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主要探讨区域之间是如何发生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即它们建立发展关系的方式和对各自影响的机制。在这方面,形成了比较多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大多是探讨区域之间的资源、要素流动,产业的集聚、转移或扩散,经济增长的区域传递等的方式和过程,以及对相关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变化、区域之间的经济空间格局所产生的影响。它们主要来源于对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问题的研究,后被引入区域经济问题研究之中,并在不同程度上得以发展。本节介绍有关的影响比较大的理论。
1、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赫希曼(A. O. Hirshman)是世界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他对一个国家内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极化-涓滴效应学说(也有人译为极化-淋下效应),解释经济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相互作用及影响。该学说是他在《不发达国家中的投资政策与“二元性”》一文中提出,后又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进一步做了阐述。赫希曼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对其它区域产生作用。为了解释方便,他把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称为“北方”,欠发达区域称为“南方”。北方的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极化效应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北方的发展,南方的要素向北方流动,从而削弱了南方的经济发展能力,导致其经济发展恶化。由于北方的经济增长对劳动力需求上升,特别是对技术性劳动力的需求增加较快,同时,北方的劳动力收入水平高于南方,这样,就导致南方的劳动力在就业机会和高收入的诱导下向北方迁移。结果,北方因劳动力和人口的流入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南方则因劳动力外流特别是技术人员和富于进取心的年轻人的外流,经济增长的劳动力贡献(实际上也包括了智力的贡献)减小。再就是资金的流动。显然,北方的投资机会多,投资的收益率高于南方,南方有限的资金也流入北方。而且,资金与劳动力的流动还会相互强化。从而使南方的经济发展能力被削弱。二是,在国内贸易中,北方由于经济水平相对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特别是,如果北方生产进口替代性产品,南方原来可以按较低价格进口的这些产品,现在不得不在高额关税保护下向北方购买。在出口方面,南方由于生产效率相对较低,无法与北方竞争,导致出口的衰退。三是,南方本来可以向北方输出初级产品,但是,如果南方的初级产品性能差或价格有所上涨,那么,北方就有可能寻求进口。这样,就使南方的生产受到压制。
   涓滴效应体现在,北方吸收南方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南方的就业压力,有利于南方解决失业问题。在互补情况下,北方向南方购买商品和投资的增加,会给南方带来发展的机会,刺激南方的经济增长。特别是,北方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进步因素向南方的涓滴,将对南方的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多方面的推动作用。
   赫希曼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涓滴效应最终会大于极化效应而占据优势,原因是北方的发展长期来看将带动南方的经济增长。尤其是,北方的发展会出现城市拥挤等环境问题,南方的落后则从国内市场需求方面限制了北方的经济扩张,国家经济发展也将因南方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受到损害,于是国家将出面来干预经济发展,加强北方的涓滴效应,促进南方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北方的经济继续增长。
2、梯度推移学说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梯度推移说是建立在产品周期理论基础之上的。在研究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时,所谓梯度是指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的差异,而不仅仅是技术水平的差异。梯度推移说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与产品周期相对应,可以把经济部门分为三类,即产品处于创新到成长阶段的是兴旺部门;产品处于成长到成熟阶段的是停滞部门;产品处于成熟到衰退阶段的是衰退部门。因此,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则被认为是高梯度区域;反之,如果主导部门是衰退部门则属于低梯度区域。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新制度和管理方法等)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然后,依据产品周期循环的顺序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推移。梯度推移主要是通过城市系统来进行的。这是因为创新往往集中在城市,而且城市从环境条件和经济能力看比其它地方更适于接受创新成果。具体的梯度推移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创新从发源地向周围相邻的城市推移;另一种方式是从发源地向距离较远的第二级城市推移,再向第三级城市推移,依次类推。这样,创新就从发源地推移到所有的区域。
    在我国,梯度推移说于70年代末引入区域经济研究之中,主要探讨国家经济发展的区域重点转移问题。持该观点的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区域之间存在着经济技术的梯度。经济布局的重点选择应该根据区域之间的经济梯度来决定。首先要重点发展高梯度区域,在高梯度区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国家给予重点扶持,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消化、吸收,然后依次向低梯度的区域推移。随着高梯度区域的经济发展加速,推移的速度将加快,从而带动低梯度区域的经济发展,逐步达到区域之间的相对均衡。
    上述梯度推移观点提出后,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也有人从多层次和作用主次的角度去审视这个问题。结果,形成了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其一,反梯度推移论。认为,区域的技术引进和经济开发的次序不能完全依照其所处的梯度,而应该主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条件来定。只要经济发展需要,而且条件又具备,那么,不论区域处于哪个梯度上,都可以直接引进先进技术,进行优先开发。因此,处于低梯度的区域,也可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实行跳跃式的发展,然后向高梯度的区域扩散技术。如果按照梯度推移,只能是低梯度上的区域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区域之间的不平衡永远得不到改观。其二,并存论。认为区域之间的经济技术的空间推移同时存在着梯度式推移、跳跃式推移和混合式推移三种形式。但是,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它们的作用大小有别。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或时期,梯度推移作用最大。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时期,跳跃式推移比较多见。其三,主导论。持该观点的人认为,区域之间的梯度推移从不同的层次观察确实存在多种形式。但是,从总体看,起主导作用的是梯度推移,其它推移形式只是发生在少数领域、个别区域或特殊的时期。
    梯度推移说引发的各种进一步的讨论,一方面说明了对区域之间经济技术传递现象研究的深入,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研究者本身的局限和所持的主观立场,反映了他们所代表的区域利益。相比较而言,主导论更接近客观现实,更具科学性。
3、中心-外围理论
    中心-外围理论有时也称之为核心-边缘理论或中心-边缘理论,是本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发展经济学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相关理论观点的总称。不少学者都使用了“中心”和“外围”这一对概念来分析世界上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格局,并提出解决它们之间不平等关系的政策设想。如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的中心边缘国理论就是其中之一。中心、外围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后来被引入区域经济的研究之中,融入了明确的空间关系概念,形成了解释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关系和空间模式的中心-外围理论。其中,美国学者弗里德曼(J.R. Friedman)在1966年出版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提出的中心-外围理论较具代表性。
    弗里德曼认为,在若干区域之间会因多种原因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中心”,其它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中心与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中心对外围之所以能够产生统治作用,原因在于中心与外围之间的贸易不平等,经济权力因素集中在中心,同时,技术进步、高效的生产活动,以及生产的创新等也都集中在中心。中心依靠这些方面的优势而从外围获取剩余价值。对于外围而言,中心对它们的发展产生压力和压抑。如中心工资水平的提高,就会使外围面临相应地提高工资水平的压力,或者是被迫增加出口来弥补进口增长所造成的资金压力。因此,外围的自发性发展过程往往困难重重。更重要的是,中心与外围的这种关系还会因为推行有利于中心的经济和贸易政策,使外围的资金、人口和劳动力向中心流动的趋势得以强化。可见,中心与外围之间构成了不平等的发展格局。
    弗里德曼对中心与外围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指出,中心的发展与创新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心存在着对创新的潜在需求,使创新在中心不断地出现。创新增强了中心的发展能力和活力,并在向外围的扩散中加强了中心的统治地位。他还认为有六个自我强化、反馈的效应支持了中心的成长。它们分别是主导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连接效应和生产效应。主导效应就是外围的自然、人文和资本资源向中心的净转移。信息效应是中心内部潜在相互作用的增加。心理效应是创新的成功对更多创新的刺激作用。现代化效应是中心为适应创新而发生的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化。连接效应是一个创新引起新的创新的趋势。生产效应是为创新而提供有吸引力的结构支持,包括经济规模的增长和专业化。信息效应和心理效应常常与主导效应相伴随,而现代化效应则与连接效应和生产效应密切相联。在这些效应的作用下,中心不断地成长。相比之下,外围的发展将处于不利地位。
4、区域相互依赖理论
4.1依赖理论
    依赖是指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变化是以另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前提的关系。早期的国际贸易和经济关系的研究主要考察了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与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少学者指出,在发达的资本主义与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存在着一种依赖关系。前者利用其经济、技术方面的优势,以及制订游戏规则的优势而对后者产生控制作用,进行剩余价值的剥削。后者由于经济的落后而在贸易和经济交往中处于被动地位,发展上形成对前者的依赖或称之为依附。特别是那些殖民地国家,这种依赖关系就更为明显,依赖程度就更深。正如弗兰克(A.G.Frank)指出的那样,殖民地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联系并没有给它们自动地带来资本主义经济,没有发生因贸易和劳动力的分化而促成了经济的发展,相反,这些国家所存在的各种经济问题却是因与资本主义世界建立联系而产生的,并一直延续了下来。他提出了所谓的不发达模式,说明处于外围的国家在其殖民时代的初期就被纳入了世界经济体系(即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中,从而导致了它们立即陷入困境。在外围国家与资本主义的中心国家之间存在一条无限的宗主——卫星链,外围国家创造的剩余价值就通过这条链而流入到了中心国。可见,如果说卫星国地位是外围国家经济不发达的原因,那么,宗主——卫星联系的减弱就可以减轻结构性的不发达或更有可能使外围国家发展起来。因此,他主张唯一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外围国家通过社会主义革命而从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中摆脱出来,否则,继续留在资本主义体系中不可避免地结果就是不发达。
    在60年代和70年代,许多学者对第三世界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研究形成了一个激进主义经济发展学派。他们的基本观点就是上述的第三世界国家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指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是宗主国,它们在向第三世界国家扩张和渗透时使后者成为卫星国,造成卫星国经济的贫穷和对宗主国的依赖。依赖是不发达的根源,所以,必须打破造成剩余价值转移的宗主——卫星链,第三世界国家才能政治上独立,经济上走向发达。
4.2相互依赖理论
   依赖理论虽然揭示了世界上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和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些特征,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即只从不利的角度去审视这个问题,而没有看到事物的另一面。所以,后来一些学者从双向作用的分析角度来进一步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关系,提出了相互依赖的观点。布鲁克菲尔德(H.Brookfield)在1975年出版的《相互依赖的发展》一书中指出,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比不发达国家更依赖于资源和资本密集的技术,而且也依赖不发达国家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受依赖关系的影响,不发达国家的内部变革也使得它们越来越依赖发达国家的资源和资本。所以,很难区分出它们谁依赖谁,实际上是相互依赖。宗主国的经济发展其实也是依赖于外围国家的,就象外围国家依赖它们一样。在世界范围内,没有相互依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无法进行下去。
    现在,西方学术界对相互依赖的理解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之间都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只不过程度有所差异;二是相互依赖意味着依赖是双向的传递和影响,而不是只作用于某一方;三是相互依赖的内容和程度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可以这样来理解相互依赖,即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上(包括经济行动和政策)所发生的双向作用、影响的过程或现象。衡量相互依赖的程度,一般采用以下指标:其一,国际贸易的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的比值;其二,各种出口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变化;其三,国家之间资本双向流动(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指标。
    相互依赖对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相互依赖的变化对于不同的国家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也就是说对某些国家有利的变化,对另一些国家则可能不利。此外,相互依赖的影响并不完全表现为积极或消极,而可能是这两种影响同时存在、交织。积极的相互依赖有利于推动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合作和一体化,相反,消极的相互依赖则会引发国家之间的经济冲突和矛盾。所以,需要有目的地采取措施、政策对相互依赖的内容和程度进行干预,促进相关国家的互惠互利,化解矛盾和冲突,推动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标签: 极化—涓滴学说 梯度推移理论;中心—外围理论;相互依赖理论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