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门坎效应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概念编辑本段回目录

  “门坎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运用这个方法使人接受要求,便叫登门坎技术。

概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这个效应来自于美国心理学家做的“无压力的屈从:登门坎技术”的实验。实验人员到居民区劝人们在房门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在第一个居民区直接向居民提出要求,结果遭到多数人的拒绝,接受者为17%;在第二个居民区,先请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使的志愿书上签名,这个容易做到的要求,几乎所有的人都做到了,几个星期后,再向他们提出竖牌的要求,结果接受者竟达55%,是第一个居民区的3倍还多。

  研究人员认为人们拒绝难以做到或违反意愿的请求是很自然的,但是当他对于某种小请求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就会增加同意这种要求的倾向,而当他卷入了这项活动的一部分以后,便会产生认同感。这时如他拒绝后来的更大要求,就会出现认知上的不协调,于是恢复协调的内部压力就会支使他继续干下去,并使他态度持久。

门坎效应

  在家庭教育中运用这门技术,会使孩子多产生门坎效应。如有个孩子期中考试,数学考了58分,母亲理智地分析了原因,并给了他努力的空间,提出:“期末能考63分吗?”孩子一口答应了。结果期末考了63分。母亲说:“你进步了。下学期有信心考70分吗?”孩子说:“没问题!”结果考了75分。

  家长在运用“门坎效应”时,提出要求的“度”,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尽可能发挥最佳的“门坎效应”。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门坎效应”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本词条由以下会员参与贡献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