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情感修正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概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理论上讲,人对于事物的情感强度与该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的对数成正比。然而,由于价值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及人对于价值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人的实际情感强度并不一定与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的对数成正比,这就需要对情感进行不断的修正。情感的修正过程实际上就是“人对于事物的情感强度”与“该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的对数”不断趋于一致的过程。

一、情感的初始设置 编辑本段回目录

人为了迅速而准确地建立对于客观事物的情感,必须首先采用某种合理的方式来确定情感的初始值,以尽可能降低今后情感的修正幅度,缩短今后情感的修正时间,降低因修正过程所产生的价值损耗。情感的初始设置主要有以下方式。

1、感受直接事物的首次价值效应。当事物首次作用于人时,人将会对该事物产生第一印象,从而完成了情感的初始设置。一见钟情就是指男女双方首次见面就产生了强烈而深刻的第一印象。由于事物的价值效应取决于许多偶然因素,首次作用的价值效应往往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片面性,通常不能正确反映事物的真实价值,由此产生的第一印象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片面性,有待于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例如,当第一次吃鱼就被鱼刺卡伤了喉咙,人就会对鱼产生不好的第一印象,人只有在今后的生活中多次吃鱼,才能逐渐建立对鱼的良好印象。第一印象虽然是偶然的和片面的,容易引起人的许多误解,但它毕竟考虑了部分价值变量的作用,相比完全盲目的情感已经前进了一大步,特别是当各种变量相对稳定时,第一印象的准确性就相对较高。有些人很重视第一印象,他们的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

2、感受相关事物的价值效应。当原发事物的相关事物作用于人时,人将会形成对于相关事物的情感,进而引起对于原发事物的情感,从而完成了情感的初始设置。例如,当见到某先生是个不讲理的蛮汉时,就会对这位先生的父母亲产生不好的印象。情感的这种间接的初始设置方式比直接的设置方式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容易产生更大的价值误差。

3、感受事物的外部特征。事物的外部特征与其价值属性虽然是相对独立的,但总会存在某种联系,事物的外部特征总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价值属性,因此感受事物的外部特征也会引发人对于事物的情感,从而完成情感的初始设置。“以貌取人”就是指通过感受他人的某些外部特征(如相貌、身材、衣着、言谈举止等)来判断这个人的价值状态、价值需要及价值创造能力,并决定对于这个人的喜恶与取舍。

4、接受他人的教育和诱导。前人或他人的经验,可作为情感初始设置的重要依据。自己周围的人特别是父母、老师、朋友等具有稳定而成熟情感的人,可通过语言、表情等方式把他们对于事物的情感传播给自己,从而完成情感的初始设置。阅读前人或他人的著作以及观看电视、电影、戏剧等,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了解古今中外各种社会历史事物的价值属性,从而完成了社会历史事物的情感的初始设置过程。为了提高初始情感的准确性,人总是优先接受自己最亲近、最信赖、最有权威的人或媒体所传播的情感。

5、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他人的行为表现特别是父母和老师的行为表现,将对子女和学生的初始情感产生重要的影响。粗俗的父母常常会教育出粗俗的子女,情感贫脊的老师将会在情感领域误人子弟。之所以强调老师要为人师表,父母要严于律己,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使其学生或子女建立正确的初始情感。

二、情感的修正过程编辑本段回目录

 

初始情感建立以后,需要对其进行修正,修正过程既可以通过总结自己亲身的生活经验来完成,也可通过借鉴他人的生活经验来完成,既可以通过自觉的学习与修养来完成,也可通过他人对于自己的培养与教育来完成。

情感的修正过程大致是:人在准备实施某一行为方案时,就会对所有涉及的事物进行价值分析,对其中一个或多个未知或模糊事物的价值率高差进行初步估计,即进行情感的初始设置,再根据各个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和作用规模估算出行为方案的价值率。行为方案实施后,可得到实际的价值率高差,再与原来所估算的价值率进行比较,如果有误差就开始对未知或模糊事物的初始情感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情感投入另一行为方案的修正过程。情感的这种修正过程通常需要反复进行多次,人对于未知或模糊事物的情感才能趋于清晰、成熟和稳定。

多个未知或模糊事物的情感修正既可以分步进行,也可以同步进行,但存在优先顺序:先修正较陌生事物的情感,后修正较熟悉事物的情感;先修正较低层次的情感,后修正较高层次的情感;先修正作用规模较大事物的情感,后修正作用规模较小事物的情感;先修正现实事物的情感,后修正过去和未来事物的情感。如果人、环境或事物的品质特性发生了变化,则事物的价值关系也将发生变化,原先已经修正好的情感将会进行新的修正。

三、情感的修正模式 编辑本段回目录


情感的一般修正模式分为三个阶段:初始化阶段、修正阶段和稳定阶段。其中,在初始化阶段,情感由原点走向初始值;在修正阶段,情感产生波动,并不断缩小波动幅度;在稳定阶段,情感向一个稳定值趋近(详见《统一价值论》)。

实际生活中的情感修正模式是千差万别的。有些情感没有稳定阶段,如对政治迫害、舆论攻击等变动性很大的价值事物的情感;有些情感没有修正阶段,如对死亡、绝症等重大事件的情感;有些情感没有初始化阶段和修正阶段,如对酸、甜、苦、辣等食物的无条件情感;有些情感在经历一段时间的稳定过程后,又进入新的修正过程。此外,还有四种特殊的情感修正模式:一是高位波动式修正模式,其情感强度的波动中心始终大于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多见于多血质气质的人;二是低位波动式修正模式,其情感强度的波动中心始终小于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多见于抑郁质气质的人;三是下降式修正模式,其情感强度从某个高值平稳走向事物的价值率高差,不出现情感波动,多见于胆汁质气质的人;四是上升式修正模式,其情感强度从某个低值平稳走向事物的价值率高差,不出现情感波动,多见于粘液质气质的人。

四、情感修正时间的一般规律 编辑本段回目录

1、事物的价值层次越高,情感的修正时间通常越长,情感修正过程的波动幅度越大。

2、事物的作用规模越大,情感的修正时间通常越长。

3、参加实践活动的次数越少,其情感修正时间就越长。

4、女性通常比男性的情感修正时间要长。

5、老年人通常比年青人的情感修正时间要长。

6、性格内向者通常比性格外向者的情感修正时间要长。

7、低文化者通常比高文化者的情感修正时间要长。

8、初始情感越不合理,其修正时间通常就越长。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情感修正”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情感修正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