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综合配套改革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概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国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上海浦东新区中国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上海浦东新区

  综合配套改革是我国改革历程的第四个阶段。回顾我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历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2月-1984年9月)为起步阶段,重点在农村,同时进行国企扩权试点,并创建经济特区;第二阶段(1984年10月-1991年12月)为展开阶段,重点在城市。国企改革是中心,价格改革是关键,改革向科技、教育领域扩散;第三个阶段(1992年初-2005年6月)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点是制度创新,主要是进一步扩大和发展市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第四个阶段(2005年6月至今)的主要标志是当前方兴未艾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国家根据发展改革的实际需要,选择一些符合条件的地区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解决试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同时通过局部示范、以点促面,为有效解决面上共性问题提供借鉴。

改革背景编辑本段回目录

  如果说前两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破”,即打破旧体制,那么后两个阶段的特点就是“立”,即创建新体制;如果说前两个阶段增量式改革符合“帕累托改进”,即有人收益而无人受损,那么从第三个阶段开始,这种局面开始发生改变,一部分社会群体为改革付出了代价,贫富差距加大,民众对改革的认同感有所下降;如果说前两个阶段的改革理念主要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那么在第三个阶段中,随着各种深层次社会矛盾的日益凸现,改革的天平应当更加向公平倾斜,向利益格局的再调整和改革推进的系统性和全局性倾斜。

  当前,浅层次的、相对容易完成的改革任务基本上都已完成,改革逐步迈进“深水区”,各项改革正向更深层次的攻坚阶段挺进。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化,各种矛盾逐步集中暴露,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超出了先前的预期。尽管我国的体制环境较之以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改革远未成功,而是进入了一种进退维谷的胶着状态。事实证明,改革越向深层推进,各方面、各领域的联动性就越强,而各方面改革能否协同配套推进,不仅制约着改革的进程,而且决定着改革的成效。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新的问题又在不断涌现,各种矛盾相互交织,这使得改革的难度大大增加,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和配套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就是在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国家选择一些符合条件的地区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一方面可以通过试点探索,积累经验,通过局部示范、以点促面,为有效解决面上的共性问题和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借鉴;另一方面,可以把改革风险和试错成本控制在一定区域之内,平稳有序推进改革进程。中国的改革开放一直处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之中。没有实践的探索,就不会有理论的创新;没有理论的指导,实践就是盲目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改革进程编辑本段回目录

  2005 年6 月27 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上海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浦东成为我国新时期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今年5月26日中央又正式发布了《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按照国务院和温家宝总理的指示,深圳是经济特区,是当然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至2006年,我国已经成立了三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上海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方案

2005年6月国务院办公会议批准浦东新区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
中国批复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为深化改革探路中国批复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为深化改革探路

  2006年5月,中国国务院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支持天津滨海新区在企业改革、科技体制、涉外经济体制、金融创新、土地管理体制、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农村体制、社会领域、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管理制度以及行政管理体制等十个方面先行试验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
  2006年6月,《國務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公布,意见指出:“在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原则上可安排在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
  2007年11月21日,中国保监会与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天津滨海新区保险改革试验区创新发展的意见》。根据《意见》精神,在保险企业、保险业务、保险市场、保险开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创新措施,中国保监会原则上均可以安排在试验区先行先试。
  2008年3月19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這一方案中,最重要的金融創新舉措之一是在天津设立OTC市场,這將在中國形成深圳、上海證券交易市場之外又一个新的資本市場。
  2009年10月29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金融创新专项方案》,原则同意按照方案开展工作,要求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创新,力争取得积极成效。通过在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的先行先试,努力建设与北方经济中心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和全国金融改革创新基地,为全国提供借鉴和示范。

当前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主要任务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政府体制改革
综合配套改革《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研究》

  各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都把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行政体制作为中心任务。在创新政府管理机制方面,主要探索如何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建立一种互补、高效的新的管理体制,解决现有的城市管理中部门条块分割、管理扯皮的普遍现象,建立对社会管理、经济发展和重大问题发现解决机制以及降低行政成本等问题。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和街道等基层组织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强化基层组织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在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方面,各地都逐步建立和完善行政效能评估机制和投诉监督机制。内部通过审计监察渠道,外部通过电子网络平台和其他社会公众监督形式,对政府部门的行政效能进行评估和监督。同时提高财政支出绩效,努力推进财政收支管理改革,加强各方面对财政支出的监督。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方面,主要是深化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建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新的方式和机制。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培训等方面,加强政府的服务管理职能,积极探索财政投入方式的改革,为社会提供更优化的机制和方式,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在弱化微观经济管理的职能方面,主要是减少行政审批的事项,建立行政事项的审核公开制度,规范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管理机制是我国进入新时期所面临的新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最新理论研究的成果已经将社会管理机制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第三发展机制与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相提并论。
目前我国原有的社会管理体制已经陈旧落后,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尚待建立,因而社会服务功能相对较弱,社会矛盾日益积累和突显。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这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解决社会综合治理、综合执法和综合执政的问题,形成新的城市管理快速发展机制和促进机制;强化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的城区管理服务职能;改革街道和社区基层管理体制;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加强和优化人口管理,特别是外来人口管理,重点解决进城农民工的就业、居住、医疗、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等问题;改革现有的公共事业体制和社会保障体制,当前主要解决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卫生和教育方面的问题等。

(三)建立创新型社会的体制和机制

   建立创新型社会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深化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市场经济条件和自主创新的体制,减少政府部门的多头管理、职能错位问题;建立完善以政府引导、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参与的科技、科研技术创新体系,并在投融资、外贸进出口、采购和消费政策等方面形成协同一致的机制;改革和创新财政支持研发的资金配置方式,同时政府部门逐步从科技资源配置的主体变成政策的制订者和绩效的评估者;拓宽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资渠道,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机制,加大对中小科技创新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并健全风险投资企业的进入和退出机制;政府下大气力建立知识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营造知识创新和研发的良好条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探索这方面的行政执法与刑法相衔接的机制;改革人才的管理机制和管理体制,为自主创新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等。

(四)建立法制社会

  中国改革已进入到改革上层建筑的阶段,其重要的方向就是建立民主法制的社会。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都把建设法制社会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都把综合配套改革措施与建设法制社会结合起来,通过立法来巩固改革的成果,通过执法和依法行政来转变政府行为和健全完善社会管理模式等。

(五)建立循环经济

  建立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和能源,加强生态和环境保护,建立环境友好型经济,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要求。各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主要举措有:在立法和战略上把循环经济作为最重要举措予以明确;建立以循环经济为核心内容的新的统计指标体系;通过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以及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改革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将环境资源的指标纳入干部考核指标当中,创立监管体制;以循环经济为目标,制订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土地开发规划;在价格、税收、信贷、财政补助等方面建立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约束机制等。

(六)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努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也是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各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举措主要有:积极推进城市郊区综合改革试点,配套推进规划、建设、土地等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全面深入改革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和医疗体制的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机制等。

(七)金融体制改革

  金融体制改革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改革目标之一,也是我国面对全球化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最重要举措之一。各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举措主要有:深化金融机构的改革和推动金融要素市场建设;积极推进金融产品创新;积极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进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等。

(八)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土地是我国最宝贵的资源,现在加强对土地的规划和管理,已经纳入到我国新时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科学发展观、建立循环经济的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战略之中。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举措主要有:加强和完善政府对土地的宏观管理和统一规划;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增强政府对土地供应的调控能力;探索和完善土地价格形成和土地市场交易机制;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等方面进行改革试验;改革征地补偿的制度等。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综合配套改革”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本词条由以下会员参与贡献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