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域综合体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视角就是从空间组织的角度去考察分散在地理空间上的各种资源和要素是怎样结合在一起,形成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过程,实现区域的经济增长。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的空间组织形式。关于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研究最早是前苏联的学者提出来的。在前苏联已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理论,并且,在实践中,经济地域综合体的建设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对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我国的有关理论研究和实践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引起了欧美学术界的重视。这里,我们重点介绍前苏联的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
一、经济地域综合体概述
(一)经济地域综合体的概念
经济地域综合体是一个基本涵义相近但具体说法颇多的概念。仅就概念名词看,常见的就有生产地域综合体、地域生产综合体、地域综合体、地区综合体、经济地域综合体、社会经济地域综合体等。这些名词的差别反映了有关研究内容从单纯的生产领域扩展至整个经济领域,乃至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变化。不过,从研究的具体内容看,基本上是在经济领域,重点是生产过程。
关于经济地域综合体的定义,最早研究此问题的权威科洛索夫斯基认为,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在一个工业点或一个完整的地区内,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运输和经济地理位置,恰当或有计划地安置企业,从而获得特定的经济效果的各企业间的经济结合。前苏联国家计委生产力研究委员会主席涅克拉索夫认为,地域生产综合体是以国家一定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的专业化部门企业的空间组合,在这些地区里有统一的生产性和社会性基础设施,有共同的建筑和动力基地。另一位学者阿甘别吉扬的解释是,地区生产综合体位于限定地域的多部门的生产部门组合,它们拥有统一的生产性基础设施、移民体系和社会生活基础设施,主要是为了综合利用所在地域的自然资源,并能保证建立舒适的生活条件,吸引和稳定劳动力,保护环境。现在,学术界一般都把经济地域综合体看成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经济意义在于,能够促成区域内各经济部门的有机结合,通过专业化与协作,形成内部联系紧密的经济系统,增强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提高产出能力和效益;通过完善生产体系,综合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自然环境;各经济和社会组织共同利用统一的基础设施,可以节约社会公共投资,获得外部经济效益;有利于以它为中心,开展大规模的区域开发活动。
(二)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特点
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具有较高组织水平的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实体,它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经济地域综合体的主体是专业化生产部门及其相关的综合发展部门。其目的是为区外提供某些重要的产品,进行区际产品交换,服务于全国或大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体现出地域分工。
第二,经济地域综合体的专业化生产部门是建立在区域的自然资源优势基础之上的,所以,它的分布是以自然资源的分布为依据,一般不受行政区的限制。它的基本设想是以资源综合利用为原则,在优势自然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域内,形成从资源开发、原材料生产、中间产品生产和最终产品生产的完整生产体系。
第三,经济地域综合体内不仅形成完整的生产体系,还要发展完善的为区域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基础设施(如交通、通信、动力、给排水设施),建立社会发展所需的教育、医疗、文化、住宅等部门。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配合。
第四,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在科学规划指导下,有计划地建设而成的。它的专业化部门选择和相关综合发展部门的建设,社会发展部门的建设,建设地域选择,范围划定,建设步骤设计等都是按计划进行的。并且,是以全国或大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要求为根据。
从这些特点,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对我国而言,虽然经济体制在向市场经济转化,计划对区域经济的干预大为减弱,但是,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科学规划原理和建设方法仍然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三)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目的和标准,可以把经济地域综合体分为许多类型。一般地,有以下几种分类。
其一,按经济结构特征分,有原料型、加工型、综合型经济地域综合体。
其二,按形成的主要因素分,有矿物原料型、燃料动力型、农业原料型、劳动力资源型、消费品型经济地域综合体。
其三,按经济开发水平分,有在新开发区建设并由新企业联合形成的经济地域综合体,有在已开发地区把改建、扩建、新建企业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其四,按在劳动地域分工中的作用分,有具有主要供出口的产品生产部门的经济地域综合体;具有全国意义的部门,产品供全国各地消费,且部分出口的经济地域综合体;具有区际意义的部门,产品供许多地区消费的经济地域综合体;具有地区意义的部门,产品供区内各小区消费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其五,按地域范围分,有大经济区的经济地域综合体,中等范围的经济地域综合体,小范围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原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24261.html
一、经济地域综合体概述
(一)经济地域综合体的概念
经济地域综合体是一个基本涵义相近但具体说法颇多的概念。仅就概念名词看,常见的就有生产地域综合体、地域生产综合体、地域综合体、地区综合体、经济地域综合体、社会经济地域综合体等。这些名词的差别反映了有关研究内容从单纯的生产领域扩展至整个经济领域,乃至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变化。不过,从研究的具体内容看,基本上是在经济领域,重点是生产过程。
关于经济地域综合体的定义,最早研究此问题的权威科洛索夫斯基认为,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在一个工业点或一个完整的地区内,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运输和经济地理位置,恰当或有计划地安置企业,从而获得特定的经济效果的各企业间的经济结合。前苏联国家计委生产力研究委员会主席涅克拉索夫认为,地域生产综合体是以国家一定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的专业化部门企业的空间组合,在这些地区里有统一的生产性和社会性基础设施,有共同的建筑和动力基地。另一位学者阿甘别吉扬的解释是,地区生产综合体位于限定地域的多部门的生产部门组合,它们拥有统一的生产性基础设施、移民体系和社会生活基础设施,主要是为了综合利用所在地域的自然资源,并能保证建立舒适的生活条件,吸引和稳定劳动力,保护环境。现在,学术界一般都把经济地域综合体看成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经济意义在于,能够促成区域内各经济部门的有机结合,通过专业化与协作,形成内部联系紧密的经济系统,增强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提高产出能力和效益;通过完善生产体系,综合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自然环境;各经济和社会组织共同利用统一的基础设施,可以节约社会公共投资,获得外部经济效益;有利于以它为中心,开展大规模的区域开发活动。
(二)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特点
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具有较高组织水平的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实体,它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经济地域综合体的主体是专业化生产部门及其相关的综合发展部门。其目的是为区外提供某些重要的产品,进行区际产品交换,服务于全国或大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体现出地域分工。
第二,经济地域综合体的专业化生产部门是建立在区域的自然资源优势基础之上的,所以,它的分布是以自然资源的分布为依据,一般不受行政区的限制。它的基本设想是以资源综合利用为原则,在优势自然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域内,形成从资源开发、原材料生产、中间产品生产和最终产品生产的完整生产体系。
第三,经济地域综合体内不仅形成完整的生产体系,还要发展完善的为区域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基础设施(如交通、通信、动力、给排水设施),建立社会发展所需的教育、医疗、文化、住宅等部门。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配合。
第四,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在科学规划指导下,有计划地建设而成的。它的专业化部门选择和相关综合发展部门的建设,社会发展部门的建设,建设地域选择,范围划定,建设步骤设计等都是按计划进行的。并且,是以全国或大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要求为根据。
从这些特点,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对我国而言,虽然经济体制在向市场经济转化,计划对区域经济的干预大为减弱,但是,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科学规划原理和建设方法仍然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三)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目的和标准,可以把经济地域综合体分为许多类型。一般地,有以下几种分类。
其一,按经济结构特征分,有原料型、加工型、综合型经济地域综合体。
其二,按形成的主要因素分,有矿物原料型、燃料动力型、农业原料型、劳动力资源型、消费品型经济地域综合体。
其三,按经济开发水平分,有在新开发区建设并由新企业联合形成的经济地域综合体,有在已开发地区把改建、扩建、新建企业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其四,按在劳动地域分工中的作用分,有具有主要供出口的产品生产部门的经济地域综合体;具有全国意义的部门,产品供全国各地消费,且部分出口的经济地域综合体;具有区际意义的部门,产品供许多地区消费的经济地域综合体;具有地区意义的部门,产品供区内各小区消费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其五,按地域范围分,有大经济区的经济地域综合体,中等范围的经济地域综合体,小范围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原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24261.html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