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雅尔塔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城市简介

   雅尔塔是乌克兰的一个著名疗养城市。位于克里木半岛南岸,黑海港口,北距辛菲罗波尔79公里。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古城,建于12世纪。 人口约有77,100人(2004年)。雅尔塔一词源出于希腊文“雅洛斯”,意为“海岸”。
  相传很久以前,几艘希腊船只驶离君士坦丁,在黑海航行数日遭遇风暴,迷失方向。船员们在绝望之际突然看到一缕霞光从东方喷射而出,现出绿岸青山,于是欢呼“ЯЛОС”此后,希腊人即把他们登岸的村庄称为“雅洛斯”,雅尔塔由此得名。
  雅尔塔背山面海,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3℃。盛产葡萄和亚热带水果。工业以食品加工(葡萄酒等)为主。设有葡萄研究所和乌克兰气候疗养研究所。1145年见于史籍(称贾利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5年2月4-11日)美、苏、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邱吉尔在此举行会议,就战后世界格局安排问题签订了著名的“雅尔塔协定”,史称“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还是文人墨客荟萃之地。普希金、托尔斯泰、高尔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文艺巨匠都多次来到这里。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在此养病期间,写下了不少巨篇。
[编辑本段]世界名画
  
画作信息

   【画作名称】《雅尔塔》
  【创作者】 I.K.艾伊瓦佐夫斯基 (俄国 )
  【创作年代】1899年
  【类别】画布油画
  【风格】现实主义
  【题材】风景
  【规格】不详
  【材质】 布 油彩
  【现存藏处】秋明美术馆
画家简介

   艾伊瓦佐夫斯基(1817—1900年)艾伊瓦佐夫斯基出生在今亚美尼亚境内的一个商人家庭。16岁考入彼得堡美术学院,进伏罗比叶夫的工作室,18岁时就已画出成功的海景画,他以《风平浪静》一画获奖而使他有机会云游四方,饱览欧洲各地的海岸风光。23岁的画家赴意大利学习考察,画了一些富有浪漫主义情调的海景画,很快赢得了声誉。欧洲各国的美术学院竞相聘他。在那不勒斯时受到俄国大作家果戈里和大画家伊凡诺夫的鼓励。尔后又访问欧洲各国。27岁时回到彼得堡,科学院授于他院士称号,海军部聘他为海军画家。荣誉和财富接踵而至,但他并不迷醉于此,一年后毅然离开彼得堡回到故乡建立了自己的画室,专门描绘大海景色。
  艾伊瓦佐夫斯基善于描绘海上夜景,特别是画风暴海浪,名作《九级浪》令观者惊心动魄。他的海景画是通过表现大自然的力量,借以传达俄国人民的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普希金和俄国作曲家格林卡称他是海洋的热情歌手,他的画令英国风景画家透纳赞不绝口。
[编辑本段]会议
  三国首脑(照片)会议背景

   雅尔塔会议(Yalta Conference)又称克里米亚会议(Crimea Conference)。 1945年初,德国法西斯临近灭亡,反法西斯战争接近最后胜利,美、英、苏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暴露。为加强相互信赖,协调战略计划,尽快结束战争,安排战后国际事务,维护战后和平,三国首脑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和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于1945年2月4—11日在雅尔塔举行会议。
会议主要内容

   ①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决定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德国必须交付战争赔偿以及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一般原则。
  ②波兰问题,三国决定波兰东部边界大体上以寇松线为准,在若干区域作出对波兰有利的5—8公里的逸出,同意波兰在北部和西部应获得新的领土,其最后定界留待和会解决;关于波兰政府的组成经过激烈争论,同意以卢布林的波兰临时政府为基础进行改组,容纳国内外其他民主人士。
  ③远东问题,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维持外蒙古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
  ④联合国问题,同意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决定美、英、法、苏、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规定实质性问题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原则。
  此外,会议还讨论了希腊、南斯拉夫、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有关问题。会议签署了《雅尔塔协定》,通过了《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和《克里米亚宣言》等文件。此次会议巩固和维护了三国战时联盟,对协调盟国对德、日作战,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积极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会议的某些协议未经有关国家同意,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和绥靖政策的倾向,严重损害了中国等国的主权、利益和领土行政完整。三大国在会议上作出的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被称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影响巨大。
外界评价

   这次会议是继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后的第二次同盟国首脑会议。这次会议的结论在1945年7至8月的波茨坦会议就有所争议。许多人批评此次会议使苏联以及各国共产党得以控制中欧, 东欧以及亚洲许多国家,因为在会中美国总统罗斯福以及英国首相邱吉尔都没有依照当时被占领的国家之期望,要求战后被苏联"解放"的国家交由联合国代管。此外为争取苏联对日宣战,会中部分内容侵犯中国权利甚大。会前其他国家并不知情,故其结论亦有“雅尔塔密约”之称。
会议协议内容

   所有被解放的欧洲国家内应该举行民主选举。
  4月在旧金山进行就联合国成立的会议。联合国的组织方式基本被确定,联合国安理会的主意被采纳。美国和英国同意当时属苏联的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独立的联合国成员。
  德国被分裂,德军被解散,德国不准再拥有军队。美英苏认为这是“今后和平和安全的必要条件”。德国应该被分裂为同盟国家的占领区。法国也应该有自己的占领区,应该成为同盟国对德国控制委员会的一员。
  德国应该为“她对同盟国在战争中造成的损失”负战争赔款。战争赔款可以以德国国家资源(机器、船只、企业所有等)、一段时间内应该支付的偿款或劳动力的方式赔偿。美国和苏联达成协议偿款总额为约220亿美元。英国认为在当时偿款总额还无法估计。
  战争罪问题被暂时搁置。
  在波兰,一个“广泛的民主临时政府”应该“尽快进行自由的和不受他国控制的、全民的和秘密的选举”。
  在南斯拉夫,一个保皇党和共产党的联合政府应该被建立。
  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苏联向日本宣战。其报酬是苏联获得库页岛、千岛群岛以及其对大连、旅顺及其铁路连接的控制。
  关于意大利—南斯拉夫、意大利—奥地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伊朗以及土耳其管理的黑海与地中海之间的海峡使用的问题被暂时搁置。
  所有被俘的苏联公民被遣返苏联,不论他们愿不愿意。
  在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后二至三个月之内,苏俄依据以下条件协助同盟国参加对日战争:
  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
  对1904年由于日本背信攻击(日俄战争)所受侵害的帝俄旧有权利,应予恢复:(a)库页岛南部及其邻近的一切岛屿均须归还苏俄;(b)维护苏俄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同时恢复旅顺港口俄国海军基地的租借权;(c)中苏设立公司共同经营合办中长铁路、南满铁路,并保障苏俄的优先利益。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
  千岛群岛让与苏俄。
  上述有关外蒙古及东北的港湾与铁路等协议,须征求蒋中正之同意,罗斯福总统依斯大林之通知,采取取得其同意之措施。
会议意义

   雅尔塔会议对苏联来说,是一次取得广泛成果的会议。主要是:取得了分区占领德国的权力;确定了有利于苏联的苏波边界,保留了苏联支持的波兰卢布林政府;“大国一致”的原则确立了苏联在联合国的牢固地位和作用;在远东获得了极大的权益。所以,就建立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和确保苏联在战后欧洲和世界格局中的有利地位而言,雅尔塔会议实际上是向苏联颁发了承认书和授权书。
  雅尔塔会议基本上解决了战后和平与安排的问题。同年7~8月苏美英三国首脑的波茨坦会议实际上是对雅尔塔会议的决议和规定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和修缮。会议主要讨论了德国问题、波兰问题、对意大利等战败国的基本政策和黑海海峡问题等。规定:必须使德国非军国主义化、民主化和肃清纳粹主义;苏美英法四国总司令分别在各自的占领区内行使管理权;英美承认波兰临时政府并与流亡政府断交;波兰西部边界问题由和会最后决定; 设立外长会议讨论对德国和意大利等战败国的和约问题;认为关于海峡的《蒙特勒公约》应予修订;哥尼斯堡及其附近地区划归苏联。
  雅尔塔会议对于缓和盟国之间的矛盾、加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协调对德日的作战行动、加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以及战后惩处战争罪犯、消除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影响等起了重要作用,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会议背着中国政府作出的有损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决定,是大国沙文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更是绥靖政策又一次发展到高潮的标志。雅尔塔会议常被看做是 冷战 的开始。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雅尔塔”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