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性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1、概念内涵
目前,连接文化与经济的一个主要概念就是经济社会学家所强调的“根植性”(embeddeness)。根植性是指经济活动和结果受到行为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这种关系网络结构的影响。现代经济地理学越来越关注经济活动的社会文化特性。经济活动强调理性,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社会文化特性对经济活动的个性和非理性有重要作用,如在生产、管理、贸易(甚至在谈判桌上)等经济活动的每一个过程中都有体现。一般地,经济活动要想在长期内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利益,获得良好的发展氛围,就不能不考虑根植性问题。而经济活动的根植性的核心就是将区域经济网络与社会网络的精确结合,在不同类型区域培育不同的制度、根植性、信用、互惠、合作,来促进趋于经济的发展。
有学者指出,经济过程总是根植于社会关系之中,正是通过这种根植性,社会经济活动所需要的信任才得以形成。而在非社会根植的经济中,缺乏相互信任和共享规范。这会使人们卷入降低效率的困境,去应付种种可能出现的欺骗行为。信任在经济相互作用是基本的公共产品,涉及能力与诚实诸方面。文化规范可以减少疑虑,通过道德内容和提供熟悉的、可靠的符号体系,特别是可以接受的表达方式,降低经济的不确定性和混乱。同时,由于现代经济更大程度建立在个人基础上,经济行为的道德考虑和道德经济大大减少。因此,我们不仅需要个人之间的信任,同样也需要社会规范和“系统信任”。经济体系的维系不仅仅是按契约交易,更需要信誉。契约是可能出现问题的,没有信誉,市场将是不道德的。
2、根植性的分类
有的西方学者把根植性分为文化根植性、结构根植性和政治根植性等三种形式。经济行为的文化根植性指的是,文化在形成经济战略和目标时的作用。文化在约束着经济理性,限制市场交换。文化规定了行为者遵守自利的行为策略,也阐明了行为者可以合法地从事行动。对文化的社会规范的理解,规制着市场交换,使人们遵照正直诚实的特定文化释义行事。结构根植性是指持续的人际关系模式中经济交换的前后一贯性。政治根植性则是指经济行为者和非市场机构,特别是国家和社会阶级为其所需要而形成的经济制度和决策方式。克朗(Crang)认为,这些解释表明了经济根植性包含文化、社会和政治诸方面,也清晰地表明了对文化的一种理解,即文化是一些社会群体的共同理解和规范。这种认识,对理解经济活动的根植性是有帮助的。
3、根植性的作用
在区域发展中,经济活动根植于地方社会文化、权力关系网络,确实能够减轻风险和不确定性,增进经济贸易,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但根植性也不是贸易弊端的,有时起到负面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有学者指出,各种道德承诺之间以及他们与欲望之间在许多情况下存在着紧张关系。在对发达的经济社会中,根植性所产生的“路径依赖”时常对生产经营构成限制。通常,竞争会迫使企业尽力降低可以避免的、不必要的根植性,因为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根植性的形成都依赖于它的成本和所产生的收益。毕竟,成本和收益才是企业最关心的,企业要到非根植性力量——市场这支看不见的手的支配和约束。同时,也正是劳动分工、市场、货币与资本运行中的非根植性力量,才使资本主义机制对特定的文化并不敏感。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