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鸿烈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个人简况
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学家。1932出生,原籍河南濮阳。1954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1960年中国科学院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87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科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副主席。现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国际科学数据委员会(CODATA)执行委员、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理事等职。
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领域为资源利用与区域开发,是中国自然资源科学考察与区域开发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学术成就:
70-90年代主持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工作;70年代提出关于可更新资源的整体性、多宜性、区域性与有限负荷等特性观点;80年代从全国、区域、典型地区等三个层次推动中国农业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管理研究;90年代领导建立中国生态系统试验观测研究网络。其主持的“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组合研究”成果,于198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9年获陈嘉庚地球科学奖。 1996年获何梁何利科技奖等,2009年获意大利西西里岛政府设立的马约拉纳和平科学奖。
代表性学术著作:
1、农业自然资源研究的意义和任务,自然资源,1979(1)。
2、西藏的土壤,科学出版社,1985。
3、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与发展,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 中国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与研究 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2007
联系方式:
电话:64889819 E-mail:sunhl@igsnrr.ac.cn
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学家。1932出生,原籍河南濮阳。1954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1960年中国科学院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87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科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副主席。现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国际科学数据委员会(CODATA)执行委员、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理事等职。
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领域为资源利用与区域开发,是中国自然资源科学考察与区域开发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学术成就:
70-90年代主持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工作;70年代提出关于可更新资源的整体性、多宜性、区域性与有限负荷等特性观点;80年代从全国、区域、典型地区等三个层次推动中国农业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管理研究;90年代领导建立中国生态系统试验观测研究网络。其主持的“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组合研究”成果,于198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9年获陈嘉庚地球科学奖。 1996年获何梁何利科技奖等,2009年获意大利西西里岛政府设立的马约拉纳和平科学奖。
代表性学术著作:
1、农业自然资源研究的意义和任务,自然资源,1979(1)。
2、西藏的土壤,科学出版社,1985。
3、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与发展,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 中国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与研究 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2007
联系方式:
电话:64889819 E-mail:sunhl@igsnrr.ac.cn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