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穷忙族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穷忙族” 编辑本段回目录

       听起来这将是一个生活多元化的美好时代。但中国青年报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足以打破这种幻想——75%的人自认是“穷忙族”。
“穷忙族”,即“working poor”,该词源于欧美国家,欧盟对其定义是“在工作却入不敷出,甚至沦落到贫穷线以下的受雇者”。《纽约时报》前资深记者大卫.史普勒(David K. Shipler)在其著作《工作的穷人:在美国所看不到的》(The working poor :invisible in America)中提到穷忙族这个群体,认为美国有500万人过着“辛勤工作却朝不保夕”的生活。在德国,穷忙族人数超过100万;在日本,人数超过1500万。
“穷忙族”在世界各国蔓延,从欧美、日本、韩国到中国,他们随着产业调整(劳动力市场变化)、金融风暴(失业率增加)、知识经济时代(无技术含量劳力贬值)、保障制度缺失(缺乏临时工作保障)而来,“比月光族更穷,比劳模更忙”、“越穷越忙,越忙越穷”是他们的特征。


    

“我总是努力工作,我总是得到很少”


       ——每天工作15小时,两餐都在公司吃盒饭的穷忙族沦丧了生活,收获的只有“别人总是得到比我多”的相对剥夺感——美国人看美国梦版的《当幸福来敲门》来麻醉自己、日本人看百忍成金的《阿信》来祈祷未来,中国人看80后修成正果的《奋斗》来强打精神——皆因逐步走向社会主流的中国80后青春散场,发现薪水正
在贬值,连通货膨胀速度都赶不上。


       摆脱“穷忙”
       有调查显示,对如何摆脱“穷忙”,穷忙族使用最多的方法是“积极充电”——这显然让劳碌的他们雪上加霜。世界卫生组织称,“忙”会带来心理疲劳、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工作效率下降、偏头痛、高血压、消化性溃疡、月经失调、性欲减退。“焦裕禄”因穷忙族的存在而有了新解——“焦裕禄,焦虑、抑郁、忙碌”。 
      

产生原因

          个体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个体的生存压力确实在增强,

      穷忙族绝对没有“紧张”到要让“穷忙族”同时兼几份职拼命赚钱的程度;盲从、攀比的心理,或许存在于部分人之中,可不会是普遍性的主流心态;至于个人欲望,我想,在现代文明的视野下,为了物质享受不惜放弃一切的人不是没有,但毕竟还是少数。
       社会原因
  问题的关键恐怕还是在于,现实社会存在的“结构性危机”——社会结构,原本是一个“流水不腐”的动态机构框架。社会阶层之间,有一条不断流动循环的“河流”。穷人成为富人或者富人再次变得一贫如洗,大众变成精英或者精英沦落为草根,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现实却是,户籍、收入分配、教育等诸多领域体制性的落后甚至是不公正,逐渐导致精英“寡头化”和底层人“固化”,阶层与阶层之间的流动困难。穷人变富越来越难,草根成为精英近乎天方夜谭。
       相关分析
  网上与坊间流传着一句话:我们的人很多,但我们的机会很少。社会各行业精英所组成的强大方队,掌握着各层面的话语权,普罗大众要想向上流动,除了“穷忙”之外,还有什么办法?故而,为了获得更优质的生存质量、实现更美好的生存未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穷忙族”的队列中——所谓的“穷忙”,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赚钱满足欲望消费,而是通过更大的努力付出去寻找“人生的机会”。
  因此,“穷忙族”永远无法实现自我救赎。国内知名鲁伊烽火猎聘总经理分析个体心态和价值观调整只能“治标”,要想“治本”,还得从根本上“下药”。显然,不断出台符合经济规律、有利于社会良性发展的有效公共政策,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大力解决诸多悬而未解的民生难题,比如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赋予“草根”公平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机会,彻底消弭“草根”向上流动的重重压力——这是拯救“穷忙族”的必由之路,回避不了也没有捷径可走。 
    

   各国情况

   穷忙现象在世界各国的蔓延状况快慢不一,源头来自于企业一方面减少正职员工采用;一方面增加兼职、打工、签约、派遣等非正式员工,以求降低成本并增加管理弹性。以德国汽车业为例,尽管该产业愈来愈赚,但总雇用员工却是五十年前的一半不到。不只是德国,北欧国家和西欧各地,这种穷忙族也逐渐增多,只要超时工作但年收入低过社会平均收入60%就算穷忙族,奥地利穷忙族每个月只能赚785欧元。1998年德国穷忙族约占2.7%,全德国则占3.9%,但根据最新统计,德国穷忙族增加到7.4%,西欧各国的情况差不多,就算富国瑞士也有近30万穷忙人士。
    造成这个族群激增的原因,主要还是为了解决失业问题,政府通过可以低薪工作的法令,以德国为例,企业可以不再遵守在1998年以前明订的最低工资,而提供失业人士大量低薪工作,以期解决失业问题,但专家对此政策评价不一,有人认为提供低薪工作,解决失业问题固然是好事,但有人认为这种方案无济于事。德国目前的失业率占12%左右,只比过去下降一个百分点。穷忙族却直线上升,以单亲家庭和孩子较多的家庭最多。这些令人穷忙的工作包括清洁工、洗衣工、快递、电话接线生、厨房助理甚至建筑工,也有不少高教育人士属于穷忙族,最典型的例子是外文翻译,不但工作繁重不亚於作家,收入远不能相比,且没有任何保障,书再畅销也拿不到红利。
  事实上,根据美国都市社会学家M. Castells观察过去二、三十年先进国家的发展过程,提出劳动市场的「双元化现象」,意指全球化及劳动市场弹性化发展,导致除了高技术、核心人员的大量需求外,非典型、边陲性工作劳动者也愈来愈多,后者在劳动权益与社会安全保障上远远不如前者。双元化结构的形成,也呼应穷忙族出现的结果,成为后工业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
       高学历不等于高就业
  穷忙现象在欧美国家率先「发病」多年,韩国在短短几年内跟上,算是特例。这是因为亚洲金融风暴迫使韩国政府大步改革,对劳动市场法令大幅度松绑,让企业拥有更自由弹性的用人空间,致使非典型工作大量产生,超过五成以上,其结果制造出大量穷忙族,社会贫穷现象加剧。反观台湾,不知该说幸还是不幸,因为企业管理较西方先进国家「落伍」,劳动弹性化引进甚久但比例并不明显,非典型雇用的比例相对很少,某种程度缓和拉长了穷忙现象的暴出。


 

发展历程

       概述
  欧美国家通过客观指标发现,在他们的社会里存在着庞大的“working poor”族群。此外,随着日本和台湾地区近年来全球化发展愈趋明显,也出现愈来愈多的“穷忙族”。上海社科院咨询师刘波认为“穷忙族”的划分虽然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但是在人们越来越关注CPI、收入分配、个人理财的今天,“穷忙族”的提出有其必然性。
       调研数据
  调查显示,60.9%的人认为“穷忙族”拼命工作却得不到回报、看不到太多希望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压力过大,竞争激烈;48.9%的人认为原因是“穷忙族”缺少合理的人生和职业规划;39.5%的人认为是由于起点太低机会太少;26%的人认为是太急于求成、反而容易受挫;24.5%的人认为是盲从、随大流造成的;18.8%的人认为是由于耐心不够。此外,此次调查中,88.1%的人因为竞争激烈而感到过压力,11.9%的人表示没有感到过压力。
       相关分析
  国家心理咨询师王闽认为,“穷忙族”感到压力很大,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价值观的问题。“感觉自我价值得不到认可,这主要还是从金钱角度衡量的。年轻人应该从整个工作职业生涯来看长远的目标。”
  一位名为“王者归来”的网友认为,“穷忙族”产生的原因是个人欲望膨胀。“有的人,没钱的时候买个二手手机就是他最大的心愿,在月薪1500元时就想买个电脑,等到工资3000元时就盘算着买台高档IBM……薪水增加的同时,个人期望也在上升,于是不断地为达成心愿而忙碌、奔波.”要摆脱“穷忙”,就积极充电 。我是‘穷忙’,但我不是‘穷忙族’!”在北京某投资公司上班的安泰,极力将自己与“穷忙族”这个词“划清界限”。
  在被问道“怎么做才可以摆脱‘穷忙’”时,人们给出的排序是:积极充电,增强竞争力(55.7%);调整好心态,适时进行工作减压(50.4%);只要有合理的人生规划和目标,就不会“穷忙”(46.5%);主动去适应社会(39%);社会不应该过于强调竞争(12.6%)。
  对于如何摆脱“穷忙”的状态,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认为,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处于不断转型的时期,就业市场化趋向日益明显。各式各样的风险也在市场化的过程中不断呈现。因此,应对风险的能力以及面对风险时及时调整心态的能力比学到多少文化和技术更重要。同时,青年人在初涉职场时,不应该过分考虑物质条件或附加条件,最好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穷忙族”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本词条由以下会员参与贡献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穷忙族”workingpoor 摆脱“穷忙”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