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立观察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本书选入的100多篇文章,是胡舒立主编《财经》十余年间所写的评论文章的精华,是作者对十余年来政治经济改革的真挚呐喊和助威,也表达了对进一步推进改革的热切期盼。在改革进入胶着期,经年无重大突破之时,希望这些文章有助于唤醒决策者的改革激情,不忘改革之由,总结既有经验教训,开启未来之路。
第1节:【序言】一以贯之(1)
【序言】
一以贯之
--关于"财经观察"的问答
-Q:杨哲宇(本书选编者)
-A:胡舒立(《新世纪》周刊总编辑)
-Q:《财经》是1998年4月创刊的,但"财经观察"出现得好像晚一些?
-A:我记得是从1998年8月开始的。为了谈那年增长率"保八"的事,王烁让我写一篇评论。写好后,他希望我每期都写,后来就按他的要求坚持下来了。当时,《财经》全职人员只有四五个,我是主编,王烁是执行编辑,其实就是第一"大编"了。从那以后,他也一直是"财经观察"的编辑。
-Q:你是记者出身,对写评论有特别的偏好吗?
-A:说实话,我很喜欢写评论。上大学时,我评论课的成绩就比较好,后来也很希望有机会写社论。不过,机会并不很多。我一直认为,写评论,特别是写社论性质的评论,是非常严肃的事情。"社论是报纸的旗帜。"在传统"党报"体系中,发表社论是相当重大的事情,对此观点我也是深以为然。所以,《财经》创办之初,并没有搞社论或是有社论意味的评论。8月那次尝试之后,我受到鼓励,就以个人署名文章的形式来写每期的准社评了,叫"财经观察"。这篇东西放到杂志的最后一页,也是想低调一些。
-Q:这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评了,有点类似香港《信报》早期社评的形式,由本人署名,对吧?
-A:这是我们的一种探索,与传统社评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最初,《财经》是月刊,"财经观察"每月一篇,主要都由我自己来写。后来,杂志变半月刊,再办双周刊,节奏越来越快,所涉问题也越来越广泛,我就不可能从头到尾都独自操作了。最初,绝大部分还是我自己干,最近一两年,许多都是请记者或我们的经济学家起草后,我再来修改,你的编辑工作也值得肯定。最重要的当然还是王烁,他始终负责题材的选定和最后的编辑把关,十几年如一日。在《财经》内部,大家都明白,"财经观察"虽然由个人署名,但不是纯个人栏目。"财经观察"从确定选题到最后的发稿,有一套严格的程序。"财经观察"作为署名文章,一方面,具有个性化色彩,我有义务和责任将其做好;另一方面,缺点由我负责,成绩应该归功于大家。
-Q:今天再读这些文章,特别是处在当前这一你职业生涯的特殊时期,你有什么别样的感触吗?
-A:它们应该是我担任《财经》主编11年职业生涯的一个侧面记录,很有意思。其实,每一篇文章都可以唤起当时的一段故事,可惜现在没有时间把它们全部写出来、串起来。在《财经》成立五周年的时候,就曾想过出一本书,叫《我与"财经"》,当时想把所有的"财经观察"背后的故事串起来。很遗憾,一直没有时间去做这件事情。十周年的时候,就更没时间去干了。但是,这件事情总有一天是可以做的。把每年的文章精选出几篇,再配上当时的故事。
第11节:金融改革不容迟疑
金融改革不容迟疑
直面中国金融业的严峻现实,刚出台的房地产信贷规范办法显然只是着眼于降低风险的外部措施。决策层须痛下决心,加快着眼于治本的重大改革。
对于坏账成堆的中国银行界来说,国家审计总署2003年6月25日公布的建设银行所涉10亿元的虚假按揭贷款,或许只是个小事件。然而,由于此事曝光的特别时机,更因为此事仅为审计部门对"建行广州地区八家支行抽查"的结果,人们不可能不举一反三,想得更深更广,再次感受到中国金融改革路途中沉重的阴霾。
在近期以来对中国银行业的关注中,一个焦点就是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资产的质量。2003年2月20日央行公布的《2002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曾经披露,在该行2002年房贷检查所抽查的20901笔共计1468亿元房地产贷款中,违规金额达到总数的近1/4,总额约366亿元。央行发现房地产信贷的违规贷款,主要集中于开发贷款和个人信贷,而审计总署新近公布的对建行广州地区八家支行的调查又表明,违规房贷极易形成不良资产。例如,汕尾市一位公安局要员从建行广州一家支行经取按揭贷款3793万元,其中3270万元已无法追回,转入个人账户的2576万元全部被提取现金,去向不明。可见问题房贷之堪忧。
不仅如此,中国房地产投资以商业银行贷款为主的现状,本身也包含着巨大风险。日本在经济形势火暴的20世纪80年代曾经发放了大量房地产信贷,其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也大量以土地资源为抵押。土地的升值和银行贷款发放形成了一种正反馈,贷款占GDP的比例从80年代初的50%左右升至80年代末的近100%。9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泡经破裂,土地价格跌去半数,日经225指数跌至历史高点的1/3以下。以土地为抵押的贷款或是房地产贷款,迅即变为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历史的教训近在眼前,中国没有理由不承认经济规律的现实。面对当前中国出现局部房地产过热的苗头,央行今年6月13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121号),正是出于对房地产贷款风险判断作出的理性决定。
当然,银行业的隐忧不止于房地产贷款。6月下旬,著名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发布报告,认为中国银行业贷款中的不良资产已达到50%,总数在4万亿元以上,占了中国GDP的近半数。这一分析可能过于悲观,但纵使按照目前官方所说不良资产率为25%的口径分析,也和5%左右的国际安全标准相差甚远。特别是中国银行业普遍盈利水平偏低,如果资本充足率远不足8%,贷款损失达到一定的量,必然使银行净资产成为负值。一旦经济发展放缓,坏账造成的压力会逐渐显现,进而形成难以化解的金融危机。有鉴于中国金融业的严峻现实,刚出台的房地产信贷规范办法显然只是着眼于降低风险的外部措施。决策层须痛下决心,加快着眼于治本的重大改革。
在过去五年中,中国曾出台了诸多金融改革举措,其中值得称道者,包括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剥离大批呆坏账,关闭数以千计的无效率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以及投入巨资为商业银行建立新的计算机系统,等等。但金融机构--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本身的改革,却一直裹足不前。长时间徘徊之后,金融业高层人士中还出现一种误解,似乎商业银行的改革就是上市,改革时间表即为上市时间表;没有上市预期,就无法拿起银行重组的手术刀。事实上,上市虽然对银行改革有推进作用,但两者不能经等号。作为在资本市场进行股本融资的举措,上市不可避免地具有权宜性目标,未必能够比较彻底地同步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根本制度性问题。在今年5月底发生中银香港CEO刘金宝突然去职事件后,国内外业界对此已有共识。现在已经到了调整改革方略的关键时刻。
观察家在目睹中国金融业当前的疾患时,很容易想到日本。至2003年,日本已经进入经济衰退的第12个年头,其金融危机在继续深化。在日本,政府长期插手金融市场,一方面让整个银行业"救助"濒临破产的企业和行业,一方面让资不抵债的"鬼魂银行"继续在市场上与健康银行竞争,各种短视的举措避免了眼前的震荡,金融改革却一再缓行,终使治理危机的成本越来越高。其结果是使纳税人承担了巨大损失,而经济复苏遥遥无期。
中国和日本很不相同,但日本教训中清晰地映现出中国的影子。如果不愿走上覆辙,应当从今天开始加速金融改革,无论改革的过程多么令人痛苦。
-2003年第13期-
第1节:【序言】一以贯之(1)
【序言】
一以贯之
--关于"财经观察"的问答
-Q:杨哲宇(本书选编者)
-A:胡舒立(《新世纪》周刊总编辑)
-Q:《财经》是1998年4月创刊的,但"财经观察"出现得好像晚一些?
-A:我记得是从1998年8月开始的。为了谈那年增长率"保八"的事,王烁让我写一篇评论。写好后,他希望我每期都写,后来就按他的要求坚持下来了。当时,《财经》全职人员只有四五个,我是主编,王烁是执行编辑,其实就是第一"大编"了。从那以后,他也一直是"财经观察"的编辑。
-Q:你是记者出身,对写评论有特别的偏好吗?
-A:说实话,我很喜欢写评论。上大学时,我评论课的成绩就比较好,后来也很希望有机会写社论。不过,机会并不很多。我一直认为,写评论,特别是写社论性质的评论,是非常严肃的事情。"社论是报纸的旗帜。"在传统"党报"体系中,发表社论是相当重大的事情,对此观点我也是深以为然。所以,《财经》创办之初,并没有搞社论或是有社论意味的评论。8月那次尝试之后,我受到鼓励,就以个人署名文章的形式来写每期的准社评了,叫"财经观察"。这篇东西放到杂志的最后一页,也是想低调一些。
-Q:这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评了,有点类似香港《信报》早期社评的形式,由本人署名,对吧?
-A:这是我们的一种探索,与传统社评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最初,《财经》是月刊,"财经观察"每月一篇,主要都由我自己来写。后来,杂志变半月刊,再办双周刊,节奏越来越快,所涉问题也越来越广泛,我就不可能从头到尾都独自操作了。最初,绝大部分还是我自己干,最近一两年,许多都是请记者或我们的经济学家起草后,我再来修改,你的编辑工作也值得肯定。最重要的当然还是王烁,他始终负责题材的选定和最后的编辑把关,十几年如一日。在《财经》内部,大家都明白,"财经观察"虽然由个人署名,但不是纯个人栏目。"财经观察"从确定选题到最后的发稿,有一套严格的程序。"财经观察"作为署名文章,一方面,具有个性化色彩,我有义务和责任将其做好;另一方面,缺点由我负责,成绩应该归功于大家。
-Q:今天再读这些文章,特别是处在当前这一你职业生涯的特殊时期,你有什么别样的感触吗?
-A:它们应该是我担任《财经》主编11年职业生涯的一个侧面记录,很有意思。其实,每一篇文章都可以唤起当时的一段故事,可惜现在没有时间把它们全部写出来、串起来。在《财经》成立五周年的时候,就曾想过出一本书,叫《我与"财经"》,当时想把所有的"财经观察"背后的故事串起来。很遗憾,一直没有时间去做这件事情。十周年的时候,就更没时间去干了。但是,这件事情总有一天是可以做的。把每年的文章精选出几篇,再配上当时的故事。
第11节:金融改革不容迟疑
金融改革不容迟疑
直面中国金融业的严峻现实,刚出台的房地产信贷规范办法显然只是着眼于降低风险的外部措施。决策层须痛下决心,加快着眼于治本的重大改革。
对于坏账成堆的中国银行界来说,国家审计总署2003年6月25日公布的建设银行所涉10亿元的虚假按揭贷款,或许只是个小事件。然而,由于此事曝光的特别时机,更因为此事仅为审计部门对"建行广州地区八家支行抽查"的结果,人们不可能不举一反三,想得更深更广,再次感受到中国金融改革路途中沉重的阴霾。
在近期以来对中国银行业的关注中,一个焦点就是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资产的质量。2003年2月20日央行公布的《2002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曾经披露,在该行2002年房贷检查所抽查的20901笔共计1468亿元房地产贷款中,违规金额达到总数的近1/4,总额约366亿元。央行发现房地产信贷的违规贷款,主要集中于开发贷款和个人信贷,而审计总署新近公布的对建行广州地区八家支行的调查又表明,违规房贷极易形成不良资产。例如,汕尾市一位公安局要员从建行广州一家支行经取按揭贷款3793万元,其中3270万元已无法追回,转入个人账户的2576万元全部被提取现金,去向不明。可见问题房贷之堪忧。
不仅如此,中国房地产投资以商业银行贷款为主的现状,本身也包含着巨大风险。日本在经济形势火暴的20世纪80年代曾经发放了大量房地产信贷,其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也大量以土地资源为抵押。土地的升值和银行贷款发放形成了一种正反馈,贷款占GDP的比例从80年代初的50%左右升至80年代末的近100%。9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泡经破裂,土地价格跌去半数,日经225指数跌至历史高点的1/3以下。以土地为抵押的贷款或是房地产贷款,迅即变为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历史的教训近在眼前,中国没有理由不承认经济规律的现实。面对当前中国出现局部房地产过热的苗头,央行今年6月13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121号),正是出于对房地产贷款风险判断作出的理性决定。
当然,银行业的隐忧不止于房地产贷款。6月下旬,著名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发布报告,认为中国银行业贷款中的不良资产已达到50%,总数在4万亿元以上,占了中国GDP的近半数。这一分析可能过于悲观,但纵使按照目前官方所说不良资产率为25%的口径分析,也和5%左右的国际安全标准相差甚远。特别是中国银行业普遍盈利水平偏低,如果资本充足率远不足8%,贷款损失达到一定的量,必然使银行净资产成为负值。一旦经济发展放缓,坏账造成的压力会逐渐显现,进而形成难以化解的金融危机。有鉴于中国金融业的严峻现实,刚出台的房地产信贷规范办法显然只是着眼于降低风险的外部措施。决策层须痛下决心,加快着眼于治本的重大改革。
在过去五年中,中国曾出台了诸多金融改革举措,其中值得称道者,包括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剥离大批呆坏账,关闭数以千计的无效率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以及投入巨资为商业银行建立新的计算机系统,等等。但金融机构--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本身的改革,却一直裹足不前。长时间徘徊之后,金融业高层人士中还出现一种误解,似乎商业银行的改革就是上市,改革时间表即为上市时间表;没有上市预期,就无法拿起银行重组的手术刀。事实上,上市虽然对银行改革有推进作用,但两者不能经等号。作为在资本市场进行股本融资的举措,上市不可避免地具有权宜性目标,未必能够比较彻底地同步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根本制度性问题。在今年5月底发生中银香港CEO刘金宝突然去职事件后,国内外业界对此已有共识。现在已经到了调整改革方略的关键时刻。
观察家在目睹中国金融业当前的疾患时,很容易想到日本。至2003年,日本已经进入经济衰退的第12个年头,其金融危机在继续深化。在日本,政府长期插手金融市场,一方面让整个银行业"救助"濒临破产的企业和行业,一方面让资不抵债的"鬼魂银行"继续在市场上与健康银行竞争,各种短视的举措避免了眼前的震荡,金融改革却一再缓行,终使治理危机的成本越来越高。其结果是使纳税人承担了巨大损失,而经济复苏遥遥无期。
中国和日本很不相同,但日本教训中清晰地映现出中国的影子。如果不愿走上覆辙,应当从今天开始加速金融改革,无论改革的过程多么令人痛苦。
-2003年第13期-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胡舒立的经典之作
收藏到: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