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现象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概念编辑本段回目录
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教授在分析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过程时,曾引入“潮涌现象”这一概念。他认为,由于后发优势的存在,发展中国家在产业升级时,企业所要投资的是技术成熟、产品市场已经存在、处于世界产业链内部(而非前沿)的产业,企业对哪一个产业是新的或者是有前景的很容易“英雄所见略同”,于是纷纷涌向相同的某个产业。由于企业投资过度集中,难免出现产能过剩,于是企业又纷纷涌向下一个产业,再产能过剩就再涌入下一个产业……企业这样一波接一波地涌向相同的某个行业,就出现了产业升级过程中的“潮涌现象”。
危害编辑本段回目录
潮涌现象的危害是产能过剩的范围越来越广、企业的高回报预期难以兑现、金融机构出现坏账潮,以致最终出现经济危机。其实,发达国家也偶尔会出现“潮涌现象”,最典型的就是上世纪90年代的信息产业和互联网泡沫。同资本市场的“羊群效应”类似,“潮涌现象”也会导致实体经济投资领域的“非理性繁荣”。这意味着对于中国目前产业升级过程中的所谓新兴产业,不应该盲目乐观,无论是国际的新兴产业(比如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医药等),还是国内的新兴产业(比如物流、旅游和消费品等),在收入分配改革滞后的背景下,最终需求能否迅速跟上产业升级的步伐还是未知数。
“潮涌现象”还体现在不同区域产业升级进程的差异上。根据中国社科院人口所蔡昉教授的分析,中国的产业结构在不同区域呈现跨越式升级的特点,简单地说,就是先期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由于政府介入过深,提供优惠扶持政策保持现有的产业结构,导致产业升级比较缓慢,反而在东北和中部这些后发地区产业升级却比较明显。从2000-2007年的情况来看,东北和中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体现技术进步)的增长率和贡献率都高于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这种发展路径某种程度上违背了各地区在资源禀赋上的比较优势,可以看做是一种非理性的“潮涌现象”。
“潮涌现象”还体现在不同区域产业升级进程的差异上。根据中国社科院人口所蔡昉教授的分析,中国的产业结构在不同区域呈现跨越式升级的特点,简单地说,就是先期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由于政府介入过深,提供优惠扶持政策保持现有的产业结构,导致产业升级比较缓慢,反而在东北和中部这些后发地区产业升级却比较明显。从2000-2007年的情况来看,东北和中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体现技术进步)的增长率和贡献率都高于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这种发展路径某种程度上违背了各地区在资源禀赋上的比较优势,可以看做是一种非理性的“潮涌现象”。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收藏到: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