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多塞悖论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孔多塞是18世纪法国最后一位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数学家,启蒙运动的最杰出代表人物,有法国大革命“擎炬人”之誉。理论有两方面的之处:一是主张社会政治研究必须引用数理方法。以此和维柯并列,成为18世纪建立有效的社会科学的努力中最有贡献的两个人。其二,就是《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提出的“人类不断进步”的历史观念,而成为西方历史哲学中历史进步观的奠基人之一。这本书是18世纪启蒙哲学的经典,宏观透视人类进步的历史,对人类的历史作出了乐观的展望。这一历史观在19世纪和20世纪影响了几乎所有的思想家。但是,其后的两次世界大战证明这种观念的空想性。20世纪的历史哲学家已经作出了新的思考。但是,对人类历史乐观的向往,永远都是对人类命运最美好的祈祷。孔多赛提出了著名的“投票悖论”,就是“孔多塞悖论”
孔多塞信仰可操作的理性,因为只有这种理性才能实现“一种自由的宪法”和“市民的普遍教育”的协调一致。这种思想在当时来说是非常新颖罕见的。在法国大革命前他就已经克服了那时候的特权阶层所特有的顽固不化。在法国大革命取得胜利的时候,孔多塞这位法国侯爵认为,当时的空热分子的掌权就已经标志着他们的教育理念走向了它的反面。这位无所畏惧的启蒙者是数学家出身,平生最喜欢的科学就是数学。他的这种数学家本性在他的政治思想中也表露无遗:他使用统计学和概率论的方法来推导他的哲学观念。孔多塞主张男女平等,把科学看做是人的理性不断改进的工具,宣扬被压迫阶级的解放和所有人的公平正义。他的所有这些政治主张到现在为止依然是毋庸置疑的。
孔多塞悖论与阿罗不可能定理
——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立场(之一)
法国著名思想家孔多塞(Condorcet,1713-1794)十八世纪就提出了所谓的“投票悖论”,被后人称为“孔多塞悖论”(Condorcet's Paradox):设A、B、C三人对X、Y、Z的偏好如下——
A:X>Y>Z
B:Y>Z>X
C:Z>X>Y
若社会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X与Y进行民主表决,结果如下——
A:X>Y
B:Y>X
C:X>Y
社会偏好为:X>Y
(因为有A、C两人为此偏好)
若社会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Y与Z进行民主表决,结果如下——
A:Y>Z
B:Y>Z
C:Z>Y
社会偏好为:Y>Z
(因为有A、B两人为此偏好)
若社会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X与Z进行民主表决,结果如下——
A:X>Z
B:Z>X
C:Z>X
社会偏好为:Z>X
(因为有B、C两人为此偏好)
于是我们得到一个矛盾的社会偏好排序——
X>Y;Y>Z;Z>X
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阿罗(Arrow),1951年在《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中运用数学工具严格地证明了“孔多塞悖论”:不存在同时满足如下四个基本条件的社会选择函数——(1)个人偏好无约束,即任何逻辑可能的个人偏好都不应当先验地被排除;2)弱帕累托原则,即社会选择的结果最起码要符合弱帕累托原则;(3)非相关选择独立性,即对某一社会目标的社会偏好排序不受其它目标偏好排序变化的影响;(4)社会偏好的非独裁性,即不存在任何通过独裁方法改变社会成员偏好排序的可能。这就是所谓的“阿罗不可能定理”(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
由于上述四个基本条件几乎就是一个以个人自由为前提的西方民主社会公认的价值标准,因此“阿罗不可能定理”似乎成了民主政治及其神话的“终极者”。
本词条由以下会员参与贡献
- wenbo9519 li>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5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