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电价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以1985年为分水岭,1985年之前的办电政策是国家统一建设电厂和全国统一电价。由于严重缺电,为了鼓励投资电力的积极性,1985年,政府出台了燃运加价和还本付息电价这2项基本电价政策。电价的制定基本上以个别投资和生产成本为依据,由于一些衍生的子政策,上网电价五花八门,形成 “ 一厂一价”甚至“ 一机一价”的局面。不可否认,这种做法激发了各方集资办电的热情,在较短时期内解决了中国严重缺电的局面,支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然而,由于对发电投资成本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导致上网电价持续上涨。
随着电力供需矛盾的好转,社会各界对“还本付息”电价提出了很多反对意见, 1998年开始改为按经营期方法核定上网电价,国家计委计办价格[2001]701号文《国家计委关于规范电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了经营其电价的基本原则,2004年, 国家出台标杆电价政策,上网电价机制逐步从个别成本定价过渡到标准成本定价, 即占据绝大部分份额的新建燃煤机组执行所在省份的标杆电价,但对于核电、大型水电仍采取个别成本定价的方法,而对目前因能源结构变化而国家大力鼓励其发展的新能源发电企业则采取招标价格(风电)或燃煤机组标杆电价加固定价格(其他类型新能源)的方法进行定价。执行标杆电价以来,新建火电机组造价显著下降,电源投资成本在2001-2005年期间下降了12% ~ 17 %。
标杆电价政策和水平发布后,社会各界对此评价很高。但是在执行过程中,部分地区对水电标杆电价提出了意见,意见主要集中在水电的投资成本差异过大,如有坝没坝、坝高坝低,水库的库容差异也大,有的多年调节,有的是年调节等,统一的水电标杆电价导致水电企业之间的利润差异过大。国家发改委经过权衡,虽然没有正式下文正式宣布废除水电的标杆电价政策,但是在各省以后的政策执行过程中,没有将水电标杆电价作为一项硬的政策来执行,这项政策在2005年的煤电联动加价时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鉴于对于水电电价国家尚未出台明确的上网电价政策,本文在下面的分析研究中,将主要是针对火电厂的上网电价以及投资决策进行研究。
标杆电价机制的形成,改变了“一机一价”的定价方式,使发电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公平,同一区域的各个电厂在上网电价水平上处于同一起跑线,发电企业之间的竞争变为造价和运营成本的竞争。标杆电价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标杆,投资者将根据标杆电价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测算出项目盈利状况。如果投资者造价、运营成本高于标杆电价对应的标准造价和运营成本,企业就无法获得标杆电价对应的内部收益率,反之则会超过社会平均的内部收益率,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将较原有的“一机一价”的定价体制变得更加清晰、明确。不同的企业的项目造价控制和运营成本存在差异,相同的标杆电价给发电企带来不同的盈利水平。企业对利润的追求促使企业以标杆电价倒推标杆造价、标杆生产成本,加强内部管理,全面控制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但是由于标杆电价机制上存在的不足,也会给企业的投资决策带来一定的风险。2003年以来由于煤炭市场变化和排污费等政策性因素影响,发电企业的生产成本发生急剧变化。特别是煤炭价格,从2004年5月起大幅度调整,加之两个周期的煤电联动水平的不到位,目前不少省区的标杆电价水平已不能保证正常的投资回报。由于标杆电价的固化,标杆电价制定和发布没有考虑到机组特性,60万千瓦机组,机组大、参数高,机组技术经济性能大大优于30万千瓦机组和10万千瓦机组。但目前的标杆电价没有考虑这一差异,执行的范围包括从2004年起新投产的所有电网统一调度的燃煤机组,同时包括供热机组。10万及以下机组,10万至20万机组,30万及以上机组全部执行统一的标杆电价。由于起点不一致,中小机组、供热机组投产后将得不到合理的投资回报,甚至可能出现严重的亏损。60万、30万、10万系列机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比较如表3一3所示(2005年数据)。
表9 60万、30万、10万系列机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比较表
项目 单位 60万千瓦 30万千瓦 10万千瓦
单位造价 元/千瓦 4000 4500 6000
厂用电率 % 5.06 6.04 12.87
单位电量的折旧 元/兆瓦时 73.99 83.24 94.34
供电标煤耗 克/千瓦时 326.05 349.05 380.29
单位售电成本 元/兆瓦时 185.36 266.55 289.90
单位利润 元/兆瓦时 69.40 -36.03 -60.82
通过以上实证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由于10万千瓦供热机组的技术经济特性与30万千瓦机组和60万千瓦机组存在较大差异,机组单位发电成本差别很大。如果执行统一的标杆电价水平,10万千瓦供热机组必然会严重亏损。
大机组经济效率明显优于小机组,其优点在于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电厂的规模经济效益。目前,国家正在进行有关机组经济调度等有关方面的研究,能耗指标低、发电效率高的大型机组将会优先安排上网,能耗指标高、发电效率低的小容量机组也将逐步被市场所淘汰。
因此,发电企业在投资决策时,机组选型、项目所在地区的煤炭价格和供应情况以及市场需求的分析研究是项目决策的关键环节。
随着电力供需矛盾的好转,社会各界对“还本付息”电价提出了很多反对意见, 1998年开始改为按经营期方法核定上网电价,国家计委计办价格[2001]701号文《国家计委关于规范电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了经营其电价的基本原则,2004年, 国家出台标杆电价政策,上网电价机制逐步从个别成本定价过渡到标准成本定价, 即占据绝大部分份额的新建燃煤机组执行所在省份的标杆电价,但对于核电、大型水电仍采取个别成本定价的方法,而对目前因能源结构变化而国家大力鼓励其发展的新能源发电企业则采取招标价格(风电)或燃煤机组标杆电价加固定价格(其他类型新能源)的方法进行定价。执行标杆电价以来,新建火电机组造价显著下降,电源投资成本在2001-2005年期间下降了12% ~ 17 %。
标杆电价政策和水平发布后,社会各界对此评价很高。但是在执行过程中,部分地区对水电标杆电价提出了意见,意见主要集中在水电的投资成本差异过大,如有坝没坝、坝高坝低,水库的库容差异也大,有的多年调节,有的是年调节等,统一的水电标杆电价导致水电企业之间的利润差异过大。国家发改委经过权衡,虽然没有正式下文正式宣布废除水电的标杆电价政策,但是在各省以后的政策执行过程中,没有将水电标杆电价作为一项硬的政策来执行,这项政策在2005年的煤电联动加价时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鉴于对于水电电价国家尚未出台明确的上网电价政策,本文在下面的分析研究中,将主要是针对火电厂的上网电价以及投资决策进行研究。
标杆电价机制的形成,改变了“一机一价”的定价方式,使发电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公平,同一区域的各个电厂在上网电价水平上处于同一起跑线,发电企业之间的竞争变为造价和运营成本的竞争。标杆电价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标杆,投资者将根据标杆电价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测算出项目盈利状况。如果投资者造价、运营成本高于标杆电价对应的标准造价和运营成本,企业就无法获得标杆电价对应的内部收益率,反之则会超过社会平均的内部收益率,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将较原有的“一机一价”的定价体制变得更加清晰、明确。不同的企业的项目造价控制和运营成本存在差异,相同的标杆电价给发电企带来不同的盈利水平。企业对利润的追求促使企业以标杆电价倒推标杆造价、标杆生产成本,加强内部管理,全面控制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但是由于标杆电价机制上存在的不足,也会给企业的投资决策带来一定的风险。2003年以来由于煤炭市场变化和排污费等政策性因素影响,发电企业的生产成本发生急剧变化。特别是煤炭价格,从2004年5月起大幅度调整,加之两个周期的煤电联动水平的不到位,目前不少省区的标杆电价水平已不能保证正常的投资回报。由于标杆电价的固化,标杆电价制定和发布没有考虑到机组特性,60万千瓦机组,机组大、参数高,机组技术经济性能大大优于30万千瓦机组和10万千瓦机组。但目前的标杆电价没有考虑这一差异,执行的范围包括从2004年起新投产的所有电网统一调度的燃煤机组,同时包括供热机组。10万及以下机组,10万至20万机组,30万及以上机组全部执行统一的标杆电价。由于起点不一致,中小机组、供热机组投产后将得不到合理的投资回报,甚至可能出现严重的亏损。60万、30万、10万系列机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比较如表3一3所示(2005年数据)。
表9 60万、30万、10万系列机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比较表
项目 单位 60万千瓦 30万千瓦 10万千瓦
单位造价 元/千瓦 4000 4500 6000
厂用电率 % 5.06 6.04 12.87
单位电量的折旧 元/兆瓦时 73.99 83.24 94.34
供电标煤耗 克/千瓦时 326.05 349.05 380.29
单位售电成本 元/兆瓦时 185.36 266.55 289.90
单位利润 元/兆瓦时 69.40 -36.03 -60.82
通过以上实证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由于10万千瓦供热机组的技术经济特性与30万千瓦机组和60万千瓦机组存在较大差异,机组单位发电成本差别很大。如果执行统一的标杆电价水平,10万千瓦供热机组必然会严重亏损。
大机组经济效率明显优于小机组,其优点在于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电厂的规模经济效益。目前,国家正在进行有关机组经济调度等有关方面的研究,能耗指标低、发电效率高的大型机组将会优先安排上网,能耗指标高、发电效率低的小容量机组也将逐步被市场所淘汰。
因此,发电企业在投资决策时,机组选型、项目所在地区的煤炭价格和供应情况以及市场需求的分析研究是项目决策的关键环节。
本词条由以下会员参与贡献
- xwba2008 li>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