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区域增长理论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区域经济增长实质上只涉及区域内生产和消费的增加,主要理论有:
1、经济起飞理论
    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在不考虑外来资本的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资本供给取决于这个地区的居民储蓄能力和储蓄意愿。贸易足够的资本供给,新工业区不可能形成;贸易持续的资本供给,已形成的工业区也会衰落或向其他区位转移。经济“起飞”理论实质上是实施传统的经济增长战略,即:(1)把实现最大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作为最高的奋斗目标;(2)实现工业化;(3)经济增长的哈罗德—多马模式;(4)通过高积累、高外债等刺激区域经济的增长。
   在发展中地区,一个工业区必须是有充分的资本供给地区。储蓄能力直接与地区的国民收入水平相关,较高的国民收入水平才有较高的储蓄率,才能提供较多的资本供给。在国民收入水平低的地区,资本供给将感到不足,产生区域经济发展部平衡的恶性循环,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首先应当提高本地区的储蓄率;其次设法从外界输入资本和引进技术。
    在经济“起飞”的发达地区,保持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资本需求是形成新工业区的主要途径。一个地区,假定资本供给是既定的,但缺乏对资本的需求,那样仍然不可能形成新的工业区。如果原有工业区的资本供给充裕而对资本的需求不足,便形成剩余资本转移到区外。
2、创新与传播理论
   这一理论又称熊彼得理论。熊彼得认为,经济发展是对既有经济格局(循环流动)的一种突破,突破力量来自企业家的创新,随着创新活动,新的投资领域将得到开拓,从而经济发展将跳跃地、间歇地前进。创新的间歇出现,引起经济的周期波动,也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发展的关键不在于储蓄是否充裕,而在于是否有作出投资决策的创新精神。
   克那波(Knapp,1986)曾经描述了发展中国家经济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过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最初的区域经济发展是由于出口相关的城市制造业部门决定的,新型工业引起的技术变革以及贸易增长所得的资本积累推动城市经济又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起飞。这种城市经济增长模式被划分为四个阶段:
(1)初级城市化阶段,城镇向其腹地投资促进地方农业区货物贸易,增加资本积累。
(2)起飞阶段。城市通过输入资本引起新制造业部门加工本地资源,待主导工业部门形成后导致经济起飞。
(3)第三产业增长阶段。当服务业被现存的制造业吸引时,引起就业人数的急剧增加。
(4)第四产业增长阶段。服务业和行政职能开始取代制造业,并导致经济稳定增长。这里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保险、金融贸易和房地产称为第三产业;将教育、管理、医疗、卫生、游憩和研究等称为第三产业。
    每当科学技术发展导致一次新的技术变革,国际经济发展就会出现一次这样的扩散与转移,从而也为一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振兴提供了一次机遇。战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日本、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就是及时抓住这一机遇使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 这些国家或地区战后经济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2)进口替代阶段(3)初级出口导向阶段(4)高级出口导向阶段。
3、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埃考斯(Eckaus)和波克(Booke)等观察到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两个迥然不同的经济部门:(1)技术比较先进,市场作用发挥较好的现代化部门;(2)使用传统技术,未进入市场的土著部门。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通过系统地分析提过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他的二元经济结构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技术、文化及地区发展方面都存在着一系列二元结构,是一切发展问题的出发点,而生产率较高的现代化部门与生产率较低的传统部门并存又是问题的核心。在传统的农业部门中,存在着只有极低的,低到零甚至负数生产率的“过剩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实际上处于就业不足或隐秘的、伪装的失业状态,当这部门“过剩劳动力”被现代部门所吸收,区域工农业将逐步得到均衡的发展,国民经济结构才能够逐步转变。
4、区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自1925年舒利金提出“生产综合体”以来,20世纪30年代初科洛夫斯基完成了“乌拉尔—库兹涅茨克联合企业”的区域综合体远景研究,开创了经济地理学家区域生产综合体的新纪元。苏联经济地理学家克罗索夫斯基认为:“区域生产综合体是指一个工业点或者整个区域内企业在经济上的结合,由于是根据该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以及运输状况和经济地理位置,而恰当选择企业,因而可以达到一定的经济效果。”经济地理学家卡拉斯尼科娃认为,除了区域生产综合体以外,还有非区域生产综合体和经济区域综合体。按照他们的理解,区域生产综合体包括的内容有:(1)利用动力的区域组织及供电线路,克服自然资源在空间上的分散;(2)利用经济区的形式,建立自然力和生产力最有利的组合(3)在区域内建立最有利的专业化企业,由正确组织的区域内交通运输和动力将其联结在一个共同的区域综合体内。
    其后,原苏联及许多国家的学者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发展,最后发展的生产—居民点区域综合体理论。其主要观点是:
(1)在一定区域内,把各种不同等级的居民点,包括城市(群)、城镇与村民居民点(集体农庄和国有农场),在区域生产的基础上,组合成统一的、新型的人口分布体系组群式居民点体系。在区域生产综合体对居民点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随着区域生产综合体的形成,使综合体内的各居民点之间功能联系加强,在区域生产过程中有机地结合成完整的居民点体系,因此,常把居民点体系成为生产居民点区域综合体,它是区域生产综合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2)区域生产综合体是一种包含所有经济因素的综合性体系,其中的各个居民点可以通过直接的或者间接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性质的联系,组成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也就是说,他们在社会上合经济上是能动的和有组织的,他们的组织是以各种相对持久的职能上的相互联系为基础的,相互联系的形式是人口、商品、资金、技术和信息流通。
(3)计划经济体制是充分实现区域生产综合体全部优越性的必要条件。计划经济的“综合平衡”可以将各个生产部门与服务部门组成最佳的布局形式,并与居民点布局紧密结合,从而使区域人口居住在统一的经济整体中,节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各种物质耗费,提高区域性和基础性设施的利用率。各生产部门与居民点统一规划,同步建设,专业化与综合发展有机结合,将获得较高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宏观经济效益。
(4)生产—居民点区域综合体的功能空间组织,是以合理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的。在劳动地域分工的社会化大生产中,将形成各级经济区。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划分出多种级别和类型。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区域增长理论”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标签: 经济起飞 创新与传播;二元结构;区域生产综合体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