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地缘政治学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地缘政治学是一种探讨个人、组织或团体,因为空间分布等的地理因素,经营政治的手段及方法。目前用于军事、外交等战略分析方面较多。常常以地理因素为底,经济,社会,军事,外交,历史,政治等为面进行分析。

中国战国时代的纵横家,是中国古老的地缘政治学。

源起编辑本段回目录



大部分的人同意,地缘政治学源起于政治地理学。而地缘政治理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1897年所提的“国家有机体”论,以及之后发表的“生存空间”概念。但是“地缘政治”这一词,则是源自于瑞典学者契伦(en:Rudolf Kjellén)。契伦进一步发展拉采尔的理论,用地理来解释政治现象。
[编辑] 传统地缘政治理论

海权论编辑本段回目录


美国海军军官,同时也是历史学家的马汉,经由对英国海军发展与海洋霸权的研究,提出一套以制海权概念解释历史的理论。于1890年,出版“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阐述海权理论,其论点之中心在于海上力量对于国家繁荣与安全的重要性,若是一个国家要成吴届强国,必须要掌握在海洋上自由行动的能力。

陆权编辑本段回目录



1904年,英国地缘政治学鼻祖麦金德发表了“历史的地理枢纽”论文,创立了与海权相对应的陆权理论。他将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称为枢纽地带,是其为世界政治的枢纽。1919年,又将“枢纽地带”的概念修改为“心脏地带(heartland)”,并且把欧、亚、非三大陆统称为“世界岛”。他的“心脏地带论”认为

控制了东欧就等于控制了心脏地带,控制了心脏地带就等于控制了世界岛,控制了世界岛就等于控制了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地缘政治学家尼古拉斯·斯皮克曼则于40年代基于麦金德的心脏地带概念,提出了相应的“边缘地带(rimland)”学说。他认为,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发生在边缘地带,而且边缘地带在经济上、人口上都超越心脏地带。因此

控制了边缘地带就等于控制了欧亚大陆,控制了欧亚大陆就等于控制了世界的命运

空权论编辑本段回目录



空权论首先由意大利将军朱利欧·杜黑提出,他认为“天路”是两点之间最近的距离,而空权可以决定战争的命运。1921年发表“制空权”一书,指出要发展强大的空军,争夺制空权,获得战略主动。而以空军摧毁敌国战略目标,即无须与陆军海军正面作战,也能够消灭抵抗的意志。[5]
[编辑] 德国地缘政治

德国地缘政治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代表人物是德国将军卡尔·豪斯霍弗尔,他推崇“国家有机体”与“心脏地带”学说,并且深受生存空间概念的影响。他认为,生存空间是国家发展的必要条件,因而国家掠夺更多的生存空间是合理的;而心脏地带论也可以说明德国的战略定位与对外战略。20世纪20年代开始,他利用其创办的期刊推广德国地缘政治的思想,并且影响了纳粹扩张主义的发展。德国地缘政治成为纳粹德国恶名昭彰扩张主义的后盾,连带拖累了战后地缘政治及政治地理学的地位与发展。[6]

现代地缘政治理论编辑本段回目录


分裂世界论



代表人物:柯恩(Saul B. cohen)
代表著作:分裂世界的地理与政治

文明冲突论


代表人物:塞缪尔·P·亨廷顿
代表著作:文明的冲突、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单极论



代表人物:布里辛斯基
代表著作:大棋盘

多极论



代表人物:季辛吉
代表著作:大外交

整合论



代表人物:德芒戎(fr:Albert Demangeon)
代表著作:欧洲的衰弱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地缘政治学”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