的新的经济学、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的一部早期文稿。它主要是由三个笔记本组成:
笔记本I 是马克思在研读了让•巴•萨伊的《论政治经济学》和亚•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两部著作并写了摘要之后,用比较短的时间写出的。斯密把资产阶级社会中工人阶级、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的收入形式即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视为他的价值理论的核心因素,称它们是收入、交换价值的原因和自然价格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把斯密学说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这三个经济范畴加以比较分析,揭示了斯密学说的矛盾。他把笔记本I分作三栏,各栏分别加上标题《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马克思在阐述和分析时按标题分三栏或两栏书写,后来甚至不分标题分栏书写。
在笔记本I的第XXII页,马克思揭露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虽然认识到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却不考察工人同生产的直接关系,掩盖了异化劳动。他详细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异化劳动。对马克思的这一长篇论述,编者冠以标题《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
在写笔记本II以前,马克思对约•拉•麦克库洛赫《论政治经济学的起源、发展特殊对象和重要性》(法译本)及该书译者吉•普雷沃写的《译者对李嘉图体系的思考》作了摘要。马克思还写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一文摘要》(《马恩全集》中文第1版第42卷第3-4页)。
笔记本II只保存下来第XL页至XLII页。第XL页开头只保存了半句话。编者对这几页笔记加上标题:《私有财产的关系》。马克思在这里把“现代国民经济”即“李嘉图、穆勒等人”的观点同斯密、萨伊的观点相对照,看到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内部的差别。
笔记本III的内容不是一篇完整的、合乎逻辑构思的论文,而是马克思把自己的思考立即记述下来的笔记。它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写在笔记本III第XXXIX页和XL页上的一篇《序言》草稿,标题是马克思加的,现作为独立的部分编 在《手稿》的开头。《序言》最早是从1844年8月12日起写的。
笔记本III的其他部分,作者未加标题,现在的标题都是编者按内容分别加上的。
笔记本III开头部分是对笔记本II未保存下来的第XXXVI页的补充:《私有财产和劳动》。接着,是对笔记本II未保存下来的第XXXIX页的若干补充。补充一《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先就有产和无产的对立向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发展作了简短补充,然后以比较长篇幅论述通过扬弃私有财产来抛弃人的自然异化。马克思试图对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新社会的本质特征,即对共产主义进行理论论证。论述共分七点。其中第六点和第七点,编者按其内容编入补充之二和补充之三。
补充之二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开关部分是马克思在论述共产主义这一题目中所写的第六点;;接下来是对第六点的一个增补,即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分析;从这种分析入手,马克思转而批判分析了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这又是对关于扬弃人的自我异化的进一步补充;由此出发,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体系。但是,马克思并没有从内容和逻辑上把批判分析进行下去,最后以黑格《哲学全书》的两段引文结束。
补充之三是马克思在论述共产主义这一题目中所写的第七点编者按其内容编入《私有财产和需要》这一标题下。
继上述补充之后,马克思在笔记本III中写了有关从资产阶级经济学中提出的不同题目的若干增补。这些增补在内容和逻辑上没有直接联系,马克思在书写时用横线将这些概述分隔开。
笔记本III还包括两个片断:《分工》和《货币》。从内容上说,它们是相对完整的论述。
马克思在中断了笔记本III的写作后,就同恩格斯投入撰写《神圣家族》的工作。正是在这时,他开始对大•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詹•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这两著作的法译本作了摘要。这两个摘要的特点是,马克思对作者的理论观点作了更多的评价、解释和批判,从而形成他自己的长篇论述。这些论述涉及《经济学哲学手稿》三个笔记本中只是部分地谈到或根本未谈到的问题。因为此,可以把这两个摘要看作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补充,是对笔记本III的研究和直接继续。
笔记本I 是马克思在研读了让•巴•萨伊的《论政治经济学》和亚•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两部著作并写了摘要之后,用比较短的时间写出的。斯密把资产阶级社会中工人阶级、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的收入形式即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视为他的价值理论的核心因素,称它们是收入、交换价值的原因和自然价格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把斯密学说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这三个经济范畴加以比较分析,揭示了斯密学说的矛盾。他把笔记本I分作三栏,各栏分别加上标题《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马克思在阐述和分析时按标题分三栏或两栏书写,后来甚至不分标题分栏书写。
在笔记本I的第XXII页,马克思揭露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虽然认识到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却不考察工人同生产的直接关系,掩盖了异化劳动。他详细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异化劳动。对马克思的这一长篇论述,编者冠以标题《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
在写笔记本II以前,马克思对约•拉•麦克库洛赫《论政治经济学的起源、发展特殊对象和重要性》(法译本)及该书译者吉•普雷沃写的《译者对李嘉图体系的思考》作了摘要。马克思还写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一文摘要》(《马恩全集》中文第1版第42卷第3-4页)。
笔记本II只保存下来第XL页至XLII页。第XL页开头只保存了半句话。编者对这几页笔记加上标题:《私有财产的关系》。马克思在这里把“现代国民经济”即“李嘉图、穆勒等人”的观点同斯密、萨伊的观点相对照,看到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内部的差别。
笔记本III的内容不是一篇完整的、合乎逻辑构思的论文,而是马克思把自己的思考立即记述下来的笔记。它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写在笔记本III第XXXIX页和XL页上的一篇《序言》草稿,标题是马克思加的,现作为独立的部分编 在《手稿》的开头。《序言》最早是从1844年8月12日起写的。
笔记本III的其他部分,作者未加标题,现在的标题都是编者按内容分别加上的。
笔记本III开头部分是对笔记本II未保存下来的第XXXVI页的补充:《私有财产和劳动》。接着,是对笔记本II未保存下来的第XXXIX页的若干补充。补充一《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先就有产和无产的对立向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发展作了简短补充,然后以比较长篇幅论述通过扬弃私有财产来抛弃人的自然异化。马克思试图对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新社会的本质特征,即对共产主义进行理论论证。论述共分七点。其中第六点和第七点,编者按其内容编入补充之二和补充之三。
补充之二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开关部分是马克思在论述共产主义这一题目中所写的第六点;;接下来是对第六点的一个增补,即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分析;从这种分析入手,马克思转而批判分析了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这又是对关于扬弃人的自我异化的进一步补充;由此出发,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体系。但是,马克思并没有从内容和逻辑上把批判分析进行下去,最后以黑格《哲学全书》的两段引文结束。
补充之三是马克思在论述共产主义这一题目中所写的第七点编者按其内容编入《私有财产和需要》这一标题下。
继上述补充之后,马克思在笔记本III中写了有关从资产阶级经济学中提出的不同题目的若干增补。这些增补在内容和逻辑上没有直接联系,马克思在书写时用横线将这些概述分隔开。
笔记本III还包括两个片断:《分工》和《货币》。从内容上说,它们是相对完整的论述。
马克思在中断了笔记本III的写作后,就同恩格斯投入撰写《神圣家族》的工作。正是在这时,他开始对大•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詹•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这两著作的法译本作了摘要。这两个摘要的特点是,马克思对作者的理论观点作了更多的评价、解释和批判,从而形成他自己的长篇论述。这些论述涉及《经济学哲学手稿》三个笔记本中只是部分地谈到或根本未谈到的问题。因为此,可以把这两个摘要看作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补充,是对笔记本III的研究和直接继续。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经济学哲学
收藏到: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