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实验 创建词条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百科

产品周期理论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1、主要内容及阶段划分

    该理论是由弗农于60年代提出的,主要用于解释国际投资的空间变化。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然后,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

在新产品阶段,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提出对新产品的需求)。这些条件要求,使得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如美国)的都市中心。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生产在主要工业国增长的同时,也开始在其它发达国家进行。但生产仍集中于主要工业国,产品通过出口供应它国市场(下图)。

产品周期理论产品周期理论



在成熟产品阶段,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变化。这使得用已有的技术从事长期生产成为可能。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生产成本,会在出口和投资它国生产之间进行利润权衡。当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在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时,企业便会选择直接投资。由于在该阶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下图)。

在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而此时产品的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产品生产区位转移的结果,使得初始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2、评价

  弗农的理论,考虑了在此之前科斯的内部交易理论①和区位理论②,两者综合,较好解释了战后初期美国在欧洲的投资扩展。但是,在规划企业未来投资国别,在说明跨国公司为其总体利益而实行全球化战略行为时,便不能令人满意了。为此,需要把产品周期理论与企业拥有的特殊优势结合起来考虑。此外,弗农的理论只重视企业最终产品的生产周期,而未考虑这些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可进行国际分工。赫莱纳(G.K.Helleiner)认为,在未进入标准化阶段,追求低生产成本的一些生产工艺也可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生产。

① 科斯(R.Coase)的基本观点是:市场对从事某些类型的交易,既昂贵又低效。利用市场的交易成本包括:确定合适价格的经纪人成本;一体化生产的安排成本;各方达成协议的合同成本;市场交易应付税款等成本。因此,只要能在企业内组织交易并能比通过市场花较低的成本,企业就会自己来从事这些交易并使之内部化。
② 弗兰克·索瑟德1931年在《美国在欧洲的工业》研究中讨论了公司为什么在这个国家生产而不在那个国家生产的区位问题。

经管百科已经为您找到更多关于“产品周期理论”的相关信息,点击查看>>

本词条由以下会员参与贡献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

标签: 产品周期 新产品 成熟产品和标准化产品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