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区域创新理论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区域创新理论通过创新经济学、新区域发展理论、内生增长理论、演化经济学及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等理论和实践的展开而得到发展,在创新经济学发展的背景上,其来源及基础主要是以下四个理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演化经济学理论、新区域科学和现代区域发展理论及新产业区理论。
1 创新思想的萌芽和理论先导
1•1 创新思想萌芽:亚当•斯密和卡尔•马克思
    亚当•斯密和马克思都对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作过论述,他们的理论体系中都包含着以下思想:经济活动主体对附加利益的自动追求→分工深化→组织或技术发展→劳动生产力增进→资本积累上升→分工再度深化……分工不断深化的过程,是市场范围不断扩大和深化、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进而是生产力不断增长的过程。
1•2 创新理论先驱:约翰•雷和凡勃伦
    雷(John Rae)对熊彼特的经济发展概念及创新分析产生了重要影响。雷认为经济进步不是由于个体对自身利益追求的结果,而是人的“社会直觉”的功劳,直觉推动积累、推进“发明的理性精神”;他认识到技术进步及知识增长对资本的需求和供给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与资本积累相比,发明更能提高资本内在的收益率、增加现有资本财产(capital goods)的价值,对经济的作用更重要。在雷所论及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创新行为动态化了,连续的资本积累要求有
连续的创新行为,即开辟新市场以及提高利润率的新渠道。创新研究的另一位先驱是制度经济学的奠基者凡勃伦(T•Veblen)。他认为技术变迁的速度和方向受到现存制度框架的影响,而制度框架是在思维的习惯方式及决策者的利益中表现出来,技术通过改变物质条件、改变个人生活及思想的方式、模式和习惯而产生制度后果。凡勃伦主张用进化论观点,认为制度演化是一种“累积因果”的过程,并面临很多不确定性。他认为创新的关键是看决策者的制度性目标是否与新技术的引进相容,创新既可能来自国内发明,也可能来自其他国家的技术引进,技术创新是有目标的,主要是为利益集团的利益服务的。凡勃伦对创新的论述比较全面,但没有体系,其中心思想是将商业或金钱经济与实业经济相互分离,有时也被表述为思想和行为的制度方式与技术方式的分离;集中考察新技术对制度安排的影响,考察既定社会惯
例和既定利益阻碍这种变迁的方式。
2 熊彼特与创新经济学的形成
   自熊彼特(J•Schumpeter)在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理论”之后,他又于20世纪30、40年代相继在《经济周期》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及民主》两书中加以利用和发挥,形成了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的独特理论体系。熊彼特对创新的研究为经济学家探讨创新提供了思想源泉和动力,使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识到,创新是经济活动的核心内容,而不是细枝末节,认识到长期以来最为重要的是经济进步,而不是静态的经济效率。
    (1)熊彼特认为创新基本上是一个非均衡的过程,传统的静态均衡和完全竞争等分析不适合于发展现象的讨论。因为经济的根本现象是发展而不是均衡,发展的特征表现为动态的不均衡,其根源是创新。为了表达他的思想,熊彼特将一个经济体系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资源在其中循环流转的体系,它是经济生活惯例化的表现,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另一种是经济发展,是经济体系内部自行发生的,是“流转渠道中自发和间断的变化,是对均衡的干扰,它永远在改变和代替以前存在的均衡状态”。在没有创新的情况下,经济只能处于一种所谓“循环流转”的均衡状态,经济增长只是数量的变化,不能创造出具有质的飞跃的“经济发展”。从整个经济运行来看,资本主义经济在“创新”推动下,具有周期性波动的性质,资本主义的前途也将由创新决定。
   (2)熊彼特把经济发展与创新同等对待,认为发展“可以定义为执行新的组合”,包含以下五种情况: 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也就是在有关制造部门中沿未通过经验检定的方法,这种新的方法决不需要建立在科学的新的发现基础之上,并且可以存在以商业处理一种产品的新的方式之中; 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有关国家的某一制造部门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过; 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也不问这种来源是已经存在的、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的; 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因此,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不是一个技术概念,它严格区分于科学技术上的发明,是把现成的技术革新引入经济组织,形成新的生产能力。由于不断的创新,资本主义的发展就成为一种根本现象, 即不断破坏旧结构、创造新结构。
  (3)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在“创新”的推动下具有周期性波动的性质,并认为资本主义的前途也将由创新所决定。创新引起模仿,模仿打破垄断,刺激了大规模投资,引起经济繁荣;当创新扩展到相当多的企业之后,盈利机会趋于消失,经济开始衰退。就这样,资本主义经济将在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构成的周期性运动过程中前进。他还指出,创新不是连续的、和平稳的,而是时高时低、时密时疏的;创新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因而对经济的影响也就有大小、久暂之别,经济周期波幅也有大小长短之分了,从而资本主义运行表现出“多层次”的经济周期。熊彼特也认为,一旦资本主义经济中企业家的“创新职能”日趋衰弱、“投资机会”日渐消失时,资本主义就不能活下去。
   (4)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在经济主体企业家的企业家精神的推动下才实现创新和发展的。熊彼特认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也就是创新的主体是实现了新组合的企业,而实现新组合的人就是企业家,企业家的创新职能除了体现在追逐超额经济利润外,“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他对“企业家精神”下了几个定义,其主要含义包括: 1)企业家“首创精神”; 2)企业家的“成功欲”; 3)企业家甘冒风险、以苦为乐的精神; 4)企业家的精明理智和敏捷; 5)企业家的事业心。他认为企业家必须自始至终是实施创新的人,“每一个人只有当他实际上实现‘新组合’时才是一个企业家”;“一旦他建立了企业,同常人一样地经营,他就失去企业家资格。因此,一个人在其一生中很少能总是一个企业家……企业家的职能本身也不能被继承”。因此,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是创新的精髓。
   (5)熊彼特认为实现创新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他认为只有完成了从循环流转进入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型态的转变时,创新才可能出现,而实现这一转变的突破口在于观念的更新。并认为信贷对创新而言是首要的,因为正是它使创新进入循环流转。
   (6)熊彼特对创新过程或实现途径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认为实现创新的途径有两种模型。在他青年时代,十分强调企业家对创新的推动作用,并认为技术活动是外生的经济变量,被后人称之为熊彼特创新模型Ⅰ(见图1);晚年的熊彼特,则转向强调大企业在创新中的巨大作用,并认为技术主要来自企业内部的创新部门,技术创新是内生的,被称之为熊彼特创新模型Ⅱ(见图2)。
3 熊彼特之后的创新研究
3•1 技术创新理论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起,随着一些重大科技项目的成功和科技投资高效益,以美国为中心,许多学者对技术创新发生了深厚的兴趣,“技术”概念不断扩展,不仅包括工艺技术,也包括经营、管理和组织技术。索洛(R•Solow)1957年发表的《技术进步与总量增长函数》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形式,第一次较科学地测定了美国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围绕索洛“余数”的实证分析,他测算出1909-1949年间美国制造业总产出中约有88%应归功于技术进步,而只有12%左右来自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索洛的努力得到乔根森、丹尼斯、库兹列兹等人的响应,逐渐将技术进步纳入到新古典经济的理论框架,形成了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
    另一方面, N•罗森伯格、R•R•纳尔森、C•弗里曼、G•多西、K•帕维特等人坚持熊彼特传统,一般称他们为新熊彼特学派,其主要研究内容概括为七大方面: (1)以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为研究的核心,探讨技术创新过程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企业家、市场机制和经济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对经济结构的反作用,即“创造性的毁灭过程”,技术创新可以对经济结构进行动态重构。(2)分析了技术创新产生的技术基础、技术轨道与技术范式、技术创新集群、技术创新的扩散以及创新的周期波动。(3)研究了技术创新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论证了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4)研究了测度技术创新方法。(5)讨论了技术创新行为与组织管理、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的关系。(6)扩展了更为宏观的层次,论述了技术创新与对外贸易、产业结构的关系。(7)确认了政府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张建华认为,技术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创新的分类;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技术创新过程的动力和来源机制;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技术创新的扩散问题研究等。
3•2 制度创新论
    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制度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制度是行为规则,它决定着人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与能够做什么事;其二,制度是人们和各种经济、社会、政治等组织结成的体制,它决定着一切经济发展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展开的框架。科斯、诺斯、舒尔茨等学者围绕以下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制度创新的分析对象和工具;制度的经济功能与作用;制度创新的原因分析;制度创新的主体和途径;以及制度变迁的性质研究等。
3•3 内生增长理论对创新研究的深化和发展
    内生增长理论,也就是新经济增长理论,是将经济增长看作经济系统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像旧增长理论那样把稳态增长率当作是外部产生的。内生增长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个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分支,通常以P•罗默1986年的论文《递增收益与长期增长》及R•卢卡斯1988年《论经济发展机制》论文的发表作为其产生的标志。内生增长理论是一些持有相同或相近观点的经济学家所提出的,由诸种增长模型组成的一个松散集合体,其共同的基本思想主要有: (1)经济可以实现持续均衡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系统中内生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外部力量推动的结果。(2)大多数认为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技术进步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厂商进行意愿投资的结果。(3)大多数同意技术(或知识)、人力资本具有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的存在是实现持续增长所必不可少的条件。(4)国际贸易和知识的国际流动对一国经济增长存在着重要影响。(5)不存在政府干预的情况下,经济均衡增长通常表现为一种社会次优,经济的均衡增长率通常低于社会最优增长率。(6)大多数认为经济政策,如税收政策、贸易政策、产业政策等很可能影响经济的长期增长,一般情况下,政府向研究开发活动提供补贴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7)分析方法的特点是普遍采用动态一般均衡分析法来构建其增长模型。
3•4 管理学者德鲁克的创新与创业精神
    德鲁克(P•F•Drucker)是较早重视创新的管理学者,他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开始研究创新与创业精神。德鲁克认为创新主要有两种:技术创新就是在自然界中为某种自然物找到新的应用,并赋予其新的经济价值;社会创新是指在经济与社会中创新一种新的管理机构、管理方法或管理手段,从而在资源配置中取得很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在德鲁克的《创新与企业精神》一书中,他用通俗的语言从创新实践、创业精神的实践和创业型策略等三方面系统论述了达到“创业型社会”所需的概念和工具,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家从事创新,创新是企业家展现创业精神的特定工具,是赋予资源一种新的能力、使之成为创造财富有目的的活动;企业家利用创新改变现实,作为开创其他不同企业或服务项目的机遇。(2)创新能够成为一门学科,能够被人们学习及实践。(3)企业家需要有目的地搜寻创新的来源和变化,并发现由于变化而出现的成功创新机会的征兆,认为创新机遇主要有七个来源:出乎意料的情况、不一致、程序需要、产业与市场结构、人口的统计数据、认知的变化及新知识。(4)成功创新必须遵循一定的原理。(5)创业型企业与现有企业一样需要有系统、有组织、有目的的管理,对每一家企业性组织而言,其基本规律都是相同的。(6)现有企业、公共服务机构和新企业所面临的是不同的挑战和不同的问题,他们必须警惕不同的衰退倾向。(7)企业家就其肩负的作用和应尽的奉献而言,还需要做出正确的决策。(8)创业型策略非常重要,主要有四个策略:“以最快的行动和最优良的装备取胜”,“打击对方的弱点”,找到并占据一个“有利地位”,改变产品、市场或产业的经济特性。
4 创新发展的演化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对新古典经济学简化论、还原论、决定论等哲学观的反思与批判,进化论被引入到经济理论中,博尔丁1981年出版了《进化经济学》, Nelson和W inter于1982年出版了目前成为经典的《经济变迁的进化理论》;其后报酬递增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等也进入进化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1991年《进化经济学》杂志创刊,进化经济学已成为较重要的学术领域之一。实际上,用进化论的三大核心(变异、选择和遗传)来研究经济问题由来已久,在新古典经济学者的著作中已明确存在,一般认为凡勃伦、熊彼特、马克思、马歇尔和哈耶克是演化经济学的先驱。
   Cooke在系统回顾了演化经济来源的四个经济学派,即熊彼特创新理论及新熊彼特学派、制度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以哈耶克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演化理论进行了总结,认为: (1)具有不同文化特色、社会和政治背景的经济体,其增长和变迁过程是不同的; (2)比较优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特别是像知识、信息和学习能力等非自然资源优势,这也可以解释与空间发展过程相关的一些相关经济劣势; (3)对聚集过程的解释机制,包括外部经济、影响企业本地化战略的联系和网络等,使相关劳动力市场、特殊输入和技术或组织创新、聚集经济的形式和内容、产业集群、发展机构等主题都较为重要; (4)创新以及个人和集体的创造力极其重要,这包括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个人或作为集体的企业快速和渐进创新与创业精神; (5)伴随经济的均衡发展、累积因果、向心和离心等空间过程,人们更关注非均衡发展过程及其机制; (6)研究方法是机械论隐喻原则,但也要防止过分倾向于生物类比,值得关注的是新古典经济几个重要的修订成果,如内生增长理论、不完全信息、规模和生产收益递增、贸易和地区专业化等; (7)从演化的视野来理解包含制度和组织事件的发展过程是传统经济学忽视或边缘化的领域,包括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习、信任建立、网络管理、社会资本、合作、不同的经济轨迹、路径依赖和“锁定”等。
5 创新思想与地域结合:创新地理学
    地理学,特别是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很早就开始关注创新研究,如研究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影响、制度创新的区域分析、“剑桥现象”引发的R&D组织区位研究、创新的空间扩散过程、知识等区域溢出、高新产业区的发展与规划等。Feldman在1994年《创新地理学》一书中认为,知识的地理集中有利于信息搜寻、增大搜寻强度和任务合作;地理实际上是一个为新产品商业化过程提供所需不同知识的组织;创新是一个由多维空间因子决定的复杂地理过程;并以美国各州数据为基础,对创新的空间模式、区域创新能力评估、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了数量分析;最后从企业和国家两个层面提出创新政策建议。
传统的创新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讨论创新对企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少涉及到地理问题,与空间鲜有联系。把创新研究与地域结合是1990年代之后的事,这种地域首先是国家概念,然后是比国家规模小的区域概念。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NIS)概念是1987年英国学者Freeman在研究日本技术政策和经济绩效的基础上,发现日本的产业政策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在日本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而提出来的。他将NIS定义为,“一个主权国家内的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中各种机构组成的网络,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相互作用促进了新技术和组织模式的开发、引进、改进和扩散。”其后的一些学者从“国家”、“创新”、“系统”三个方面对NIS的含义进行了探讨,出现了NIS的不同学派,如弗里曼的NIS理论、纳尔逊的NIS理论、佩特尔和帕维蒂的NIS理论、伦德瓦尔的NIS理论、波特等人的NIS理论、OECD的NIS理论。
    1997年Edquist对NIS的一些主要特征进行了总结: (1)创新和学习是调查研究的中心过程,核心是正式R&D、教育和经济组织之间的知识转移; (2)特定NIS子系统的相关研究是必要的,但还应尽可能深入地用系统论的观点来探讨创新的政治经济学问题; (3)相关研究也应包括与路径依赖和发散结果有关的历史过程分析,这就是“结构—行为”观点; (4) NIS研究中要强调的是识别差异比分离差异更重要;(5)应重视不同组织和机构之间互惠互利和反馈等相互作用; (6)创新是指新的或更好的产品、生产过程和组织模式的开发; (7)诸如规范、习惯、规则、惯例、习俗及进化方式等制度是研究的关键内容; (8)在研究的早期阶段应有一些新概念的交流渠道,以避免一些有意义的观点流失,允许不同程度的选择发生; (9)目前NIS研究的主要目标通过构筑系统创新的概念框架以建立有意义的理论( appreciative theory)而非正式理论( formal theory),以指导进一步的工作。
    在总结了各NIS理论后, Cooke和Morgan认为一个NIS至少由以下六部分组成: (1) R&D,其作用在于使企业和国家有能力产生、吸收和扩散技术; (2)教育与培训机构是NIS的又一个核心内容,如技术技巧的掌握、开发原有知识和生产新知识都是他们的功劳; (3)有效的财政金融系统;(4)用户—生产者关系网络; (5)中介机构( intermediate institutions); (6)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1995年NIS概念被介绍到我国,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极大兴趣。著名学者冯之浚教授在1998年主持了国家科技部研究课题“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与政策”,认为NIS是指一个国家内各有关部门和机构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的网络,是由经济和科技的组织机构组成的创新推动网络, NIS应主要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教育培训、中介机构、政府部门组成;并分析了发展和完善我国NIS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
6 简评:区域创新———发展过程的复杂性
    以熊彼特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开创了创新经济学,从一个不同于主流经济学派的视角,以“创新”为基础,揭示了现代经济的一般特征及其发展的社会推动力,所形成的理论体系和分析研究方法,对当前处在不同体制框架和不同发展阶段中的所有国家和地区,无不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性影响。熊彼德所构建的相当完整的创新理论体系,“提出了一些全新的问题,为经济科学的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笔者认为,创新理论对我们研究创新———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启示:
   (1)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制度演进、技术变革、社会和文化进步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其实质在于获得一个灵活的机制。新制度经济学、内生增长理论、演化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创新经济学的发展表明,经济发展可以从技术、制度、文化及社会等各因素共同作用中去理解,创新理论所关心的“根本不是具体的变革因素,而是这些因素起作用的方法,是变革的机制,‘企业家’是变革机制的承担者”。
   (2)创新—发展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非线性过程,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大致遵循六个步骤:意识到问题或需要的存在、基础和应用研究、R&D、商业化应用、扩散和接受以及创新的结果。
   (3)创新特性要求创新—发展过程由市场机制和政府管制共同发挥作用。创新的特性很多,不确定性和外部性是较为重要的两个性质,不确定性主要指创新方向、速度、结果的不确定性,接受者对创新反应的不确定性,创新收益不确定性以及创新环境的不确定性;创新活动是一种介于共用产品和完全排他产品之间的产品,有一定的外部性。这两种性质要求市场和政府共同对创新发挥作用。
   (4)企业家及其创新行为在经济发展中起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企业家对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行为的决定性影响,使得企业家的创新行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极其重要。
   (5)创新的空间地域特性研究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或区域内的空间和文化邻近性及相互联系,使得创新主体在创新要素的获得、交流中更容易取得创新的成功。
   (6)区域创新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必由之路。区域创新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消耗、防止生态失衡和环境恶化,巩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成果,培植起高素质的区域经济长远发展的增长源。

参考文献:
[1]丁焕峰.学习与区域创新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张建华.创新、激励与经济发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3] J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2.
[4] J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5] R R纳尔森.经济增长的源泉[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6]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3.
[7]张发余.区域创新体系与区域发展论[R].南开大学区域经济学博士论文, 2001.
[8]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9]朱勇.新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10] P F德鲁克.创新与创业精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1]盛昭瀚,蒋德鹏.演化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12]王铮,邓悦.理论经济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13]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14] FELDMANM P.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M].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4.
[15]冯之浚.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与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16]石定寰.国家创新系统:现状与未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9.
[17] E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区域创新理论”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

标签: 创新理论 熊彼特;经济发展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