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的采纳和扩散模型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这一模型由菲利普·莫利(Philip Molyneux)和尼达尔·沙姆洛克(Nidal Shamroukh)在借鉴产业经济学创新采纳与扩散文献基础上,根据金融业的特点建立。
该模型首先区分了两类创新采纳者,即外部采纳者和内部采纳者。
外部采纳者指那些根据自身对创新收益性来采纳创新的银行,创新的收益性由导致创新的初始出现的外生因素决定。外部采纳者不一定同时采纳创新,创新的最优时间由关键企业的具体因素决定。内部采纳者指那些采纳决策受到已经采纳创新的银行数量影响的银行。
该理论解释创新(外部影响)产生后创新的采纳和扩散过程。该理论认为,外部影响(管制的变化与需求相关的因素和技术进步)出现后,根据企业的具体特征函数,首先决定采纳创新的一组特定银行称为外部采纳者,这些外部采纳者通过理性-效率假设或攀比效应假设,对组外未采纳创新的银行施加影响(内部影响),从而使得其他银行(内部采纳者)也采纳(或拒绝)创新,创新由此在内部扩散开来。
假设条件编辑本段回目录
理性-效率假设认为,那些没有较早采纳创新的企业(内部采纳者)陆续采 纳创新是建立在它们对创新收益性的评价之上的。这些内部采纳者在外生或内生因素的作用下,根据它们更新的对创新效率和收益的评价,采纳或拒绝创新。这些外生或内生因素信息包括:从采纳的银行到未采纳的银行的信息促使后者更新它们对创新效率和收益的评价;由于正(负)外部性,创新收益随采纳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减少);由于新市场开发的固定成本性质(随奖励行为的水平而上升),采纳成本随采纳者数量增加而减少(增加)。
攀比效应假设认为,理性-效率的信息传播观点假设未采纳者的决策受到从早期采纳者渠道传播给未采纳者的新信息的影响,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i)信息;(ii)渠道;(iii)采纳者扩散信息的倾向;(iv)未采纳者受影响的倾向(Abramanson and Roson Kopf,1993)。但上述条件可能不能同时满足。
攀比效应假设试图在理性-效率假设中一个或多个假设不能满足时来解释创新扩散的模式。攀比是这样一种过程,即金融机构是否采纳(或拒绝)一种创新,不是因为它们自身对创新或收益的评价,而纯粹是由于已采纳这种创新的企业的数量所产生的攀比压力,包括制度性攀比和竞争性攀比。制度性攀比指金融机构面临失去合法性和股东支持的威胁的压力,采纳创新的企业数量的增加使得那些不采纳创新的企业对它们的股东来说变得不正常或不合理。竞争性攀比指当金融 机构要采纳创新时面临失去竞争优势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没有足够的时 间去评价创新的收益性,而是担心采纳的延迟会对它们当前和未来的市场份额产生不可避免的损失。
评价编辑本段回目录
金融创新的采纳扩散模型从微观企业的角度,解释了金融创新扩散的过程,不仅取决于效率因素,而且取决于制度上和竞争战略上的攀比,从而使金融创新的研究不再仅仅局限于创新动因的研究,金融创新开始研究金融创新的动态传导机制。但该模型主要考虑的是竞争和创新的互动,而没有考虑环境和创新及竞争的互动,特别是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的互动。
而事实上,不同的制度环境下,金融机构组织制度的创新不仅会影响到产品的创新,而且反过来也会影响制度环境,因此制度因素已经成为重要的创新因素实际上,产品创新不断出现,并趋于稳定,必然形成一定的稳定形式,这就是制度,而制度的不断调整、变化形成的制度创新,又成为产品创新的载体和固定化的表现形式,因此,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实际上是一种相互影响、彼此交织的创新形式,产品(业务)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在本质上一种制度现象。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