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荒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其他省市也出现了“民工荒”现象。这是用工制度的一个不合理现象。按理说,出现“民工荒”对民工是好事,说明市场对他们需求增加了,但事情并不让人乐观。过低的工资待遇和一些歧视行为,让民工也寒心。他们逐渐意识到,城里的那份工作并不可靠,由当初的趋之若鹜变得理性起来,城市里就出现了招不到民工的现象,所谓的“民工荒”。如何正确对待和使用民工,适当地提高他们的各种待遇,是摆在用人单位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当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毕竟他们是财富的创造者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更重要的是,要让民工遇到困难时有法有据可依,才能吸引民工就业。
“民工荒”还能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明一种现象——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这说明目前的经济运转非常好。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民工潮”成为描述中国农村劳动力城镇流动的专用名词。“民工荒”这个词汇,曾经因为金融危机爆发而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渐回暖,关于“民工荒”现象的报道又开始占据各大媒体的版面。
2009年8月以来,据多家媒体报道,在中国的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很多中小企业的订单大量增加,但是却招不到工人。来自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珠三角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显示,这个接纳全国近1/3农民工的地区,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在1:1.14到1:1.51之间,也就是说每个求职的人有1个以上岗位虚位以待;在温州,2009年8月份该地区职介中心的用工缺口占比73%多,相比2009年6月52%上升了21个百分点。
[编辑本段]产生原因
首先,仔细地分析沿海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人们不难发现,新一轮的“民工荒”并不是早期“民工荒”的简单延续,更多表现为因2008年金融危机不少企业减产停产从而大幅度裁员以后出现的用工反弹,这些企业忙活的大都是“短单”和“小单”,带有很强的季节性,这种情况究竟能够持续多久,还是一个未知数。万一后续订单无法跟上,这些农民工再度被裁减,这对他们的精力和感情都是一大打击。
其次,在媒体调查中发现,有些地方虽然一面在闹“民工荒”,但是还是有很多农民工无法就业,根本原因就是待遇太低。在温州,一个农民工一般的月薪期望为1500元,但实际上企业只能开出1000—1200元的工资,这主要是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导致企业利润下滑,使得很多企业把工资压得很低。现在虽然接到了订单,但是很多订单只是企业为了稳定客户而接下的“薄利单”,有的甚至是零利润,所以即使是缺人,也无助于提高农民工待遇。
再次,自2008年年底大量农民工返乡以来,各地为了稳定农民工就业采取了很多有利措施,比如扶助农民工创业、对农民工进行培训等等,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缓解金融危机下农民工的就业难题,而且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也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为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贮备实用型技术人才
[编辑本段]实例
2009年初,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减速,大量农民工失岗返乡。2010年,由于经济迅速回暖,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严重的缺工现象。这一缺工比例,虽然不及“民工荒”说法最盛行时的水平,却显示出企业用工需求迅速回升的明显势头。比对以往用工情况,经济复苏是本轮“民工荒”的本质诱因。
如果说过去20年,我国主要是通过农村廉价劳动力完成“原始积累”的话,那么“民工荒”则警示我们:要想在知识经济的挑战中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就必须转移经济发展战略,把廉价劳动力变成高价值、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若想在行业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留住农民工便是重要的一步。因此,企业需要从人性化关爱、尊重的角度出发,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保障民工的合法权益,让农民工自身感受到一种成就感和尊重感。只有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才能增强农民工同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农民工在企业工作的稳定性和积极性。
[编辑本段]评价
“民工荒”未必是一件坏事。从积极的意义看,长三角、珠三角甚至传统人力资源大省缺工,首先意味着劳动力开始从“无限供给”转而成为稀缺资源。无疑,农村收入的提高,和内陆省份经济发展,为外来工群体提供了除沿海省份之外的更多选择;而随着60后、70后外来工的逐渐老去,80后、90后粉墨登场,与父辈相比,新生代外来工对个人自由的重视,以及对“吃苦耐劳”等外来工传统价值观的颠覆,更令不少传统制造业企业开始朝向更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变。种种迹象表明,当劳资供求关系发生逆转之时,外来工的议价权正在逐步提升。 但从另一方面,珠三角地区每年春节过后闹“民工荒”本来就有,但是今年尤其严重,这其中与用人企业的管理制度有很大干系。单单从2009年至2010,著名代工大厂富士康就出现3人死亡,并被社会及媒体关注,形成极大的反响。
此外,调查显示,“民工荒”并不像想象中那么严重,上市公司仍处在“安全地带”。无论是家电业、服务业、制造业,上市公司都认为“民工荒”没有殃及自身。
值得一提的是,相对于“民工潮”而言,“民工荒”不仅预示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更预示着新一代民工觉悟的提高、权利意识的增强,是一种真正的进步。
“民工荒”还能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明一种现象——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这说明目前的经济运转非常好。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民工潮”成为描述中国农村劳动力城镇流动的专用名词。“民工荒”这个词汇,曾经因为金融危机爆发而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渐回暖,关于“民工荒”现象的报道又开始占据各大媒体的版面。
2009年8月以来,据多家媒体报道,在中国的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很多中小企业的订单大量增加,但是却招不到工人。来自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珠三角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显示,这个接纳全国近1/3农民工的地区,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在1:1.14到1:1.51之间,也就是说每个求职的人有1个以上岗位虚位以待;在温州,2009年8月份该地区职介中心的用工缺口占比73%多,相比2009年6月52%上升了21个百分点。
[编辑本段]产生原因
首先,仔细地分析沿海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人们不难发现,新一轮的“民工荒”并不是早期“民工荒”的简单延续,更多表现为因2008年金融危机不少企业减产停产从而大幅度裁员以后出现的用工反弹,这些企业忙活的大都是“短单”和“小单”,带有很强的季节性,这种情况究竟能够持续多久,还是一个未知数。万一后续订单无法跟上,这些农民工再度被裁减,这对他们的精力和感情都是一大打击。
其次,在媒体调查中发现,有些地方虽然一面在闹“民工荒”,但是还是有很多农民工无法就业,根本原因就是待遇太低。在温州,一个农民工一般的月薪期望为1500元,但实际上企业只能开出1000—1200元的工资,这主要是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导致企业利润下滑,使得很多企业把工资压得很低。现在虽然接到了订单,但是很多订单只是企业为了稳定客户而接下的“薄利单”,有的甚至是零利润,所以即使是缺人,也无助于提高农民工待遇。
再次,自2008年年底大量农民工返乡以来,各地为了稳定农民工就业采取了很多有利措施,比如扶助农民工创业、对农民工进行培训等等,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缓解金融危机下农民工的就业难题,而且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也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为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贮备实用型技术人才
[编辑本段]实例
2009年初,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减速,大量农民工失岗返乡。2010年,由于经济迅速回暖,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严重的缺工现象。这一缺工比例,虽然不及“民工荒”说法最盛行时的水平,却显示出企业用工需求迅速回升的明显势头。比对以往用工情况,经济复苏是本轮“民工荒”的本质诱因。
如果说过去20年,我国主要是通过农村廉价劳动力完成“原始积累”的话,那么“民工荒”则警示我们:要想在知识经济的挑战中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就必须转移经济发展战略,把廉价劳动力变成高价值、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若想在行业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留住农民工便是重要的一步。因此,企业需要从人性化关爱、尊重的角度出发,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保障民工的合法权益,让农民工自身感受到一种成就感和尊重感。只有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才能增强农民工同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农民工在企业工作的稳定性和积极性。
[编辑本段]评价
“民工荒”未必是一件坏事。从积极的意义看,长三角、珠三角甚至传统人力资源大省缺工,首先意味着劳动力开始从“无限供给”转而成为稀缺资源。无疑,农村收入的提高,和内陆省份经济发展,为外来工群体提供了除沿海省份之外的更多选择;而随着60后、70后外来工的逐渐老去,80后、90后粉墨登场,与父辈相比,新生代外来工对个人自由的重视,以及对“吃苦耐劳”等外来工传统价值观的颠覆,更令不少传统制造业企业开始朝向更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变。种种迹象表明,当劳资供求关系发生逆转之时,外来工的议价权正在逐步提升。 但从另一方面,珠三角地区每年春节过后闹“民工荒”本来就有,但是今年尤其严重,这其中与用人企业的管理制度有很大干系。单单从2009年至2010,著名代工大厂富士康就出现3人死亡,并被社会及媒体关注,形成极大的反响。
此外,调查显示,“民工荒”并不像想象中那么严重,上市公司仍处在“安全地带”。无论是家电业、服务业、制造业,上市公司都认为“民工荒”没有殃及自身。
值得一提的是,相对于“民工潮”而言,“民工荒”不仅预示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更预示着新一代民工觉悟的提高、权利意识的增强,是一种真正的进步。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民工荒
收藏到: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