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城市竞争力模型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1、WEF-IMD理论模型
    1989年起,世界经济论坛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开始携手合作进行国家竞争力研究,从概念到方法都获得了丰富与发展。IMD理论模型以国家竞争力作为直接研究对象,目的是探讨世界各国的竞争力排序。它认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企业竞争力,即国家内企业创造增加值的能力,而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及其大小又体现在国家环境对于企业营运的有利或者不利的影响程度,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共同以持续发展作为取向。

城市竞争力模型城市竞争力模型


    在此基础上,选择了企业管理、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民素质、政府作用、国际化程度、基础设施、金融环境八个方面的构成要素,每个要素又包括若干方面,具体指标共200多个予以评价。而这八个方面又取决于四大环境要素,即本土化与全球化、吸引力与扩展力、资产与过程、和谐与风险四组因素的相对组合关系,在此基础上构筑了IMD竞争力模型。为了分析的方便,他们对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分组,一般为4组,即发达国家、新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拉美国家、经济体制转型国家。WEF-IMD对世界各国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既包括定性研究,也包括定量研究,既有理论分析,也有数据处理,从而能对各国竞争力的变化过程进行充分详细地描述,他们的评价体系蜚声世界。 
  

城市竞争力模型城市竞争力模型

  由于IMD模型研究的重点仍是国家竞争力,因此直接套用到城市竞争力模型中也是不妥的。但是该模型所主张的国家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持续发展为取向的关系,却为城市竞争力模型的塑造提供了有益参考。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产业活动的载体和基石,因此,企业竞争力也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之一,而构成企业竞争力内涵的8个因素经过适度的调整也相应成为城市竞争力模型的组成部分。



2 、波特理论模型
    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是国际竞争力问题的著名专家,20世纪80年代他连续出版了《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三部著作,创立竞争理论。波特的研究是从影响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次原因入手的,即层次因素分析。不同层次的国际竞争力是多种不同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或城市竞争的能力。波特特别强调以全球战略的姿态进行竞争的能力。波特特别强调以全球战略参与国际竞争,战略是竞争制胜的关键。他认为有5个因素:企业现有竞争对手因素、供应企业因素、企业潜在竞争对手因素、替代品因素。一国在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能否创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使该国企业获得产业竞争优势的能力。一方面可以从分析某一产业的结构入手,确定本企业在该产业中的相对竞争优势,并采取相应的竞争战略;另一方面,国家也可以以某一产业为中心,分析该国各方面的环境因素如何影响企业在该产业中的竞争优势。
波特认为,国家的财富主要取决于本国的生产率和一国所能利用的单位物质资源。国家或者地区竞争环境如何与其生产率的增长密切相关。一国经济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力水平,并非只与政治环境和宏观经济条件相关,微观经济基础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的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其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表现。而一国的特定产业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取胜,取决于4个因素,即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此外,政府的作用以及机遇因素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这六大要素构成了著名的“钻石模型”,即波特国家竞争力模型。

城市竞争力模型城市竞争力模型


    波特的模型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它在对影响产业竞争竞争力的6个因素进入剖析的基础上,得出对产业竞争力的整体评价,从而最终完成了对国家竞争力的最后判断。同样,具体到区域或城市范围,由于经济是由各个具体产业构成的,产业结构的合理程度、效率的优劣、技术水平的高低等直接关系到区域或城市整体发展,因此,产业竞争力也必然是区域或城市竞争力的核心之一。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把波特的模型简单移植到城市竞争力模型之中,因为一个城市毕竟不同于一个国家,城市竞争力除了产业以外还受其他一些较为重要或独特因素的影响。
3 kresl 等关于城市竞争力的研究
    Kresl接受了这样的定义:国家竞争力是国家不诉诸进口限制和认为补贴的情况下创造、生产、分配或服务产品,同时依靠其资源挣得不断上升的回报能力。他们认为:城市竞争力是指城市创造财富、提高收入的能力。Krsel等城市竞争力及评价架构是显示性框架和解释性框架。其框架为
显示性分析框架:krsel等认为城市竞争力没有直接被测量分析的性质,人们只能通过它投影下的影子来评估它的质和量。根据这一思想,Kresl等采取构造一小套变量(指标)来表示城市竞争力。其框架为:
城市竞争力=(制造业增加值、商品零售额、商品服务收入)
解释性分析框架:根据城市竞争力的定义和krsel等关于城市竞争力的论述,可以认为他们默认了城市发展与产生竞争力高度相关,在解释城市竞争力时,Kresl等参考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选择了一套解释竞争力的变量,其分析框架为:
城市竞争力(UC)=f(经济因素,战略因素)
经济因素=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区位+经济结构+城市环境
战略因素=政府效率+城市战略+公私部门合作+制度灵活性
    根据城市竞争力的分析框架,krsel等选取了3个指标即零售额、制造增加值、商品增加值,组成指标体系,同时又选取了一些解释性指标用于城市竞争力大小原因的分析。Krsel等采用多目标综合评价的判别式分析法,根据分析框架和城市综合数据,建立一个城市竞争力对3个独立变量的判别方程,然后把各个城市3个具体变量数据代入方程,得出各城市竞争力得分,比较后得出个城市的竞争力排名。
    由于krsel等选择解释变量较小,特别是一些属于质的变量没有涉及,因此解释分析不全面。同时显示性分析有待于深化和拓展。Krsel等用多变量把抽象的竞争力显示为可以具体的可比较的竞争力,是对城市竞争力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贡献,但是由于技术和数据资料的限制,他们选择的多指标只能显示城市竞争力的侧面而不是全部。
4、Rondinineli关于大都市地区的国际竞争力研究
    美国Rondinineli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概念框架
                                      C=(U,N,T,F)
式中:C代表大都市地区的国际竞争力;U指支撑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管理等商业活动的当地城市环境;N指影响大都市地区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因素;T是指对国际贸易条约的依附程度;F指当地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比较样本大都市地区的竞争力时,Rondinineli将有关数据代入数学模型,从而得出了样本大都市区的竞争力得分和排名。
    Rondinineli 的成果对于研究国际性大城市的竞争力是非常有实用价值的。对研究一国之内城市竞争力的状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价值,但Rondinineli 没有讨论城市竞争力的基础理论问题。
5、linnamaaa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 
   

城市竞争力模型城市竞争力模型

他不再把政策的目标直接定在企业和就业等单个方面,而是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经营,有意识地发展城市的核心竞争优势。根据linnamaaa的研究,一个城市的竞争力主要由6个钥匙决定:基础设施、企业、人力资源、生活环境质量、制度和政策网络、网络中的成员。
6、Douglas Webster的城市竞争力模型
     Douglas Webster认为在评价城市竞争力时,区分为不同的要素是必要的。一类是“活动要素”;另一类是“地点要素”。前者包括金融、旅游、电脑制造等,后者泛指一切不可转移的因素,诸如人力资源、区域禀赋和制度环境等。“地点要素”决定“活动要素”发挥作用的空间和方式。Douglas Webster 将城市竞争力的要素划分为四个方面,即经济结构、区域禀赋、人力资源和制度环境。经济结构一直作为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焦点,属于这方面关键性要素有经济成分、生产率、产出和附加值以及国内和国外的投资。区域禀赋是一个特定区域、基本上不可转移的地区性特征,如地理位置、基础设施、自然资源、城市印象等。人力资源是指技能水平、适用性和劳动力成本,它的价值越来越依赖其所在的环境,在不同的制度环境和工作场所,同样的人力资源会导致巨大的差异。在提升一个城市的价值链上,人力资源决定其所达到的程度。所以提升城市的竞争力要求新生的经济部门必须有适宜的人力资本相匹配。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及训练的质量至少和受教育及训练的人数一样重要。制度环境主要指企业文化、管理框架、政策导向和网络行为倾向,在一定意义上,竞争力是制度的产物。
7、唐礼智的城市竞争力模型
    唐礼智根据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提出了以经济综合实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等核心因素构成城市竞争力模型,并且受金融环境、政府作用、基础设施、国民素质、对外开放程度、城市环境质量等基础和环境因素的支撑,其城市竞争力模型如下

8、IUD竞争力理论模型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IUD)是中国第一个专业研究与评价中国城市竞争力和世界城市竞争力的非盈利性机构。2002年,IUD在国内领先开辟的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统,是中国城市竞争力评价的专业工具,它以“IUD全球竞争力”为指导,提出了“城市价值链模型”,该模型以指标体系为核心,其实质是建立高度区域一体化的全球资源配置机制和运行模式。

城市竞争力模型城市竞争力模型


    城市价值链理论认为比较优势是指各城市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而竞争优势侧重各城市同类要素和可替代因素之间的关系,指出不同城市之间同类要素的冲突和替代的因果关系。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的城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在要素流动过程中抗衡甚至超越现实和潜在的竞争对手,以实现城市价值所具有的各种竞争优势的系统合力。因此城市竞争力必须“以市场为目标,以战略为核心,以整合为导向”,以建立高度区域一体化的全球资源配置机制和运行模式。
    城市价值链理论认为一个城市的价值链包括价值活动和价值流。价值活动是城市价值创造过程中实现其价值增值的每一环节,包括城市实力系统、城市能力系统、城市活力系统、城市潜力系统和城市魅力系统。价值流是城市价值取向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指一个城市以相应的平台(基础平台、操作平台、服务平台)和条件(政策体制、政府要素、市场秩序、社会文化),吸引区外物资、人力、资本、技术、信息、服务等资源要素向区内聚集,并将形成和扩大竞争优势向周边、外界扩张与辐射。城市价值链将城市资源的配置过程描述为一个链条,并按层次结构逐级提升,这正是城市竞争力系统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同时强调,竞争不是发生在城市之间,而是发生在城市各自的价值链之间,只有对价值链各系统进行有效整合,才能可能获得真正的竞争优势。另外,城市的价值链理论揭示出城市形态演化的五种基本模式,即开放型城市、成长型城市、停滞型城市、衰退型行城市和濒危型城市。城市竞争力是推动城市形态演化的内在力量和源泉。
9、倪鹏飞的理论模型
    “弓弦理论”认为城市价值是由城市企业或经纪人创造的,每一个城市的产业群都由若干产业组成,每个产业又分若干个产业部门和环节,每一个部门和环节又有不少企业,城市价值体系是所有企业价值体的组合,城市价值体系的状况决定于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中实际显示的产业集合优势。所有影响城市竞争力的竞争优势、比较优势、领先优势、落后优势、绝对优势等因素综合形成的力量即城市竞争力。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混沌系数,其中多的要素和环境子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共同集合构成了城市综合竞争力,创造城市价值。概括地表示: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城市竞争力的子系统按表现方式的不同可概括为两类:即硬竞争力系统和软竞争力系统。其中,硬竞争力和软竞争力又由许多具体的分力构成。
                                     城市竞争力(UC)=(硬竞争力,软竞争力)
式中:硬竞争力(HC)=人才+资本+科技+结构+区位+环境+设施
软竞争力(SC)=秩序+制度+文化+管理+开放 
   

城市竞争力模型城市竞争力模型

竞争力系统及系统内诸要素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创造城市价值、贡献于城市综合竞争力。竞争力可以用与收益价值有关的指标,从不同的方面来反映。通过综合市场占有率、经济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4个关键指标较为准确地变现一个城市竞争力的相对地位。
城市的竞争力主要通过其产业竞争力和增长的绩效表现出来。把硬分力比作弓,把软分力比作弦,把城市产业比作箭,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形成城市竞争力。弓弦质量越好,搭配越恰当,所形成的力越大,产业箭射得越远,获得的价值收益就越大。
10产业竞争力模型
    以产业竞争力来显示城市竞争力的文献来源于J.Sobrino的两篇论文。在2002年的论文,J.Sobrino将城市竞争力定义为城市经济能够占领市场、促进经济增长以及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能力。在他看来,最能显示城市竞争力的为工业竞争力,金融、教育、旅游、医疗等产业的竞争力都不能很好地显示城市竞争力。因此,他用工业竞争力来代表城市竞争力。在回归分析中,J.Sobrino把城市工业总产值在整个国家中所占比重的增长作为因变量,以静态和动态两组变量作为自变量,上述的回归模型用简单的函数可以表示为
                                                 GVI=(sv1,sv2,……svn;dv1,dv2,……dvm)
式中:GVI表示城市工业总产值所占的比重;sv1,sv2,……,svn表示静态解释变量;dv1,dv2,……,dvm表示动态解释变量。
     在回归分析中,因变量由他构建的4个被解释变量构成。即城市工业总产出所占比重的绝对和相对变化、产量的绝对增长、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和人均工业出口的增长。静态解释变量包括资本——劳动比率、人均床位数、当地经济结构、生产者所提供的服务、交通枢纽数以及与市场的距离等6个变量。回归结果显示,资本、经济结构、服务和距离与城市竞争力是负相关的。动态解释变量包括劳动生产率、当地工业就业所占比重、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人均收入的增长和当地厂商的出口等5个变量。回归结果显示,除产业集中度以外,其他动态解释变量和城市竞争力是正相关。J.Sobrino 根据其所构建的4个被解释变量对城市竞争力进行了排位。
    J.sobrino在工业竞争力的基础上,将城市竞争力的内涵进行了拓展,城市竞争力由工业竞争力、商业竞争力和服务业竞争力组成,使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更加准确。在工业具有竞争力的城市不一定在商业和服务业同样具有竞争力。因此,城市竞争力的界定不同,研究假设、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不同,城市竞争力的排名也不尽相同。
11、城市——需求者博弈模型
     Peter Karl Kresl等(1995;1999;2000)从需求的角度来研究城市竞争力。他们将城市竞争力理解为城市与厂商之间的互动。也就是说,城市尽可能地提高竞争力以吸引厂商来进行生产并提供就业。由于没有一个唯一的变量能够完整表示城市竞争力,他们采用了一个由3个变量组成的复合变量。这3个变量分别是制造业增加值的变动、零售额的变动以及专业和商业服务的变动。每一个变量的权重为其产值在三者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然后加权平均为一个复合变量。P.K.kresl 等解释了选择上述3个变量的原因。他们认为,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长要么意味着制造业的增长,要么意味着当地厂商转移到更高的增加值活动中;零售额的增长要么意味着城市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要么意味着居民收入的增长;服务业的增长意味着城市正在形成更大的经济体。根据这一复合变量,P.K.kresl 和B.Singh运用10年的数据,对美国24个城市进行了排名;P.K.kresl 和P.P.Proulx则运用15年的数据,对40个美国城市和7个加拿大城市进行了排名。在他们的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被分为8个一级变量、5个二级变量,其中二级变量是对一级变量的解释。这8个一级解释变量包括收入增长、教育程度、研究中心、劳动力类别、文化机构、区位、经济结构和人口增长。然后,根据这13个解释变量对美国和加拿大的城市进行了排名,并指明了每一个城市的比较优势和劣势。城市规划者和政策制定者可根据城市的优势和劣势确定城市的发展战略。
Gabriel等也采用了城市与需求者的博弈来显示城市竞争力。他们用生活质量竞争力和商务环境竞争力来表示城市竞争力,将城市的需求者分为厂商、工作者和退休者,城市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提高竞争力来吸引需求者。这样城市的需求者通过相互竞争来决定其区位选择和区位分布。他们假定厂商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居住者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模型结果表明,能吸引厂商的城市不一定能够吸引居住者,反之亦然。
目前对区域竞争力的研究基本局限于国家这一层面上,由此构造许多国家竞争力的研究模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两个:一个是近年来在国际上流传甚广的美国哈佛大学波特教授所提出的“钻石模型”;另一个是在国际上影响较为广泛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IMD的国家竞争力模型,该机构模型的评价结果每年发布一次世界各国的竞争力排序。
12 模糊曲线模型
     有些学者在评价城市竞争力时,并未给出影响因素的贡献弹性(或权重),从而无法确定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由于模糊曲线法通过求贡献率和相关度,能够选出影响变量的重要因素,所以该方法为城市规划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很好的决策工具。倪鹏飞(2001b)将模糊曲线法引入到城市竞争力研究中。倪鹏飞将城市竞争力定义为多快好省地创造财富和价值收益的能力,据此,他采用一个有四大变量组成的复合变量来表示城市竞争力。四大变量组成的复合变量分别为:综合市场占有率、综合长期经济增长率、综合地均GDP和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这四大变量的权重通过模糊曲线来确定。倪鹏飞将解释变量分为硬因素和软因素两类。硬因素包括人才、资本、科技、环境、区位、基础设施和经济结构;软因素包括文化、制度、政府管理、企业管理和开放。这样,城市竞争力用简单的函数表示为:
UC=f(sf1,sf2,……sfm;hf1,hf2,……hfn)
根据计算机结果,对城市竞争力贡献弹性大小排列的影响因素依次为:资本、文化、开放、政府管理、科技、人才、企业管理、区位、基础设施、制度和经济结构。可见,资本、文化和开放式对城市竞争力贡献最大的3个因素,区位、基础设施、制度和经济结构并非传统观点所认为的那么重要。

评析
    国外与国内的研究明显由三点不同:

(1)研究的起步时间不同。国外城市竞争力研究源于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每年都要举办世界各国国际竞争力评价,到了90年代转向了研究城市竞争力。英国有专门从事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机构,美国就这一论题出台了一系列的“白皮书”。我国城市竞争力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做了许多工作,竞争力排序2001年见诸于经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与德国维腾大学合作开展地方政府竞争和地方竞争力研究,上海、北京、深圳、宁波、南京等也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

(2)着眼点不同。国外研究归纳起来有三类观点:第一类着眼于城市的综合实力。第二类着眼于一个城市的市场竞争力,第三类着眼于城市的区域竞争力。而国内的研究都是着眼于一个城市的整体竞争能力。

(3)研究的思路不同。国际上关注国家和城市的财富及其增长的竞争,强调必须建立一个令人信服的理论、方法论框架,注重评价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组成,特别是不能忽视一些关键性的软指标,强调既要研究城市竞争力的表现又要研究其构成要素。国内基本上处于各自陈述自家之言的状态,例如,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多数城市或机构都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设置的,还没有形成一个权威、科学、实用、统一、完整的评价系统。
目前,国际上关于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尚不完善,仅仅是对城市的经济问题、投资环境与市场等因素进行了一些研究,处于形成过程中。这主要是因为该领域研究的历史不长,学术主流力量对此关注的较晚,加上这些方面的研究涉及经济学、城市学、行政管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学科,研究的难度较大,研究的成果尚处于积累的过程之中。
    国内学者多关注量化指标的变化,而忽略了对竞争过程系统性的研究。主要存在如下的不足:

(1)缺乏对竞争力内涵的准确的理解,将一些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等同于竞争力指标,竞争力等同于城市实力。

(2)偏重于测算和排名,测算指标体系缺乏理论基础,没有一个成熟的并被广泛接受的测度城市竞争力的方法及其指标体系,有随意抽取指标的弊病。(3)研究主要集中在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形式,缺乏竞争力产生的内在原因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

(4)政策建议缺乏理论支持,例如,有的报告虽然认识到政府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性,但对产业集群的重要性,但对产业集群和城市竞争力的内在逻辑关系并没有进行令人信服的论证。
总之,国内外学者在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中,往往侧重于城市竞争力的测算与排名,缺乏对城市竞争力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度的理论分析。另外,由于城市竞争力的定义不同,研究结果有很大的局限性;对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的界定不同,很难定性准确的比较分析;由于数据的可得性以及完整性不同,城市竞争力的分析结果也不同。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城市竞争力模型”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8

标签: 城市竞争力 模型;评析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