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劳动的定义: 编辑本段回目录
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运动称之为劳动。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
传统的劳动分类方法置疑 编辑本段回目录
按照传统的劳动分类理论,劳动可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大类。这种分类理论实际上是不完整的,因为有些特殊的劳动如人口的生产、作为谋生手段的卖血或出卖人体器官的行为、从事模特行业的行为、以牺牲生命和鲜血为主要代价的战争行为等,既不能简单地算作脑力劳动,也不能简单地算作体力劳动,但它们应该属于劳动的范畴,尽管这些劳动可能是非法的或不道德的。这说明现有的劳动分类理论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说明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以外,至少还存在一种为人们所忽略了的人类劳动。
劳动是人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为了确定劳动的分类方法,首先应对人类运动的形式进行分类。人类机体是由众多生理系统、组织或细胞有机地组合而成的,其中每一个系统、每种组织和各类细胞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各司其职,井然有序地通过新陈代谢来完成各种生理、心理和精神功能,以维持和发展整个机体复杂的生命运动。可以把人类机体的各组成部分完成规定功能的过程称为人的主体运动。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来看,人的主体运动可分为若干种不同形式。例如,根据生理功能的不同,可分为消化运动、呼吸运动、血液循环运动、生殖运动、分泌运动、神经运动等;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自主运动与随意运动。
劳动是人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为了确定劳动的分类方法,首先应对人类运动的形式进行分类。人类机体是由众多生理系统、组织或细胞有机地组合而成的,其中每一个系统、每种组织和各类细胞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各司其职,井然有序地通过新陈代谢来完成各种生理、心理和精神功能,以维持和发展整个机体复杂的生命运动。可以把人类机体的各组成部分完成规定功能的过程称为人的主体运动。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来看,人的主体运动可分为若干种不同形式。例如,根据生理功能的不同,可分为消化运动、呼吸运动、血液循环运动、生殖运动、分泌运动、神经运动等;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自主运动与随意运动。
人类运动的基本分类 编辑本段回目录
根据参与运动的人体主流系统的不同,人类运动可分为体力运动、脑力运动与生理力运动。
1、体力运动。体力运动是指以人体肌肉与骨骼的运动为主,以大脑和其他生理系统的运动为辅的主体运动,如步行、挑水等。体力运动是所有动物具有的运动形式,生物进化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了动物的运动系统。体力运动的形成使动物一方面能够通过改变自己与外部客观事物的空间距离,以灵活地选择客观事物和外部环境;另一方面能够通过肌肉和骨骼形成一定的机械作用力来改变事物的数学与物理性质,如空间位置、形状尺寸。任何体力运动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必须依靠机体其他生理系统的参与,并为之提供物质、能量和信息,因此体力运动必然伴随着其他生理系统的运动。
2、脑力运动。脑力运动是指以大脑神经系统的运动为主,以其他生理系统的运动为辅的主体运动,如思考、记忆等。第二信号系统的形成与发展是脑力运动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低等动物的大脑由于不具备第二信号系统,不能相对独立地进行脑力运动,它只是为体力运动或其他运动提供必要的本能控制信号,从属于其他形式的运动,因此脑力运动是只有人类才具有的运动形式。
3、生理力运动。生理力运动是指除了体力运动和脑力运动以外的其他形式的主体运动。广义地讲,生理力运动是一切生物都具有的运动形式:对于植物来说,有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等;对于动物来说,有消化运动、呼吸运动、血液循环运动、生殖运动、分泌运动、神经运动等。任何形式的生理力运动都可归结于细胞的运动,而细胞的运动实际上就是一个物质和能量代谢的过程,人的生理系统通过一定的生理力运动对所获取的食物进行消化、吸收、传输和能量转换,为整个生理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所需的物质和能量,以保证机体协调一致地运行。
不同运动形式的相互关系。生理力运动、体力运动与脑力运动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辩证统一关系。(1)生理力运动是体力运动与脑力运动的基础。生理力运动是体力运动与脑力运动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因素;体力运动是生理力运动不断进化的产物,脑力运动又是生理力运动与体力运动不断进化的产物;体力运动与脑力运动的强度要受生理力运动所能提供的物质和能量的限制。(2)体力运动又是脑力运动的基础。体力运动的直接性、多样性、灵活性是神经系统不断发展的客观动力;脑力运动的基本设想最终必须由体力运动来实现。(3)脑力运动为体力运动确定了基本的发展方向。脑力运动可以有效地引导和促进体力运动的发展,为体力运动提供了预见性和目的性,使体力运动有了明确的动机;为体力运动提供了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体力运动不仅用于适应环境,还可以用来改造环境;为体力运动在总体上确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使得体力运动朝着提高灵活性和降低强度的方向发展;使得体力运动越来越多地与生产工具相结合,以产生越来越强的放大作用;使得体力运动越来越远离直接的自然物而与人工物相结合,越来越远离有形物质而与信息相结合;使体力运动的分工越来越细微,越来越专业化和复杂化。(4)体力运动为生理力运动确定了基本的发展方向。体力运动可以有效地引导和促进生理力运动的发展:对于生产工具的使用,促进了人类的手脚分工,使人类机体的生理结构产生了一系列变化;体力运动的成果改造了机体的生存环境,也使人类机体某些组织或器官的功能特性发生了变化;体力运动的复杂性促进了生理力运动与生理器官的复杂化和精确化。(5)脑力运动是人类最高、最复杂的运动形式。脑力运动使人类从根本上区别于一般低等生物,使人类具有极高的预见性、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脑力运动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而生理力运动和体力运动的发展极为有限,它受生物规律的限制;脑力运动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制约和控制体力运动或生理力运动。(6)脑力运动、体力运动是生理力运动的特殊形式。人的运动系统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生理系统,体力运动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生理力运动;人的大脑神经系统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生理系统,脑力运动也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生理力运动。
1、体力运动。体力运动是指以人体肌肉与骨骼的运动为主,以大脑和其他生理系统的运动为辅的主体运动,如步行、挑水等。体力运动是所有动物具有的运动形式,生物进化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了动物的运动系统。体力运动的形成使动物一方面能够通过改变自己与外部客观事物的空间距离,以灵活地选择客观事物和外部环境;另一方面能够通过肌肉和骨骼形成一定的机械作用力来改变事物的数学与物理性质,如空间位置、形状尺寸。任何体力运动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必须依靠机体其他生理系统的参与,并为之提供物质、能量和信息,因此体力运动必然伴随着其他生理系统的运动。
2、脑力运动。脑力运动是指以大脑神经系统的运动为主,以其他生理系统的运动为辅的主体运动,如思考、记忆等。第二信号系统的形成与发展是脑力运动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低等动物的大脑由于不具备第二信号系统,不能相对独立地进行脑力运动,它只是为体力运动或其他运动提供必要的本能控制信号,从属于其他形式的运动,因此脑力运动是只有人类才具有的运动形式。
3、生理力运动。生理力运动是指除了体力运动和脑力运动以外的其他形式的主体运动。广义地讲,生理力运动是一切生物都具有的运动形式:对于植物来说,有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等;对于动物来说,有消化运动、呼吸运动、血液循环运动、生殖运动、分泌运动、神经运动等。任何形式的生理力运动都可归结于细胞的运动,而细胞的运动实际上就是一个物质和能量代谢的过程,人的生理系统通过一定的生理力运动对所获取的食物进行消化、吸收、传输和能量转换,为整个生理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所需的物质和能量,以保证机体协调一致地运行。
不同运动形式的相互关系。生理力运动、体力运动与脑力运动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辩证统一关系。(1)生理力运动是体力运动与脑力运动的基础。生理力运动是体力运动与脑力运动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因素;体力运动是生理力运动不断进化的产物,脑力运动又是生理力运动与体力运动不断进化的产物;体力运动与脑力运动的强度要受生理力运动所能提供的物质和能量的限制。(2)体力运动又是脑力运动的基础。体力运动的直接性、多样性、灵活性是神经系统不断发展的客观动力;脑力运动的基本设想最终必须由体力运动来实现。(3)脑力运动为体力运动确定了基本的发展方向。脑力运动可以有效地引导和促进体力运动的发展,为体力运动提供了预见性和目的性,使体力运动有了明确的动机;为体力运动提供了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体力运动不仅用于适应环境,还可以用来改造环境;为体力运动在总体上确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使得体力运动朝着提高灵活性和降低强度的方向发展;使得体力运动越来越多地与生产工具相结合,以产生越来越强的放大作用;使得体力运动越来越远离直接的自然物而与人工物相结合,越来越远离有形物质而与信息相结合;使体力运动的分工越来越细微,越来越专业化和复杂化。(4)体力运动为生理力运动确定了基本的发展方向。体力运动可以有效地引导和促进生理力运动的发展:对于生产工具的使用,促进了人类的手脚分工,使人类机体的生理结构产生了一系列变化;体力运动的成果改造了机体的生存环境,也使人类机体某些组织或器官的功能特性发生了变化;体力运动的复杂性促进了生理力运动与生理器官的复杂化和精确化。(5)脑力运动是人类最高、最复杂的运动形式。脑力运动使人类从根本上区别于一般低等生物,使人类具有极高的预见性、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脑力运动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而生理力运动和体力运动的发展极为有限,它受生物规律的限制;脑力运动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制约和控制体力运动或生理力运动。(6)脑力运动、体力运动是生理力运动的特殊形式。人的运动系统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生理系统,体力运动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生理力运动;人的大脑神经系统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生理系统,脑力运动也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生理力运动。
人类劳动的基本分类 编辑本段回目录
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运动称之为劳动。运动并不等于劳动,它还包括消费活动,劳动只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人的消费活动与劳动往往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消费活动中通常有劳动的内容,劳动也伴随着一定的消费活动。人类的消费活动从其客观目的来说,并不是为了主观的享受,而是为了劳动做必要的生理、心理和精神上事前之准备和事后之补偿。消费活动是为劳动服务的,是劳动的前提和基础。区分劳动与运动既不能用“是否带来痛苦”或“是否牺牲安乐与幸福”作为判断依据,消费过程往往也会产生痛苦的感觉;也不能用“是否有产品输出”作为判断运动与劳动的依据,因为许多劳动(如学习、锻炼和培训等)并没有直接的产品输出。
与人类运动相对应,人类劳动可分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和生理力劳动三大基本类型。
1、体力劳动。体力劳动是指以人体肌肉与骨骼的劳动为主,以大脑和其他生理系统的劳动为辅的人类劳动。
2、脑力运动。脑力劳动是指以大脑神经系统的劳动为主,以其他生理系统的劳动为辅的人类劳动。
3、生理力运动。生理力劳动是指除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以外的其他形式的人类劳动。
一般的人类劳动由脑力劳动、体力劳动与生理力劳动按照不同的比例关系组合而成。通常意义上的脑力劳动是指那些脑力劳动占主要比例的复合劳动,体力劳动是指那些体力劳动占主要比例的复合劳动,生理力劳动是指那些生理力劳动占主要比例的复合劳动。例如,人口的生产过程虽然以生理力劳动为主,但也伴随着一定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生理力劳动的具体形式。根据作用方式的不同,生理力劳动可分为以下三种具体形式:(1)恢复性生理力劳动。是指用以恢复和补偿原有的生理性组织、器官和体液等功能特性的生理力劳动。例如,当人的大脑受到轻微损伤时,其机体通过吸收适当的营养物质并进行良好的精神调养以后,会逐步恢复大脑的健康;当产妇出现体质虚弱时,其机体通过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化为适当的化学物输送到相应的组织、器官和体液之中,用以恢复和补偿其功能特性;当皮肤擦破时,机体就自动地修补好皮肤;当机体的血液损失时(如献血),机体将通过肝脏等器官来制造新的血液。(2)加强性生理力劳动。是指用以改善和加强原有生理性组织、器官和体液等功能特性的生理力劳动。当人的某些生理组织、器官和体液的功能特性处于正常状态时,其机体通过某种生理力劳动来不断地积累生理信息,以改善和加强这些组织或器官的功能特性。例如,对人的某些组织或器官进行适当的、损伤性的物理或化学刺激后,这些组织或器官的功能特性不仅能很快地恢复,而且还能得到改善和加强。(3)生育性生理力劳动。是指用以生产新生儿的生理力劳动。妇女在怀孕过程中,一方面通过生理力劳动将各种营养物质和食物能量进行消化和吸收,并转送到胎盘里,又把胎盘所排泄的废物排出体外;另一方面孕妇体内的生理、心理和精神状态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外环境,孕妇必须付出一定的生理力劳动来形成、维持和改善这种环境。
与人类运动相对应,人类劳动可分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和生理力劳动三大基本类型。
1、体力劳动。体力劳动是指以人体肌肉与骨骼的劳动为主,以大脑和其他生理系统的劳动为辅的人类劳动。
2、脑力运动。脑力劳动是指以大脑神经系统的劳动为主,以其他生理系统的劳动为辅的人类劳动。
3、生理力运动。生理力劳动是指除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以外的其他形式的人类劳动。
一般的人类劳动由脑力劳动、体力劳动与生理力劳动按照不同的比例关系组合而成。通常意义上的脑力劳动是指那些脑力劳动占主要比例的复合劳动,体力劳动是指那些体力劳动占主要比例的复合劳动,生理力劳动是指那些生理力劳动占主要比例的复合劳动。例如,人口的生产过程虽然以生理力劳动为主,但也伴随着一定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生理力劳动的具体形式。根据作用方式的不同,生理力劳动可分为以下三种具体形式:(1)恢复性生理力劳动。是指用以恢复和补偿原有的生理性组织、器官和体液等功能特性的生理力劳动。例如,当人的大脑受到轻微损伤时,其机体通过吸收适当的营养物质并进行良好的精神调养以后,会逐步恢复大脑的健康;当产妇出现体质虚弱时,其机体通过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化为适当的化学物输送到相应的组织、器官和体液之中,用以恢复和补偿其功能特性;当皮肤擦破时,机体就自动地修补好皮肤;当机体的血液损失时(如献血),机体将通过肝脏等器官来制造新的血液。(2)加强性生理力劳动。是指用以改善和加强原有生理性组织、器官和体液等功能特性的生理力劳动。当人的某些生理组织、器官和体液的功能特性处于正常状态时,其机体通过某种生理力劳动来不断地积累生理信息,以改善和加强这些组织或器官的功能特性。例如,对人的某些组织或器官进行适当的、损伤性的物理或化学刺激后,这些组织或器官的功能特性不仅能很快地恢复,而且还能得到改善和加强。(3)生育性生理力劳动。是指用以生产新生儿的生理力劳动。妇女在怀孕过程中,一方面通过生理力劳动将各种营养物质和食物能量进行消化和吸收,并转送到胎盘里,又把胎盘所排泄的废物排出体外;另一方面孕妇体内的生理、心理和精神状态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外环境,孕妇必须付出一定的生理力劳动来形成、维持和改善这种环境。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编辑本段回目录
统一价值论认为:信息的本质就是“消除不确定性”,而“消除不确定性”等同于“提高有序性,“提高有序性”就是“提高功能有序性”,“提高功能有序性”就是“增加价值量”。因此信息的根本作用和本质内涵在于改变系统的价值总量,即信息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信息的产生有两个来源:
1、生物进化。任何耗散结构都具有一定的自组织能力,它们在自组织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基因变异的方式来形成信息(包括正价值信息和负价值信息),另一方面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来选择信息,并通过基因遗传的方式来贮存和传播信息。生物信息的积累使生物组织之间、及生物个体之间能够产生越来强的相干作用与协调作用,各组织的结构越来越精细,个体之间的协作越来越和谐。
2、人类劳动。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一方面通过行为方式的变换与思维方式的变换来形成信息,通过价值判断与价值评价来选择信息,并通过经验和能力等方式来贮存和传播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发展和完善各种形式的扩展耗散结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社会关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来形成信息,通过价值判断与价值评价来选择信息,并通过科学与技术等方式来贮存和传播信息。第三方面,劳动促进了手与脚的分工,使人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工具;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加速了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劳动促进了大脑和机体的进化,加速了信息的积累与处理。人类劳动分为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与生理力劳动三种基本形式。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和生理力劳动都可以凝聚一定的信息,因而都可以产生价值增值,其中生理力劳动凝聚的信息通常是以生理信息的形式凝聚于人的机体之中,主要表现为机体健康性、身体灵活性、感官灵敏性、环境适应性、思维创造性等方面的加强,有时也表现为缺陷器官的修复与强化、体液与组织的弥补和替代等。人类最早的信息也是全部来源于生物进化,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由于生物进化过程非常缓慢,它所产生的信息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人类劳动可以看作是信息的唯一来源。于是,“信息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就基本上等价于“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了。总之,劳动之所以被确认为价值的唯一源泉,并不是因为抽象意义上的定义,而是因为劳动在信息(包括人类机体的生物信息)的形成、传播、处理和运行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可以说劳动创造了所有价值,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
劳动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
人类的一切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与文化活动)在本质上都是价值的运动,都是各种不同形式的价值不断转化、不断循环、不断增值的过程。这种价值运动具体表现为:使用价值、劳动潜能、劳动价值与新使用价值的循环回路,所有复杂形式的价值运动最终都可以分解为若干个这样的循环回路,所有复杂的社会现象都是由若干个这样的循环回路有机地组合而成。图1给出了一个直观的经济领域的价值模型,称为价值循环流量图。
↓←—————←——————←—————←—————←
↓ ∣→新的使用价值(生活资料)↑
使用价值→劳动潜能→劳动价值∣
(生活资料) ↑ ∣→新的使用价值(生产资料)↓
↑———————←———————←
图1 价值循环流量图
一般情况下,价值的循环运行可分为三个基本阶段:消费阶段(使用价值→劳动潜能)、劳动阶段(劳动潜能→劳动价值)、生产阶段(劳动潜能→劳动价值)。
1、消费阶段:使用价值向劳动潜能转化。人们消费各种各样的生活资料,虽然在主观动机上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主观需要,但在客观目的上是为了维持和发展自己的劳动能力,更直接的意义是为劳动过程积累必要的劳动潜能。通常把生活资料使用价值转化为劳动潜能的过程称为消费。
消费效益:消费过程中产出的劳动潜能Qp与投入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Qu的比值,定义为该消费过程的消费效益,用E1来表示,即
E1=Qp/Qu (1)
2、劳动阶段:劳动潜能向劳动价值转化。劳动者在生产系统中通过具体的劳动方式,把劳动潜能释放出来并转化为劳动价值。通常把劳动潜能转化为劳动价值的过程称为劳动。
劳动效益:劳动过程中产出的劳动价值Qv与投入的劳动潜能Qp的比值,定义为该劳动过程的劳动效益,用E2来表示,即
E2=Qv/Qp (2)
3、生产阶段:劳动价值向新的使用价值转化。劳动者所付出的劳动价值与生产系统中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并作用于劳动对象,使劳动对象的品质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增大其使用价值,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劳动价值向新使用价值的转化过程。通常把劳动价值向使用价值的转化和增值过程,称为生产。
生产效益:生产过程中新增的产品使用价值Q′u与投入的劳动价值Qv的比值,定义为该生产过程的生产效益,用E3来表示,即
E3=Q'u/Qv (2-33)
由价值循环流量图可以看出,使用价值(生活资料使用价值与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劳动潜能与劳动价值都是价值的具体形态,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相互促进、互为前提,劳动价值不再是“抽象的”,它与使用价值一样是具体的,属于相同的范畴,它来源于使用价值,又服务于使用价值,它是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它是“劳动力”这种特殊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它与使用价值具有完全相同的度量单位。由于“劳动潜能”是(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向劳动价值转化过程中的过渡形式,它必须通过转化为劳动价值以后才能真实地体现出来,不能算作价值的基本形态,因此价值的基本形态就是使用价值与劳动价值两种。
信息的产生有两个来源:
1、生物进化。任何耗散结构都具有一定的自组织能力,它们在自组织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基因变异的方式来形成信息(包括正价值信息和负价值信息),另一方面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来选择信息,并通过基因遗传的方式来贮存和传播信息。生物信息的积累使生物组织之间、及生物个体之间能够产生越来强的相干作用与协调作用,各组织的结构越来越精细,个体之间的协作越来越和谐。
2、人类劳动。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一方面通过行为方式的变换与思维方式的变换来形成信息,通过价值判断与价值评价来选择信息,并通过经验和能力等方式来贮存和传播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发展和完善各种形式的扩展耗散结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社会关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来形成信息,通过价值判断与价值评价来选择信息,并通过科学与技术等方式来贮存和传播信息。第三方面,劳动促进了手与脚的分工,使人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工具;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加速了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劳动促进了大脑和机体的进化,加速了信息的积累与处理。人类劳动分为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与生理力劳动三种基本形式。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和生理力劳动都可以凝聚一定的信息,因而都可以产生价值增值,其中生理力劳动凝聚的信息通常是以生理信息的形式凝聚于人的机体之中,主要表现为机体健康性、身体灵活性、感官灵敏性、环境适应性、思维创造性等方面的加强,有时也表现为缺陷器官的修复与强化、体液与组织的弥补和替代等。人类最早的信息也是全部来源于生物进化,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由于生物进化过程非常缓慢,它所产生的信息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人类劳动可以看作是信息的唯一来源。于是,“信息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就基本上等价于“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了。总之,劳动之所以被确认为价值的唯一源泉,并不是因为抽象意义上的定义,而是因为劳动在信息(包括人类机体的生物信息)的形成、传播、处理和运行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可以说劳动创造了所有价值,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
劳动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
人类的一切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与文化活动)在本质上都是价值的运动,都是各种不同形式的价值不断转化、不断循环、不断增值的过程。这种价值运动具体表现为:使用价值、劳动潜能、劳动价值与新使用价值的循环回路,所有复杂形式的价值运动最终都可以分解为若干个这样的循环回路,所有复杂的社会现象都是由若干个这样的循环回路有机地组合而成。图1给出了一个直观的经济领域的价值模型,称为价值循环流量图。
↓←—————←——————←—————←—————←
↓ ∣→新的使用价值(生活资料)↑
使用价值→劳动潜能→劳动价值∣
(生活资料) ↑ ∣→新的使用价值(生产资料)↓
↑———————←———————←
图1 价值循环流量图
一般情况下,价值的循环运行可分为三个基本阶段:消费阶段(使用价值→劳动潜能)、劳动阶段(劳动潜能→劳动价值)、生产阶段(劳动潜能→劳动价值)。
1、消费阶段:使用价值向劳动潜能转化。人们消费各种各样的生活资料,虽然在主观动机上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主观需要,但在客观目的上是为了维持和发展自己的劳动能力,更直接的意义是为劳动过程积累必要的劳动潜能。通常把生活资料使用价值转化为劳动潜能的过程称为消费。
消费效益:消费过程中产出的劳动潜能Qp与投入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Qu的比值,定义为该消费过程的消费效益,用E1来表示,即
E1=Qp/Qu (1)
2、劳动阶段:劳动潜能向劳动价值转化。劳动者在生产系统中通过具体的劳动方式,把劳动潜能释放出来并转化为劳动价值。通常把劳动潜能转化为劳动价值的过程称为劳动。
劳动效益:劳动过程中产出的劳动价值Qv与投入的劳动潜能Qp的比值,定义为该劳动过程的劳动效益,用E2来表示,即
E2=Qv/Qp (2)
3、生产阶段:劳动价值向新的使用价值转化。劳动者所付出的劳动价值与生产系统中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并作用于劳动对象,使劳动对象的品质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增大其使用价值,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劳动价值向新使用价值的转化过程。通常把劳动价值向使用价值的转化和增值过程,称为生产。
生产效益:生产过程中新增的产品使用价值Q′u与投入的劳动价值Qv的比值,定义为该生产过程的生产效益,用E3来表示,即
E3=Q'u/Qv (2-33)
由价值循环流量图可以看出,使用价值(生活资料使用价值与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劳动潜能与劳动价值都是价值的具体形态,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相互促进、互为前提,劳动价值不再是“抽象的”,它与使用价值一样是具体的,属于相同的范畴,它来源于使用价值,又服务于使用价值,它是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它是“劳动力”这种特殊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它与使用价值具有完全相同的度量单位。由于“劳动潜能”是(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向劳动价值转化过程中的过渡形式,它必须通过转化为劳动价值以后才能真实地体现出来,不能算作价值的基本形态,因此价值的基本形态就是使用价值与劳动价值两种。
劳动量的度量 编辑本段回目录
统一价值论认为,人的劳动量与他所消耗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消费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经过理论论证,提出:
劳动量的度量方式:采用“社会必要补偿性生活资料使用价值消费量”来度量劳动者的劳动量。
这里要掌握四个方面的规定与条件限制:
1、“生活资料使用价值”:价值形态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价值层次包括温饱类、安全与健康类、人尊与自尊类、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类四个方面;表现形式包括商品和非商品(如服务)两个方面;享受范围包括个体生活与居住条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享受方式包括个体独享(即工资、补贴、保险等)、集体共享(即集体福利)和社会共享(即社会福利)三个方面;价值延伸范围包括幼儿与少年成长、中年与青年发展和老年退休三个方面;价值使用途径包括生活、教育(含义务教育费和职业培训)和工作三个方面;价值用途包括赡养父母、养育子女和维持自己生活三个方面;价值体现方式包括工资、补贴和保险(含劳动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三个方面;等等。
2、“补偿性”。生活资料的消费可分为三种基本情况:补偿不足、补偿平衡、补偿有余。实践表明,劳动者在进行劳动前后必须消费一定形式和一定数量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来补偿其劳动耗费量,否则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就得不到可持续的维持和发展,如果所消费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小于一定值,则会出现“补偿不足”,此时劳动的耗费量大于劳动的补偿量,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将受到损害而逐渐萎缩;如果所消费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大于一定值,则会出现“补偿有余”,此时劳动的耗费量小于劳动的补偿量,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将得到增强而逐渐发展;如果所消费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正好等于一定值,则会出现“补偿平衡”,此时劳动的耗费量正好等于劳动的补偿量,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将会维持原状。这就表明,只有在“补偿平衡”状态,劳动者所消费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量与劳动量才能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3、“社会必要的”。同一社会时期,劳动者的消费熟练度不同,相同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将会产生不同的劳动潜能,消费熟练度高的人,只需要消费较少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就可以产生较多的劳动潜能,因此所谓“社会必要的”就是要求劳动者具有社会平均的消费熟练度;同一社会时期,劳动者的劳动熟练度不同,相同的劳动潜能将会产生不同的劳动量,劳动熟练度高的人,只需要消耗较少的劳动潜能,就可以产生较多的劳动量,因此所谓“社会必要的”就是要求劳动者具有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度。
劳动量的度量方式:采用“社会必要补偿性生活资料使用价值消费量”来度量劳动者的劳动量。
这里要掌握四个方面的规定与条件限制:
1、“生活资料使用价值”:价值形态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价值层次包括温饱类、安全与健康类、人尊与自尊类、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类四个方面;表现形式包括商品和非商品(如服务)两个方面;享受范围包括个体生活与居住条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享受方式包括个体独享(即工资、补贴、保险等)、集体共享(即集体福利)和社会共享(即社会福利)三个方面;价值延伸范围包括幼儿与少年成长、中年与青年发展和老年退休三个方面;价值使用途径包括生活、教育(含义务教育费和职业培训)和工作三个方面;价值用途包括赡养父母、养育子女和维持自己生活三个方面;价值体现方式包括工资、补贴和保险(含劳动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三个方面;等等。
2、“补偿性”。生活资料的消费可分为三种基本情况:补偿不足、补偿平衡、补偿有余。实践表明,劳动者在进行劳动前后必须消费一定形式和一定数量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来补偿其劳动耗费量,否则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就得不到可持续的维持和发展,如果所消费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小于一定值,则会出现“补偿不足”,此时劳动的耗费量大于劳动的补偿量,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将受到损害而逐渐萎缩;如果所消费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大于一定值,则会出现“补偿有余”,此时劳动的耗费量小于劳动的补偿量,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将得到增强而逐渐发展;如果所消费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正好等于一定值,则会出现“补偿平衡”,此时劳动的耗费量正好等于劳动的补偿量,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将会维持原状。这就表明,只有在“补偿平衡”状态,劳动者所消费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量与劳动量才能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3、“社会必要的”。同一社会时期,劳动者的消费熟练度不同,相同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将会产生不同的劳动潜能,消费熟练度高的人,只需要消费较少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就可以产生较多的劳动潜能,因此所谓“社会必要的”就是要求劳动者具有社会平均的消费熟练度;同一社会时期,劳动者的劳动熟练度不同,相同的劳动潜能将会产生不同的劳动量,劳动熟练度高的人,只需要消耗较少的劳动潜能,就可以产生较多的劳动量,因此所谓“社会必要的”就是要求劳动者具有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度。
劳动强度的定义 编辑本段回目录
马克思认为:“增进劳动的强度,意思就是说在同一时间内增加劳动的支出”,他还将劳动强度定义为劳动的内含量或劳动的密度,并认为:“提高机器的速度,和扩大同一劳动者照管的机器的范围”、“提高劳动的紧张程度,更加细密地填满劳动时间的微孔”、“增进劳动的规律性、划一性、秩序性、继续性和能量”(《资本论》第1卷第438页)等都可提高劳动强度。然而,劳动的内含量或劳动的密度是什么内涵呢?他并没有阐述清楚。劳动强度是一个容易进行主观感觉而不容易进行理性抽象的概念。过去,人们往往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劳动强度。一是劳动者主观感觉的紧张性、疲劳性和痛苦性,二是劳动过程所完成的工作量密度。
统一价值论认为,劳动强度的提高,对于劳动对象来说,加大了劳动者作用于劳动对象的力度(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就是加大了大脑对于第二信号系统的处理力度),表现为工作量密度在增大;对于劳动者来说,加大了内部生理、心理和精神的紧张性和痛苦性,表现为劳动者用于补偿劳动耗费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在增加。由此可见,提高劳动强度实际上就是提高主劳动密度,并维持附加劳动密度的相对不变。因此,对劳动强度做出如下精确定义。
劳动强度:主劳动密度与附加劳动密度之比值,称为劳动强度,用I来表示,即
I=Mlt/Mlb
统一价值论认为,劳动强度的提高,对于劳动对象来说,加大了劳动者作用于劳动对象的力度(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就是加大了大脑对于第二信号系统的处理力度),表现为工作量密度在增大;对于劳动者来说,加大了内部生理、心理和精神的紧张性和痛苦性,表现为劳动者用于补偿劳动耗费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在增加。由此可见,提高劳动强度实际上就是提高主劳动密度,并维持附加劳动密度的相对不变。因此,对劳动强度做出如下精确定义。
劳动强度:主劳动密度与附加劳动密度之比值,称为劳动强度,用I来表示,即
I=Mlt/Mlb
劳动熟练度的定义 编辑本段回目录
1、劳动熟练度提高的基本特征。我们经常看到这种现象:新工人在机床上操作时,开始总是感到笨手笨脚的,心理很紧张,动作迟缓,废品率高,不安全性大,每天下班回家感觉很疲劳,身体许多部位感到疼痛。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以上现象逐渐减轻并消除。这种现象是由劳动熟练度的提高而产生的。以体力劳动为例,熟练劳动行为有两方面的特征:(1)与熟练劳动行为无关的多余动作逐渐减少,精神紧张性逐渐消失。例如,儿童初学写字时,常常是手指紧握笔杆,面部肌肉紧张,并且嘴唇噘起,眼睛歪斜,表现出一些多余动作和精神的紧张。(2)熟练劳动行为中各个具体动作之间在时间和空间排列上越来越紧凑,在功能特性上越来越协调一致,并具有越来越高的精确性和灵巧性。如优秀运动员的精彩表演、雕刻家的精美作品往往使人赞叹不已,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熟能生巧”。?第一个特征标志着劳动者在完成相同的工作量时所耗费的劳动量逐渐下降;第二个特征标志着劳动者所耗费的劳动量不变时所完成的工作量逐渐增加。总之,劳动熟练度的提高可归纳为一个基本特征:工作量不变,劳动量下降。?
2、劳动熟练度的生理机制。由心理学可知,大脑皮层的机能系统性最主要的表现是动力定型,简称为动型,它是大脑对一定的刺激物系统所产生的反应系统。动型:就是以几个不同的条件刺激物(声音、光线等)按一定时间间隔和顺序组成为一个定型系统,对动物进行反复训练,动物就会逐渐形成一个跟各个刺激物的强弱、性质以及相互关系相对应的稳定的反应系统。在这个反应系统中,机体对前一个条件刺激物的反应变成了后一个反应的条件刺激物,各个刺激物只具有始动作用,而各个反应的性质由整个定型系统来决定。在动型的情况下,高级神经活动可免除一些不必要的或不重要的活动,用以保持神经系统的活动不受次要因素的干扰,以减少能量的耗费。动型在人的身上表现为巩固的、习惯了的行为动作、思维方式、情感取向等。体力劳动熟练度的生理机制是:人通过对某些具体动作按照固定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进行多次反复练习,使其产生某种程度上的动型,从而逐步实现这一行动的自动化,从而逐渐减少机体内部的物质与能量的耗费(即劳动量的耗费)。例如,工人在操作机器方面、运动员在体育项目方面的熟练都是长期勤学苦练的结果。脑力劳动熟练度的生理机制与体力劳动熟练度的生理机制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引发动型的一系列刺激信号均为第二信号系统,即语言与文字信号,具体表现为大脑神经系统中暂时神经联系产生某种程度上的动型,从而逐步实现脑力思维“动作”的自动化。生理力劳动的熟练度的生理机制与体力劳动的熟练度的生理机制也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引发动型的一系列刺激信号为机体内部组织所发出的生物化学信号,而产生的反应是机体内部组织的生物化学变化。?
3、劳动的熟练化倾向与非熟练化倾向。由于动力定型的存在,每一个人对于任何劳动量或工作量所付出的劳动潜能都是一个随时间而不断变化的量。不过,对于确定的生产领域来说,同时存在着两种变化倾向:熟练化倾向:是指同一个人完成同一工作量所付出的劳动量,随着劳动时间的增长而呈下降的趋势。非熟练化倾向:是指在确定的生产领域,由于劳动力的新老交替,劳动者平均完成相同的工作量所付出的劳动量,随着劳动时间的增长而呈上升的趋势。当生产领域的熟练化进程与非熟练化进程大体均衡时,对于确定的工作任务,整个生产领域每个劳动者所付出的社会平均劳动量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
统一价值论认为,劳动熟练度就是用来描述和反映劳动者劳动熟练化发展状况的一种客观尺度。显然,它是一个相对概念。由于劳动熟练度的基本特征是工作量不变而劳动量下降,它反映了劳动者个人相对于社会平均熟练者完成相同的工作所节省的劳动量,因而反映了劳动者相对于社会平均熟练者的熟练化状况。为此可以对劳动熟练度做出如下精确定义:?
劳动熟练度:设劳动者完成某工作所需的劳动量为Ql,该工作所需的社会平均劳动量为Qlo,则把
Rl=(Qlo-Ql)/Qlo
定义为劳动熟练度。?
2、劳动熟练度的生理机制。由心理学可知,大脑皮层的机能系统性最主要的表现是动力定型,简称为动型,它是大脑对一定的刺激物系统所产生的反应系统。动型:就是以几个不同的条件刺激物(声音、光线等)按一定时间间隔和顺序组成为一个定型系统,对动物进行反复训练,动物就会逐渐形成一个跟各个刺激物的强弱、性质以及相互关系相对应的稳定的反应系统。在这个反应系统中,机体对前一个条件刺激物的反应变成了后一个反应的条件刺激物,各个刺激物只具有始动作用,而各个反应的性质由整个定型系统来决定。在动型的情况下,高级神经活动可免除一些不必要的或不重要的活动,用以保持神经系统的活动不受次要因素的干扰,以减少能量的耗费。动型在人的身上表现为巩固的、习惯了的行为动作、思维方式、情感取向等。体力劳动熟练度的生理机制是:人通过对某些具体动作按照固定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进行多次反复练习,使其产生某种程度上的动型,从而逐步实现这一行动的自动化,从而逐渐减少机体内部的物质与能量的耗费(即劳动量的耗费)。例如,工人在操作机器方面、运动员在体育项目方面的熟练都是长期勤学苦练的结果。脑力劳动熟练度的生理机制与体力劳动熟练度的生理机制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引发动型的一系列刺激信号均为第二信号系统,即语言与文字信号,具体表现为大脑神经系统中暂时神经联系产生某种程度上的动型,从而逐步实现脑力思维“动作”的自动化。生理力劳动的熟练度的生理机制与体力劳动的熟练度的生理机制也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引发动型的一系列刺激信号为机体内部组织所发出的生物化学信号,而产生的反应是机体内部组织的生物化学变化。?
3、劳动的熟练化倾向与非熟练化倾向。由于动力定型的存在,每一个人对于任何劳动量或工作量所付出的劳动潜能都是一个随时间而不断变化的量。不过,对于确定的生产领域来说,同时存在着两种变化倾向:熟练化倾向:是指同一个人完成同一工作量所付出的劳动量,随着劳动时间的增长而呈下降的趋势。非熟练化倾向:是指在确定的生产领域,由于劳动力的新老交替,劳动者平均完成相同的工作量所付出的劳动量,随着劳动时间的增长而呈上升的趋势。当生产领域的熟练化进程与非熟练化进程大体均衡时,对于确定的工作任务,整个生产领域每个劳动者所付出的社会平均劳动量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
统一价值论认为,劳动熟练度就是用来描述和反映劳动者劳动熟练化发展状况的一种客观尺度。显然,它是一个相对概念。由于劳动熟练度的基本特征是工作量不变而劳动量下降,它反映了劳动者个人相对于社会平均熟练者完成相同的工作所节省的劳动量,因而反映了劳动者相对于社会平均熟练者的熟练化状况。为此可以对劳动熟练度做出如下精确定义:?
劳动熟练度:设劳动者完成某工作所需的劳动量为Ql,该工作所需的社会平均劳动量为Qlo,则把
Rl=(Qlo-Ql)/Qlo
定义为劳动熟练度。?
劳动复杂度的定义编辑本段回目录
“劳动复杂度”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价值理论界,许多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的尝试性研究,但没有取得满意的结果。虽然,人们意识到复杂劳动所创造的劳动价值量相当于加倍的简单劳动,但并不清楚到底为什么会这样?也不知道复杂劳动应该以什么原则折算成加倍的简单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的劳动价值密度要大。但是,熟练劳动同样比非熟练劳动的劳动价值密度要大,高强度劳动同样比低强度劳动的劳动价值密度要大。然而,劳动复杂度、劳动熟练度和劳动强度这三个基本因素各自以何种独特的方式来影响劳动价值密度呢?
统一价值论认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在其外部特征和内部反应上存在一系列的差异,这些差异存在如下的逻辑关系:引发复杂劳动的前提条件是提高劳动者的培养费用;由此产生的直接结果是提高劳动者的技能质量水平;从而使劳动者能够改造那些在组织功能上或逻辑结构上日趋复杂的劳动对象;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必然引起劳动者内部反应的复杂性和劳动量支出的复杂性,从而产生了与简单劳动之间在劳动量上的倍比关系;这种倍比(价值)关系必然反映在它们所体现的交换关系之中,也必然反映在它们的劳动主体所体现的社会关系之中;这种交换关系或社会关系必然为人们所反映,并形成相应的观念与意识。由此可见,只有透过复杂劳动所表现出的外部特征,才能准确发现复杂劳动的本质内涵。
实践表明,提高劳动密度可通过三个基本途径来实现:①提高劳动强度;②提高劳动熟练度;③提高劳动复杂度。由于劳动熟练度的提高只是改变不同劳动者之间劳动密度的相对差异,并不改变整个社会在劳动密度上的平均水平。提高劳动密度只能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一是提高附加劳动密度;二是维持附加劳动密度相对不变,提高主劳动密度。显然,第二个途径实际上就是提高劳动强度,那么第一个途径无疑就是提高劳动复杂度。
事实上,附加劳动密度的提高,改善了机体的内环境,提高了劳动行为的技术质量水平,从而对主劳动密度产生了一定的功能放大效应,使劳动者能够对较为复杂的劳动对象施加作用力,这本身就意味着提高了劳动复杂度。劳动复杂度的提高通常需要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专业技术的培训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来实现。因此可以对劳动复杂度做如下的精确定义。
劳动复杂度:复杂劳动的附加劳动密度Mlb与简单劳动的附加劳动密度Mlbo之比值称为劳动复杂度,用G来表示,即
G=Mlb/Mlbo ?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劳动
收藏到: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