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现代区域研究理论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一、区域发展理论
1、产业部门理论

   在20世纪30年代,克拉克(clark)和费希尔在研究了区域的成长过程中发现,区域人均总产出的增加是区域第一产业(农、林、渔、牧)就业人口或产值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制造业)及第三产业(商业、服务业)就业人口或产值所占比例上升的结果,提出了三次产出的部门理论。这一理论的缺陷在于阐述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关系。区域增长与产业部门发展顺序关系仅仅适用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区域,忽略了外在因素的影响。
2、乘数理论
   诺斯、悌鲍尔(Tieboul)和豪特(Hoyt)在将经济活动分为基础部门和非基本部门。基础部门(或输出部门)是指产品销售到区域外的产业或经济活动;非基础部门(或服务部门)是指供应区域内消费的产业或活动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基础乘数发展论。他们认为,基础部门的扩张会造成城市或区域的增长,这种关系是一种乘数效应,即未来的生产活动是现在的数倍,其倍数为1/(1-),(式中表示服务部门生产产量/区域生产总量)
3、产业关联论
   产业关联论,也称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1936年由苏联经济学家列昂节夫提出。他认为多地区经济是指一个地区经济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地区,然后考察这些较小地区之间在产出和投入方面的相互依存关系。地区经济部门的结构发展可利用部门间投入产出平衡表进行,或运用列昂节夫矩阵借助于计算机应用得出结果。利用地区间和地区投入—产出分析,可以使得国家(或区域)范围内的工业布局更为合理,即可以根据地区间的贸易流量和地区的收入与就业状况改变现存的工业区位格局,为制定新厂址、迁厂或合并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二、区域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实质上只涉及区域内生产和消费的增加,主要理论有:
1、经济起飞理论
    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在不考虑外来资本的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资本供给取决于这个地区的居民储蓄能力和储蓄意愿。贸易足够的资本供给,新工业区不可能形成;贸易持续的资本供给,已形成的工业区也会衰落或向其他区位转移。经济“起飞”理论实质上是实施传统的经济增长战略,即:(1)把实现最大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作为最高的奋斗目标;(2)实现工业化;(3)经济增长的哈罗德—多马模式;(4)通过高积累、高外债等刺激区域经济的增长。
在发展中地区,一个工业区必须是有充分的资本供给地区。储蓄能力直接与地区的国民收入水平相关,较高的国民收入水平才有较高的储蓄率,才能提供较多的资本供给。在国民收入水平低的地区,资本供给将感到不足,产生区域经济发展部平衡的恶性循环,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首先应当提高本地区的储蓄率;其次设法从外界输入资本和引进技术。
    在经济“起飞”的发达地区,保持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资本需求是形成新工业区的主要途径。一个地区,假定资本供给是既定的,但缺乏对资本的需求,那样仍然不可能形成新的工业区。如果原有工业区的资本供给充裕而对资本的需求不足,便形成剩余资本转移到区外。
2、创新与传播理论
   这一理论又称熊彼得理论。熊彼得认为,经济发展是对既有经济格局(循环流动)的一种突破,突破力量来自企业家的创新,随着创新活动,新的投资领域将得到开拓,从而经济发展将跳跃地、间歇地前进。创新的间歇出现,引起经济的周期波动,也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发展的关键不在于储蓄是否充裕,而在于是否有作出投资决策的创新精神。
克那波(Knapp,1986)曾经描述了发展中国家经济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过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最初的区域经济发展是由于出口相关的城市制造业部门决定的,新型工业引起的技术变革以及贸易增长所得的资本积累推动城市经济又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起飞。这种城市经济增长模式被划分为四个阶段:
(1)初级城市化阶段,城镇向其腹地投资促进地方农业区货物贸易,增加资本积累。
(2)起飞阶段。城市通过输入资本引起新制造业部门加工本地资源,待主导工业部门形成后导致经济起飞。
(3)第三产业增长阶段。当服务业被现存的制造业吸引时,引起就业人数的急剧增加。
(4)第四产业增长阶段。服务业和行政职能开始取代制造业,并导致经济稳定增长。这里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保险、金融贸易和房地产称为第三产业;将教育、管理、医疗、卫生、游憩和研究等称为第三产业。
    每当科学技术发展导致一次新的技术变革,国际经济发展就会出现一次这样的扩散与转移,从而也为一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振兴提供了一次机遇。战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日本、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就是及时抓住这一机遇使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 这些国家或地区战后经济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2)进口替代阶段(3)初级出口导向阶段(4)高级出口导向阶段。
3、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埃考斯(Eckaus)和波克(Booke)等观察到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两个迥然不同的经济部门:(1)技术比较先进,市场作用发挥较好的现代化部门;(2)使用传统技术,未进入市场的土著部门。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通过系统地分析提过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他的二元经济结构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技术、文化及地区发展方面都存在着一系列二元结构,是一切发展问题的出发点,而生产率较高的现代化部门与生产率较低的传统部门并存又是问题的核心。在传统的农业部门中,存在着只有极低的,低到零甚至负数生产率的“过剩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实际上处于就业不足或隐秘的、伪装的失业状态,当这部门“过剩劳动力”被现代部门所吸收,区域工农业将逐步得到均衡的发展,国民经济结构才能够逐步转变。
4、区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自1925年舒利金提出“生产综合体”以来,20世纪30年代初科洛夫斯基完成了“乌拉尔—库兹涅茨克联合企业”的区域综合体远景研究,开创了经济地理学家区域生产综合体的新纪元。苏联经济地理学家克罗索夫斯基认为:“区域生产综合体是指一个工业点或者整个区域内企业在经济上的结合,由于是根据该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以及运输状况和经济地理位置,而恰当选择企业,因而可以达到一定的经济效果。”经济地理学家卡拉斯尼科娃认为,除了区域生产综合体以外,还有非区域生产综合体和经济区域综合体。按照他们的理解,区域生产综合体包括的内容有:(1)利用动力的区域组织及供电线路,克服自然资源在空间上的分散;(2)利用经济区的形式,建立自然力和生产力最有利的组合(3)在区域内建立最有利的专业化企业,由正确组织的区域内交通运输和动力将其联结在一个共同的区域综合体内。
    其后,原苏联及许多国家的学者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发展,最后发展的生产—居民点区域综合体理论。其主要观点是:
(1)在一定区域内,把各种不同等级的居民点,包括城市(群)、城镇与村民居民点(集体农庄和国有农场),在区域生产的基础上,组合成统一的、新型的人口分布体系组群式居民点体系。在区域生产综合体对居民点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随着区域生产综合体的形成,使综合体内的各居民点之间功能联系加强,在区域生产过程中有机地结合成完整的居民点体系,因此,常把居民点体系成为生产居民点区域综合体,它是区域生产综合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2)区域生产综合体是一种包含所有经济因素的综合性体系,其中的各个居民点可以通过直接的或者间接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性质的联系,组成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也就是说,他们在社会上合经济上是能动的和有组织的,他们的组织是以各种相对持久的职能上的相互联系为基础的,相互联系的形式是人口、商品、资金、技术和信息流通。
(3)计划经济体制是充分实现区域生产综合体全部优越性的必要条件。计划经济的“综合平衡”可以将各个生产部门与服务部门组成最佳的布局形式,并与居民点布局紧密结合,从而使区域人口居住在统一的经济整体中,节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各种物质耗费,提高区域性和基础性设施的利用率。各生产部门与居民点统一规划,同步建设,专业化与综合发展有机结合,将获得较高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宏观经济效益。
(4)生产—居民点区域综合体的功能空间组织,是以合理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的。在劳动地域分工的社会化大生产中,将形成各级经济区。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划分出多种级别和类型。
三、区域空间理论
1、增长极理论
    概括增长极理论,主要有下述的三个基本经济概念构成。
(1)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
所谓主导产业是指那些比较新兴,具有先进技术水平,能够为区域发展和增长创造良好条件的产业部门。主导产业具有对本部门的产品有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其市场是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并与其他部门有很强的工业内部联系等特点。类似地,分析地区工业间的投入—产出表,可以推导出每一个工业集团在生产过程的前后联系。在主导产业部门有一种占统治地位的大型企业,称之为“龙头企业”,它可以是一个工厂,也可以使由几个企业的核心机构组成的综合体。在区域的中心地体系中的某些重要地点配置这样的“龙头”企业,就会形成相应的增长极核中心。
(2)极化效应与聚集经济
主导产业部门的“龙头企业”或它们的综合体一旦配置在某一地区,其迅速的增长将导致聚集经济优势的形成,从而使围绕在原布局点周围的其它经济活动产生计划现象。所谓极化是指迅速增长的主导企业引起其它经济活动趋向于增长极核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将会出现三种主要聚集经济类型,即:企业聚集经济、区域聚集经济和城市化聚集经济。在一定的范围内,由于经济活动集中到少数点上,从而也导致资源向这些点流动,这就使经济极化不可避免地导致地理上的极化,而且由于在这些点上存在聚集经济的优势,所以当这些点上早期吸引力消失之后,他们依然可以继续繁荣下去。然而,计划效应也是有限度的。因为在增长点发展过程的某些阶段,规模较大的非经济性可能超过聚集经济带来的利益,诸如公共服务成本的增加,工资和地租价格的上涨以及过度拥堵造成的费用,这些非经济因素都可能直接影响工业的增长。
(3)扩散效应
所谓扩散效应就是在一段的时间内,增长极核的推动力不断地向周围地区发散。作为政策工具的增长极理论近年来已经为人们广为接受,其中扩散效应起了很大的作用。
2、梯度开发理论
    该理论是制定国家或区域经济开发战略的基本理论之一,由中国学者夏禹龙等根据国外适应论变异而形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为争取早日实现现代化,极力推崇“起飞”理论,即尽量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使经济起飞,迎头赶上发达国家。但实践表明由于脱离国情,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后再次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步骤不可超越,而应适应发展中国家的薄弱的基础,首先采用“中间技术”,甚至发展“传统技术”,再逐步过渡到先进技术。夏禹龙等结合中国国情,反对“一刀切”地搬用“中间技术”。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技术梯度,即“先进技术”地区、“中间技术”地区和“传统技术”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应该承认历史形成的技术梯度,让有一些有条件地区首先掌握世界先进技术,然后逐步向“中间技术”地带转移。随着经济的发展,通过加速转移,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梯度理论是一种静态区位理论,它力图将地区的经济发展固定在特设的阶段之上,使“先进技术”地区永远“先进”,“传统技术”地区永远“传统”;在确定区域生产布局重点时,往往只注重现状发展基础,只注意发挥发达地区的现实又是,忽略了待开发地区的潜在优势,致使在区域经济开发中一方面加大了地域经济开发差异程度,另一方面影响了整个国家地域经济的开发速度。
    鉴于上述弊端,近年来梯度开发理论正由静态区位理论发展为动态区位理论,其中最有权威的是迈达尔理论。该理论认为:随着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在生产分布上必然产生两种趋势,即生产向某些地区集中的极化趋势和生产向广大地区分散的扩散的趋势;前者极化效应支配,后者为滴流作用的结果。根据这一原理,处在高梯度的地区,经济发展主要在于预防经济结构老化,行之有效办法是不断创新,建立新行业、新企业、创造新产品,保持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处在低梯度的地区,经济发展首先应该重点发展占有较大优势的初级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尽快接过那些从高梯度地区淘汰或外溢出来的产业,发展地区经济,并尽量争取外援,从最低的发展梯度向上攀登,进入先进行列。
3、跳跃发展理论
    该理论是在国家或者大地区经济开发中,不考虑各地区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而是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进行有选择的开发理论。该理论也是为制定国家或区域经济开发战略的基本理论之一。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它与梯度开发理论战略相对应。其特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动态过程,一些原来位居最高发展阶梯的地区经济能逐渐衰败;另一些原来处于较低发展阶梯的地区经济能后来居上,成为最发达地区。每个时期地域经济开发重点不是依据现状顺序,而是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与可能条件而决定。区域经济的开发不仅仅首先加强发达地区,而逐步过渡到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且可以跳过发达和次发达地区直接在不发达的地区进行开发。语气相类似的还有“大推进理论”。这一理论把资本看作是对经济增长和的经济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因素。实质上它是增长极滴流作用的深化与应用。在比较落后的地区,政府为了形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在适当的外围地区重点投资,促进区域开发的资本形成,兴建新的成长中心。跳跃发展建立在现代交通流、信息流、资本流基础上的群集区域成长中心。
4、货运中转理论
    梅尔曾于1962年提出这一理论,他认为城市是由一个交互作用所构成的系统,而运输和通信则为人类交互作用的主要媒介,城市的发展或扩张主要导源于交通网络为人们提供的方便。库利(Curry)则把概括为货运中转理论。即“人口与财富有汇聚于交通中转点的趋势”。
大宗商品出口理论。蒂波特(Tiebout)认为,发展中国家工业区位的形成,开始于该区域发现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矿产)或自然条件,特别适合于生产某种出口商品。按照他的理解,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方式是一种高度外向型的发展方式,而且是以初级外向型(outward-looking)经济为主。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种发展方式转变为次级外向型(secondary-outward-looking)的发展方式,即以加工工业产品为主、以代替原来的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方针。但不管怎么说,出口加工业已经成为这些国家工业区位的特点。
5、外部经济理论
    缪尔达尔1957年著作的《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赫希曼1958年著作《经济发展的战略》认为:各个不同地区在经济结构方面的特点使得它们彼此不可分开。因此,发展中国家工业区位的形成是与其“外部经济”有密切关系的,“外部经济”是某个特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用“外部经济”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区位的形成,是一种强调以一个区域为主,其他区域为辅的区域间经济联系的分析方法。
6、区域比较利益理论
   该理论的出发点是:各经济区内部的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是工业区形成的决定性要素。由于地区专门化的发展,地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就要加强。所以,这种理论绝不是把某个特定地区的工业配置看成是这个地区经济结构的产物,而是把它和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贸易联系起来考虑的工业配置。这种研究方法的优点是在全国经济区的对比中,甚至在国际贸易体系中进行比较,发现本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并据此提出本区的工业配置决策。
7、自由入口理论(市场区再分配理论)
    1976年,吉(Gee)研究了市场区,并提出了自由入口理论。即在企业可以自由迁入或迁出的情况下,将新企业配置于距老企业市场区边界点1/3距离处,并以老企业销售价格出售其产品,新企业就可以获得最大利润。
四、发展阶段理论
1、胡夫-费希尔发展模式
    这一理论有胡夫和费希尔1949年发表的《区域经济成长研究》一文中提出。胡佛-费希尔发展模式指出:一个区域的发展通常经过下列五个阶段:
(1)自给自足经济阶段,其特征表现为区域经济以农业为主,经济活动随着农业资源呈均匀分布,区域投资及区域内的贸易极少。
(2)乡村经济崛起经济阶段,形成原因主要是交通运输设施的改善,区域间贸易的产生生产活动的专业化。
(3)农业生产结构的变迁阶段,由粗放型的农作物生产改为集约型且专业性的农业生产。
(4)工业化阶段,随着人口增加,农业衰退,工业化出现,前期以轻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后期转为以重工业为主。
(5)服务业输出阶段,以资本、技术以及专业性服务等输出为。
2、罗斯托发展模式
    20世纪60年代罗斯托(1960)曾经提出了广泛用于描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的模型,将趋于经济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1)传统初级阶段,以农业为主体的非城市化时期;
(2)起飞前阶段,此时贸易扩大、高级技术得到引进。
(3)起飞阶段,传统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已被现代方法所取代,投资迅速增加,经济增长趋于自我调节。
(4)趋成熟阶段,技术密集型工业兴起,城市社会形态波及农村社会,交通网络迅速发展。
(5)大生产高消费阶段,服务性行业和社会福利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普遍拥有汽车、房屋、电视、电话、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使这些家庭耐用品质量制造业成为主要的工业部门。
(6)第五阶段之后,个发达国家开始注意提高生活环境质量,改善环境、防止污染,重建城市和美化乡村。
    1964年瑞斯曼根据世界不同国家城市化的进程,把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13个时期 
    按照罗斯托的模型,全球经济发展被划分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地区经济具有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主导产业部门,而且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逐步演化的。在20世纪50-60年代中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些高技术的生产活动到技术的成熟期。由于经济繁荣导致劳动力短缺,他们便开始扩散制造业分布到经济不发达地区来开发便宜、稳定且不熟练的劳动力市场。当经济发达地区资本和技术向经济部发达地区转移时,尽管在城镇集聚区的中心地区形成制造业为主的主导经济部门并构成经济起飞的条件,但其毗邻的地区人处于初级城市化水平阶段,从而使这一地区分化为经济繁荣的核心地区和毫无优势的外围地区两部分。当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使,必然会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1)资源和资本的核心集聚使核心地区经济进一步繁荣,这个过程称为良性循环;(2)而外围地区资本和劳动力的外移导致经济每况愈下,形成恶性循环,并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3、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模式
    弗里德曼将上述经济现象描述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边缘模式。他将这一地区划分为四种类型区:(1)核心区。为新工业和技术变革发生地。(2)上进过渡区。为投资增加,农业生产力提高,移入人口多于移出人口的地区。(3)后进过渡区。为劳动生产力和土地生产力很低,青壮年劳动力移出的地区。(4)资源边际区。能与核心区合作无间,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但最终面临资源枯竭和经济衰退的地区。
依据增长极核理论,弗里德曼总结了一套区域开发模式。他认为,区域发展经历了一下四个阶段:
(1)地方中心比较独立。没有城市等级体系,为工业发展之前的典型结构,每一个城市都独占一个小区域中心,形成平衡静止状态。
(2)区域核心城市的出现。这是工业户初期的典型现象,全国经济则形成一个城市区,极化作用很强。
(3)强有力的区域副中心城市出现。工业化趋于成熟时期。由于次级核心形成,整个区域形成大小不等的城市区域,但极化作用仍然大于滴流作用。
(4)有机联系的城市体系形成。全区经济融为一体,区位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最具成长潜力时期。
4、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方面,西方世界强烈的国际竞争,直接的和谁的工资增长压力以及消费市场包河等导致生产增长缓慢下降,使资本主义世界又一次进入长期的经济衰退中;另一个方面,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为了发展自己的经济、赶超发达国家也力图通过适当的资本和技术引进推动经济发展。马西(1979)接受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区域间不充分发展的根源在于资本积累相对应的国际劳动分工。她将这种国际劳动分工中的劳动力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指高度自动化现代企业中大量的低薪无技术的劳动力;第二部分为老工业区工作的部分稍有技术的劳动力。第三部分则指少数从事高科技研究与开发的高技术劳动力。按照这一理论,成熟型的大公司开始再一次扩散标准化的手工生产单元但廉价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仅仅将大公司的管理、财政、研究与开发部门保留在原先的大都市地区。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将制造业分厂和市场推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与资本的“推拉作用”下,国际经济发展的结果业逐渐形成所谓“转移与分享”规律,及劳动密集型生产总是向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地区转移。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转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生产,将劳动密集型生产移出生产区,有学者运用“新国际劳动分工”术语来描述制造业由传统工业国的核心向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全球边缘”转移的经济现象。
    进入20世纪80年代,弹性生产方式在劳动力、原材料和公司内生产关系等方面更适应于发达资本主义世界资本和知识密集型高技术产业发展,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结构重整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再加上交通和通信技术的改善使得运输成本不再构成工业区位优先考虑的主要因素,而劳动力成本都成为最活跃的生产要素,使得原有的国际性劳动分工的空间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一方面,使衰退的西方经济逐渐恢复元气;两一方面,依托发达的通信技术和网络形成的研究、开发、生产和市场四位一体的企业战略联盟正成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其总特征是在不同的国家建立几个技术变革中心,这些中心有复杂的专门网络相互联接起来,形成全球-地方垂直联系的商品生产和全球资本的供公司等级体系空间结构,大大促进了产品、市场、技术和经济的国际化。
    依据以上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在区域现状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利用等方面作用机制分析的同时,运用类比方法、探究区域发展所处的各个历史阶段,为制定区域开发战略与目标,选择切合实际的布局理论提供依据与模型。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现代区域研究理论”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区域研究 发展 增长;空间发展;区域发展阶段。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