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中国经济责任论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摘要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国经济责任论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阴谋论,是“中国威胁论”的另一个翻版,将世界经济中的各种问题都归咎于中国,把解决各种矛盾的责任都强加于中国。却完全无视中国的自身经济条件以及对全球金融危机中作出的巨大贡献。

中国经济责任论-特征 编辑本段回目录


所谓“中国经济责任论”大致有以下几个特征:

1、是“中国经济威胁论”的翻版。长久以来,由于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差异,西方一直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当中国经济遇到困难时,就会出现“中国崩溃论”;当中国经济发展取得成就时,又冒出了“中国威胁论”。此次西方通过制造“中国经济责任论”否认中国在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又把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视为全球经济失衡的主因,甚至将全球资源供应紧张都归为中国因素。这其实是与“中国经济威胁论”相互唱和。

2、对中国的指责花样翻新并趋于长期化。西方主要国家除反复热炒人民币汇率问题外,最近又抛出所谓“顺差国责任”、“债权国责任”、“储蓄国责任”、“能源消费大国责任”、“碳排放大国责任”等论调,并试图借助各种炒作,形成对中国不利的长期舆论氛围,给国际社会以“世界经济中的任何问题都因中国而起、世界经济形势能否好转取决于中国采取的措施”等印象。

3、拉拢诱使发展中国家共同对华施压。金融危机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表现普遍好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的份额逐步扩大。西方利用中国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上存在竞争的一面,将人民币汇率问题扩大化,推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华施压,企图使中国在国际经济中陷入被动局面,从而干扰中国自主发展的方向。[1]

中国经济责任论-西方国家提出的意图 编辑本段回目录

主要发达国家大肆渲染“中国经济责任论”,首先,是转移国际视线。目前,在全球经济艰难复苏、矛盾日益加剧、大国博弈趋于激烈的时候,西方国家再次祭出“责任论”大旗,甚至说什么“中国是金融危机的最大赢家”,无疑是想转移国际社会视线,掩盖、模糊危机的真正原因,推卸责任。而中国因为经济总量大、外向型经济发展速度快,且在体制、价值理念上与西方不同,自然成为西方转嫁责任的首要靶子。

其次,渲染“中国经济责任论”意在促使中国按西方意图进行政策调整。危机中,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遭到重创,2009年其经济增长率为负0.6%。而主要发展中国家却保持了较高增速,中国实现了9.1%的高增长。对此,西方滋生了严重的不平衡心理。主要发达经济体纷纷重新审视其经济发展理念及金融在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更加注重出口对经济复苏和就业的拉动作用。美国为了维护本国利益,不假思索地抛出五年出口倍增计划,同时又置中国经济的承受力于不顾,频频施压,急于要求人民币快速升值,以实现美国扩大对华出口的目的。美国的做法像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吗?此举只能说明西方的冷战思维仍在作怪,企图维持世界经济原有的“中心—外围”结构,发号施令迫使中国适应其调整思路,以期继续坐拥其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

三是要求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承担更大责任。早在2006年2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中美经贸关系评估报告中就提出中国要承担更多责任,甚至承担包括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以外的更多义务。同年10月,欧委会公布的第六份对华政策文件认为中欧间“成熟的”伙伴关系正向“更紧密的伙伴”过渡,由侧重双方共同的利益和挑战转而强调双方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欧美对华政策策略的变化,说明中国的崛起备受世界关注,而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不凡的经济答卷放大了西方国家与中国在世界经济比重此消彼长的格局。2001年,中国的GDP不到美国1/10,而2009年中国GDP已达美国的1/3强。在牵制中国的种种手段难以奏效的情况下,西方以中国经济总量规模较大和在危机中经济复苏最快等为由,试图迫使中国承担超出自身能力的更多责任,以及在能源开发、气候变化、海外投资等方面按西方标准行事。

四是出于抑制中国发展的战略考虑。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及意识形态差异,始终是西方的心病,是产生分歧的重要因素。伴随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壮大,西方不平衡心理会愈加突显,渲染中国对世界经济负有责任的论调将会以各种面目不断出现。

中国经济责任论-中国对国际金融的贡献 编辑本段回目录


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在地区经济复苏和抵御危机向全球蔓延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那场危机后,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以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迅速参与了包括G20在内的国际多边协调,对内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增长、扩内需,在世界经济复苏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在2009年全球货物贸易额下降23%、美国进口下降26%的情况下,中国进口降幅仅为11%。今年以来,中国进口维持40%的增幅,外贸顺差持续下降,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努力。中国在危机中的贡献毋庸置疑。

美元作为全球资产的主要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多年来尤其是在过去10年里,持续实施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依赖美元货币的优势不断增发美元,弥补了美国长期的双赤字财政,也导致了全球资产市场严重的价格泡沫,并造成全球经济发展失衡。而美欧等发达国家却肆意夸大人民币汇率在全球经济失衡中的作用。

自2008年起,为应对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采取了事实上盯住美元的策略,这是中国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的特殊举措,而中国经济率先回升对世界经济复苏又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此举与一些国家在危机中竞相贬值以获取自身竞争优势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2010年6月,中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改革,放宽了人民币的波动幅度,使汇率更能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受到多数国家赞赏,这是中国对世界负责任的又一表现。

中国经济责任论-西方国家的阴谋论 编辑本段回目录


世界经济的航船正驶出风暴区。令人不解的是,为避免航船倾覆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国,再次成为一些国家的政客和媒体责难的对象和种种“责任”的承担者。“中国经济责任论”正在成为中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新的话语环境。

世界经济在寻求新的增长方式和治理结构。正在推进的改革触动了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的一些国家的神经。对那些习惯了大手大脚花钱、现在必须过紧日子的人来说,痛苦是无法回避的。一些政客开始忙着寻找“替罪羊”来转移视线。

“中国经济责任论”的制造者还有着更深层的考虑:迫使中国适应其调整过程、遵循其制定的标准、承担更大的责任,从而确保他们在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只要中国没有按照这些人的要求和标准行事,就会被扣上“不负责任”的帽子。

“中国经济责任论”掩盖了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矛盾,特别是危机的根源。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以及一些国家不负责任的财政和金融政策。

中国经济责任论-高估中国经济 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国经济责任论”反映了近年来对中国实力高估的一种倾向。美国的一些民意调查表明,不少美国人误以为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美国。国外一些研究机构对中国的研究建立在西方社会科学体系下的计量统计和数据分析基础之上,缺少深入调研,往往脱离中国的实际。

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环境和资源约束矛盾突出,社会就业压力很大,还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未脱贫。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在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之前,中国只能量力而行,不可能去承担那些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种种责任。

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创造了机会,也有力地推动了全球进步,美国等发达国家获益良多。如果一面享受着中国发展的红利,一面又质疑中国的发展,实际上是没有把13亿中国人民的发展权当回事。

在能源、资源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上,用发达国家的标准来要求中国,无视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费量远低于西方的事实,无视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努力,实际上反映出了一些人长期以来的一种高高在上的道德优越感,反映出其内心深藏的不可告人的目的。

只有尊重中国的发展权,才能对中国的经济责任作出合理公平的判断。

同世界各国一样,中国经济也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将中国简单地描绘为危机的“最大赢家”显然是不负责任的。

在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的改革调整中,那些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更应认真反思,拿出实际行动,做出表率。从长远看,任何推卸责任的做法都只能是损人不利己。而转嫁矛盾,打小算盘,更是短视的,只会加重危机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中国经济责任论”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本词条由以下会员参与贡献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